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其他大臣也紛紛上前規勸,隨著大臣們言辭懇切的勸說,韓王然終於下定了決心。
“好,既然都如此認為,那本王便聽從你們的建議。丞相、韓非,這兩件事,就交予你們二人去辦了。”
此時的韓國,可謂是內憂外患,人才凋零。
放眼整個朝廷,能夠真正擔當重任、為國家排憂解難之人寥寥無幾。
除了丞相和韓非之外,幾乎再難找到值得信賴和倚重的臣子了。
想到此處,韓王然不禁感到一陣悲涼湧上心頭。
“喏!”張平和韓非齊聲應道。
退朝之後,韓非與張平一同走出了宮殿大門。
走在前麵的韓非忽然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身後的張平行了一禮,然後開口說道:“丞……丞相,關於切斷秦軍補給之事,就有.....有勞丞相費心了。而在下,則需要立刻回府安.....安排一番,然後趕赴大梁城。”
張平點了點頭,他向韓非拱了拱手,卻並未多說什麽,匆匆忙忙離去了。
張平的年紀雖說比韓非大了些,但兩人也算得上是摯友,韓非在韓國,也隻有張平這一個朋友,兩個人經常有共同話題一起探討。
韓非若不是提出變法,撬動了韓國整個貴族的利益,除此以外韓非提出的任何事,張平都願意支持,但是變法,這個動作太大了,牽扯到的事情,也太多了,就連張平,也不得不否決這一舉措。
望著張平遠去的背影,韓非輕輕歎了口氣,隨即也快步走出宮門,登上等候在外的馬車,朝著自己的府邸疾馳而去。
.........
丘邑城的戰報,很快便被送至鹹陽宮。
在鹹陽宮內殿之中,贏子楚迫不及待拆開信封,隨後,他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
然而,就在他讀到某一處時,突然停下了目光,滿臉驚愕之色。
隻見他眉頭緊皺,用力地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文字。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因為過度疲勞而看錯了,但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後,他繼續沿著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跡向下看去。
隨著閱讀的深入,贏子楚臉上的驚訝之情愈發明顯。
他瞪大了雙眼,越往下看,越驚訝。這份戰報竟然宣稱僅區區八千秦軍,就成功擊敗了三萬之眾的韓軍。
而且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秦軍在此役中的傷亡極其輕微,僅僅陣亡二十餘人,負傷三百餘人而已。
贏子楚簡直難以想象,這樣戰果究竟是如何達成的。
在這個時代,各個諸侯國之間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實力差距,但遠未達到裝備完全碾壓對方的地步。縱使秦國使用了騎兵三件套,但在攻城戰這種殘酷的戰鬥形式下,想要取得如此驚人的勝利幾乎是天方夜譚。
畢竟,攻城作戰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雙方都會遭受慘重的損失。
因此,類似於後世那些一千騎兵竟敢衝擊數萬步兵的神奇戰局,在當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隨即,贏子楚目光投向了呈上戰報的裨將,問道:“與寡人細細說來,這整個過程如何?”
負責呈上戰報的裨將,不僅需要對這場戰事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若稍有差池、無法回答上來,也必將遭受懲罰。
正如《尉繚子·兵教》所記載:“伍長教成,合之什長;什長教成,合之卒長;卒長教成,合之伯長;伯長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將;裨將教成,合之大將。”
由此可見,裨將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屬於名副其實的副將。
而此刻前來鹹陽宮匯報戰況的這位裨將名叫輿,在此之前,他一直擔任著秦國名將蒙驁的副手,並跟隨大軍出征作戰。
隻見輿恭敬的抱拳行禮,然後朗聲道:“回稟大王,此次能夠成功攻取丘邑,其計謀乃是由秦大夫策劃……”
緊接著,輿便開始有條不紊的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如實且詳盡的向贏子楚稟報著。
贏子楚聚精會神的聆聽著裨將輿的詳細匯報,他邊聽邊在腦海裏迅速將所有事件前後串聯起來。
隨著思路逐漸清晰,他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感歎道:“哈哈,好一個絕妙的計謀,環環相扣,實在精妙至極。”
想到這裏,贏子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眼中滿是讚賞之意,出言誇讚道:“秦先生啊秦先生,你可真是一直在給寡人驚喜啊。”
這不僅契合了出師有名的戰略要旨,還能夠如此出色的達成預定目標,可謂是將兵法運用得淋漓盡致,兵不厭詐、瞞天過海之類的計策,在此番謀劃之中皆展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盡管這一係列行動計劃表麵上看起來天衣無縫,但實際上卻是步步驚心,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盡棄。
其中最為關鍵的人物,無疑是秦臻。
此刻,贏子楚的思緒早已飛到了戰場上那激動人心的場景,在他的腦海裏,秦軍士氣高昂,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凱旋而歸。
“秦先生,待你凱旋歸來之時,寡人必定重重有賞!”
