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黃袍怪把沙僧捆綁起來後,既沒有要殺他的意思,也沒動手打他,甚至連一句罵人的話都沒說。他隻是一把抄起鋼刀,心裏暗自琢磨著:“這唐僧是大唐來的,大唐可是禮儀之邦,他肯定懂得禮義廉恥,總不至於我饒了他的性命,他卻指使徒弟們來抓我吧?哼!想來多半是我那娘子給她娘家送了什麽書信,把消息透露出去了!我得去問問她。”
想到這兒,黃袍怪突然凶性大發,頓時起了殺公主的念頭。
且說那公主還渾然不知大禍臨頭,剛剛梳妝完畢,便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過來。一看到黃袍怪滿臉怒容,眉頭緊皺,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公主依舊陪著笑臉迎上去,輕聲問道:“郎君,究竟發生了什麽事,讓你如此煩惱呀?” 黃袍怪猛地大喝一聲,破口罵道:“你這個沒良心的賤女人,簡直毫無倫常!當初我把你帶到這兒,對你可是沒二話。
你穿的是錦繡華服,戴的是金銀首飾,要是缺了什麽東西,我就去給你找。一年四季,你衣食無憂,我每天對你情深意重。可你呢,心裏怎麽就隻想著你那爹娘,對我一點兒夫妻情分都沒有!” 公主聽了這話,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驚慌失措地說道:“郎君啊,你今天怎麽突然說起這種要分離的話呀?”
黃袍怪惡狠狠地說:“我看不清楚到底是誰想分離!我把唐僧抓來,本打算好好享用,你為什麽不先告訴我,就私自放了他?原來是你偷偷寫了書信,讓他給你傳回去,不然那兩個和尚怎麽又打上我的門,還讓我把你送回去?這事兒不是你幹的,還能有誰?” 公主連忙分辨道:“郎君,你可冤枉我了。
我哪裏寫過什麽書信呀?” 黃袍怪怒喝道:“你還敢嘴硬!現在已經抓住一個對你不利的人,這難道還不是證據嗎?” 公主疑惑地問:“是誰呀?” 黃袍怪吼道:“就是唐僧的二徒弟沙和尚!” 人到了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誰都不願意承認對自己不利的事,公主也隻能跟他耍賴。公主趕忙說道:“郎君先消消氣,咱們一起去問問他。
要是真的有書信,你就算打死我,我也心甘情願;可要是沒有書信,那你豈不是白白殺了我呀?” 黃袍怪聽了這話,根本不容公主再多說,猛地伸出一隻像簸箕一樣大的、藍得像靛青的手,一把抓住公主那如金枝玉葉般的萬縷青絲,硬生生把公主揪到跟前,然後狠狠摔在地上。
他手持鋼刀,轉身就去審問沙僧,又大喝一聲:“沙和尚!你們兩個竟敢擅自打上我的門,是不是這個女人給她國家送了書信,國王才派你們來的?”
沙僧被綁在那兒,眼睜睜看著妖精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把公主摔倒在地,還拿著刀要殺她。他心裏暗自琢磨:“很明顯就是公主寫了書信,這才救了我師父,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要是我一下子全說出來,那妖怪肯定會把公主殺了,這樣做不就成了恩將仇報嗎?罷了!罷了!罷了!
想我老沙跟著師父這麽久,一直沒立下什麽功勞來報答他,今天既然已經被抓,那就用這條命為師父報這個恩吧。” 於是,沙僧大聲嗬斥道:“你這妖怪別太張狂!公主哪裏有什麽書信,你就這樣冤枉她,還想害她性命!我們來這兒找你要公主,是有原因的。因為你把我師父抓到了洞裏,我師父看到了公主的長相和舉止。
等我們到寶象國去換通關文牒的時候,那個國王拿著公主的畫像,到處打聽詢問。國王把公主的樣子說給我師父聽,問我師父一路上有沒有見過,我師父就把在你這兒見到公主的事說了出來。國王這才知道那是他的女兒,還賜給我們禦酒,讓我們來抓你,要把公主救回宮去。
這才是事情的真相,根本就沒有什麽書信!你要是想殺,就直接殺了我老沙,可千萬別冤枉傷害無辜的人,不然就太傷天害理了!”
