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千裏哥也要去?我現在出門就去找同行淘換一些,染布的師傅我也有認識的,你就放心吧。”陳雪茹連忙把這事應了下來,她知道張千裏是劉平安的好兄弟。


    “成,你快去吧,我還得去給他配一些藥。”


    從雪茹絲綢店出來,直奔廣和堂,提著一大包藥回到大柵欄小院,開始配製起來。


    五天後。


    劉平安來到帽兒胡同張家大門口,從空間拿出半袋子菜和一個帆布做成的大背包,鼓鼓囊囊的裏麵塞滿了東西,這些可是花了大價錢做的。


    “千裏哥,東西都給你準備好了。”敲開大門,對著張千裏說道。


    張千裏看著地上的大背包,拍了拍劉平安的肩膀,笑道:“成,謝謝兄弟,過幾天我就要跟著運輸物資的火車北上了。”


    劉平安提著背包,跟在張千裏身後來到堂屋。


    “王姨您沒去上班啊。”劉平安看到王紅霞也在屋,笑著說道。


    “平安來了,快屋裏坐。這不是請了幾天假,多陪陪你千裏哥嘛。”王紅霞起身倒水,招呼道。


    把背包放在凳子上,解開上麵的綁繩,開始從裏麵掏東西,把每種藥都仔細的介紹一遍。


    接著掏出四件衣服,兩件黃綠色衣服是夏天穿的,有點像87式林地迷彩,剩下兩件灰白色衣服是冬天穿的,冬服裏麵用整張毛皮填充的。


    劉平安把衣服遞給張千裏,笑道:“也不知道你們部隊讓不讓穿,就做了幾件,你都帶上吧。”


    王紅霞摸著灰白厚實的冬服,感動道:“平安,你有心了,姨謝謝你。”


    張千裏看著其中的一件,兩眼亮了起來,黃黃綠綠的衣服上麵口袋又多,迫不及待的鑽進裏屋試穿去了。


    不一會,換好衣服走了出來,還別說真有點後世那味,劉平安又從背包裏掏出兩雙高幫牛皮靴扔給張千裏,說道:“這是在天成齋鞋店定做的,你換上看看。”


    張千裏快速換上,係好鞋帶蹦了蹦,嘿嘿笑道:“挺合腳的。”


    看著張千裏的造型還不賴,希望能像伍千裏一樣打出牛逼戰績,劉平安笑著回道:“千裏哥你忘記了?咱倆的腳以前對比過,一樣大的。”


    接著指了指背包,說道:“裏麵還有些高級壓縮幹糧、煙酒和咖啡,幹糧都是上次剩下的,這些省著點用的話,足夠撐上幾個月了。”


    王紅霞看著眼前活蹦亂跳的兒子,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回來,盡量讓自己的情緒平和下來,站起身強作笑顏道:“平安,這得花不少錢吧,姨拿給你。”


    劉平安擺了擺手,拒絕道:“王姨,您見外了不是,咱娘倆不談這個。”


    “成吧,你哥倆聊著,我去做飯。”王紅霞改口道,知道這小子的性格,隻能以後多幫襯著點他。


    “王姨,您就歇著吧,菜都買好了,今天我露兩手就當給千裏哥送行了。”劉平安起身說道。


    “媽,就讓平安去做吧,他的手藝不比那些飯店的大廚差。”張千裏流著口水說道。


    他以前吃過幾次劉平安做的菜,可惜一直在部隊上,這次終於又有一次機會,可不能錯過。


    來到院中把那半袋子菜提到廚房,把雞、牛肉、豬肉還有一些配菜拿了出來。


    中午,張萬坤也下班回來了,和王紅霞一樣,想過來幫著打下手,都被劉平安趕了出去,喜歡做飯的人一般都不會讓不懂行的人打下手,黃大廚例外。


    忙活了快兩個小時,把菜端到堂屋,簡簡單單四個菜。


    張萬坤拿出幾瓶汾酒,給幾人倒滿。


    劉平安指著桌子上的菜介紹道:“這道大盤雞叫大吉大利,祝千裏哥逢凶化吉。”


    張萬坤把酒瓶蓋蓋上,指著一盤牛肉,笑道:“那這個叫什麽?”


    劉平安笑著回道:“這盤紅燒牛頭肉叫牛氣衝天,祝咱們前方戰士多打勝仗。”


    王紅霞捂著嘴笑道:“這一盤呢?”


    “這碗四喜丸子叫團團圓圓,另外一碗叫大雜燴,寓意著把聯合軍一鍋燴。”


    戰爭走過來的人大概早已把生死看淡,聽的張家父子哈哈大笑,開始舉杯喝酒。


    一頓飯下來,連王紅霞都喝了幾杯,張萬坤喝的最多,已經在旁邊的沙發上躺著了。


    估計是被次元能量改造過,劉平安跟沒事人一樣,和王紅霞打了聲招呼,準備回家。


    剛走出大門口,張千裏紅著臉追了出來,拉著劉平安的手,吐著酒氣道:“兄弟,哥哥這次萬一回不來,你以後幫我照顧下他倆。”


    劉平安看了他一眼,把張千裏的手打掉,笑罵道:“滾蛋,誰的父母誰照顧,你必須要活著回來,多繳獲點戰利品帶給我。”


    看著劉平安離去的背影,張千裏苦笑一聲,大喊道:“放心吧,平安!哥哥隻要有空就會把戰利品給你寄回來。”


    劉平安頭也沒回,隻是隔空擺了擺手。


    又過了幾天。


    大柵欄小院,劉平安請了幾天假,光著膀子在空間裏撅著腚釀酒呢。


    把早已發酵好的高粱過濾酒娘,然後攤到防雨布上,撒上稻殼攪拌均勻,把蒸餾大木桶搬到灶台上,裏麵鋪上籠布,用稻殼墊底。


    把攪拌好的高粱倒進去,裝好酒口,用濕籠布把蒸餾木桶上下密封,最後放上天鍋,鍋裏加滿涼水,把酒壇放在酒口下麵,大火開始蒸餾。


    不一會,酒就順著酒口流出,酒香四溢,把酒頭倒掉,期間天鍋裏不停的換冷卻水。


    忙活了一天一夜,才把那些高粱全部釀成酒,劉平安換算了下,大概百斤高粱出四十斤左右的酒。


    舀起一勺嚐了嚐,大概五十度上下,酒體醇厚,入口柔綿,不知道是不是和空間泉水有關,還帶著一絲絲甜味,不比市場上的那些名酒差。


    劉平安把一壇一壇酒收進正常流速的空間後,開始琢磨起來,等地裏的人參長到百年後,中間種上幾茬高粱,估計那時候釀出的酒會更好喝。


    收拾好東西,出了空間,躺在逍遙椅上搖晃了起來,逍遙椅就是舒服,劉平安讓王景輝給他做了兩個,一個院一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恭禧發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恭禧發財並收藏四合院:火紅年代享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