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能給孔明留陰影
穿越三國?不慌,我先拐走關二爺 作者:肝動不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的正是!華晴姑娘,你瞧恩公對你多好?”
“哈哈哈哈……”
華晴不久前跟人爭風吃醋,縣民就沒少拿這事兒打趣她,弄得她後來都不好意思在眾人麵前跟劉臻多話。
今天也是老老實實躲在人堆兒裏不言不語,隻聽著眾人稱讚劉臻,暗地裏高興。
她怎麽也想不到,躺著都能中槍!
躲起來都有人cue她的名字!
一時間羞惱地小臉通紅,大聲反駁:“胡說什麽——劉哥哥明明是為了墾荒方便才造的水車,怎就成偏心我了?”
“方才那話是誰先說的?給本姑娘站出來!”
“我要在你飯碗裏放兩斤巴豆!”
兩斤巴豆,別說人了,大象都得泄死!
不過大家也都清楚華晴心地善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來。
這麽喊也隻是為了消解尷尬,掩飾羞澀。
一時間,眾人笑得更歡了。
威脅不成,華晴一跺小腳:“你們真是……煩死了!”
然後落荒而逃。
眾人圍著水車看了一會兒之後,有人自告奮勇要去砍竹子,造竹筒。
也有人招呼大家去燒荒地,以待後續開墾。
劉臻搞出來的這兩件東西,極大的刺激了眾人的勞動熱情,大家主動找活,忙碌起來。
一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熱烈畫麵。
公輸望站在水車前駐足良久,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
他每天做的奇形怪狀的東西,組合起來竟然如此奇妙!
他在劉臻麵前,嘴上十分謙虛,實際對自己“魯班後人”的身份是很自傲的。
可眼前的水車,結構之精巧,構思之神妙,遠超他的想象。
公輸望覺得,哪怕給他十幾年的時間,讓他來造,都未必能造出來。
甚至造出那些零件,給他十天半個月讓他隨意嚐試,也未必能把水車組裝起來。
祖宗魯班固然智慧,可跟恩公劉臻相比,又能算什麽呢?
“恩公!”
公輸望找到劉臻,躬身便是一禮:“公輸望半生都在做木匠活,不論是農具還是家具,都手到擒來,自視甚高。”
“可今日見識到恩公所作,才深知學淺,求恩公也收我做弟子吧,若恩公不想收徒,也請恩公像教那孟村一樣,也隨意教小人一些東西!”
劉臻趕緊示意勉勵:“好說,你就是不提,我也打算教的。”
畢竟,身邊就你們幾個算得上是人才。
“多謝恩公!”
公輸望感激不已,道謝之後,又回望了一眼水車:“這水車,恩公究竟是怎麽想出來的?”
“嗯……”
劉臻抬眼望天,糾結了一會兒,說道:“那鐵犁尚且能算是我的想法,但這水車,還真不是我自己發明的。”
公輸望:“啊?”
劉臻輕輕挑眉,點頭道:“嗯,此車又名孔明車,乃是諸葛孔明先生所作,我不過拾人牙慧,拿過來用罷了。”
劉臻記得清楚,曆史上水車確實是東漢才出現的。
記載最早是劉宏命令太監畢嵐造出了雛形,名為翻車。
然後由諸葛亮改良完善,才有了正兒八經的水車。
縱然算算年紀,諸葛亮這會兒才三歲,他造水車也應該是許多年後,劉備入了蜀地才發生的事兒。
可這版權畢竟是人家的,還是要尊重一下。
劉臻現在把這項發明算到自己名下,保不準以後讓諸葛亮會產生——不資道(知道)為沈饃(什麽),我感覺我一直活在劉臻的影子裏——的想法。
那樣可就太對不起人家了。
劉臻是個實誠人兒,是絕不會讓後世聞名天下的諸葛孔明產生心理陰影滴。
“原來如此。”
公輸望默默記住“諸葛孔明”這個名字,感歎道:“如此精巧之物,恩公都能學來,想必那位諸葛先生,一定是恩公的至交好友吧?”
“呃……”
劉臻捏了捏下巴:“希望吧……”
公輸望:“……?”
