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斤大米
京城穿越之旅南鑼鼓巷66號 作者:山道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明白,這位老者的話對他今天的收獲有著深刻的啟示。
的確,在這個物資緊缺的年代,許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把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拿出來換糧食,這無疑為無論是懂行的還是不懂行的人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老爺子,這個青花瓷小瓶怎麽賣?”
老者笑眯眯地說道:“這個嘉慶年間的青花瓷小瓶,價格不高,2塊錢就賣給你。”
林李心裏盤算著,覺得價格還算合理。
他又拿起一件小雕刻,雕刻的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獅子,線條流暢,工藝精湛。“這個小雕刻呢?”
老者撫摸著胡須說道:“這個雕刻可是好東西,清代的,還是正宗海南黃花梨,10塊錢。”
林李點了點頭,繼續看其他的古董。
他瞄到一塊和田玉的佩飾,溫潤如玉,顏色純正。“這塊玉佩呢?”
老者微笑著說道:“這塊和田玉的佩飾,清早期的,5塊錢。”
林李心裏計算著,覺得這些古董的價格還算公道,便決定買下幾件。
林李笑著對老者說道:“老爺子,這幾樣東西我全要了,給我算個實在價吧?”
老者爽快地點點頭,但接著問道:“行,小夥子看起來是個爽快人,這麽著,我先問下你,你有糧食嗎?”
林李一愣,“為什麽問我有沒有糧食?”
老者微微一笑,說道:“也不是特意問你,因為現在還有閑錢過來買這些玩意的人,應該家裏不會餓肚子,所以我就問下。”
林李想了想,確實如此。
現在大家手裏有錢,第一件事就是先買糧食。
他點頭道:“我有糧食,你打算換多少?”
老者眼睛一亮,湊近一些,低聲說道:“你真有糧食啊,那這樣,我還有幾件家傳之物,你看看,然後我們一起換了。”
說著,老者從身後的一個舊箱子裏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幾件寶貝。
老者從箱子裏先拿出一個精致的景泰藍碗,上麵用金線勾勒出繽紛的花卉圖案,色彩鮮豔奪目。
“這可是康熙年間的作品,”老者自豪地說道,“這是銅質景泰藍琺琅獅子戲法高腳碗,小夥子,你過來湊近看看,順便打開你的手電筒。”
林李依言湊近,打開手電筒,燈光照射下,碗身上淡藍色的釉彩顯得格外明亮。
老者繼續描述道:“你看這個碗,全身呈淡藍色釉彩,內繪龍鳳串花紋,外牆繪三獅戲法。高足上,以單線勾勒出纏枝蓮紋,足內側還鐫刻著‘景泰年製’的字樣。該器的掐絲精細,釉麵飽滿,幾乎沒有砂眼。這足上的枝幹雖以單線勾勒,但枝葉細小而密集,與明代的風格有所不同。尤其是這龍紋,高額、寬頰、垂眉,典型的康熙時代風格。這是康熙仿明琺琅製品的代表作。”
林李聽得目不轉睛,心中暗自驚歎這碗的精美。
老者見林李的表情,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接著又拿出一個青花紋的瓷盤,同樣是康熙年間的。“這個青花瓷盤也是康熙年間的,保存得相當好。”
老者繼續介紹道:“這是清康熙青花留白雙龍盤,是清代康熙時期的珍貴瓷器。看這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康熙青花瓷的發展在清代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最為突出,這個盤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使用浙料,呈色多為翠藍,色調深沉,深入胎骨。紋飾畫意、筆法、布局、工藝等均有特色。官窯瓷器的紋樣由宮廷畫師設計,筆法嫻熟,運筆速度快,有些瓷器的畫麵是名人畫的一部分或縮小,非常珍貴。雙圈底在大盤和厚胎盤中采用,顯窄深,足尖多為泥鰍背形。”
林李仔細端詳著瓷盤,果然如老者所說,瓷盤上青花紋飾精美絕倫,雙龍盤旋,氣勢磅礴,仿佛要從盤中飛躍而出。他心中暗自讚歎,這些古董果然是寶貝。
老者看林李專注的神情,繼續說道:“年輕人,這些都是我家傳的寶貝,為了換點糧食,不得不拿出來了,也是聽別人說,可以到這裏來換,所以就來了,你看這些東西怎麽樣?”