.........
丘邑。
一早,王賁就帶著命令來找秦臻了:“秦大夫,我們的新任務已經下達了,昨晚上將軍仔細研究地圖後,認為韓軍有可能派遣一支隊伍從浮戲山一帶迂回穿插,企圖截斷我方的補給線。因此,接下來咱們任務便是牢牢守住浮戲山。”
“浮戲山?如此一來,那接下來進攻成皋和滎陽,就用不到咱們了。”
此前,他曾仔細查看過地圖,對這片區域的地形可謂了然於心。
他清楚記得,浮戲山位於汜水支流附近,乃是韓國南北通行的重要通道。倘若韓軍真要從新鄭出兵,確實存在選擇這條道路的可能性。
王賁點了點頭,應道:“不錯,此路崎嶇難行,不利於大軍行進,故而不太可能出現大批韓兵從此通過。然而,如果韓軍決意冒險走這條路,想必隻會派遣輕裝步兵前來,試圖切斷我軍的補給。”
接下來進攻成皋和滎陽,韓軍定然早已有所防備。
麵對這種情況,唯有采取常規的攻城戰術,逐步推進。畢竟,那裏已然算得上是韓國的腹地,敵軍必然會拚死抵抗。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蒙驁決定不讓秦臻跟隨自己一同出征,而是給他找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差事。
兩炷香的時間,鼓聲響起,大軍開始動了起來。
而在這丘邑城中,蒙驁留下了一萬守軍以及兩萬的輔兵,以此來守城。
說起這些輔兵,其實他們都是因為觸犯了秦法的刑徒。
他們為正規秦軍服務,其中一部分人負責處理後勤事務,保障軍隊物資供應的順暢;而另一部分人,則跟隨部隊踏上戰場。
在行軍途中,中尉軍也同樣分流出了一萬人,並帶領著兩萬輔兵沿著汜水的支流一路向南挺進。
與此同時,蒙驁親自率領著其餘的大軍,浩浩蕩蕩向著成皋方向進發。
昨夜,他又就近調集了五萬援軍跟八萬輔兵,按照預計,一切順利的話,大概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批增援力量便能與蒙驁所率的主力部隊會師。
此次蒙驁出征時所攜帶的輔兵數量相較於以往而言,可以說是相當稀少。
不過後續隨著軍需物資運輸而來,還將會有更多的輔兵陸續抵達前線,以滿足戰爭對於人力的需求。
一般來說,當行軍路程越是漫長遙遠,所需配備的輔兵數量自然也就越多,這樣才能更好保證整個軍隊的正常運轉和作戰能力。
“我們此次為何攜帶如此眾多的刑徒?”秦臻站在戰車上,目光遠遠眺望著後方正緩緩行進著的一群群輔兵們。
身旁的王賁隨口回應道:“或許是烏桓將軍另有安排,需要他們去完成一些特殊任務吧。”
烏桓,乃是蒙驁麾下的一員得力戰將,官拜左庶長之職,此次負責鎮守浮戲山這片重要之地。
沿著汜水一路走來,可以看到沿途分布著許多寧靜祥和的小村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這支由左庶衛率領的軍隊經過時,為了防止消息被走漏出去,烏桓竟然下令將所有途經村莊的無辜村民統統強行拘捕,並毫不留情將他們編入到輔兵隊伍之中。
對於那些稍有反抗之意的村民,烏桓不僅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反而會對其施加刑罰;而對於那些反抗激烈甚至試圖逃跑的人,等待他們的則隻有冰冷無情的刀劍。
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幕慘狀令秦臻看得眉頭緊皺,這個烏桓,行事手段似乎過於狠辣殘忍了些。
就在這時,大軍抵達了位於浮戲山中的一座山寨前。
這座山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一處絕佳的防守據點。烏桓絲毫不講道理的迅速占領了此地,並著手加強山寨的防禦工事。
隻見烏桓站立在山寨大門之前,他目光盯著不遠處的山峰方向,指了指高聲喊道:“傳我命令,命第一曲和第二曲速速上山,務必盡快完成山上各處的防禦部署,不得有誤。”
“喏。”
此處地形複雜,道路崎嶇難行,但卻是能夠讓韓軍出其不意偷襲秦軍補給線的絕佳地點。
然而,烏桓卻並不認為韓國會選擇這條路線,畢竟直接派遣大批援軍火速趕往成皋,死死拖住秦軍主力部隊,似乎才是更為明智的戰略決策。