他的回答讓公輸望腦子卡住了。
這時,關羽來到劉臻身邊:“二弟,你這新犁屬實好用,隻是想要拉動這麽沉重的鐵犁,沒牛不行。”
“近處尋不到好牛,我想著走遠點,到故安,範陽看看。”
“隻是眼下兵荒馬亂,牛價昂貴,昔日3000錢一頭的牛,眼下能賣到4000,我便有些猶豫不決,不知該現在買好,還是留著錢財,等待日後牛價降下來再說……”
劉臻聽後,略加思索,直接拍板:“大哥不必糾結,凡是咱們需要的,能用錢買的隻管去買,還要多買些。”
關羽皺眉:“二弟,咱們的錢是有數的,若不加節製,用完了可如何是好?”
“不妨事。”
劉臻分析道:“如今朝廷一呼百應,各路諸侯都起兵圍剿黃巾,隻是這些諸侯,叫他們募兵容易,等平了黃巾再叫他們放棄手中兵權隻怕就難了。”
“到時世道群雄之間必有爭雄,世道會比現在還亂,手裏的錢也隻會越發不值錢,甚至有可能想花都花不出去。”
“咱們趁著大亂未起,把這些錢全換成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是上策。”
劉臻並非危言聳聽。
如果不出意外。
他能安穩地以新縣為中心發展,沒有特別嚴重地幹涉到曆史進程的話。
從現在往後數不了幾年,董卓就會登上曆史舞台。
到時候他小錢一鑄,破壞市場,物價漲得飛快。
再過幾年,百姓會對貨幣失去信心,改會用穀帛實物交易。
留著錢到那個時候,想花都難花出去,那才真是巨虧!
關羽聽劉臻說的那麽凶險,忍不住問:“世道,當真會變得如此混亂?”
劉臻鄭重地點頭:“會。”
“唉……到時苦的,又是百姓。”
關羽歎息一聲,隨後說道:“那我便依二弟之言,多走些地方,挑些好牛回來!”
劉臻抱拳:“勞煩大哥了。”
關羽大笑:“你我兄弟手足之情,客氣什麽?”
“我去收拾收拾,明日便再動身。”
關羽轉身離開。
他前腳剛走,蒲勝又到劉臻麵前:“恩公。”
劉臻:“何事?”
蒲勝道:“小人想知會恩公一聲,那些兵器原胚可隻剩半數了,用完之後,再想打什麽器具,就得有鐵才行。”
“再者……”
蒲勝望向關羽,說道:“關大爺外出走動,身邊不能沒有兵器傍身,我來請示恩公,不然先用剩下的材料,給關大爺鑄造件兵器吧?”
“哈哈哈哈……”
華晴不久前跟人爭風吃醋,縣民就沒少拿這事兒打趣她,弄得她後來都不好意思在眾人麵前跟劉臻多話。
今天也是老老實實躲在人堆兒裏不言不語,隻聽著眾人稱讚劉臻,暗地裏高興。
她怎麽也想不到,躺著都能中槍!
躲起來都有人cue她的名字!
一時間羞惱地小臉通紅,大聲反駁:“胡說什麽——劉哥哥明明是為了墾荒方便才造的水車,怎就成偏心我了?”
“方才那話是誰先說的?給本姑娘站出來!”
“我要在你飯碗裏放兩斤巴豆!”
兩斤巴豆,別說人了,大象都得泄死!
不過大家也都清楚華晴心地善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來。
這麽喊也隻是為了消解尷尬,掩飾羞澀。
一時間,眾人笑得更歡了。
威脅不成,華晴一跺小腳:“你們真是……煩死了!”
然後落荒而逃。
眾人圍著水車看了一會兒之後,有人自告奮勇要去砍竹子,造竹筒。
也有人招呼大家去燒荒地,以待後續開墾。
劉臻搞出來的這兩件東西,極大的刺激了眾人的勞動熱情,大家主動找活,忙碌起來。
一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熱烈畫麵。
公輸望站在水車前駐足良久,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
他每天做的奇形怪狀的東西,組合起來竟然如此奇妙!
他在劉臻麵前,嘴上十分謙虛,實際對自己“魯班後人”的身份是很自傲的。
可眼前的水車,結構之精巧,構思之神妙,遠超他的想象。
公輸望覺得,哪怕給他十幾年的時間,讓他來造,都未必能造出來。
甚至造出那些零件,給他十天半個月讓他隨意嚐試,也未必能把水車組裝起來。
祖宗魯班固然智慧,可跟恩公劉臻相比,又能算什麽呢?
“恩公!”
公輸望找到劉臻,躬身便是一禮:“公輸望半生都在做木匠活,不論是農具還是家具,都手到擒來,自視甚高。”
“可今日見識到恩公所作,才深知學淺,求恩公也收我做弟子吧,若恩公不想收徒,也請恩公像教那孟村一樣,也隨意教小人一些東西!”
