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拿著掃帚,一層一層地清掃,掃完一層又登上一層。就這樣一直掃到了第七層,此時已經是二更時分。長老漸漸感到疲憊困倦,行者見狀說道:“困了的話,您先坐下,讓老孫來替您掃吧。”
三藏問道:“這座塔一共有多少層啊?”行者回答:“恐怕有十三層呢。”長老雖然勞累,但仍堅持說:“一定要全部掃完,才符合我原本的心願。”於是又接著掃了三層,此時的他腰酸腿痛,實在支撐不住,便在第十層坐了下來,對行者說:“悟空,你幫我把剩下的三層掃幹淨吧。”
行者抖擻起精神,登上第十一層,轉眼間又來到了第十二層。正在清掃的時候,突然聽到塔頂上有人說話。行者不禁說道:“奇怪啊!奇怪!這都快三更天了,怎麽會有人在塔頂說話呢?肯定是邪惡的東西!我得去看看。” 好個猴王,他輕輕地夾著掃帚,撩起衣服,從前門鑽了出去,踩著雲頭向塔頂望去。
隻見第十三層塔心坐著兩個妖精,麵前擺著一盤下酒菜,還有一隻碗和一把壺,正興高采烈地猜拳喝酒呢。行者施展神通,扔掉掃帚,抽出金箍棒,一下子攔住塔門,大聲喝道:“好你個怪物!原來偷塔上寶貝的就是你們!”這兩個怪物嚇得驚慌失措,急忙站起身來,抓起壺和碗就亂扔,行者橫著鐵棒攔住他們,說道:“我要是打死你們,就沒人招供了。”
說著,隻用金箍棒逼向他們。那兩個妖怪緊緊貼在牆壁上,絲毫動彈不得,嘴裏不停地叫嚷著:“饒命啊!饒命啊!這事兒和我們沒關係!偷寶貝的另有其人啊!”行者施展擒拿之法,一隻手就把其中一個妖怪抓了過來,直接帶到第十層塔中,向唐僧報告:“師父,偷寶貝的賊被我抓住啦!”
三藏本來正在打盹兒,突然聽到這話,又驚又喜地問:“是從哪兒抓到的呀?”行者把妖怪揪到唐僧麵前,讓他跪下,說道:“他在塔頂上猜拳喝酒玩樂呢。老孫聽到上麵吵吵嚷嚷,就縱身一躍,跳到塔頂攔住他們,沒怎麽用力。隻是擔心一棒打死了,就沒人招供了,所以就輕輕地把他抓了下來。師父您可以問問他口供,看看他們是什麽地方的妖精,偷的寶貝又藏在哪裏。”
那妖怪嚇得渾身發抖,嘴裏不停地喊著:“饒命啊!”然後老老實實地招供道:“我們倆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派來巡查寶塔的。他叫奔波兒灞,我叫灞波兒奔。他是鯰魚精,我是黑魚精。因為萬聖老龍生了個女兒,叫萬聖公主。那公主長得花容月貌,十分美麗。她招了個駙馬,叫九頭駙馬,神通廣大得很。
前年,他們和龍王一起來到這裏,施展強大的法力,降下一場血雨,弄髒了寶塔,還偷走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公主又跑到大羅天上,靈虛殿前,偷走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放在碧波潭底下。這靈芝草散發著金光霞彩,日夜都亮堂堂的。最近聽說有個孫悟空要去西天取經,說他神通廣大,一路上專門愛找別人的麻煩。所以龍王經常派我們來這裏巡查看守,要是孫悟空來了,好提前做準備。”
行者聽了,冷冷地笑道:“這些孽畜竟然如此無禮!難怪之前牛魔王在那裏赴會呢!原來他結交了這一群惡妖,專門幹這些壞事!” 話還沒說完,隻見八戒和兩三個小和尚,從塔下提著兩個燈籠走了上來,問道:“師父,掃完塔不睡覺,在這兒說什麽呢?”行者說:“師弟,你來的正好。塔上的寶貝,是萬聖老龍偷走的。現在他派這兩個小妖來巡塔,打探我們的消息,剛才被我抓住了。”八戒問:“他們叫什麽名字,是什麽妖精啊?”