待一切部署妥當之後,烏桓緩緩轉過身來,目光投向了遠處第六曲的駐軍所在方向。
腦海之中不斷回想起臨行前蒙驁對自己的囑托:“烏桓,此次前往浮戲山執行任務,你有兩個任務。
其一,務必要牢牢守住這浮戲山,絕不能讓韓兵有機可乘,偷襲並切斷我們軍隊的補給線路;
其二,則必須全力以赴確保第六曲的秦臻安然無恙。
此外,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和問題,皆可向秦臻征詢意見,並將其所提出的建議逐一詳細記錄下來。待到大軍成功會師之時,再將這些記錄完整交予我手中。”
回憶起當時蒙驁那嚴肅的語氣,烏桓知道秦臻重要性。
況且,烏桓是中尉軍的人,秦臻這個名字,他自是聽說過的。
公子政的師資,更是鬼穀一脈的傑出弟子,其智謀與才華堪稱當世罕見。
同樣身為關中軍的一員,即便是向來以嚴肅刻板、不苟言笑著稱的衛尉德誠,對待秦臻時甚至可以說是相敬如賓。
這可是極為罕見的場景,能讓這位冷麵將軍如此相待之人可謂鳳毛麟角。
而放眼整個鹹陽城高層,幾乎無一例外都和秦臻有著良好的私交。
若不是當日秦臻大婚之時自己有軍務在身,烏桓就想著親自前去恭賀了。
秦臻看著眼前這防禦工事,韓軍應該不會選擇來強攻這裏,而且就算發現敵人,即使打不過也會第一時間撤退,不管是退回到丘邑,還是選擇退回洛邑或者鞏邑,都可以。
.........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蒙驁所統率的大軍,如今已成功與援軍順利會師。他們接連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仗,當下已經攻克了成皋。
此役過後,秦軍長驅直入,直指滎陽城。
而在另一方麵,蔡澤代表秦國與魏王展開的談判,同樣進行得相當順利。
為了推動談判朝著有利於秦國的方向發展,秦國不惜耗費巨資去收買魏國朝堂中的眾多大臣。這些被收買的大臣們紛紛為秦國說話,積極推進相關事宜。
所以,當魏王獲悉秦軍已經成功攻占成皋城這一消息時,他不但沒有流露出絲毫的驚慌失措,反而顯得有些洋洋自得,因此完全沒有出兵援助韓國的想法。
至於趕到大梁的韓非,此刻卻隻能無奈的待在驛館裏,苦等魏王的召見。
可日複一日,始終未見魏王有任何動靜。
最終,經過一番打聽和探尋,韓非總算了解到了魏王的真實態度。
憤怒不已的韓非忍不住破口大罵,大罵魏王目光短淺。滿心失望的他不願再繼續浪費時間,負氣之下直接選擇離開了大梁,直奔邯鄲而去。
“好,既然都如此認為,那本王便聽從你們的建議。丞相、韓非,這兩件事,就交予你們二人去辦了。”
此時的韓國,可謂是內憂外患,人才凋零。
放眼整個朝廷,能夠真正擔當重任、為國家排憂解難之人寥寥無幾。
除了丞相和韓非之外,幾乎再難找到值得信賴和倚重的臣子了。
想到此處,韓王然不禁感到一陣悲涼湧上心頭。
“喏!”張平和韓非齊聲應道。
退朝之後,韓非與張平一同走出了宮殿大門。
走在前麵的韓非忽然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身後的張平行了一禮,然後開口說道:“丞……丞相,關於切斷秦軍補給之事,就有.....有勞丞相費心了。而在下,則需要立刻回府安.....安排一番,然後趕赴大梁城。”
張平點了點頭,他向韓非拱了拱手,卻並未多說什麽,匆匆忙忙離去了。
張平的年紀雖說比韓非大了些,但兩人也算得上是摯友,韓非在韓國,也隻有張平這一個朋友,兩個人經常有共同話題一起探討。
韓非若不是提出變法,撬動了韓國整個貴族的利益,除此以外韓非提出的任何事,張平都願意支持,但是變法,這個動作太大了,牽扯到的事情,也太多了,就連張平,也不得不否決這一舉措。
望著張平遠去的背影,韓非輕輕歎了口氣,隨即也快步走出宮門,登上等候在外的馬車,朝著自己的府邸疾馳而去。
.........
丘邑城的戰報,很快便被送至鹹陽宮。
在鹹陽宮內殿之中,贏子楚迫不及待拆開信封,隨後,他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
然而,就在他讀到某一處時,突然停下了目光,滿臉驚愕之色。