劉臻趕緊示意勉勵:“好說,你就是不提,我也打算教的。”
畢竟,身邊就你們幾個算得上是人才。
“多謝恩公!”
公輸望感激不已,道謝之後,又回望了一眼水車:“這水車,恩公究竟是怎麽想出來的?”
“嗯……”
劉臻抬眼望天,糾結了一會兒,說道:“那鐵犁尚且能算是我的想法,但這水車,還真不是我自己發明的。”
公輸望:“啊?”
劉臻輕輕挑眉,點頭道:“嗯,此車又名孔明車,乃是諸葛孔明先生所作,我不過拾人牙慧,拿過來用罷了。”
劉臻記得清楚,曆史上水車確實是東漢才出現的。
記載最早是劉宏命令太監畢嵐造出了雛形,名為翻車。
然後由諸葛亮改良完善,才有了正兒八經的水車。
縱然算算年紀,諸葛亮這會兒才三歲,他造水車也應該是許多年後,劉備入了蜀地才發生的事兒。
可這版權畢竟是人家的,還是要尊重一下。
劉臻現在把這項發明算到自己名下,保不準以後讓諸葛亮會產生——不資道(知道)為沈饃(什麽),我感覺我一直活在劉臻的影子裏——的想法。
那樣可就太對不起人家了。
劉臻是個實誠人兒,是絕不會讓後世聞名天下的諸葛孔明產生心理陰影滴。
“原來如此。”
公輸望默默記住“諸葛孔明”這個名字,感歎道:“如此精巧之物,恩公都能學來,想必那位諸葛先生,一定是恩公的至交好友吧?”
“呃……”
劉臻捏了捏下巴:“希望吧……”
公輸望:“……?”
他的回答讓公輸望腦子卡住了。
這時,關羽來到劉臻身邊:“二弟,你這新犁屬實好用,隻是想要拉動這麽沉重的鐵犁,沒牛不行。”
“近處尋不到好牛,我想著走遠點,到故安,範陽看看。”
“隻是眼下兵荒馬亂,牛價昂貴,昔日3000錢一頭的牛,眼下能賣到4000,我便有些猶豫不決,不知該現在買好,還是留著錢財,等待日後牛價降下來再說……”
劉臻聽後,略加思索,直接拍板:“大哥不必糾結,凡是咱們需要的,能用錢買的隻管去買,還要多買些。”
關羽皺眉:“二弟,咱們的錢是有數的,若不加節製,用完了可如何是好?”
“不妨事。”
劉臻分析道:“如今朝廷一呼百應,各路諸侯都起兵圍剿黃巾,隻是這些諸侯,叫他們募兵容易,等平了黃巾再叫他們放棄手中兵權隻怕就難了。”
“到時世道群雄之間必有爭雄,世道會比現在還亂,手裏的錢也隻會越發不值錢,甚至有可能想花都花不出去。”
“咱們趁著大亂未起,把這些錢全換成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是上策。”
劉臻並非危言聳聽。
如果不出意外。
他能安穩地以新縣為中心發展,沒有特別嚴重地幹涉到曆史進程的話。
從現在往後數不了幾年,董卓就會登上曆史舞台。
到時候他小錢一鑄,破壞市場,物價漲得飛快。
再過幾年,百姓會對貨幣失去信心,改會用穀帛實物交易。
留著錢到那個時候,想花都難花出去,那才真是巨虧!
關羽聽劉臻說的那麽凶險,忍不住問:“世道,當真會變得如此混亂?”
劉臻鄭重地點頭:“會。”
“唉……到時苦的,又是百姓。”
關羽歎息一聲,隨後說道:“那我便依二弟之言,多走些地方,挑些好牛回來!”
劉臻抱拳:“勞煩大哥了。”
關羽大笑:“你我兄弟手足之情,客氣什麽?”
“我去收拾收拾,明日便再動身。”
關羽轉身離開。
他前腳剛走,蒲勝又到劉臻麵前:“恩公。”
劉臻:“何事?”
蒲勝道:“小人想知會恩公一聲,那些兵器原胚可隻剩半數了,用完之後,再想打什麽器具,就得有鐵才行。”
“再者……”
蒲勝望向關羽,說道:“關大爺外出走動,身邊不能沒有兵器傍身,我來請示恩公,不然先用剩下的材料,給關大爺鑄造件兵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