她被忠仆藏於破廟中,險險撿回一條命。
之後被攝政王府的人找到,接回府中便一直養在嬈娘祖母的膝下。
她是嬈娘眾多堂姑姑中,唯一一個,與她父親叔伯們一同長大的姑姑。
但嬈娘沒有見過她。
她對這位堂姑姑所有的印象,都來源於祖母的時常念叨。
祖母一念叨,就免不了一陣抱怨。
抱怨曲華年的爹娘去外放之地的途中,隨隨便便就給她定了一門親事,讓她不得不為了父母遺命,在及笄那年,嫁給寒門出生就算了,還假清高得要命的溫賡,陪他去外放之地吃苦受罪。
每每提及,祖母都心疼不已,後悔當年沒有強硬些,把自己養大的姑娘留在身邊。
嬈娘沒見過曲華年,對她自沒有什麽感情。
所以每次祖母心疼的時候,她實難共情,甚至曾覺得曲華年沒有良心。
外放之地就算再遠,溫賡每隔幾年,都還能回長安見個聖,又不是不能帶家眷,她為何就不能哪怕一次回長安看看祖母?
她小時候挺反感這位長在祖母膝下,嫁人了卻一次都沒有回去過的姑姑的。
很多時候都在想,她會不會也是她親姑姑那類人,自私自利,有利可圖便是親人,無利可圖便是養育長大的親生父母,也能說利用便利用。
直到來粟陽,她才意外發現一些別的原因。
曲華年不是不想回長安。
是她的丈夫溫賡不要她回,還萬般阻攔她回。
而溫賡此人,年輕時自尊心極強,又假清高得很。
當年他家家徒四壁,靠著曲華年的嫁妝供他考完科舉,高中後,又靠著攝政王府謀得一個不錯的外放之地,才開始怕被旁人說閑話,不許曲華年再與攝政王府往來。
可攝政王府是人家的娘家,豈是他說不往來就不往來的?
曲華年自然不可能聽他的話。
但那廝陰險,還不要臉至極,仗著在外放之地,山高水遠,攝政王府沒人會知道,便漸漸暴露了本性。
不但將年少時喜歡的女子堂而皇之地接入家中,還讓人時時盯著曲華年,一旦她寫家書去長安,便會讓人將信截回來燒掉。
若曲華年想回娘家,他倒是不攔,隻讓人將她陪嫁的丫鬟婆子全部扣下,然後都關了起來。
雖沒傷任何一人。
但態度很明顯,她若敢走,那些丫鬟婆子絕對一個都活不了。
後來曲華年生了孩子,用來威脅曲華年的人,就由那些丫鬟婆子變成了她的孩子。
曲華年在他的威脅下妥協。
十幾年都沒能再回過一次攝政王府。
直到攝政王府出事,溫賡倒是沒想過休妻,但他爹娘從他那妾室那裏聽說,凡是娶了曲家女的人家,都在攝政王府出事之後,為撇清關係,都將人休了。
溫家二老也害怕曲家之事連累兒子的前途,也有意讓兒子休妻。
但曲華年先他們一步,也不管溫賡同不同意,自請下堂後,便帶著女兒來了這個小村子裏生活。
而他女兒溫相宜,兩年前被溫賡做主,將之嫁去了長安。
巧的是,溫相宜嫁的那家,嬈娘剛好知道,長安聶家,也就是將劉豆兒帶去長安的那個聶長平家。
她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
當年劉豆兒去長安,之所以讓長安不少人都記住了她,是因為她在聶長平的大喜之日,以死相逼毀了聶長平與溫相宜的大婚。
不過大婚雖毀了。
但溫相宜卻還是嫁進了聶家。
隻是她嫁的人,不再是聶長平,而是聶長平那位在關將軍麾下,與之一起在塞北鎮守邊疆的大哥,聶長照。
直接未婚妻變成了親大嫂。
據說當時在長安鬧得沸沸揚揚,挺轟動的。
不過那場大婚後的第二日,聶夫人怕流言傷人,直接改了婚書,安排人手,將溫相宜護送去了塞北。
而聶長平因為劉豆兒,名聲掃地。
他對劉豆兒倒是還有幾分真情在,本想趁著聲名狼藉,也沒大家閨秀敢嫁自己了,就想讓母親接受劉豆兒。