隻見他眉頭緊皺,用力地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文字。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因為過度疲勞而看錯了,但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後,他繼續沿著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跡向下看去。
隨著閱讀的深入,贏子楚臉上的驚訝之情愈發明顯。
他瞪大了雙眼,越往下看,越驚訝。這份戰報竟然宣稱僅區區八千秦軍,就成功擊敗了三萬之眾的韓軍。
而且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秦軍在此役中的傷亡極其輕微,僅僅陣亡二十餘人,負傷三百餘人而已。
贏子楚簡直難以想象,這樣戰果究竟是如何達成的。
在這個時代,各個諸侯國之間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實力差距,但遠未達到裝備完全碾壓對方的地步。縱使秦國使用了騎兵三件套,但在攻城戰這種殘酷的戰鬥形式下,想要取得如此驚人的勝利幾乎是天方夜譚。
畢竟,攻城作戰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雙方都會遭受慘重的損失。
因此,類似於後世那些一千騎兵竟敢衝擊數萬步兵的神奇戰局,在當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隨即,贏子楚目光投向了呈上戰報的裨將,問道:“與寡人細細說來,這整個過程如何?”
負責呈上戰報的裨將,不僅需要對這場戰事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若稍有差池、無法回答上來,也必將遭受懲罰。
正如《尉繚子·兵教》所記載:“伍長教成,合之什長;什長教成,合之卒長;卒長教成,合之伯長;伯長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將;裨將教成,合之大將。”
由此可見,裨將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屬於名副其實的副將。
而此刻前來鹹陽宮匯報戰況的這位裨將名叫輿,在此之前,他一直擔任著秦國名將蒙驁的副手,並跟隨大軍出征作戰。
隻見輿恭敬的抱拳行禮,然後朗聲道:“回稟大王,此次能夠成功攻取丘邑,其計謀乃是由秦大夫策劃……”
緊接著,輿便開始有條不紊的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如實且詳盡的向贏子楚稟報著。
贏子楚聚精會神的聆聽著裨將輿的詳細匯報,他邊聽邊在腦海裏迅速將所有事件前後串聯起來。
隨著思路逐漸清晰,他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感歎道:“哈哈,好一個絕妙的計謀,環環相扣,實在精妙至極。”
想到這裏,贏子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眼中滿是讚賞之意,出言誇讚道:“秦先生啊秦先生,你可真是一直在給寡人驚喜啊。”
這不僅契合了出師有名的戰略要旨,還能夠如此出色的達成預定目標,可謂是將兵法運用得淋漓盡致,兵不厭詐、瞞天過海之類的計策,在此番謀劃之中皆展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盡管這一係列行動計劃表麵上看起來天衣無縫,但實際上卻是步步驚心,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盡棄。
其中最為關鍵的人物,無疑是秦臻。
此刻,贏子楚的思緒早已飛到了戰場上那激動人心的場景,在他的腦海裏,秦軍士氣高昂,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凱旋而歸。
“秦先生,待你凱旋歸來之時,寡人必定重重有賞!”