那妖怪見沙僧說得理直氣壯、義正言辭,氣勢不凡,心裏有些動搖,便放下手中的刀,趕忙用雙手輕輕將公主抱起來,滿臉賠笑地說道:“娘子,是我一時太魯莽衝動了,多有冒犯衝撞之處,你可千萬別怪罪呀。”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為公主理順青絲,把她的發髻重新整理好,盡顯溫柔體貼,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哄著公主進了洞府,還請公主坐到上座,不停地賠禮道歉。 公主畢竟是婦道人家,心思就像水一樣容易改變。
見妖怪這般認錯討好,態度恭敬,便回心轉意,說道:“郎君啊,你要是還念著咱們夫妻之間的恩愛,就把沙僧身上的繩子稍微鬆一鬆吧。”妖怪聽了公主這話,立刻吩咐手下的小妖們,把沙僧身上的繩子解開,不過還是將他鎖在了原地。
沙僧感覺到束縛自己的繩子被解開,雖然還被鎖著,但還是站起身來,心中暗自高興,想著:“古人說得真沒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要是我剛才不替公主說話,讓他下不來台,他又怎麽會聽公主的話,把我身上的繩子鬆一鬆呢?”
那老妖吩咐完後,又讓人準備了酒席,為公主賠禮,好讓她壓壓驚。兩人喝到酒興正濃時,老妖突然站起身,換了一件鮮亮奪目的衣服,拿了一口寶刀,係在腰間,轉身過來,輕輕撫摸著公主說:“娘子,你就在家安心吃酒,照看好兩個孩子,可別讓沙和尚跑了。趁著唐僧還在寶象國,我得趕緊去認個親。”
公主一臉疑惑地問:“你去認什麽親呀?” 老妖得意地說:“去認你父王啊。我是他的駙馬,他就是我的老丈人,哪有不去認親的道理?” 公主趕忙勸阻道:“你去不得。”
老妖不解地問:“怎麽就去不得了?” 公主解釋說:“我父王的江山並非靠征戰打拚而來,而是祖宗傳下來的。他從小就做太子,後來登基為帝,連城門都沒出過幾次,沒見過你這樣凶巴巴的大漢。你這長相實在是醜陋,要是被他瞧見,恐怕會把他嚇壞,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倒不如不去認親的好。”
老妖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既然你這麽說,那我變個英俊的模樣去不就得了。” 公主好奇地說:“那你變來讓我看看。” 嘿,這妖怪還真有本事!隻見他在酒席之間,身子輕輕一晃,瞬間就變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俊俏男子。這模樣長得那叫一個出眾: 他的容貌氣質優雅大方,身材挺拔不凡。
說起話來,盡顯官家風範,一舉一動都透著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論才華,就像曹植作詩那般容易;論長相,好似潘安一樣,隻要出門就會被人追捧,水果都往他車上扔。
他頭上戴著一頂鵲尾冠,烏黑的頭發服服帖帖地束在冠下;身上穿著一件玉羅褶子,寬大的衣袖隨風飄動。腳下蹬著一雙繡有花紋的黑色靴子,腰間係著一條光彩照人的鸞帶。整個人看上去,真是風度翩翩的奇男子,氣宇軒昂的美少年。
公主看到妖怪變成的這副模樣,心裏十分歡喜,臉上滿是笑意。那妖怪見狀,笑著問道:“娘子,我變得怎麽樣,還不錯吧?”公主連忙點頭稱讚:“變得好!變得好極了!你這一去朝堂,我父王向來重視親情,肯定會讓文武百官留下你一起飲宴。
