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假作真時真亦假
重生,他被我玩弄於鼓掌 作者:明擺著大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清觀後山。
樹冠層疊似海,陽光穿過枝葉間的縫隙,在地麵投下斑駁樹影。昨夜剛下了場小雨,空氣中還彌漫著泥土的氣息。
潺潺小溪在林間曲折而流,鳥鳴聲不時響起,更添了幾分寂靜。
柳姒一身素衣跪在一座墳塚前,將一張張紙錢投進火中,靜靜看著火舌將紙錢吞沒燃燒殆盡。
墳碑上刻著“慈母喬珠之墓”,左下角一列小字——女念念敬立。
昨夜聖人剛解了柳姒的禁足,她今日便過來了。
此時離喬珠下葬已過去了二十多日,卻是柳姒第一次踏足這裏。
此處安靜,不會有人來打擾她們。
柳姒燒下一張紙錢,火光氤氳了她的眉眼,“阿娘,你之前常說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山山水水,隻可惜一直不得空。”
她抬眸環視四周靜寂的山林,“這裏雖然有山,但是隻有一條小溪,也勉強算是水吧。不過不要緊,等我為你報仇後,我就帶你去看遍山水風景。”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誰欠你的,誰就要還回來。”
她的聲音沉穩,又透著詭異。
等手中的紙錢燒完,她起身拿起墳前裝祭品的竹籃,抬手輕輕拂去碑上並不存在的塵土。
“阿娘,我先回去了。”
而後提著籃子沿下山路走去,山路順著小溪而修,待走到半山腰,小溪也變寬了。
遠遠見一個月青色身影坐在溪邊,頭戴鬥笠,臨溪而釣。
柳姒腳下改了下山的步子,朝那身影而去。
上次聽了柳姒的建議,王季禾便時常在這兒釣魚,能在此處遇見她倒也是尋常。
遠處溪魚歡遊,可王季禾的魚簍裏卻不見一尾魚,柳姒開口:“王娘子是剛剛來的麽?我見你魚簍裏頭還沒有東西。”
正聚精會神的王季禾被她突然冒出的聲音嚇了一跳,頭上的鬥笠險些被她抖落了下去。
她扶正鬥笠慢慢轉頭:“是公主啊。”
準備站起身行禮,被柳姒止住:“此處也沒有外人,便不必那些虛禮了。”
她放了竹籃坐在王季禾的身旁,低頭瞧見她身上的衣裙被山露浸濕,看著倒不像是剛來的,於是問道:“此處魚兒不上鉤嗎?”
王季禾搖頭:“非也。”
“此處的魚倒很是上鉤,隻是從前釣了的都拿回家做了吃,後來釣得多了,我阿娘吃魚也吃膩了,便勒令我不許再拿魚回家。所以我隻得釣了以後又將它們放了,也算是另一種樂趣罷。”
柳姒指了指腳邊空蕩蕩的魚簍:“那這東西存在的意義是?”
王季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東西總得準備齊全了,雖用不上,但看著像樣就行。”
話語間,又一尾魚咬了鉤,王季禾立時上手去扯竿,卻失了手讓魚從鉤上逃走。
她歎了口氣:“看來這釣魚還真不能三心二意。”
見她一人釣得起勁兒,柳姒也不好多待,沒說兩句就下了山。
馬車停在山下,秋蘭見她出現後,上前接過她手中的竹籃:“奴婢見公主許久不下來正準備上山去找呢。”
柳姒解釋,“方才遇見了王三娘子,所以多聊了兩句。”
上了馬車打道回府,駛至城門卻被攔了下來。
守城士兵對著車夫道:“今日城中出了要緊事,所有人都得接受盤查!”
秋蘭厲聲斥道:“好大的膽子!懷淑公主府的馬車也敢攔!”
那守城士兵是個新調來的,認不得公主府的車徽,一聽自己攔了個貴人的車,連忙賠笑道歉:“是小的有眼無珠,冒犯了貴人。”
說著就要放行,另一個瞧著品階比他高的將軍卻重新攔了下來。
“慢著。”
將軍走到馬車旁邊,拱手對著車內人道:“沛國公世子被奸人擄走,下落不明,上頭下令,凡進城出城者一律都要仔細盤查,還望貴主配合。”
車中傳出一個女人的聲音:“今晨出城時尚未見戒嚴,為何下午便如此?”
