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道蘊
不能長生的我隻好無限轉世 作者:唯愛與瑰夏不可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59章 道蘊
聽到開平真君發出的戰爭宣言,有的人表情淡定,似乎早有所料;有人略顯驚訝,陷入深思。
杜佑謙則是欣然——沒猜錯!
至於戰鬥,他並不排斥。
趙國此前對他施恩頗多,他很樂意通過一場戰爭,來償還人情。
否則還真不好意思開口說要離開趙國。
他也不擔心自己會在戰爭中遇到危險。
開什麽玩笑!
如果化神真君都會隕落,那就是滅國之戰了。
普通戰爭,化神真君一般是作為威懾力量,別人有化神真君,你沒有,那就別怪別人以大欺小,化神真君把你家元嬰修士都給打殺。
當然不是說不會有同級的修士交手,隻不過,這種事情,大家都有默契。
你一個月才多少俸祿啊,要去玩命?
當然隻是默契地鬥而不破,各自施展一些神通,然後體麵地平局收場,或是一方逃遁為結局嘛。
所以杜佑謙去參戰,真的不會有很大的風險。
是的,道蘊的本質,杜佑謙不知道究竟是什麽。
若是肉眼來看,絕對是看不到昌平真君身邊的任何異常。
主要是關注著昌平真君周身圍繞著的道蘊。
而杜佑謙的神識,在一次次轉世的積累下,遠遠超過一般化神初期修士,甚至已經接近了步虛真君神識的門檻。
所以那些靈氣波動在他的神識探查下,簡直是掌中觀紋,纖毫畢露。
獲勝者也不會追殺。
杜佑謙都沒什麽興趣。
真的就是普普通通,甚至不見得比一般的元嬰真人更有氣勢。
至少要元嬰修士,才能隱隱發現一些不同。
這能增加他對步虛境界的理解,對大道的認識,對他今後的道途,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對於杜佑謙來說,現在什麽大事,都不如他觀察昌平真君的道蘊重要。
有什麽仇什麽怨非要分個生死啊?
不管是給周國扣帽子,指出錯在對方;還是分析雙方實力對比,指出趙國必勝……亦或是封官許願,口頭承諾好處。
化神真君的神識,才能清晰地解析這些靈氣波動。
而且觀察這些靈氣波動是有門檻的,神識不夠強大,根本無法發現。
神識,則一直關注著昌平真君。
但是在神識的探查下還是能發現,昌平真君身邊那些不正常的靈氣波動。
但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不正常的靈氣波動。
昌平真君接下來的話,杜佑謙都沒太認真聽。
他的眼睛,看著遠方。
所以聽說很多元嬰、化神真君,都願意免費去給步虛真君當狗腿子,隻要能經常見到步虛真君的麵,能夠當麵感悟那些道蘊。
大道無形,是無從觀察的!
但步虛真君,對大道已經有了比較深的理解,他們對大道的理解,便會通過道蘊的形式體現出來。
方便別的修士來觀摩、揣測!
但這裏有一個誤區。
那就是,步虛真君們的道蘊,隻是他們對大道的理解,而不是大道本身。
就像是,語言一說出口,就已經開始喪失和扭曲信息。
實際上,語言中包含的信息,是很難通過字句、語氣、聲調、包括輔助動作來完全展現的。
道蘊,也無法完全展現大道的一個側麵!
最多算是某個擅長繪畫的人,畫出來的風景,而不是那風景本身。
若是沉迷於道蘊,模仿道蘊,路就走偏了。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杜佑謙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他觀察昌平真君的道蘊,不是為了複刻,而是想要通過觀摩,來倒推出昌平真君對大道的理解,並將之作為自己觸類旁通的工具。
就在這時,杜佑謙心中忽然出現靈感:道蘊,是否能被春秋筆複製呢?
想到就做。
杜佑謙小心翼翼地操控春秋筆,嚐試刻錄昌平真君的道蘊。
一次就成功了!