行者說:“剛剛他們招供了:一個叫奔波兒灞,一個叫灞波兒奔;一個是鯰魚精,一個是黑魚精。”八戒一聽,立刻舉起釘耙就要打,說道:“既然是妖精,問完口供了,不打死還留著幹嘛?”
行者說:“你有所不知,先留著他們的性命,一來可以讓他們去麵見皇帝交代情況,二來也可以以他們為線索,去尋找賊寇,追回寶貝。”
好個憨直的八戒,真的收起了釘耙,一人抓著一個妖怪,從塔上帶了下去。那兩個妖怪不停地喊著:“饒命啊!”八戒說道:“正好拿你們這鯰魚、黑魚熬些鮮湯,給那些含冤受屈的和尚喝!”
兩三個小和尚滿心歡喜,提著燈籠,引領著長老下了塔。其中一個小和尚搶先跑去告訴其他僧人:“好啦!好啦!咱們終於能見到青天啦!偷寶貝的妖怪,已經被幾位老爺抓住啦!”
行者吩咐道:“拿鐵鏈來,穿過妖怪的琵琶骨,把他們鎖在這裏。你們好好看守著。我們先去睡覺,明天再做打算。”那些和尚便緊緊守在妖怪旁邊,讓三藏師徒安心休息。 不知不覺,天亮了。長老說:“我和悟空去上朝,倒換關文吧。”說完,長老就穿上錦襴袈裟,戴上毗盧帽,整理好儀容,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前走去。
行者也整理了一下虎皮裙,整了整棉布直裰,拿上關文,一同前往。八戒問道:“怎麽不帶那兩個妖怪?”行者說:“等我們向國王奏明情況後,自然會有官府的公文派人來提他們。”
於是,他們來到了朝門外。隻見這裏建築宏偉,朱雀黃龍的裝飾盡顯威嚴,清都絳闕般的宮殿壯麗非凡。 三藏來到東華門,向閣門大使行禮說道:“麻煩大人幫忙轉奏一聲:貧僧是從東土大唐派去西天取經的,想要麵見國王,倒換關文。”那黃門官果然幫忙通報,到了台階前奏道:“外麵有兩個相貌奇特、穿著異樣服飾的僧人,自稱是南贍部洲東土唐朝派往西方拜佛求經的,想要拜見我王,倒換關文。”
國王聽了,傳下旨意宣他們進宮。長老便帶著行者進入朝堂。文武百官看到行者,沒有不驚恐害怕的。有的說這是個猴和尚,有的說這是雷公嘴和尚。每個人都嚇得渾身發抖,不敢多看一眼。長老在台階前按照禮儀,行舞蹈山呼之禮參拜國王,大聖則叉著雙手,斜著身子站在一旁,坦然自若,一動不動。長老啟奏道:“臣僧是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派遣而來,要前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取真經。
路過貴國,不敢擅自通過。隨身帶著關文,懇請陛下查驗倒換,以便繼續前行。” 國王聽了非常高興,傳旨宣唐朝聖僧上金鑾殿,並安排繡墩請長老坐下。長老獨自走上殿,先把關文呈上去,然後謝恩才敢入座。 國王把關文看了一遍,心中歡喜地說:“像你們大唐國王,有遠見卓識,能挑選出高僧,不怕路途遙遠,派去拜佛取經;而我這裏的和尚,卻一心隻想著做賊,簡直是敗壞國家,讓國君蒙羞!”
