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投資建廠
重生了,此時不浪何時浪 作者:千年老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哥哥,我去跟小慧他們玩了。”一上二樓,小江琪就看到自己的侄女小慧和幾個人湊在一起玩著什麽。
“嗯,你去吧,記得別去外麵馬路上哈~”江然叮囑道。
“知道啦。”說完,小江琪蹦蹦跳跳跑了過去。
“放心吧,你堂嫂會看著她們的。”江連斌接話道,讓他放心。
很快,他們來到一間裝修典雅的包廂,包廂因為開著空調的緣故,室內並不冷。
包廂很大,圓桌也是很大的那種,應該是可以坐 20人的那種。
桌子中間一盆鮮花,為房間增添了一份優雅的氣息。
“小然,你來了,來,坐這裏。”江建文看到兒子,直接招呼他坐在他旁邊,他旁邊預留了一個空位。
空位另一邊是一個穿著行政夾克的中年男人,那男人麵色紅潤,頭發梳理的一絲不苟,看起來和平常的普通老百姓有明顯區別。
氣質這東西很玄乎,描述可能很難描述,但是有些人一站在你麵前就能大概猜出是做什麽的。
“江總,您好,我是江寧縣的縣委書記,我叫劉源,沒想到江總不僅年少有為,人也長得這麽帥氣俊朗。”劉源站起身和江然打了下招呼,順便點明自己的身份。
他的聲音洪亮,臉上帶著微笑,試圖用微笑拉近與江然的距離。
“劉書記您客氣了,我也沒想到我們江寧的父母官這麽年輕。”江然笑著回應。
對於如今的他,倒不至於因為一個中西部城市的縣委書記而感到拘謹。
畢竟,他也是一線城市副市長都當麵見過聊過的人。
再者說,他其實是知道劉源要來的,他父親已經和他發過信息了之前。
至於為的是什麽,江然當然也清楚,無非就是招商引資那點事。
公司有了名氣,找上門來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
對於資源比較貧乏,沒有什麽支柱產業的很多中西部城市來說,招商的難度更是大,有機會當然是盡可能的把握。
“江總,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在家鄉投資的打算。”果然,等江然坐下之後,沒閑聊幾句,劉源就把話題扯到了投資上。
而旁邊的人聽到劉源的話,也把目光移到了江然臉上。
“投資的話,我們集團近期倒是有一個比較大的投資計劃,就是投資建立我們自己的手機工廠,總投資大概可能在10億左右,隻是目前還在考察合適的地方。”江然緩緩地說道。
江然自己雖然挺願意在家鄉投資,但是在商言商,他也不可能為了所謂的情懷讓自己吃虧。
畢竟,往大裏說,瓊州也是自己的家鄉,瓊州十幾個縣市,比江寧地理條件好,交通條件好的地方並不少。
當然,如果江寧開出的條件足夠好,他還是很樂意回江寧投資的。
“嘶~10億,這麽多!”
“10億,那得多大的項目啊。”
江然話音剛落,就有人開始倒抽冷氣了。
而劉源聽到這,眼睛裏閃過一絲灼熱。
10億啊,要是江寧縣能拿出這個投資項目,那將成為江寧縣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
而這,對他來講,就是非常大的政績了,看來,他要好好打好江然是江寧人這張感情牌。
“江總,我們江寧的投資環境還是不錯的,你們在這邊投資建廠肯定是很好的選擇,並且,江寧這邊各方麵條件還是不錯的。”劉源開始組織語音說道。
“哦,劉書記,您能大概說說都有哪些方麵條件不錯的麽?”江然好奇道。
在他個人看來,江寧除了是自己故鄉這層buff,還真沒看出有什麽大優勢,他倒是好奇對方怎麽吹。
“首先呢,這第一點,我們江寧縣人傑地靈。教育氛圍好,從古至今,孕育出了眾多傑出人才,比如像江總這麽年少有為的人……這些高素質且勤勞肯幹的人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劉源上來就給給江然戴了一頂高帽子,其他人聽了都附和說“劉書記這句話中肯。”“劉書記說的不錯,我們江寧的人還是很勤勞能吃苦的。”
“再者,我們江寧的地理位置優越,雖然在整體的交通網絡中不算突出,但近年來政府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在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麵……到時候,無論是原材料的運入還是成品的輸出,都能保證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
江然:“可是劉書記說的這些,好像很多地方都能滿足吧。”
“當然不止這些,我們江寧的土地資源還是非常充沛,且具有性價比的。對於像你們這樣10億級別的大投資項目,我們能夠提供充足的土地,以滿足工廠建設、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擴建需求。”
“同時,在土地出讓價格、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麵,我們江寧縣都是有專門的優惠政策的,比如在土地出讓金方麵,我們可以先收後返,稅收也是如此,可以讓企業在起步階段就能輕裝上陣,快速發展。”