杜佑謙決定,今後要多多接觸步虛真君,嚐試刻錄他們身邊的道蘊。
自從在保和應化真君的洞府中找到更多的春秋筆殘片後,春秋筆能同時記錄的神通、劍意,已經可以多達數十種。
若是能多記錄一些道蘊種類,他觸類旁通的可能性,肯定會大大提升。
杜佑謙雖然專注於昌平真君身邊的道蘊,但對於化神修士來說,分心二用、三用、十用百用都不是問題。
昌平真君的各種布置,他自然不會錯過。
先下手為強,打周國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昌平真君的指示。
你確定不是因為趙國兵強馬壯,想要對外擴張了,才將主意打到周國身上?
理論上,人族國度要擴張,應該選擇妖族的勢力範圍。
畢竟,人族妖族勢不兩立嘛。
但實際上,人族國度要擴張,首選一般都是另一個人族國度。
一來,製度類似,文化類似,技術類似,打下來的土地、人口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方麵,妖族勢力的地盤,對於人族來說,其實都是些荒地……毫無價值。
千辛萬苦打了下來,還得移民,還得築城,還得開墾……沒有幾百一千年,壓根沒法消化掉。
所以攻打妖族地盤,性價比實在太低了。
周國是趙國南麵的國家。
此國的國土麵積,比趙國小一點,發展程度相當。
周國的高級力量,有化神真君七人,元嬰修士五十餘人。
但沒有步虛真君。
當然,此世的步虛真君一般也不會輕易出手。
就像昌平真君,在這次針對周國的作戰計劃中,他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全力出手,隻會一人接下周國王室的三名化神,讓趙國的化神能形成五打四的局麵。
趙國王室背後是萬法宗不假,周國王室也是有後台的,如果欺負得狠了,人家去找大人哭訴,趙國也有些為難的。
所以昌平真君出手,會留那麽一線,不會親手擊殺周國王室的那三名化神,隻會拖住他們。
要打開局麵,還得趙國的五名化神真君、以及下麵的元嬰、金丹修士們奮勇作戰。
杜佑謙不知道趙國的戰略目標是什麽。
感覺昌平真君也不可能抱著一口將周國吞下的目的。
估計隻是想打痛周國,割一些土地,獲得一些戰爭賠款吧。
聽到開平真君發出的戰爭宣言,有的人表情淡定,似乎早有所料;有人略顯驚訝,陷入深思。
杜佑謙則是欣然——沒猜錯!
至於戰鬥,他並不排斥。
趙國此前對他施恩頗多,他很樂意通過一場戰爭,來償還人情。
否則還真不好意思開口說要離開趙國。
他也不擔心自己會在戰爭中遇到危險。
開什麽玩笑!
如果化神真君都會隕落,那就是滅國之戰了。
普通戰爭,化神真君一般是作為威懾力量,別人有化神真君,你沒有,那就別怪別人以大欺小,化神真君把你家元嬰修士都給打殺。
當然不是說不會有同級的修士交手,隻不過,這種事情,大家都有默契。
你一個月才多少俸祿啊,要去玩命?
當然隻是默契地鬥而不破,各自施展一些神通,然後體麵地平局收場,或是一方逃遁為結局嘛。
所以杜佑謙去參戰,真的不會有很大的風險。
是的,道蘊的本質,杜佑謙不知道究竟是什麽。
若是肉眼來看,絕對是看不到昌平真君身邊的任何異常。
主要是關注著昌平真君周身圍繞著的道蘊。
而杜佑謙的神識,在一次次轉世的積累下,遠遠超過一般化神初期修士,甚至已經接近了步虛真君神識的門檻。
所以那些靈氣波動在他的神識探查下,簡直是掌中觀紋,纖毫畢露。
獲勝者也不會追殺。
杜佑謙都沒什麽興趣。
真的就是普普通通,甚至不見得比一般的元嬰真人更有氣勢。
至少要元嬰修士,才能隱隱發現一些不同。
這能增加他對步虛境界的理解,對大道的認識,對他今後的道途,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對於杜佑謙來說,現在什麽大事,都不如他觀察昌平真君的道蘊重要。
有什麽仇什麽怨非要分個生死啊?