.........
丘邑。
一早,王賁就帶著命令來找秦臻了:“秦大夫,我們的新任務已經下達了,昨晚上將軍仔細研究地圖後,認為韓軍有可能派遣一支隊伍從浮戲山一帶迂回穿插,企圖截斷我方的補給線。因此,接下來咱們任務便是牢牢守住浮戲山。”
“浮戲山?如此一來,那接下來進攻成皋和滎陽,就用不到咱們了。”
此前,他曾仔細查看過地圖,對這片區域的地形可謂了然於心。
他清楚記得,浮戲山位於汜水支流附近,乃是韓國南北通行的重要通道。倘若韓軍真要從新鄭出兵,確實存在選擇這條道路的可能性。
王賁點了點頭,應道:“不錯,此路崎嶇難行,不利於大軍行進,故而不太可能出現大批韓兵從此通過。然而,如果韓軍決意冒險走這條路,想必隻會派遣輕裝步兵前來,試圖切斷我軍的補給。”
接下來進攻成皋和滎陽,韓軍定然早已有所防備。
麵對這種情況,唯有采取常規的攻城戰術,逐步推進。畢竟,那裏已然算得上是韓國的腹地,敵軍必然會拚死抵抗。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蒙驁決定不讓秦臻跟隨自己一同出征,而是給他找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差事。
兩炷香的時間,鼓聲響起,大軍開始動了起來。
而在這丘邑城中,蒙驁留下了一萬守軍以及兩萬的輔兵,以此來守城。
說起這些輔兵,其實他們都是因為觸犯了秦法的刑徒。
他們為正規秦軍服務,其中一部分人負責處理後勤事務,保障軍隊物資供應的順暢;而另一部分人,則跟隨部隊踏上戰場。
在行軍途中,中尉軍也同樣分流出了一萬人,並帶領著兩萬輔兵沿著汜水的支流一路向南挺進。
與此同時,蒙驁親自率領著其餘的大軍,浩浩蕩蕩向著成皋方向進發。
昨夜,他又就近調集了五萬援軍跟八萬輔兵,按照預計,一切順利的話,大概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批增援力量便能與蒙驁所率的主力部隊會師。
此次蒙驁出征時所攜帶的輔兵數量相較於以往而言,可以說是相當稀少。
不過後續隨著軍需物資運輸而來,還將會有更多的輔兵陸續抵達前線,以滿足戰爭對於人力的需求。
一般來說,當行軍路程越是漫長遙遠,所需配備的輔兵數量自然也就越多,這樣才能更好保證整個軍隊的正常運轉和作戰能力。
“我們此次為何攜帶如此眾多的刑徒?”秦臻站在戰車上,目光遠遠眺望著後方正緩緩行進著的一群群輔兵們。
身旁的王賁隨口回應道:“或許是烏桓將軍另有安排,需要他們去完成一些特殊任務吧。”
烏桓,乃是蒙驁麾下的一員得力戰將,官拜左庶長之職,此次負責鎮守浮戲山這片重要之地。
沿著汜水一路走來,可以看到沿途分布著許多寧靜祥和的小村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這支由左庶衛率領的軍隊經過時,為了防止消息被走漏出去,烏桓竟然下令將所有途經村莊的無辜村民統統強行拘捕,並毫不留情將他們編入到輔兵隊伍之中。
對於那些稍有反抗之意的村民,烏桓不僅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反而會對其施加刑罰;而對於那些反抗激烈甚至試圖逃跑的人,等待他們的則隻有冰冷無情的刀劍。
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幕慘狀令秦臻看得眉頭緊皺,這個烏桓,行事手段似乎過於狠辣殘忍了些。