三藏聽了,雙手合十說道:“陛下為何這樣說,怎見得是敗壞國家、讓國君蒙羞呢?”國王說:“我的國家,在西域可是個大國,一直都有四方蠻夷前來朝貢,這都是因為國內有座金光寺,寺裏有座黃金寶塔,塔上光芒衝天。可近來,被寺裏的賊和尚暗中偷走了塔中的寶貝,這三年來寶塔再也沒有光彩,外國這兩年也不來朝貢了。
我心裏對這事痛恨至極。”三藏雙手合十,微笑著說:“萬歲,這可就‘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了。貧僧昨晚來到貴國,一進城門,就看到十幾個戴著枷鎖的和尚。詢問他們犯了什麽罪,他們說是金光寺含冤受屈的人。於是貧僧到寺裏仔細審問,發現根本與本寺僧人無關。貧僧夜裏去清掃寶塔,已經抓到了偷寶貝的妖賊。”國王大喜,問道:“妖賊在哪裏?”三藏回答:“現在被我的徒弟鎖在金光寺裏。”
國王急忙降下金牌,下令道:“讓錦衣衛快去金光寺把妖賊帶來,寡人要親自審問。”三藏卻上奏道:“萬歲,雖然有錦衣衛,但還得讓我的徒弟去才行。”國王問:“你的高徒在哪裏?”三藏用手指著說:“玉階旁邊站著的那位便是。”國王一看,大驚道:“聖僧您相貌如此端莊,您的高徒怎麽長成這副模樣?”
孫大聖聽到了,大聲說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要是隻看重相貌,又怎麽能抓住妖賊呢?”國王聽了,轉驚為喜道:“聖僧說得對。
朕這裏不講究選人隻看外貌,隻要能抓住賊寇,奪回寶貝歸還寶塔才是最重要的。”接著,國王又讓當駕官準備車蓋,吩咐錦衣衛好好伺候聖僧去取妖賊。當駕官立刻準備了一乘大轎,撐起一把黃傘,錦衣衛點齊校尉,用八抬大轎抬著行者,前呼後擁,大聲吆喝著開道,徑直前往金光寺。
這一下驚動了滿城的百姓,大街小巷,沒有一處沒有人跑來看聖僧和那妖賊的。
八戒和沙僧聽到外麵喝道的聲音,以為是國王派來的官員,趕忙出去迎接,結果發現是行者坐在轎子裏。八戒忍不住當麵打趣道:“哥哥,你可算是恢複本來的風光啦!”行者下了轎子,攙著八戒問:“我怎麽就恢複本來風光了?”八戒說:“你看你,打著黃傘,還坐著八人抬的大轎,這不就是猴王該有的待遇嘛,所以說你恢複本來的樣子了。”
行者說:“別拿我打趣了。”說完,便解開綁著兩個妖怪的繩索,準備押著它們去見國王。沙僧在一旁說:“哥哥,也帶上我一起去唄。”行者說:“你就留在這兒看守行李和馬匹。”
那些戴著枷鎖的和尚說:“老爺們都去接受皇恩吧,我們在這裏看守。”行者說:“既然這樣,等我向國王奏明情況後,再來放你們。”於是,八戒揪著一個妖怪,沙僧揪著一個妖怪,孫大聖依舊坐上轎子,一行人擺開隊伍,將兩個妖怪押往朝堂。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白玉階前,行者對國王說:“陛下,妖賊已經帶到了。”
國王聽後,走下龍床,與唐僧以及文武百官一同注視著這兩個妖怪。隻見其中一個妖怪腮幫鼓起,身披黑甲,尖嘴利牙;另一個則是皮膚滑溜,肚子肥大,嘴巴巨大,胡須長長的。
雖說它們都能像人一樣行走,但一看就知道是妖怪變化而成的模樣。國王問道:“你們是從哪裏來的賊怪,又是哪處的妖精?你們侵犯我國土多少年了,又是哪一年偷走我國寶貝的?你們一夥一共有多少賊徒,都叫什麽名字,從實一一招來!”