這些招商引資的政策,都是各個地方為了招商引資使用過的,屬於公開的秘密了,倒也沒有什麽不能說的。
“哦,劉書記,這先收後返能具體說說嗎?”聽到這個先收後返,江然來了興趣。
“行,那我就和江總具體說說吧,我們先拿土地出讓金來說,我們還是走正常的土地招拍流程,土地出讓金的話可以你們公司自己掏,或者我們借錢給你們交。”
“後續呢,我們將以其他名義把這筆錢返給你們企業,比如以‘支持工業發展基金’的名義,這樣的話,也能減輕企業的負擔。”劉源笑著解釋道。
“好家夥,這不就相當於白白得了一塊地麽?”江然心裏暗呼了一聲,看來之前投資數據中心的時候草率了。
那時候光想著把這件事快速落地,隻要了一些稅收政策和貸款政策,倒是沒想到有這麽多門道。
看來,還得學啊。
當然,心裏想著,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自己的投資顧問團應該是知道這些的,隻是自己沒去了解就是。
“稅收的話,先收後補,先正常交稅,到時候以補貼的方式補貼企業……”
接下來,劉源又從經商環境,成立專門服務小組對接企業啊,積極規劃生活配套設施滿足企業員工和家屬啊等方麵表達了一通。
江然靜靜地聽著劉源的介紹,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心中則是在權衡利弊。
劉源說的這些東西對他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他也清楚,這些優勢在其他地方可能也同樣有,甚至有些方麵會更加突出。
畢竟,很多東西要經過對比才能評估出好壞的,別說這麽大投資,就是買個稍微貴重點的東西都是如此。
不過,江寧畢竟是自己的家鄉,如果在這裏投資,對於自己的家鄉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也能為自己帶來一些情感上的滿足。
“劉書記,您說的這些確實不錯。不過,你也知道,公司那麽大,很多東西並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拍板決定的,這些東西還是需要我們專門的顧問團調查評估才能最終確認在哪投資建廠。” 江然話說得模棱兩可,並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不過呢,於我個人而言,我當然是想在江寧投資的,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這樣吧,劉書記,年後我讓公司的相關人員聯係你這邊。”
劉源連忙點頭,說道:“那行,那我就等江總你這邊的好消息了。”
“嗯,你去吧,記得別去外麵馬路上哈~”江然叮囑道。
“知道啦。”說完,小江琪蹦蹦跳跳跑了過去。
“放心吧,你堂嫂會看著她們的。”江連斌接話道,讓他放心。
很快,他們來到一間裝修典雅的包廂,包廂因為開著空調的緣故,室內並不冷。
包廂很大,圓桌也是很大的那種,應該是可以坐 20人的那種。
桌子中間一盆鮮花,為房間增添了一份優雅的氣息。
“小然,你來了,來,坐這裏。”江建文看到兒子,直接招呼他坐在他旁邊,他旁邊預留了一個空位。
空位另一邊是一個穿著行政夾克的中年男人,那男人麵色紅潤,頭發梳理的一絲不苟,看起來和平常的普通老百姓有明顯區別。
氣質這東西很玄乎,描述可能很難描述,但是有些人一站在你麵前就能大概猜出是做什麽的。
“江總,您好,我是江寧縣的縣委書記,我叫劉源,沒想到江總不僅年少有為,人也長得這麽帥氣俊朗。”劉源站起身和江然打了下招呼,順便點明自己的身份。
他的聲音洪亮,臉上帶著微笑,試圖用微笑拉近與江然的距離。
“劉書記您客氣了,我也沒想到我們江寧的父母官這麽年輕。”江然笑著回應。
對於如今的他,倒不至於因為一個中西部城市的縣委書記而感到拘謹。
畢竟,他也是一線城市副市長都當麵見過聊過的人。
再者說,他其實是知道劉源要來的,他父親已經和他發過信息了之前。
至於為的是什麽,江然當然也清楚,無非就是招商引資那點事。
公司有了名氣,找上門來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
對於資源比較貧乏,沒有什麽支柱產業的很多中西部城市來說,招商的難度更是大,有機會當然是盡可能的把握。
“江總,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在家鄉投資的打算。”果然,等江然坐下之後,沒閑聊幾句,劉源就把話題扯到了投資上。
而旁邊的人聽到劉源的話,也把目光移到了江然臉上。
“投資的話,我們集團近期倒是有一個比較大的投資計劃,就是投資建立我們自己的手機工廠,總投資大概可能在10億左右,隻是目前還在考察合適的地方。”江然緩緩地說道。
江然自己雖然挺願意在家鄉投資,但是在商言商,他也不可能為了所謂的情懷讓自己吃虧。
畢竟,往大裏說,瓊州也是自己的家鄉,瓊州十幾個縣市,比江寧地理條件好,交通條件好的地方並不少。
當然,如果江寧開出的條件足夠好,他還是很樂意回江寧投資的。
“嘶~10億,這麽多!”