林李仔細打量著這些珍貴的古董,心中一陣驚喜。
他低聲說道:“這些東西真不錯,老爺子,你想換多少糧食?”
老者思索了片刻,說道:“這些加上剛才的幾個小玩意兒,換你50斤大米,如何?”
林李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這個交換非常劃算。
他笑著說道:“成交,我馬上就給你弄過來,你給我一個袋子。”
老者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小夥子,痛快人!我等你。”說完從箱子裏麵拿出了一個布袋。
林李拿過布袋,速速跑到一處無人注意的角落,從隨身空間裏麵取出50斤大米。
想著這些寶貝但凡是在2000年之後,那都是千萬級別的珍品。這哪裏是撿漏啊,這是撿“黃金”。
回到老者的攤位前,林李將裝好的50斤大米遞給老者。
老者接過米袋子,差點沒站穩,“後生,這怕不止50斤吧,你為啥還要給我錢?”
林李笑了笑,說道:“老爺子,這兩件可是寶貝,我想著也不能讓你太吃虧了,就給您多加了一點,應該就是50斤多一點。。”
老者搖了搖頭,執拗地說道:“我們既然說好了是多少就是多少,我知道這兩件是寶貝,但現在肚子都填不飽,留著也沒用,後生,你拿個袋子給我,我給你勻出來10斤,還有這錢我也不要。”
林李急忙擺手拒絕,“老爺子,行了行了,給您了您就收下,不用客氣了,還是早點回去吧,這50多斤也不輕。”
老者看著林李,眼神裏透露出一絲感激,“小夥子,真是個好人,你這心意我領了。”
“罷了罷了,感謝你啊,後生。”老者一邊把大米收好,一邊把幾件古董給林李打包好。
的確,在這個物資緊缺的年代,許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把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拿出來換糧食,這無疑為無論是懂行的還是不懂行的人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老爺子,這個青花瓷小瓶怎麽賣?”
老者笑眯眯地說道:“這個嘉慶年間的青花瓷小瓶,價格不高,2塊錢就賣給你。”
林李心裏盤算著,覺得價格還算合理。
他又拿起一件小雕刻,雕刻的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獅子,線條流暢,工藝精湛。“這個小雕刻呢?”
老者撫摸著胡須說道:“這個雕刻可是好東西,清代的,還是正宗海南黃花梨,10塊錢。”
林李點了點頭,繼續看其他的古董。
他瞄到一塊和田玉的佩飾,溫潤如玉,顏色純正。“這塊玉佩呢?”
老者微笑著說道:“這塊和田玉的佩飾,清早期的,5塊錢。”
林李心裏計算著,覺得這些古董的價格還算公道,便決定買下幾件。
林李笑著對老者說道:“老爺子,這幾樣東西我全要了,給我算個實在價吧?”
老者爽快地點點頭,但接著問道:“行,小夥子看起來是個爽快人,這麽著,我先問下你,你有糧食嗎?”
林李一愣,“為什麽問我有沒有糧食?”
老者微微一笑,說道:“也不是特意問你,因為現在還有閑錢過來買這些玩意的人,應該家裏不會餓肚子,所以我就問下。”
林李想了想,確實如此。
現在大家手裏有錢,第一件事就是先買糧食。
他點頭道:“我有糧食,你打算換多少?”