不過在喝酒的時候,你一定要千萬小心,萬分謹慎,可千萬別露出原來的醜樣子。要是不小心露出馬腳,泄露了秘密,那就太不成體統了。”妖怪自信滿滿地說:“娘子放心,不用你叮囑,我心裏有數。”
隻見那妖怪縱身躍上雲頭,轉眼間就來到了寶象國。他按下雲頭,收起光芒,徑直走到了朝門外麵。對著負責閣門事務的大使說道:“我是三駙馬,特地前來拜見陛下,請您幫忙轉奏一聲。”
這位黃門奏事官聽聞,趕忙來到白玉台階前,向國王稟奏道:“陛下,有三駙馬來求見,此刻正在朝門外等候宣召。” 此時,國王正和唐僧交談著,突然聽到“三駙馬”這三個字,不禁疑惑地向眾官員問道:“寡人明明隻有兩位駙馬,怎麽又冒出個三駙馬來?”眾官員紛紛猜測道:“這所謂的三駙馬,恐怕就是那妖怪來了。”
國王又問:“那要不要宣他進來呢?”唐僧心裏一緊,趕忙說道:“陛下,這妖精啊,不精通法術就不靈驗。他能知曉過去未來之事,還能騰雲駕霧,您就算不宣他,他也能進來,倒不如宣他進來,這樣還能少些麻煩。”
國王聽了唐僧的話,批準了奏請,傳旨宣召。於是,妖怪被帶到了金階之上。他像模像樣地行了舞蹈大禮,高呼萬歲,動作十分嫻熟。
眾官員見他容貌英俊瀟灑,氣質不凡,根本不敢相信他就是妖精。畢竟他們都是普通人,肉眼凡胎,隻當眼前這人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國王見他氣宇軒昂,風度翩翩,宛如能夠濟世安邦的棟梁之才,便開口詢問:“駙馬,你家在何處居住?是哪裏人氏?又是何時與我家公主喜結連理的呢?為何今日才來認親?” 那妖怪趕緊跪地叩頭,說道:“陛下,微臣是城東碗子山波月莊的人。”
國王又問:“你那座山離此地有多遠?”妖怪回答:“不遠,僅有三百裏。”國王疑惑道:“三百裏的路程,我家公主怎麽會跑到那裏,還與你成婚了呢?” 這妖怪巧舌如簧,滿臉堆笑,虛情假意地娓娓道來:“陛下,微臣自幼喜愛研習騎馬射箭,以打獵為生。十三年前,微臣帶著幾十名家童外出打獵,放鷹驅狗之際,忽然看見一隻色彩斑斕的猛虎,背上馱著一個女子,正往山坡下跑去。微臣趕忙張弓搭箭,一箭射倒了猛虎,將女子帶回了莊上。
用溫水慢慢地將她灌醒,這才救了她一命。微臣詢問她是哪裏人,她卻隻字未提‘公主’二字。要是早知道她是陛下的三公主,微臣怎敢起了私心,私自與她成婚呢?定會將她送進金殿,任憑陛下給微臣封個一官半職,也好光宗耀祖。隻因她自稱是普通民女,微臣才將她留在莊裏。我們二人郎才女貌,彼此情投意合,兩相情願,所以才結為夫妻,至今已有多年。
當時成婚之後,微臣本想把那隻老虎殺了,邀請親朋好友來慶祝一番,是公主娘娘勸我暫且莫殺。說起不殺老虎的緣由,公主娘娘有幾句話說得十分在理。她是這麽說的: ‘我們夫妻二人承蒙天地庇佑才得以結合,雖然沒有媒妁之言,也沒有什麽憑證,卻成就了這段婚姻。想來前世就有紅線將我們的腳係在一起,如今這老虎算是為我們做了媒人。’”
因為公主的這番話,我於是就把老虎的繩索解開,饒了它的性命。那老虎帶著箭傷,一路奔跑著,蹄子不停,尾巴擺動著跑遠了。誰能想到它保住了性命之後,在那山中修煉了好幾年,竟然修煉成精,專門迷惑人、傷害人。
我聽說前些年也有過幾次有人來取經,都自稱是來自大唐的唐僧,我猜想大概是這老虎害死了唐僧,拿到了他的通關文牒,於是就變成了那取經人的模樣,如今在朝堂之上哄騙主公您呢。主公啊,那個坐在繡墩上的,正是十三年前馱著公主的那隻猛虎呀,根本就不是真正來取經的人啊!