“10億,那得多大的項目啊。”
江然話音剛落,就有人開始倒抽冷氣了。
而劉源聽到這,眼睛裏閃過一絲灼熱。
10億啊,要是江寧縣能拿出這個投資項目,那將成為江寧縣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
而這,對他來講,就是非常大的政績了,看來,他要好好打好江然是江寧人這張感情牌。
“江總,我們江寧的投資環境還是不錯的,你們在這邊投資建廠肯定是很好的選擇,並且,江寧這邊各方麵條件還是不錯的。”劉源開始組織語音說道。
“哦,劉書記,您能大概說說都有哪些方麵條件不錯的麽?”江然好奇道。
在他個人看來,江寧除了是自己故鄉這層buff,還真沒看出有什麽大優勢,他倒是好奇對方怎麽吹。
“首先呢,這第一點,我們江寧縣人傑地靈。教育氛圍好,從古至今,孕育出了眾多傑出人才,比如像江總這麽年少有為的人……這些高素質且勤勞肯幹的人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劉源上來就給給江然戴了一頂高帽子,其他人聽了都附和說“劉書記這句話中肯。”“劉書記說的不錯,我們江寧的人還是很勤勞能吃苦的。”
“再者,我們江寧的地理位置優越,雖然在整體的交通網絡中不算突出,但近年來政府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在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麵……到時候,無論是原材料的運入還是成品的輸出,都能保證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
江然:“可是劉書記說的這些,好像很多地方都能滿足吧。”
“當然不止這些,我們江寧的土地資源還是非常充沛,且具有性價比的。對於像你們這樣10億級別的大投資項目,我們能夠提供充足的土地,以滿足工廠建設、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擴建需求。”
“同時,在土地出讓價格、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麵,我們江寧縣都是有專門的優惠政策的,比如在土地出讓金方麵,我們可以先收後返,稅收也是如此,可以讓企業在起步階段就能輕裝上陣,快速發展。”
這些招商引資的政策,都是各個地方為了招商引資使用過的,屬於公開的秘密了,倒也沒有什麽不能說的。
“哦,劉書記,這先收後返能具體說說嗎?”聽到這個先收後返,江然來了興趣。
“行,那我就和江總具體說說吧,我們先拿土地出讓金來說,我們還是走正常的土地招拍流程,土地出讓金的話可以你們公司自己掏,或者我們借錢給你們交。”
“後續呢,我們將以其他名義把這筆錢返給你們企業,比如以‘支持工業發展基金’的名義,這樣的話,也能減輕企業的負擔。”劉源笑著解釋道。
“好家夥,這不就相當於白白得了一塊地麽?”江然心裏暗呼了一聲,看來之前投資數據中心的時候草率了。
那時候光想著把這件事快速落地,隻要了一些稅收政策和貸款政策,倒是沒想到有這麽多門道。
看來,還得學啊。
當然,心裏想著,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自己的投資顧問團應該是知道這些的,隻是自己沒去了解就是。
“稅收的話,先收後補,先正常交稅,到時候以補貼的方式補貼企業……”
接下來,劉源又從經商環境,成立專門服務小組對接企業啊,積極規劃生活配套設施滿足企業員工和家屬啊等方麵表達了一通。
江然靜靜地聽著劉源的介紹,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心中則是在權衡利弊。
劉源說的這些東西對他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他也清楚,這些優勢在其他地方可能也同樣有,甚至有些方麵會更加突出。
畢竟,很多東西要經過對比才能評估出好壞的,別說這麽大投資,就是買個稍微貴重點的東西都是如此。
不過,江寧畢竟是自己的家鄉,如果在這裏投資,對於自己的家鄉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也能為自己帶來一些情感上的滿足。
“劉書記,您說的這些確實不錯。不過,你也知道,公司那麽大,很多東西並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拍板決定的,這些東西還是需要我們專門的顧問團調查評估才能最終確認在哪投資建廠。” 江然話說得模棱兩可,並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不過呢,於我個人而言,我當然是想在江寧投資的,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這樣吧,劉書記,年後我讓公司的相關人員聯係你這邊。”
劉源連忙點頭,說道:“那行,那我就等江總你這邊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