老者眼睛一亮,湊近一些,低聲說道:“你真有糧食啊,那這樣,我還有幾件家傳之物,你看看,然後我們一起換了。”
說著,老者從身後的一個舊箱子裏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幾件寶貝。
老者從箱子裏先拿出一個精致的景泰藍碗,上麵用金線勾勒出繽紛的花卉圖案,色彩鮮豔奪目。
“這可是康熙年間的作品,”老者自豪地說道,“這是銅質景泰藍琺琅獅子戲法高腳碗,小夥子,你過來湊近看看,順便打開你的手電筒。”
林李依言湊近,打開手電筒,燈光照射下,碗身上淡藍色的釉彩顯得格外明亮。
老者繼續描述道:“你看這個碗,全身呈淡藍色釉彩,內繪龍鳳串花紋,外牆繪三獅戲法。高足上,以單線勾勒出纏枝蓮紋,足內側還鐫刻著‘景泰年製’的字樣。該器的掐絲精細,釉麵飽滿,幾乎沒有砂眼。這足上的枝幹雖以單線勾勒,但枝葉細小而密集,與明代的風格有所不同。尤其是這龍紋,高額、寬頰、垂眉,典型的康熙時代風格。這是康熙仿明琺琅製品的代表作。”
林李聽得目不轉睛,心中暗自驚歎這碗的精美。
老者見林李的表情,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接著又拿出一個青花紋的瓷盤,同樣是康熙年間的。“這個青花瓷盤也是康熙年間的,保存得相當好。”
老者繼續介紹道:“這是清康熙青花留白雙龍盤,是清代康熙時期的珍貴瓷器。看這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康熙青花瓷的發展在清代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最為突出,這個盤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使用浙料,呈色多為翠藍,色調深沉,深入胎骨。紋飾畫意、筆法、布局、工藝等均有特色。官窯瓷器的紋樣由宮廷畫師設計,筆法嫻熟,運筆速度快,有些瓷器的畫麵是名人畫的一部分或縮小,非常珍貴。雙圈底在大盤和厚胎盤中采用,顯窄深,足尖多為泥鰍背形。”
林李仔細端詳著瓷盤,果然如老者所說,瓷盤上青花紋飾精美絕倫,雙龍盤旋,氣勢磅礴,仿佛要從盤中飛躍而出。他心中暗自讚歎,這些古董果然是寶貝。
老者看林李專注的神情,繼續說道:“年輕人,這些都是我家傳的寶貝,為了換點糧食,不得不拿出來了,也是聽別人說,可以到這裏來換,所以就來了,你看這些東西怎麽樣?”
林李仔細打量著這些珍貴的古董,心中一陣驚喜。
他低聲說道:“這些東西真不錯,老爺子,你想換多少糧食?”
老者思索了片刻,說道:“這些加上剛才的幾個小玩意兒,換你50斤大米,如何?”
林李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這個交換非常劃算。
他笑著說道:“成交,我馬上就給你弄過來,你給我一個袋子。”
老者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好,小夥子,痛快人!我等你。”說完從箱子裏麵拿出了一個布袋。
林李拿過布袋,速速跑到一處無人注意的角落,從隨身空間裏麵取出50斤大米。
想著這些寶貝但凡是在2000年之後,那都是千萬級別的珍品。這哪裏是撿漏啊,這是撿“黃金”。
回到老者的攤位前,林李將裝好的50斤大米遞給老者。
老者接過米袋子,差點沒站穩,“後生,這怕不止50斤吧,你為啥還要給我錢?”
林李笑了笑,說道:“老爺子,這兩件可是寶貝,我想著也不能讓你太吃虧了,就給您多加了一點,應該就是50斤多一點。。”
老者搖了搖頭,執拗地說道:“我們既然說好了是多少就是多少,我知道這兩件是寶貝,但現在肚子都填不飽,留著也沒用,後生,你拿個袋子給我,我給你勻出來10斤,還有這錢我也不要。”
林李急忙擺手拒絕,“老爺子,行了行了,給您了您就收下,不用客氣了,還是早點回去吧,這50多斤也不輕。”
老者看著林李,眼神裏透露出一絲感激,“小夥子,真是個好人,你這心意我領了。”
“罷了罷了,感謝你啊,後生。”老者一邊把大米收好,一邊把幾件古董給林李打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