瞧瞧這位像水一樣搖擺不定、容易輕信他人的國王,肉眼凡胎又愚昧糊塗,根本識別不出妖怪的真麵目。他竟把妖怪那一番毫無根據的假話,當成了實實在在的真話,還問道:“賢駙馬,你是怎麽認出這個和尚就是馱公主的那隻老虎呢?”
那妖怪裝模作樣地回答:“主公,我常年在山中,吃的是老虎肉,穿的是虎皮衣,還和老虎一同睡覺、一同起身,怎麽會認不出來呢?” 國王又說:“你既然認得,能不能讓他現出本來的模樣給我們看看?” 妖怪立刻應道:“請借我半盞幹淨的水,我就能讓他現出原形。”國王趕忙吩咐官員去取水,然後遞給駙馬。
那妖怪接過水,站起身,走上前去,施展了一個“黑眼定身法”,嘴裏念念有詞,接著把一口水朝著唐僧噴了過去,大喊一聲:“變!”隻見唐僧的真身,一下子隱在了殿上,竟然真的變成了一隻色彩斑斕的猛虎。
此時此刻,國王和大臣們都親眼目睹,這隻老虎長得極為威風: 它額頭雪白而圓潤,身上布滿花紋,眼睛猶如閃電般銳利。四條腿的蹄子,挺拔而堅實,顯得十分崢嶸;二十隻爪子,彎曲如鉤,鋒利無比。
嘴裏長滿了鋸齒般的牙齒,耳朵尖尖連著眉毛。模樣猙獰,強壯得如同一隻大貓,氣勢凶猛,雄健得好似一頭小黃牛。它的胡須硬邦邦地豎著,猶如一根根銀色的鋼條,伸出的舌頭通紅,還散發著一股惡氣。
果真是一隻凶猛的斑斕虎,陣陣威風凜凜的氣息,似乎都吹遍了整個寶殿。
想到這兒,黃袍怪突然凶性大發,頓時起了殺公主的念頭。
且說那公主還渾然不知大禍臨頭,剛剛梳妝完畢,便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過來。一看到黃袍怪滿臉怒容,眉頭緊皺,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公主依舊陪著笑臉迎上去,輕聲問道:“郎君,究竟發生了什麽事,讓你如此煩惱呀?” 黃袍怪猛地大喝一聲,破口罵道:“你這個沒良心的賤女人,簡直毫無倫常!當初我把你帶到這兒,對你可是沒二話。
你穿的是錦繡華服,戴的是金銀首飾,要是缺了什麽東西,我就去給你找。一年四季,你衣食無憂,我每天對你情深意重。可你呢,心裏怎麽就隻想著你那爹娘,對我一點兒夫妻情分都沒有!” 公主聽了這話,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驚慌失措地說道:“郎君啊,你今天怎麽突然說起這種要分離的話呀?”
黃袍怪惡狠狠地說:“我看不清楚到底是誰想分離!我把唐僧抓來,本打算好好享用,你為什麽不先告訴我,就私自放了他?原來是你偷偷寫了書信,讓他給你傳回去,不然那兩個和尚怎麽又打上我的門,還讓我把你送回去?這事兒不是你幹的,還能有誰?” 公主連忙分辨道:“郎君,你可冤枉我了。
我哪裏寫過什麽書信呀?” 黃袍怪怒喝道:“你還敢嘴硬!現在已經抓住一個對你不利的人,這難道還不是證據嗎?” 公主疑惑地問:“是誰呀?” 黃袍怪吼道:“就是唐僧的二徒弟沙和尚!” 人到了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誰都不願意承認對自己不利的事,公主也隻能跟他耍賴。公主趕忙說道:“郎君先消消氣,咱們一起去問問他。
要是真的有書信,你就算打死我,我也心甘情願;可要是沒有書信,那你豈不是白白殺了我呀?” 黃袍怪聽了這話,根本不容公主再多說,猛地伸出一隻像簸箕一樣大的、藍得像靛青的手,一把抓住公主那如金枝玉葉般的萬縷青絲,硬生生把公主揪到跟前,然後狠狠摔在地上。
他手持鋼刀,轉身就去審問沙僧,又大喝一聲:“沙和尚!你們兩個竟敢擅自打上我的門,是不是這個女人給她國家送了書信,國王才派你們來的?”