兩個妖怪趕忙朝上跪下,脖子上鮮血淋漓,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如實招供道:“三年前,七月初一那天,有個萬聖龍王,帶著許多親戚,住在本國東南方向,離這裏大概有一百多裏路。那裏有個碧波潭,旁邊的山叫亂石崗。萬聖龍王生了個女兒,長得十分嬌美,嫵媚動人。她招贅了一個九頭駙馬,神通廣大,無人能敵。那駙馬知道您這塔上有珍貴奇異的寶貝,就和龍王合謀做賊。他們先是降下一場血雨,之後就偷走了舍利子佛寶。
如今這寶貝在龍宮裏光芒閃耀,哪怕是黑夜也亮如白晝。公主也施展本事,悄無聲息地又從王母娘娘那裏偷來了九葉靈芝草,放在潭中滋養那件寶物。
我們兩個不是賊頭,隻是龍王派來的小嘍囉。今晚被抓住,所供句句屬實。” 國王說:“既然已經招供了,怎麽不交代你們自己的名字?”妖怪回答道:“我叫奔波兒灞,他叫灞波兒奔。我是鯰魚怪,他是黑魚精。”
國王吩咐錦衣衛把這兩個妖怪好好收監,然後傳下旨意:“赦免金光寺眾僧的枷鎖。馬上讓光祿寺準備宴席,就在麒麟殿上感謝聖僧抓獲賊寇的功勞,同時商議請聖僧幫忙捉拿賊首。”
光祿寺很快就準備好了葷素兩種筵席。國王邀請唐僧師徒四人到麒麟殿就座,然後問道:“聖僧怎麽稱呼?”唐僧雙手合十回答道:“貧僧俗家姓陳,法名玄奘。承蒙陛下賜姓唐,大家都叫我三藏。”國王又問:“聖僧的幾位高徒都怎麽稱呼呢?”三藏說:“我的徒弟們原本都沒有字號。
第一個徒弟叫孫悟空,第二個叫豬悟能,第三個叫沙悟淨,這都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給起的名字。因為他們拜我為師,我又把悟空叫做行者,悟能叫做八戒,悟淨就叫和尚。”國王聽完後,請三藏坐在上席,孫行者坐在旁邊左邊的席位,豬八戒和沙和尚坐在旁邊右邊的席位,桌上擺放的全是素果、素菜、素茶和素飯。前麵一席葷菜的席位坐的是國王,下首還有一百多席葷菜坐的是文武百官。
大臣們向國王謝恩,徒弟們也向師父告罪。大家坐定後,國王開始舉杯敬酒,三藏不敢飲酒,而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各自接受了安席酒。
這時,隻聽到下麵管弦齊鳴,原來是教坊司在演奏音樂。你瞧八戒,敞開了肚皮,真可謂是狼吞虎咽,轉眼間,一席的果菜就被他吃得一幹二淨。沒過一會兒,又添換了湯飯,他依舊吃得一點兒不剩。負責巡酒的人過來,他也是杯杯都不推辭。這場筵席,一直歡樂到中午才結束。 三藏向國王謝過盛宴。
國王卻挽留道:“這一席隻是略表對聖僧抓獲妖怪功勞的感謝。”接著吩咐光祿寺:“趕緊重新擺席到建章宮裏,再請聖僧商議捉拿賊首、奪回寶貝歸還寶塔的計策。”三藏說:“既然要捉拿賊寇、奪回寶貝,就不必再設宴了。貧僧等人這就向陛下告辭,去擒捉妖怪。”國王不答應,堅持要請他們到建章宮,於是眾人又吃了一席。國王舉起酒杯問道:“請問哪位聖僧帶領大家出兵,去降伏妖怪、捉拿賊寇呢?”
三藏說:“就讓大徒弟孫悟空去吧。”大聖拱手答應。國王又問:“孫長老既然要去,需要多少人馬?什麽時候出城?”八戒忍不住大聲喊道:“哪裏用得著什麽人馬!又哪裏管什麽時辰!趁現在我們酒足飯飽,我和師兄去,保證手到擒來!”三藏十分高興地說:“八戒最近真是勤快又積極啊!”
行者說:“既然如此,那就讓沙師弟保護師父,我和八戒去。”國王又問:“二位長老既然不用人馬,那需不需要兵器呢?”