據說聶夫人被磨得煩死自己這個小兒子了。
差點就咬咬牙同意了。
但不知道劉豆兒又做了什麽,徹底惹怒了聶夫人,讓她不惜被人恥笑,寧願給兒子聘娶一個二嫁的母老虎,也不願意接受劉豆兒。
劉豆兒不甘心,自然要找聶長平鬧上一鬧。
但那次她踢到了鐵板,聶長平被迫娶的那新婦,凶悍得很,直接讓人抓了她就要發賣。
自古聘者為妻,奔者為妾。
雖然聶長平在失憶期間,和劉豆兒拜過堂成過親,但當時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記得,在官府自是沒有留有案冊的,根本做不得數。
所以於眾人而言,無名無分跟著他去長安的劉豆兒,甚至連個妾室都算不上。
既進了聶家的門,那新婦就是她的主母,打罵發賣誰也管不著。
不過最後劉豆沒被發賣成,因為她爹娘找到了她。
為了救她,她爹娘沒有辦法,走投無路就用了最極端的方式,齊齊撞死在了聶家大門口。
而他們之所以沒有辦法,也沒有去官府告聶長平強搶民女,是因為他們害怕長安的那些大官,會跟落霞鎮衙門的那些一樣,官官相護,告了也無用。
所以他們用了最極端的方式。
聶長平的新婦見狀,害怕事情鬧大,發賣劉豆兒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後劉豆兒在痛恨和悔恨中,將父母的骨灰帶回了落霞鎮安葬,從此不提長安之事。
但對聶家的恨卻從沒有放下過。
以至於讓她後來遇到了程北望,又走上了一條錯路。
扯遠了,話說回來。
知道婦人是曲華年後,嬈娘定定地僵站了許久,直到外麵傳來炒菜的鐵鏟聲,她才回過神來,大步走到屋門口。
遠遠地,她望著廚房裏忙活的身影,又望了望碧空如洗的天空,有眼淚順著眼角滑進了發髻中。
真好!
算他溫賡是個有種的。
至少,曲華年是當年曲家所有外嫁女中,唯一一個還好好活著的人。
也是這世上,她僅存的血親了。
之後被攝政王府的人找到,接回府中便一直養在嬈娘祖母的膝下。
她是嬈娘眾多堂姑姑中,唯一一個,與她父親叔伯們一同長大的姑姑。
但嬈娘沒有見過她。
她對這位堂姑姑所有的印象,都來源於祖母的時常念叨。
祖母一念叨,就免不了一陣抱怨。
抱怨曲華年的爹娘去外放之地的途中,隨隨便便就給她定了一門親事,讓她不得不為了父母遺命,在及笄那年,嫁給寒門出生就算了,還假清高得要命的溫賡,陪他去外放之地吃苦受罪。
每每提及,祖母都心疼不已,後悔當年沒有強硬些,把自己養大的姑娘留在身邊。
嬈娘沒見過曲華年,對她自沒有什麽感情。
所以每次祖母心疼的時候,她實難共情,甚至曾覺得曲華年沒有良心。
外放之地就算再遠,溫賡每隔幾年,都還能回長安見個聖,又不是不能帶家眷,她為何就不能哪怕一次回長安看看祖母?
她小時候挺反感這位長在祖母膝下,嫁人了卻一次都沒有回去過的姑姑的。
很多時候都在想,她會不會也是她親姑姑那類人,自私自利,有利可圖便是親人,無利可圖便是養育長大的親生父母,也能說利用便利用。
直到來粟陽,她才意外發現一些別的原因。
曲華年不是不想回長安。
是她的丈夫溫賡不要她回,還萬般阻攔她回。
而溫賡此人,年輕時自尊心極強,又假清高得很。
當年他家家徒四壁,靠著曲華年的嫁妝供他考完科舉,高中後,又靠著攝政王府謀得一個不錯的外放之地,才開始怕被旁人說閑話,不許曲華年再與攝政王府往來。
可攝政王府是人家的娘家,豈是他說不往來就不往來的?