就在這時,大軍抵達了位於浮戲山中的一座山寨前。
這座山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一處絕佳的防守據點。烏桓絲毫不講道理的迅速占領了此地,並著手加強山寨的防禦工事。
隻見烏桓站立在山寨大門之前,他目光盯著不遠處的山峰方向,指了指高聲喊道:“傳我命令,命第一曲和第二曲速速上山,務必盡快完成山上各處的防禦部署,不得有誤。”
“喏。”
此處地形複雜,道路崎嶇難行,但卻是能夠讓韓軍出其不意偷襲秦軍補給線的絕佳地點。
然而,烏桓卻並不認為韓國會選擇這條路線,畢竟直接派遣大批援軍火速趕往成皋,死死拖住秦軍主力部隊,似乎才是更為明智的戰略決策。
待一切部署妥當之後,烏桓緩緩轉過身來,目光投向了遠處第六曲的駐軍所在方向。
腦海之中不斷回想起臨行前蒙驁對自己的囑托:“烏桓,此次前往浮戲山執行任務,你有兩個任務。
其一,務必要牢牢守住這浮戲山,絕不能讓韓兵有機可乘,偷襲並切斷我們軍隊的補給線路;
其二,則必須全力以赴確保第六曲的秦臻安然無恙。
此外,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和問題,皆可向秦臻征詢意見,並將其所提出的建議逐一詳細記錄下來。待到大軍成功會師之時,再將這些記錄完整交予我手中。”
回憶起當時蒙驁那嚴肅的語氣,烏桓知道秦臻重要性。
況且,烏桓是中尉軍的人,秦臻這個名字,他自是聽說過的。
公子政的師資,更是鬼穀一脈的傑出弟子,其智謀與才華堪稱當世罕見。
同樣身為關中軍的一員,即便是向來以嚴肅刻板、不苟言笑著稱的衛尉德誠,對待秦臻時甚至可以說是相敬如賓。
這可是極為罕見的場景,能讓這位冷麵將軍如此相待之人可謂鳳毛麟角。
而放眼整個鹹陽城高層,幾乎無一例外都和秦臻有著良好的私交。
若不是當日秦臻大婚之時自己有軍務在身,烏桓就想著親自前去恭賀了。
秦臻看著眼前這防禦工事,韓軍應該不會選擇來強攻這裏,而且就算發現敵人,即使打不過也會第一時間撤退,不管是退回到丘邑,還是選擇退回洛邑或者鞏邑,都可以。
.........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蒙驁所統率的大軍,如今已成功與援軍順利會師。他們接連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仗,當下已經攻克了成皋。
此役過後,秦軍長驅直入,直指滎陽城。
而在另一方麵,蔡澤代表秦國與魏王展開的談判,同樣進行得相當順利。
為了推動談判朝著有利於秦國的方向發展,秦國不惜耗費巨資去收買魏國朝堂中的眾多大臣。這些被收買的大臣們紛紛為秦國說話,積極推進相關事宜。
所以,當魏王獲悉秦軍已經成功攻占成皋城這一消息時,他不但沒有流露出絲毫的驚慌失措,反而顯得有些洋洋自得,因此完全沒有出兵援助韓國的想法。
至於趕到大梁的韓非,此刻卻隻能無奈的待在驛館裏,苦等魏王的召見。
可日複一日,始終未見魏王有任何動靜。
最終,經過一番打聽和探尋,韓非總算了解到了魏王的真實態度。
憤怒不已的韓非忍不住破口大罵,大罵魏王目光短淺。滿心失望的他不願再繼續浪費時間,負氣之下直接選擇離開了大梁,直奔邯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