八戒笑著說:“你這裏的兵器,我們都用不慣。我和師兄自有隨身攜帶的武器。”國王聽了,立刻拿起大酒杯,為二位長老送行。孫大聖說:“酒就不喝了。隻請錦衣衛把那兩個小妖帶過來,我們帶著他們當線索。”
國王馬上傳旨,立刻把兩個小妖帶了過來。
於是,孫悟空和八戒揪著兩個小妖,駕起風,施展攝法,徑直往東南方向飛去。哎呀!國王君臣親眼目睹他們乘風駕霧而去,這才真正見識到唐僧師徒確實是聖僧啊。不知道他們此去會如何擒獲妖怪,且聽下回分解。
三藏問道:“這座塔一共有多少層啊?”行者回答:“恐怕有十三層呢。”長老雖然勞累,但仍堅持說:“一定要全部掃完,才符合我原本的心願。”於是又接著掃了三層,此時的他腰酸腿痛,實在支撐不住,便在第十層坐了下來,對行者說:“悟空,你幫我把剩下的三層掃幹淨吧。”
行者抖擻起精神,登上第十一層,轉眼間又來到了第十二層。正在清掃的時候,突然聽到塔頂上有人說話。行者不禁說道:“奇怪啊!奇怪!這都快三更天了,怎麽會有人在塔頂說話呢?肯定是邪惡的東西!我得去看看。” 好個猴王,他輕輕地夾著掃帚,撩起衣服,從前門鑽了出去,踩著雲頭向塔頂望去。
隻見第十三層塔心坐著兩個妖精,麵前擺著一盤下酒菜,還有一隻碗和一把壺,正興高采烈地猜拳喝酒呢。行者施展神通,扔掉掃帚,抽出金箍棒,一下子攔住塔門,大聲喝道:“好你個怪物!原來偷塔上寶貝的就是你們!”這兩個怪物嚇得驚慌失措,急忙站起身來,抓起壺和碗就亂扔,行者橫著鐵棒攔住他們,說道:“我要是打死你們,就沒人招供了。”
說著,隻用金箍棒逼向他們。那兩個妖怪緊緊貼在牆壁上,絲毫動彈不得,嘴裏不停地叫嚷著:“饒命啊!饒命啊!這事兒和我們沒關係!偷寶貝的另有其人啊!”行者施展擒拿之法,一隻手就把其中一個妖怪抓了過來,直接帶到第十層塔中,向唐僧報告:“師父,偷寶貝的賊被我抓住啦!”
三藏本來正在打盹兒,突然聽到這話,又驚又喜地問:“是從哪兒抓到的呀?”行者把妖怪揪到唐僧麵前,讓他跪下,說道:“他在塔頂上猜拳喝酒玩樂呢。老孫聽到上麵吵吵嚷嚷,就縱身一躍,跳到塔頂攔住他們,沒怎麽用力。隻是擔心一棒打死了,就沒人招供了,所以就輕輕地把他抓了下來。師父您可以問問他口供,看看他們是什麽地方的妖精,偷的寶貝又藏在哪裏。”
那妖怪嚇得渾身發抖,嘴裏不停地喊著:“饒命啊!”然後老老實實地招供道:“我們倆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派來巡查寶塔的。他叫奔波兒灞,我叫灞波兒奔。他是鯰魚精,我是黑魚精。因為萬聖老龍生了個女兒,叫萬聖公主。那公主長得花容月貌,十分美麗。她招了個駙馬,叫九頭駙馬,神通廣大得很。
前年,他們和龍王一起來到這裏,施展強大的法力,降下一場血雨,弄髒了寶塔,還偷走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公主又跑到大羅天上,靈虛殿前,偷走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放在碧波潭底下。這靈芝草散發著金光霞彩,日夜都亮堂堂的。最近聽說有個孫悟空要去西天取經,說他神通廣大,一路上專門愛找別人的麻煩。所以龍王經常派我們來這裏巡查看守,要是孫悟空來了,好提前做準備。”
行者聽了,冷冷地笑道:“這些孽畜竟然如此無禮!難怪之前牛魔王在那裏赴會呢!原來他結交了這一群惡妖,專門幹這些壞事!” 話還沒說完,隻見八戒和兩三個小和尚,從塔下提著兩個燈籠走了上來,問道:“師父,掃完塔不睡覺,在這兒說什麽呢?”行者說:“師弟,你來的正好。塔上的寶貝,是萬聖老龍偷走的。現在他派這兩個小妖來巡塔,打探我們的消息,剛才被我抓住了。”八戒問:“他們叫什麽名字,是什麽妖精啊?”