沙僧被綁在那兒,眼睜睜看著妖精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把公主摔倒在地,還拿著刀要殺她。他心裏暗自琢磨:“很明顯就是公主寫了書信,這才救了我師父,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要是我一下子全說出來,那妖怪肯定會把公主殺了,這樣做不就成了恩將仇報嗎?罷了!罷了!罷了!
想我老沙跟著師父這麽久,一直沒立下什麽功勞來報答他,今天既然已經被抓,那就用這條命為師父報這個恩吧。” 於是,沙僧大聲嗬斥道:“你這妖怪別太張狂!公主哪裏有什麽書信,你就這樣冤枉她,還想害她性命!我們來這兒找你要公主,是有原因的。因為你把我師父抓到了洞裏,我師父看到了公主的長相和舉止。
等我們到寶象國去換通關文牒的時候,那個國王拿著公主的畫像,到處打聽詢問。國王把公主的樣子說給我師父聽,問我師父一路上有沒有見過,我師父就把在你這兒見到公主的事說了出來。國王這才知道那是他的女兒,還賜給我們禦酒,讓我們來抓你,要把公主救回宮去。
這才是事情的真相,根本就沒有什麽書信!你要是想殺,就直接殺了我老沙,可千萬別冤枉傷害無辜的人,不然就太傷天害理了!”
那妖怪見沙僧說得理直氣壯、義正言辭,氣勢不凡,心裏有些動搖,便放下手中的刀,趕忙用雙手輕輕將公主抱起來,滿臉賠笑地說道:“娘子,是我一時太魯莽衝動了,多有冒犯衝撞之處,你可千萬別怪罪呀。”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為公主理順青絲,把她的發髻重新整理好,盡顯溫柔體貼,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哄著公主進了洞府,還請公主坐到上座,不停地賠禮道歉。 公主畢竟是婦道人家,心思就像水一樣容易改變。
見妖怪這般認錯討好,態度恭敬,便回心轉意,說道:“郎君啊,你要是還念著咱們夫妻之間的恩愛,就把沙僧身上的繩子稍微鬆一鬆吧。”妖怪聽了公主這話,立刻吩咐手下的小妖們,把沙僧身上的繩子解開,不過還是將他鎖在了原地。
沙僧感覺到束縛自己的繩子被解開,雖然還被鎖著,但還是站起身來,心中暗自高興,想著:“古人說得真沒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要是我剛才不替公主說話,讓他下不來台,他又怎麽會聽公主的話,把我身上的繩子鬆一鬆呢?”