那城門將軍回道:“沛國公世子正是晌午時分失蹤的。”
過了一會兒,車簾被人輕輕撩了起來,柳姒看著車外那個身穿盔甲的男人,通身上下一派剛正之氣,於是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末將林顯。”
“很好,我記住你了。”
林顯聞言不卑不亢:“能被貴主記住,是末將的榮幸。”
柳姒放下車簾從馬車中下來:“既是林將軍的公務,我也不便不配合。”
林顯也動作極快地將馬車中查視了一遍,見確實沒什麽異樣才又一拱手:“多謝貴主。”
接著抬手對著士兵道:“放行!”
等回到公主府,柳姒便讓秋蘭為她收拾行囊。
秋蘭不解……“公主要去哪兒?”
柳姒從妝屜最下頭拿出一把精致的匕首:“去梁州。”
接著她又道:“我有件事想問你。”
秋蘭正了臉色:“公主盡管問,奴婢必定知無不言。”
“我記得你自十歲起便跟在我身邊,那你定是見過阿娘的。”
秋蘭點點頭:“奴婢原本就是先德妃挑了特地伺候娘子的,自然是見過先德妃。”
柳姒又問:“那你可見過阿娘身邊伺候的年雪姑姑嗎?”
“見過。”秋蘭回憶,“年姑姑為人和善,從不打罵我們這些年紀小的,小時候我還吃過她給的蜜餞呢。”
“那你可還記得年雪姑姑長什麽模樣?”
秋蘭搖頭:“年歲太久,已經記不太清了。不過奴婢記得年姑姑胳膊上有一個痦子,奴婢當年隻瞧了一眼便一直記到現在。”
柳姒沉思:“若是如今讓你再瞧一眼你可能認出來?”
秋蘭點頭:“那痦子長得模樣奇怪,就像一片雪花一樣,若是再遇見,肯定是能認出來的。”
聞言,柳姒心中有了計量:“此去梁州,你同我一道。”
秋蘭雖不知柳姒去梁州作甚,但她一個奴婢,主子的吩咐也隻照做就是。
……
謝府。
謝晏深夜才從大理寺回來,謝三準備替他將外袍脫下,卻被躲開。
“今夜不必寬衣,你替我找幾身不打眼的衣裳裝好,我明日寅時三刻便要出城。”
謝三驚道:“天不亮就出城,可是出了什麽大事?”
謝晏拾了書桌上的案遝子:“有樁棘手的案子需我親自去一趟。”
謝三問道:“那是去哪兒?奴也好給郎君帶上合適的衣服。”
“梁州洋縣。”
樹冠層疊似海,陽光穿過枝葉間的縫隙,在地麵投下斑駁樹影。昨夜剛下了場小雨,空氣中還彌漫著泥土的氣息。
潺潺小溪在林間曲折而流,鳥鳴聲不時響起,更添了幾分寂靜。
柳姒一身素衣跪在一座墳塚前,將一張張紙錢投進火中,靜靜看著火舌將紙錢吞沒燃燒殆盡。
墳碑上刻著“慈母喬珠之墓”,左下角一列小字——女念念敬立。
昨夜聖人剛解了柳姒的禁足,她今日便過來了。
此時離喬珠下葬已過去了二十多日,卻是柳姒第一次踏足這裏。
此處安靜,不會有人來打擾她們。
柳姒燒下一張紙錢,火光氤氳了她的眉眼,“阿娘,你之前常說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山山水水,隻可惜一直不得空。”
她抬眸環視四周靜寂的山林,“這裏雖然有山,但是隻有一條小溪,也勉強算是水吧。不過不要緊,等我為你報仇後,我就帶你去看遍山水風景。”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誰欠你的,誰就要還回來。”
她的聲音沉穩,又透著詭異。
等手中的紙錢燒完,她起身拿起墳前裝祭品的竹籃,抬手輕輕拂去碑上並不存在的塵土。
“阿娘,我先回去了。”
而後提著籃子沿下山路走去,山路順著小溪而修,待走到半山腰,小溪也變寬了。
遠遠見一個月青色身影坐在溪邊,頭戴鬥笠,臨溪而釣。
柳姒腳下改了下山的步子,朝那身影而去。
上次聽了柳姒的建議,王季禾便時常在這兒釣魚,能在此處遇見她倒也是尋常。
遠處溪魚歡遊,可王季禾的魚簍裏卻不見一尾魚,柳姒開口:“王娘子是剛剛來的麽?我見你魚簍裏頭還沒有東西。”
正聚精會神的王季禾被她突然冒出的聲音嚇了一跳,頭上的鬥笠險些被她抖落了下去。
她扶正鬥笠慢慢轉頭:“是公主啊。”
準備站起身行禮,被柳姒止住:“此處也沒有外人,便不必那些虛禮了。”
她放了竹籃坐在王季禾的身旁,低頭瞧見她身上的衣裙被山露浸濕,看著倒不像是剛來的,於是問道:“此處魚兒不上鉤嗎?”
