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修行德行,需修滿八百之數,累積陰功,也得達到三千之量。對待萬物、自己、親人與仇人都要秉持公正平等之心,這才契合前往西天取經的本願。那魔兕麵對刀兵毫無懼色,即便費盡水火之力也奈何它不得,沒有任何過錯。好在最後太上老君出麵降伏了它,而後含笑牽著青牛返回天庭。


    話說在大路旁叫喚的是誰呢?原來是金山的山神和土地,他們捧著紫金缽盂說道:“聖僧啊,這缽盂裏的飯是孫大聖從好地方化緣來的。因為你們不聽從良言相勸,誤入妖魔手中,致使大聖曆經千辛萬苦,今日才把你們救出來。快來吃了飯再趕路吧,可別辜負了孫大聖這一片恭敬孝順的心意啊。”


    三藏說道:“徒弟啊,真是太虧得你了!感激的話都說不盡啊!早知道不走出那圈子的痕跡,哪會有這殺身之禍。”


    孫悟空說道:“不瞞師父說,就因為你不相信我畫的圈子,結果卻中了別人的圈套。受了這麽多的苦楚,真是讓人歎息啊!”豬八戒問道:“怎麽又有個圈子?”孫悟空說道:“還不都是你這愛說嘴的蠢貨,害得師父遭受這場大難!老孫上天入地,請來天兵天將、水火之神以及佛祖的金丹砂,結果都被那妖怪用一個白花花的圈子給套走了。後來如來佛祖暗示羅漢,羅漢對老孫說出那妖怪的根源,這才請來老君收服它,原來是一頭青牛在作怪。”


    三藏聽了,感激不已,說道:“賢徒啊,經過這次的事,下次一定聽你的吩咐。”於是師徒四人分食那飯。那飯熱氣騰騰的。孫悟空問道:“這飯都放了好一會兒了,怎麽還熱著呢?”土地趕忙跪下說道:“是小神知道大聖大功告成,這才剛把飯熱好來伺候。”


    不一會兒,飯吃完了,收拾好缽盂,師徒四人辭別了土地和山神。 唐僧這才攀鞍上馬,越過了高山。正是洗淨心中雜念,一心皈依正道,餐風宿露,繼續向西前行。走了好長一段時間,又到了早春時節。隻聽到: 紫燕在呢喃細語,黃鸝歌聲婉轉。紫燕呢喃,香軟的小嘴都叫累了,黃鸝啼聲清脆,巧妙的音調連綿不絕。


    滿地的落花如同鋪開的錦繡,漫山遍野的翠綠仿佛堆疊的褥子。山嶺上青梅結出了小小的豆粒,山崖前古老的柏樹留住了雲朵。野外溫潤,煙霞的光芒淡雅,沙灘上暖和,日光一片昏黃。好幾處園林中的花兒綻放花蕊,陽氣回升,大地複蘇,柳樹也吐出了新芽。


    他們正走著,忽然遇到一條小河,河水清澈澄淨,水波透著絲絲寒意。唐長老勒住馬仔細觀看,遠遠望見河對岸柳蔭低垂,隱隱露出幾間茅屋。孫悟空指著那邊說道:“那邊有人家,肯定有擺渡的。”三藏說道:“我看那邊也像是有擺渡的,可沒瞧見船隻,所以沒敢開口。”


    豬八戒放下行李,扯著嗓子大聲喊道:“擺渡的!撐船過來!”連著叫了好幾遍,隻見柳蔭裏傳來咿咿呀呀的聲音,撐出一隻船來。沒過多久,船靠近了岸邊。


    師徒幾人仔細打量這隻船,隻見它: 短短的船槳劃開波浪,輕巧的船橈泛起漣漪。


    船艙塗著彩色的油漆,艎板平整鋪滿了船艙。船頭上鐵纜盤成一團,船後邊的舵樓明亮幹淨。雖說隻是一葉扁舟,卻也不亞於在湖中泛行、海上漂浮。


    即便沒有華麗的錦纜和高大的桅杆,倒也有鬆木做的船樁和桂木做的船槳。固然比不上那能行萬裏的神舟,卻也著實可以渡過這一河之隔。它往來於兩岸之間,進出都離不開這古老的渡口。


    沒過一會兒,船就靠岸了。撐船的人招呼道:“過河的,這邊來。”唐僧催馬靠近,仔細打量那撐船的人,隻見這撐船的模樣是:頭上裹著錦絨做的帕子,腳上蹬著黑色的絲鞋。身上穿著一件縫滿補丁的綿襠襖,腰間束著一條用千針縫製的布裙。手腕處皮膚粗糙,筋肉有力,眼睛昏花,眉毛緊皺,麵容盡顯衰老。


    然而,聲音卻嬌細得如同黃鶯啼叫,走近一看,原來是個老婦人。 孫悟空走到船邊問道:“你是撐船擺渡的?”那婦人回答:“是的。”孫悟空又問:“撐船的艄公怎麽不在,卻讓你這艄婆來撐船呢?”那婦人隻是微笑,並不答話,伸手把跳板拖了過來。