行者說:“剛剛他們招供了:一個叫奔波兒灞,一個叫灞波兒奔;一個是鯰魚精,一個是黑魚精。”八戒一聽,立刻舉起釘耙就要打,說道:“既然是妖精,問完口供了,不打死還留著幹嘛?”
行者說:“你有所不知,先留著他們的性命,一來可以讓他們去麵見皇帝交代情況,二來也可以以他們為線索,去尋找賊寇,追回寶貝。”
好個憨直的八戒,真的收起了釘耙,一人抓著一個妖怪,從塔上帶了下去。那兩個妖怪不停地喊著:“饒命啊!”八戒說道:“正好拿你們這鯰魚、黑魚熬些鮮湯,給那些含冤受屈的和尚喝!”
兩三個小和尚滿心歡喜,提著燈籠,引領著長老下了塔。其中一個小和尚搶先跑去告訴其他僧人:“好啦!好啦!咱們終於能見到青天啦!偷寶貝的妖怪,已經被幾位老爺抓住啦!”
行者吩咐道:“拿鐵鏈來,穿過妖怪的琵琶骨,把他們鎖在這裏。你們好好看守著。我們先去睡覺,明天再做打算。”那些和尚便緊緊守在妖怪旁邊,讓三藏師徒安心休息。 不知不覺,天亮了。長老說:“我和悟空去上朝,倒換關文吧。”說完,長老就穿上錦襴袈裟,戴上毗盧帽,整理好儀容,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前走去。
行者也整理了一下虎皮裙,整了整棉布直裰,拿上關文,一同前往。八戒問道:“怎麽不帶那兩個妖怪?”行者說:“等我們向國王奏明情況後,自然會有官府的公文派人來提他們。”
於是,他們來到了朝門外。隻見這裏建築宏偉,朱雀黃龍的裝飾盡顯威嚴,清都絳闕般的宮殿壯麗非凡。 三藏來到東華門,向閣門大使行禮說道:“麻煩大人幫忙轉奏一聲:貧僧是從東土大唐派去西天取經的,想要麵見國王,倒換關文。”那黃門官果然幫忙通報,到了台階前奏道:“外麵有兩個相貌奇特、穿著異樣服飾的僧人,自稱是南贍部洲東土唐朝派往西方拜佛求經的,想要拜見我王,倒換關文。”
國王聽了,傳下旨意宣他們進宮。長老便帶著行者進入朝堂。文武百官看到行者,沒有不驚恐害怕的。有的說這是個猴和尚,有的說這是雷公嘴和尚。每個人都嚇得渾身發抖,不敢多看一眼。長老在台階前按照禮儀,行舞蹈山呼之禮參拜國王,大聖則叉著雙手,斜著身子站在一旁,坦然自若,一動不動。長老啟奏道:“臣僧是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派遣而來,要前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取真經。
路過貴國,不敢擅自通過。隨身帶著關文,懇請陛下查驗倒換,以便繼續前行。” 國王聽了非常高興,傳旨宣唐朝聖僧上金鑾殿,並安排繡墩請長老坐下。長老獨自走上殿,先把關文呈上去,然後謝恩才敢入座。 國王把關文看了一遍,心中歡喜地說:“像你們大唐國王,有遠見卓識,能挑選出高僧,不怕路途遙遠,派去拜佛取經;而我這裏的和尚,卻一心隻想著做賊,簡直是敗壞國家,讓國君蒙羞!”
三藏聽了,雙手合十說道:“陛下為何這樣說,怎見得是敗壞國家、讓國君蒙羞呢?”國王說:“我的國家,在西域可是個大國,一直都有四方蠻夷前來朝貢,這都是因為國內有座金光寺,寺裏有座黃金寶塔,塔上光芒衝天。可近來,被寺裏的賊和尚暗中偷走了塔中的寶貝,這三年來寶塔再也沒有光彩,外國這兩年也不來朝貢了。
我心裏對這事痛恨至極。”三藏雙手合十,微笑著說:“萬歲,這可就‘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了。貧僧昨晚來到貴國,一進城門,就看到十幾個戴著枷鎖的和尚。詢問他們犯了什麽罪,他們說是金光寺含冤受屈的人。於是貧僧到寺裏仔細審問,發現根本與本寺僧人無關。貧僧夜裏去清掃寶塔,已經抓到了偷寶貝的妖賊。”國王大喜,問道:“妖賊在哪裏?”三藏回答:“現在被我的徒弟鎖在金光寺裏。”
國王急忙降下金牌,下令道:“讓錦衣衛快去金光寺把妖賊帶來,寡人要親自審問。”三藏卻上奏道:“萬歲,雖然有錦衣衛,但還得讓我的徒弟去才行。”國王問:“你的高徒在哪裏?”三藏用手指著說:“玉階旁邊站著的那位便是。”國王一看,大驚道:“聖僧您相貌如此端莊,您的高徒怎麽長成這副模樣?”