曲華年自然不可能聽他的話。
但那廝陰險,還不要臉至極,仗著在外放之地,山高水遠,攝政王府沒人會知道,便漸漸暴露了本性。
不但將年少時喜歡的女子堂而皇之地接入家中,還讓人時時盯著曲華年,一旦她寫家書去長安,便會讓人將信截回來燒掉。
若曲華年想回娘家,他倒是不攔,隻讓人將她陪嫁的丫鬟婆子全部扣下,然後都關了起來。
雖沒傷任何一人。
但態度很明顯,她若敢走,那些丫鬟婆子絕對一個都活不了。
後來曲華年生了孩子,用來威脅曲華年的人,就由那些丫鬟婆子變成了她的孩子。
曲華年在他的威脅下妥協。
十幾年都沒能再回過一次攝政王府。
直到攝政王府出事,溫賡倒是沒想過休妻,但他爹娘從他那妾室那裏聽說,凡是娶了曲家女的人家,都在攝政王府出事之後,為撇清關係,都將人休了。
溫家二老也害怕曲家之事連累兒子的前途,也有意讓兒子休妻。
但曲華年先他們一步,也不管溫賡同不同意,自請下堂後,便帶著女兒來了這個小村子裏生活。
而他女兒溫相宜,兩年前被溫賡做主,將之嫁去了長安。
巧的是,溫相宜嫁的那家,嬈娘剛好知道,長安聶家,也就是將劉豆兒帶去長安的那個聶長平家。
她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
當年劉豆兒去長安,之所以讓長安不少人都記住了她,是因為她在聶長平的大喜之日,以死相逼毀了聶長平與溫相宜的大婚。
不過大婚雖毀了。
但溫相宜卻還是嫁進了聶家。
隻是她嫁的人,不再是聶長平,而是聶長平那位在關將軍麾下,與之一起在塞北鎮守邊疆的大哥,聶長照。
直接未婚妻變成了親大嫂。
據說當時在長安鬧得沸沸揚揚,挺轟動的。
不過那場大婚後的第二日,聶夫人怕流言傷人,直接改了婚書,安排人手,將溫相宜護送去了塞北。
而聶長平因為劉豆兒,名聲掃地。
他對劉豆兒倒是還有幾分真情在,本想趁著聲名狼藉,也沒大家閨秀敢嫁自己了,就想讓母親接受劉豆兒。
據說聶夫人被磨得煩死自己這個小兒子了。
差點就咬咬牙同意了。
但不知道劉豆兒又做了什麽,徹底惹怒了聶夫人,讓她不惜被人恥笑,寧願給兒子聘娶一個二嫁的母老虎,也不願意接受劉豆兒。
劉豆兒不甘心,自然要找聶長平鬧上一鬧。
但那次她踢到了鐵板,聶長平被迫娶的那新婦,凶悍得很,直接讓人抓了她就要發賣。
自古聘者為妻,奔者為妾。
雖然聶長平在失憶期間,和劉豆兒拜過堂成過親,但當時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記得,在官府自是沒有留有案冊的,根本做不得數。
所以於眾人而言,無名無分跟著他去長安的劉豆兒,甚至連個妾室都算不上。
既進了聶家的門,那新婦就是她的主母,打罵發賣誰也管不著。
不過最後劉豆沒被發賣成,因為她爹娘找到了她。
為了救她,她爹娘沒有辦法,走投無路就用了最極端的方式,齊齊撞死在了聶家大門口。
而他們之所以沒有辦法,也沒有去官府告聶長平強搶民女,是因為他們害怕長安的那些大官,會跟落霞鎮衙門的那些一樣,官官相護,告了也無用。
所以他們用了最極端的方式。
聶長平的新婦見狀,害怕事情鬧大,發賣劉豆兒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後劉豆兒在痛恨和悔恨中,將父母的骨灰帶回了落霞鎮安葬,從此不提長安之事。
但對聶家的恨卻從沒有放下過。
以至於讓她後來遇到了程北望,又走上了一條錯路。
扯遠了,話說回來。
知道婦人是曲華年後,嬈娘定定地僵站了許久,直到外麵傳來炒菜的鐵鏟聲,她才回過神來,大步走到屋門口。
遠遠地,她望著廚房裏忙活的身影,又望了望碧空如洗的天空,有眼淚順著眼角滑進了發髻中。
真好!
算他溫賡是個有種的。
至少,曲華年是當年曲家所有外嫁女中,唯一一個還好好活著的人。
也是這世上,她僅存的血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