那老妖吩咐完後,又讓人準備了酒席,為公主賠禮,好讓她壓壓驚。兩人喝到酒興正濃時,老妖突然站起身,換了一件鮮亮奪目的衣服,拿了一口寶刀,係在腰間,轉身過來,輕輕撫摸著公主說:“娘子,你就在家安心吃酒,照看好兩個孩子,可別讓沙和尚跑了。趁著唐僧還在寶象國,我得趕緊去認個親。”
公主一臉疑惑地問:“你去認什麽親呀?” 老妖得意地說:“去認你父王啊。我是他的駙馬,他就是我的老丈人,哪有不去認親的道理?” 公主趕忙勸阻道:“你去不得。”
老妖不解地問:“怎麽就去不得了?” 公主解釋說:“我父王的江山並非靠征戰打拚而來,而是祖宗傳下來的。他從小就做太子,後來登基為帝,連城門都沒出過幾次,沒見過你這樣凶巴巴的大漢。你這長相實在是醜陋,要是被他瞧見,恐怕會把他嚇壞,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倒不如不去認親的好。”
老妖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既然你這麽說,那我變個英俊的模樣去不就得了。” 公主好奇地說:“那你變來讓我看看。” 嘿,這妖怪還真有本事!隻見他在酒席之間,身子輕輕一晃,瞬間就變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俊俏男子。這模樣長得那叫一個出眾: 他的容貌氣質優雅大方,身材挺拔不凡。
說起話來,盡顯官家風範,一舉一動都透著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論才華,就像曹植作詩那般容易;論長相,好似潘安一樣,隻要出門就會被人追捧,水果都往他車上扔。
他頭上戴著一頂鵲尾冠,烏黑的頭發服服帖帖地束在冠下;身上穿著一件玉羅褶子,寬大的衣袖隨風飄動。腳下蹬著一雙繡有花紋的黑色靴子,腰間係著一條光彩照人的鸞帶。整個人看上去,真是風度翩翩的奇男子,氣宇軒昂的美少年。
公主看到妖怪變成的這副模樣,心裏十分歡喜,臉上滿是笑意。那妖怪見狀,笑著問道:“娘子,我變得怎麽樣,還不錯吧?”公主連忙點頭稱讚:“變得好!變得好極了!你這一去朝堂,我父王向來重視親情,肯定會讓文武百官留下你一起飲宴。
不過在喝酒的時候,你一定要千萬小心,萬分謹慎,可千萬別露出原來的醜樣子。要是不小心露出馬腳,泄露了秘密,那就太不成體統了。”妖怪自信滿滿地說:“娘子放心,不用你叮囑,我心裏有數。”
隻見那妖怪縱身躍上雲頭,轉眼間就來到了寶象國。他按下雲頭,收起光芒,徑直走到了朝門外麵。對著負責閣門事務的大使說道:“我是三駙馬,特地前來拜見陛下,請您幫忙轉奏一聲。”
這位黃門奏事官聽聞,趕忙來到白玉台階前,向國王稟奏道:“陛下,有三駙馬來求見,此刻正在朝門外等候宣召。” 此時,國王正和唐僧交談著,突然聽到“三駙馬”這三個字,不禁疑惑地向眾官員問道:“寡人明明隻有兩位駙馬,怎麽又冒出個三駙馬來?”眾官員紛紛猜測道:“這所謂的三駙馬,恐怕就是那妖怪來了。”
國王又問:“那要不要宣他進來呢?”唐僧心裏一緊,趕忙說道:“陛下,這妖精啊,不精通法術就不靈驗。他能知曉過去未來之事,還能騰雲駕霧,您就算不宣他,他也能進來,倒不如宣他進來,這樣還能少些麻煩。”
國王聽了唐僧的話,批準了奏請,傳旨宣召。於是,妖怪被帶到了金階之上。他像模像樣地行了舞蹈大禮,高呼萬歲,動作十分嫻熟。