孫大聖聽到了,大聲說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要是隻看重相貌,又怎麽能抓住妖賊呢?”國王聽了,轉驚為喜道:“聖僧說得對。
朕這裏不講究選人隻看外貌,隻要能抓住賊寇,奪回寶貝歸還寶塔才是最重要的。”接著,國王又讓當駕官準備車蓋,吩咐錦衣衛好好伺候聖僧去取妖賊。當駕官立刻準備了一乘大轎,撐起一把黃傘,錦衣衛點齊校尉,用八抬大轎抬著行者,前呼後擁,大聲吆喝著開道,徑直前往金光寺。
這一下驚動了滿城的百姓,大街小巷,沒有一處沒有人跑來看聖僧和那妖賊的。
八戒和沙僧聽到外麵喝道的聲音,以為是國王派來的官員,趕忙出去迎接,結果發現是行者坐在轎子裏。八戒忍不住當麵打趣道:“哥哥,你可算是恢複本來的風光啦!”行者下了轎子,攙著八戒問:“我怎麽就恢複本來風光了?”八戒說:“你看你,打著黃傘,還坐著八人抬的大轎,這不就是猴王該有的待遇嘛,所以說你恢複本來的樣子了。”
行者說:“別拿我打趣了。”說完,便解開綁著兩個妖怪的繩索,準備押著它們去見國王。沙僧在一旁說:“哥哥,也帶上我一起去唄。”行者說:“你就留在這兒看守行李和馬匹。”
那些戴著枷鎖的和尚說:“老爺們都去接受皇恩吧,我們在這裏看守。”行者說:“既然這樣,等我向國王奏明情況後,再來放你們。”於是,八戒揪著一個妖怪,沙僧揪著一個妖怪,孫大聖依舊坐上轎子,一行人擺開隊伍,將兩個妖怪押往朝堂。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白玉階前,行者對國王說:“陛下,妖賊已經帶到了。”
國王聽後,走下龍床,與唐僧以及文武百官一同注視著這兩個妖怪。隻見其中一個妖怪腮幫鼓起,身披黑甲,尖嘴利牙;另一個則是皮膚滑溜,肚子肥大,嘴巴巨大,胡須長長的。
雖說它們都能像人一樣行走,但一看就知道是妖怪變化而成的模樣。國王問道:“你們是從哪裏來的賊怪,又是哪處的妖精?你們侵犯我國土多少年了,又是哪一年偷走我國寶貝的?你們一夥一共有多少賊徒,都叫什麽名字,從實一一招來!”