    沙和尚挑起行李走上跳板,孫悟空攙扶著唐僧踏上跳板,然後把船順過來,豬八戒牽著白馬也上了船,之後收起了跳板。那婦人撐開船,搖動船槳,轉眼間就過了河。 眾人登上西岸,唐僧吩咐沙僧解開包裹,拿出幾文錢給那婦人。那婦人也不與他們計較錢的多少,把纜繩拴在臨水的樓上,笑嘻嘻地徑直走進莊屋裏去了。唐僧見河水清澈,一時覺得口渴,便對豬八戒說:“去拿缽盂,舀些水來給我喝。”豬八戒說:“我也正想喝點呢。”


    於是就拿過缽盂,舀了一缽水,遞給唐僧。唐僧喝了一小半,還剩下大半缽。豬八戒接過來,一口氣喝了個精光,然後伺候唐僧上馬。


    師徒幾人繼續找路往西走,還不到半個時辰,唐僧在馬上就呻吟起來:“肚子疼!”豬八戒緊接著也說:“我也肚子疼。”沙僧說:“是不是喝了冷水的緣故?”話還沒說完,唐僧就大聲叫喚:“疼得厲害!”豬八戒也跟著喊:“疼得受不了啦!”他倆疼得難以忍受,肚子漸漸大了起來。用手一摸,感覺裏麵好像有血團肉塊,還不停地咕嚕咕嚕亂動。唐僧正難受得坐不穩,忽然看見路旁有一處村舍,樹梢上挑著兩個草把。


    孫悟空說:“師父,有辦法了。那邊是個賣酒的人家。我們去那兒要點熱湯給你喝,順便問問有沒有賣藥的,討一副藥,給你治治肚子疼。” 唐僧聽了很高興,便趕著白馬前行。


    不一會兒,就來到村舍門口,眾人下了馬。隻見門外有個老婆婆,正端坐在草墩上搓麻線。孫悟空走上前,行了個禮,說道:“婆婆,貧僧是從東土大唐來的,我師父是唐朝的禦弟。因為過那條河的時候喝了河水,現在覺得肚子疼痛難忍。”那老婆婆樂嗬嗬地問:“你們是在那邊河裏喝的水呀?”


    孫悟空回答:“是的。就在東邊那條清水河喝的。”那老婆婆滿臉笑意,說道:“真有意思!真有意思!你們都進來,我跟你們說。”


    孫悟空趕忙攙扶著唐僧,沙僧也立刻扶起豬八戒。兩人嘴裏不停地哼哼唧唧,挺著肚子,一個個疼得臉色蠟黃,眉頭緊皺,走進草舍坐了下來。孫悟空著急地喊道:“婆婆,麻煩您趕緊燒些熱湯給我師父喝,我們會好好感謝您的。”可那婆婆並不著急去燒湯,而是笑嘻嘻地跑到屋子後麵,大聲喊道:“你們快來看!你們快來看!”


    緊接著,屋裏傳來一陣腳步聲,又走出兩三個半老不老的婦人,都圍過來看著唐僧,臉上露出嬉笑的神情。孫悟空見狀大怒,大喝一聲,牙齒一咬,嚇得這一家子人跌跌撞撞,轉身就往後跑。


    孫悟空快步上前,一把扯住那老婆子,說道:“趕緊去燒湯,不然我可不饒你!”那婆子嚇得渾身發抖,說道:“爺爺呀,我就算燒了湯也沒用,治不了他們倆肚子疼。您先放開我,聽我慢慢說。”


    孫悟空鬆開了她,婆子接著說道:“我們這兒是西梁女國,全國上下都是女人,沒有一個男人,所以看到你們才這麽歡喜。你師父喝的那水有問題,那條河叫子母河。我們國王城外,還有一座迎陽館驛,驛門外有個照胎泉。


    我們這兒的人,隻有年滿二十歲以上,才敢去喝那河裏的水。喝了之後,就會覺得肚子疼,然後就會有身孕。到了第三天,去迎陽館的照胎水邊一照,如果能照出兩個影子,那就說明要生孩子了。


    你師父喝了子母河的水,所以有了胎氣,過不了多久也要生孩子。熱湯怎麽能治得了呢?” 唐僧聽了,大驚失色,說道:“徒弟啊!這可怎麽辦才好?”豬八戒扭動著腰肢,一瘸一拐地哼唧道:“爺爺呀!要生孩子!可我們都是男人,哪兒來的產門?孩子怎麽生得出來呀?”