眾官員見他容貌英俊瀟灑,氣質不凡,根本不敢相信他就是妖精。畢竟他們都是普通人,肉眼凡胎,隻當眼前這人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國王見他氣宇軒昂,風度翩翩,宛如能夠濟世安邦的棟梁之才,便開口詢問:“駙馬,你家在何處居住?是哪裏人氏?又是何時與我家公主喜結連理的呢?為何今日才來認親?” 那妖怪趕緊跪地叩頭,說道:“陛下,微臣是城東碗子山波月莊的人。”
國王又問:“你那座山離此地有多遠?”妖怪回答:“不遠,僅有三百裏。”國王疑惑道:“三百裏的路程,我家公主怎麽會跑到那裏,還與你成婚了呢?” 這妖怪巧舌如簧,滿臉堆笑,虛情假意地娓娓道來:“陛下,微臣自幼喜愛研習騎馬射箭,以打獵為生。十三年前,微臣帶著幾十名家童外出打獵,放鷹驅狗之際,忽然看見一隻色彩斑斕的猛虎,背上馱著一個女子,正往山坡下跑去。微臣趕忙張弓搭箭,一箭射倒了猛虎,將女子帶回了莊上。
用溫水慢慢地將她灌醒,這才救了她一命。微臣詢問她是哪裏人,她卻隻字未提‘公主’二字。要是早知道她是陛下的三公主,微臣怎敢起了私心,私自與她成婚呢?定會將她送進金殿,任憑陛下給微臣封個一官半職,也好光宗耀祖。隻因她自稱是普通民女,微臣才將她留在莊裏。我們二人郎才女貌,彼此情投意合,兩相情願,所以才結為夫妻,至今已有多年。
當時成婚之後,微臣本想把那隻老虎殺了,邀請親朋好友來慶祝一番,是公主娘娘勸我暫且莫殺。說起不殺老虎的緣由,公主娘娘有幾句話說得十分在理。她是這麽說的: ‘我們夫妻二人承蒙天地庇佑才得以結合,雖然沒有媒妁之言,也沒有什麽憑證,卻成就了這段婚姻。想來前世就有紅線將我們的腳係在一起,如今這老虎算是為我們做了媒人。’”
因為公主的這番話,我於是就把老虎的繩索解開,饒了它的性命。那老虎帶著箭傷,一路奔跑著,蹄子不停,尾巴擺動著跑遠了。誰能想到它保住了性命之後,在那山中修煉了好幾年,竟然修煉成精,專門迷惑人、傷害人。
我聽說前些年也有過幾次有人來取經,都自稱是來自大唐的唐僧,我猜想大概是這老虎害死了唐僧,拿到了他的通關文牒,於是就變成了那取經人的模樣,如今在朝堂之上哄騙主公您呢。主公啊,那個坐在繡墩上的,正是十三年前馱著公主的那隻猛虎呀,根本就不是真正來取經的人啊!
瞧瞧這位像水一樣搖擺不定、容易輕信他人的國王,肉眼凡胎又愚昧糊塗,根本識別不出妖怪的真麵目。他竟把妖怪那一番毫無根據的假話,當成了實實在在的真話,還問道:“賢駙馬,你是怎麽認出這個和尚就是馱公主的那隻老虎呢?”
那妖怪裝模作樣地回答:“主公,我常年在山中,吃的是老虎肉,穿的是虎皮衣,還和老虎一同睡覺、一同起身,怎麽會認不出來呢?” 國王又說:“你既然認得,能不能讓他現出本來的模樣給我們看看?” 妖怪立刻應道:“請借我半盞幹淨的水,我就能讓他現出原形。”國王趕忙吩咐官員去取水,然後遞給駙馬。
那妖怪接過水,站起身,走上前去,施展了一個“黑眼定身法”,嘴裏念念有詞,接著把一口水朝著唐僧噴了過去,大喊一聲:“變!”隻見唐僧的真身,一下子隱在了殿上,竟然真的變成了一隻色彩斑斕的猛虎。
此時此刻,國王和大臣們都親眼目睹,這隻老虎長得極為威風: 它額頭雪白而圓潤,身上布滿花紋,眼睛猶如閃電般銳利。四條腿的蹄子,挺拔而堅實,顯得十分崢嶸;二十隻爪子,彎曲如鉤,鋒利無比。
嘴裏長滿了鋸齒般的牙齒,耳朵尖尖連著眉毛。模樣猙獰,強壯得如同一隻大貓,氣勢凶猛,雄健得好似一頭小黃牛。它的胡須硬邦邦地豎著,猶如一根根銀色的鋼條,伸出的舌頭通紅,還散發著一股惡氣。
果真是一隻凶猛的斑斕虎,陣陣威風凜凜的氣息,似乎都吹遍了整個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