兩個妖怪趕忙朝上跪下,脖子上鮮血淋漓,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如實招供道:“三年前,七月初一那天,有個萬聖龍王,帶著許多親戚,住在本國東南方向,離這裏大概有一百多裏路。那裏有個碧波潭,旁邊的山叫亂石崗。萬聖龍王生了個女兒,長得十分嬌美,嫵媚動人。她招贅了一個九頭駙馬,神通廣大,無人能敵。那駙馬知道您這塔上有珍貴奇異的寶貝,就和龍王合謀做賊。他們先是降下一場血雨,之後就偷走了舍利子佛寶。
如今這寶貝在龍宮裏光芒閃耀,哪怕是黑夜也亮如白晝。公主也施展本事,悄無聲息地又從王母娘娘那裏偷來了九葉靈芝草,放在潭中滋養那件寶物。
我們兩個不是賊頭,隻是龍王派來的小嘍囉。今晚被抓住,所供句句屬實。” 國王說:“既然已經招供了,怎麽不交代你們自己的名字?”妖怪回答道:“我叫奔波兒灞,他叫灞波兒奔。我是鯰魚怪,他是黑魚精。”
國王吩咐錦衣衛把這兩個妖怪好好收監,然後傳下旨意:“赦免金光寺眾僧的枷鎖。馬上讓光祿寺準備宴席,就在麒麟殿上感謝聖僧抓獲賊寇的功勞,同時商議請聖僧幫忙捉拿賊首。”
光祿寺很快就準備好了葷素兩種筵席。國王邀請唐僧師徒四人到麒麟殿就座,然後問道:“聖僧怎麽稱呼?”唐僧雙手合十回答道:“貧僧俗家姓陳,法名玄奘。承蒙陛下賜姓唐,大家都叫我三藏。”國王又問:“聖僧的幾位高徒都怎麽稱呼呢?”三藏說:“我的徒弟們原本都沒有字號。
第一個徒弟叫孫悟空,第二個叫豬悟能,第三個叫沙悟淨,這都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給起的名字。因為他們拜我為師,我又把悟空叫做行者,悟能叫做八戒,悟淨就叫和尚。”國王聽完後,請三藏坐在上席,孫行者坐在旁邊左邊的席位,豬八戒和沙和尚坐在旁邊右邊的席位,桌上擺放的全是素果、素菜、素茶和素飯。前麵一席葷菜的席位坐的是國王,下首還有一百多席葷菜坐的是文武百官。
大臣們向國王謝恩,徒弟們也向師父告罪。大家坐定後,國王開始舉杯敬酒,三藏不敢飲酒,而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各自接受了安席酒。
這時,隻聽到下麵管弦齊鳴,原來是教坊司在演奏音樂。你瞧八戒,敞開了肚皮,真可謂是狼吞虎咽,轉眼間,一席的果菜就被他吃得一幹二淨。沒過一會兒,又添換了湯飯,他依舊吃得一點兒不剩。負責巡酒的人過來,他也是杯杯都不推辭。這場筵席,一直歡樂到中午才結束。 三藏向國王謝過盛宴。
國王卻挽留道:“這一席隻是略表對聖僧抓獲妖怪功勞的感謝。”接著吩咐光祿寺:“趕緊重新擺席到建章宮裏,再請聖僧商議捉拿賊首、奪回寶貝歸還寶塔的計策。”三藏說:“既然要捉拿賊寇、奪回寶貝,就不必再設宴了。貧僧等人這就向陛下告辭,去擒捉妖怪。”國王不答應,堅持要請他們到建章宮,於是眾人又吃了一席。國王舉起酒杯問道:“請問哪位聖僧帶領大家出兵,去降伏妖怪、捉拿賊寇呢?”
三藏說:“就讓大徒弟孫悟空去吧。”大聖拱手答應。國王又問:“孫長老既然要去,需要多少人馬?什麽時候出城?”八戒忍不住大聲喊道:“哪裏用得著什麽人馬!又哪裏管什麽時辰!趁現在我們酒足飯飽,我和師兄去,保證手到擒來!”三藏十分高興地說:“八戒最近真是勤快又積極啊!”
行者說:“既然如此,那就讓沙師弟保護師父,我和八戒去。”國王又問:“二位長老既然不用人馬,那需不需要兵器呢?”
八戒笑著說:“你這裏的兵器,我們都用不慣。我和師兄自有隨身攜帶的武器。”國王聽了,立刻拿起大酒杯,為二位長老送行。孫大聖說:“酒就不喝了。隻請錦衣衛把那兩個小妖帶過來,我們帶著他們當線索。”
國王馬上傳旨,立刻把兩個小妖帶了過來。
於是,孫悟空和八戒揪著兩個小妖,駕起風,施展攝法,徑直往東南方向飛去。哎呀!國王君臣親眼目睹他們乘風駕霧而去,這才真正見識到唐僧師徒確實是聖僧啊。不知道他們此去會如何擒獲妖怪,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