    孫悟空笑著說:“古人說:‘瓜熟自落。’等到時候,說不定孩子會從肋下裂個窟窿鑽出來呢。” 豬八戒聽了,嚇得渾身發抖,疼得忍不住叫嚷道:“完了,完了!要死了,要死了!”沙僧笑著說:“二哥,別亂扭,別亂扭!小心把養兒腸扭錯了,弄出個胎前病來。”那呆子更加慌張了,眼中含著淚,扯著孫悟空說道:“哥哥!你問問這婆婆,看看哪兒有手法輕柔、穩當的接生婆,先找幾個來。


    這會兒肚子一陣陣地動得厲害,想來是要生的陣痛。快了!快了!”沙僧又笑著說:“二哥,既然知道是陣痛,就別亂動,隻怕把羊水袋擠破了。” 唐僧哼著說道:“婆婆啊,你們這兒有沒有醫生?讓我徒弟去買一副墮胎藥吃了,把胎兒打下來吧。”那婆子說:“就算有藥也不管用。我們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陽山,山裏有個破兒洞,洞裏有一眼落胎泉。必須喝一口那泉裏的水,才能解了胎氣。


    可現在這水取不得了。


    前些年,來了一個道人,自稱如意真仙,他把破兒洞改成了聚仙庵,霸占了落胎泉水,不肯輕易給人。要是有人想取水,必須準備好彩禮、羊酒、果盤,誠心誠意地去供奉,才能求到他一碗水。你們這些雲遊的和尚,哪來那麽多錢財去置辦這些東西?看來隻能聽天由命,等孩子生下來了。”


    孫悟空聽了這話,滿心歡喜地問道:“婆婆,從這兒到解陽山有多遠的路程?”婆婆回答:“有三千裏。”孫悟空說:“好了!好了!師父放心,等老孫去取些水來給您喝。”


    這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轉身叮囑沙僧道:“你可要仔細看好師父。要是這家人不講道理,欺負哄騙師父,你就拿出以前的手段,扮成老虎嚇唬他們。我這就去取水。”沙僧點頭答應。這時,隻見那婆子端出一個大瓦缽,遞給孫悟空說:“拿著這個缽去,一定要多取些水回來,我們也好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孫悟空接過瓦缽,走出草舍,騰雲而去。那婆子望著天空,不禁禮拜道:“爺爺呀!這和尚居然會駕雲!”說完便走進屋裏,叫出那幾個婦人,一起對著唐僧磕頭禮拜,把他們都稱作羅漢菩薩。接著便忙著燒湯做飯,供奉唐僧,暫且不提。


    且說孫悟空駕著筋鬥雲,不一會兒就看到一座山頭擋住了雲路,他立刻按下雲頭,定睛一看,好一座山啊!隻見: 清幽的花兒如錦緞般鋪展,野生的草兒像藍布一樣蔓延。山澗的流水潺潺相連,溪上的雲朵悠悠閑散。重重疊疊的山穀溝壑間,藤蘿茂密交織;遠遠近近的峰巒之上,樹木鬱鬱蔥蔥。


    鳥兒啼叫,大雁飛過,野鹿飲水,猿猴攀援。翠綠的山峰如同屏風般聳立,青色的山崖好似女子的發髻。這裏塵埃難以飄到,清泉奇石讓人百看不厭。


    時常能看到仙童去采藥,也常常碰到樵夫背著柴回來。這地方果然不比天台山的景色差,甚至比那西嶽華山的三峰還要美! 孫悟空正興致勃勃地欣賞著這連綿的山色,又看見山的背陰處有一座莊院,忽然聽到一陣犬吠聲。孫悟空下了山,徑直來到莊院所在之處,這裏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


    隻見: 一座小橋連通著流動的溪水,幾間茅舍依偎在青山腳下。 村子裏的狗在籬笆邊汪汪叫著,悠然的人們自在地來來往往。 不一會兒,孫悟空來到莊院門口,看見一個老道人正盤坐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孫悟空放下瓦缽,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禮問訊。那道人欠身還禮,問道:“你是從哪裏來的?


    到我這小庵有什麽事?”孫悟空回答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奉欽差前往西天取經的。因為我師父不小心喝了子母河的水,現在肚子疼得厲害,肚子腫脹得難以忍受。向當地人打聽,說是結了胎氣,沒有別的辦法醫治。聽說解陽山破兒洞有落胎泉,泉水可以消解胎氣,所以特地來拜見如意真仙,求取一些泉水,搭救我師父。


    麻煩道長給我指引一下。”那道人笑著說:“這裏就是破兒洞,如今已經改成聚仙庵了。我不是別人,正是如意真仙老爺的大徒弟。你叫什麽名字?我好去給你通報一聲。”


    孫悟空說:“我是唐三藏法師的大徒弟,賤名孫悟空。”那道人又問:“你的彩禮、酒禮都在哪裏呢?”孫悟空說:“我隻是個路過借住的和尚,沒來得及準備這些。”道人笑著說:“你可真傻呀!我師父守護著這山泉,從來不會白白送人。你回去準備好禮物再來,我才好去通報。不然就請回吧。別想了!別想了!”


    孫悟空說:“人情比聖旨還大呢。你去通報時提我老孫的名字,他肯定會給我個麵子,說不定連這口井都送給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西遊記:精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風隨竹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隨竹影並收藏白話西遊記:精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