不管是給周國扣帽子,指出錯在對方;還是分析雙方實力對比,指出趙國必勝……亦或是封官許願,口頭承諾好處。
化神真君的神識,才能清晰地解析這些靈氣波動。
而且觀察這些靈氣波動是有門檻的,神識不夠強大,根本無法發現。
神識,則一直關注著昌平真君。
但是在神識的探查下還是能發現,昌平真君身邊那些不正常的靈氣波動。
但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不正常的靈氣波動。
昌平真君接下來的話,杜佑謙都沒太認真聽。
他的眼睛,看著遠方。
所以聽說很多元嬰、化神真君,都願意免費去給步虛真君當狗腿子,隻要能經常見到步虛真君的麵,能夠當麵感悟那些道蘊。
大道無形,是無從觀察的!
但步虛真君,對大道已經有了比較深的理解,他們對大道的理解,便會通過道蘊的形式體現出來。
方便別的修士來觀摩、揣測!
但這裏有一個誤區。
那就是,步虛真君們的道蘊,隻是他們對大道的理解,而不是大道本身。
就像是,語言一說出口,就已經開始喪失和扭曲信息。
實際上,語言中包含的信息,是很難通過字句、語氣、聲調、包括輔助動作來完全展現的。
道蘊,也無法完全展現大道的一個側麵!
最多算是某個擅長繪畫的人,畫出來的風景,而不是那風景本身。
若是沉迷於道蘊,模仿道蘊,路就走偏了。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杜佑謙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他觀察昌平真君的道蘊,不是為了複刻,而是想要通過觀摩,來倒推出昌平真君對大道的理解,並將之作為自己觸類旁通的工具。
就在這時,杜佑謙心中忽然出現靈感:道蘊,是否能被春秋筆複製呢?
想到就做。
杜佑謙小心翼翼地操控春秋筆,嚐試刻錄昌平真君的道蘊。
一次就成功了!
杜佑謙決定,今後要多多接觸步虛真君,嚐試刻錄他們身邊的道蘊。
自從在保和應化真君的洞府中找到更多的春秋筆殘片後,春秋筆能同時記錄的神通、劍意,已經可以多達數十種。
若是能多記錄一些道蘊種類,他觸類旁通的可能性,肯定會大大提升。
杜佑謙雖然專注於昌平真君身邊的道蘊,但對於化神修士來說,分心二用、三用、十用百用都不是問題。
昌平真君的各種布置,他自然不會錯過。
先下手為強,打周國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昌平真君的指示。
你確定不是因為趙國兵強馬壯,想要對外擴張了,才將主意打到周國身上?
理論上,人族國度要擴張,應該選擇妖族的勢力範圍。
畢竟,人族妖族勢不兩立嘛。
但實際上,人族國度要擴張,首選一般都是另一個人族國度。
一來,製度類似,文化類似,技術類似,打下來的土地、人口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方麵,妖族勢力的地盤,對於人族來說,其實都是些荒地……毫無價值。
千辛萬苦打了下來,還得移民,還得築城,還得開墾……沒有幾百一千年,壓根沒法消化掉。
所以攻打妖族地盤,性價比實在太低了。
周國是趙國南麵的國家。
此國的國土麵積,比趙國小一點,發展程度相當。
周國的高級力量,有化神真君七人,元嬰修士五十餘人。
但沒有步虛真君。
當然,此世的步虛真君一般也不會輕易出手。
就像昌平真君,在這次針對周國的作戰計劃中,他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全力出手,隻會一人接下周國王室的三名化神,讓趙國的化神能形成五打四的局麵。
趙國王室背後是萬法宗不假,周國王室也是有後台的,如果欺負得狠了,人家去找大人哭訴,趙國也有些為難的。
所以昌平真君出手,會留那麽一線,不會親手擊殺周國王室的那三名化神,隻會拖住他們。
要打開局麵,還得趙國的五名化神真君、以及下麵的元嬰、金丹修士們奮勇作戰。
杜佑謙不知道趙國的戰略目標是什麽。
感覺昌平真君也不可能抱著一口將周國吞下的目的。
估計隻是想打痛周國,割一些土地,獲得一些戰爭賠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