王季禾搖頭:“非也。”
“此處的魚倒很是上鉤,隻是從前釣了的都拿回家做了吃,後來釣得多了,我阿娘吃魚也吃膩了,便勒令我不許再拿魚回家。所以我隻得釣了以後又將它們放了,也算是另一種樂趣罷。”
柳姒指了指腳邊空蕩蕩的魚簍:“那這東西存在的意義是?”
王季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東西總得準備齊全了,雖用不上,但看著像樣就行。”
話語間,又一尾魚咬了鉤,王季禾立時上手去扯竿,卻失了手讓魚從鉤上逃走。
她歎了口氣:“看來這釣魚還真不能三心二意。”
見她一人釣得起勁兒,柳姒也不好多待,沒說兩句就下了山。
馬車停在山下,秋蘭見她出現後,上前接過她手中的竹籃:“奴婢見公主許久不下來正準備上山去找呢。”
柳姒解釋,“方才遇見了王三娘子,所以多聊了兩句。”
上了馬車打道回府,駛至城門卻被攔了下來。
守城士兵對著車夫道:“今日城中出了要緊事,所有人都得接受盤查!”
秋蘭厲聲斥道:“好大的膽子!懷淑公主府的馬車也敢攔!”
那守城士兵是個新調來的,認不得公主府的車徽,一聽自己攔了個貴人的車,連忙賠笑道歉:“是小的有眼無珠,冒犯了貴人。”
說著就要放行,另一個瞧著品階比他高的將軍卻重新攔了下來。
“慢著。”
將軍走到馬車旁邊,拱手對著車內人道:“沛國公世子被奸人擄走,下落不明,上頭下令,凡進城出城者一律都要仔細盤查,還望貴主配合。”
車中傳出一個女人的聲音:“今晨出城時尚未見戒嚴,為何下午便如此?”
那城門將軍回道:“沛國公世子正是晌午時分失蹤的。”
過了一會兒,車簾被人輕輕撩了起來,柳姒看著車外那個身穿盔甲的男人,通身上下一派剛正之氣,於是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末將林顯。”
“很好,我記住你了。”
林顯聞言不卑不亢:“能被貴主記住,是末將的榮幸。”
柳姒放下車簾從馬車中下來:“既是林將軍的公務,我也不便不配合。”
林顯也動作極快地將馬車中查視了一遍,見確實沒什麽異樣才又一拱手:“多謝貴主。”
接著抬手對著士兵道:“放行!”
等回到公主府,柳姒便讓秋蘭為她收拾行囊。
秋蘭不解……“公主要去哪兒?”
柳姒從妝屜最下頭拿出一把精致的匕首:“去梁州。”
接著她又道:“我有件事想問你。”
秋蘭正了臉色:“公主盡管問,奴婢必定知無不言。”
“我記得你自十歲起便跟在我身邊,那你定是見過阿娘的。”
秋蘭點點頭:“奴婢原本就是先德妃挑了特地伺候娘子的,自然是見過先德妃。”
柳姒又問:“那你可見過阿娘身邊伺候的年雪姑姑嗎?”
“見過。”秋蘭回憶,“年姑姑為人和善,從不打罵我們這些年紀小的,小時候我還吃過她給的蜜餞呢。”
“那你可還記得年雪姑姑長什麽模樣?”
秋蘭搖頭:“年歲太久,已經記不太清了。不過奴婢記得年姑姑胳膊上有一個痦子,奴婢當年隻瞧了一眼便一直記到現在。”
柳姒沉思:“若是如今讓你再瞧一眼你可能認出來?”
秋蘭點頭:“那痦子長得模樣奇怪,就像一片雪花一樣,若是再遇見,肯定是能認出來的。”
聞言,柳姒心中有了計量:“此去梁州,你同我一道。”
秋蘭雖不知柳姒去梁州作甚,但她一個奴婢,主子的吩咐也隻照做就是。
……
謝府。
謝晏深夜才從大理寺回來,謝三準備替他將外袍脫下,卻被躲開。
“今夜不必寬衣,你替我找幾身不打眼的衣裳裝好,我明日寅時三刻便要出城。”
謝三驚道:“天不亮就出城,可是出了什麽大事?”
謝晏拾了書桌上的案遝子:“有樁棘手的案子需我親自去一趟。”
謝三問道:“那是去哪兒?奴也好給郎君帶上合適的衣服。”
“梁州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