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沿著道路已經走了許久,周圍一片寂靜,隻有他們的腳步聲和馬蹄聲在空氣中回響。突然,路旁傳來一聲尖銳的呼哨聲,緊接著,六個身形矯健的人猛地衝了出來,他們每個人都手持長槍短劍,利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強弓也已拉滿弦,氣勢洶洶地大喝一聲:“那和尚!哪裏走!


    趁早留下馬匹,放下行李,我們便饒你性命,讓你過去!”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把唐僧嚇得不輕,他隻感覺自己的靈魂都要飛散了,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一下子就從馬背上跌落下來,癱坐在地上,臉色慘白,嘴唇哆嗦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孫悟空見狀,趕忙伸出手,穩穩地扶起唐僧,臉上帶著一絲輕鬆的笑意,安慰道:“師父,您放心吧,沒什麽大不了的事兒。這些人啊,在我看來,都是來給我們送衣服和盤纏的。”


    唐僧聽了,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地看著孫悟空,結結巴巴地說道:“悟空,你是不是耳朵不太好使了?他們剛才明明說要我們留下馬匹和行李,你怎麽反倒說他們要給我們衣服和盤纏呢?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孫悟空拍了拍唐僧的肩膀,自信滿滿地說道:“師父,您就別管了,隻管守好咱們的衣服、行李和馬匹就行。


    待我老孫去和他們較量一番,看看情況到底如何。” 唐僧還是不放心,著急地拉住孫悟空的衣角,說道:“悟空啊,俗話說‘好手不抵雙拳,雙拳不如四手’。


    你看看他們那邊可有六條大漢呢,而且一個個身強力壯、武器精良,你就這麽一個小小的人兒,怎麽敢去和他們爭鬥呢?這太危險了,我們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 孫悟空卻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輕輕掙脫了唐僧的手,說道:“師父,您就瞧好吧。”


    說完,便大踏步地朝著那六個人走了過去,身上散發著一股無畏的氣息,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場爭鬥。


    孫悟空本就膽量過人,哪容得這些人如此囂張,也不等他們繼續聒噪,便大踏步走上前去。隻見他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對著那六個人行了個禮,臉上帶著似有若無的笑意,不緊不慢地問道:“各位這是有什麽緣由,要攔住我這貧僧的去路呢?”


    其中一人滿臉橫肉,惡狠狠地說道:“我們乃是在這山林間打劫的大王,不過嘛,也是行好心的山主。我們的大名早就傳揚在外了,量你這和尚也沒聽說過。識相的話,就趕緊把東西留下,我們便放你過去;要是敢說半個‘不’字,定叫你碎屍粉骨!” 孫悟空聽了,嘴角微微上揚,不屑地說道:“喲,巧了!我也是祖傳的大王,在這山裏待的年頭也不少了,可還真沒聽過你們有什麽了不起的大名。”


    那六人聽了,互相看了一眼,似乎覺得受到了輕視,其中一個瘦高個高聲說道:“你這和尚是真不知道,那我就說給你聽聽:我叫眼看喜,他是耳聽怒,旁邊這位是鼻嗅愛,再旁邊的是舌嚐思,還有意見欲和身本憂。”


    孫悟空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直抹眼淚,好一會兒才止住笑,嘲諷道:“我當是什麽厲害角色,原來是六個毛賊!你們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正是你們的主人公,如今倒來擋我的路。這樣吧,把你們打劫來的珍寶都拿出來,我還可以大發慈悲,與你們分成七分,大家都有份,然後便饒了你們,如何?”


    這六個毛賊一聽,頓時七情上臉,有的麵露欣喜,有的怒目圓睜,有的滿臉貪欲,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憂心忡忡,有的欲念大起,一時間也顧不上什麽章法,吵吵嚷嚷地一起衝了上來,嘴裏罵罵咧咧:“


    這和尚太無禮了!你自己啥都沒有,反倒來跟我們要東西!” 說罷,他們紛紛掄起手中的槍,揮舞著劍,一窩蜂地朝著孫悟空劈頭蓋臉地亂砍過去。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乒乓乒乓的砍擊聲不絕於耳,足足砍了七八十下。 而孫悟空呢,就那麽靜靜地站在中間,神色坦然,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那些砍殺過來的武器,在他眼中就如同兒戲一般。


    那幾個毛賊砍得氣喘籲籲,手臂都酸麻了,卻見孫悟空毫發無損,不禁麵麵相覷,其中一個忍不住說道:“好和尚!你這腦袋還真是硬啊!” 孫悟空聽了,又是一陣大笑,說道:“湊合著能看得過去吧!


    我看你們也砍得手都困了,是不是累得不行了?現在也該輪到我老孫取出個針兒來耍耍了。” 那幾個毛賊一聽,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疑惑,其中一個撓撓頭,說道:“這和尚難道是個改行做和尚的針灸郎中?我們又沒病沒痛的,說什麽動針的話,真是莫名其妙!”


    孫悟空不慌不忙地伸出手,往耳朵裏輕輕一掏,隨即拔出一根繡花針兒。隻見他迎著風輕輕一晃,那針兒瞬間化作一條鐵棒,足有碗口粗細,在日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他穩穩地將鐵棒握在手中,大喝一聲:“你們這些毛賊,不要跑!也讓老孫我打一棍兒試試手,看看這許久未用的家夥還順不順手!”


    這六個毛賊哪裏見過這般神奇的變化,頓時嚇得膽戰心驚,四散奔逃。孫悟空卻怎會輕易放過他們,隻見他邁開大步,如疾風般朝著逃散的毛賊們追去。他身形靈活,三兩下就將這幾個毛賊團團圍住,手中的鐵棒高高舉起,毫不留情地朝著他們一一打去。


    不一會兒,這六個毛賊就都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沒了氣息。 孫悟空麵不改色,利落地剝下他們的衣服,將他們身上的盤纏搜刮幹淨,這才心滿意足地扛著戰利品,滿臉笑吟吟地回到唐僧身邊,說道:“師父,您放心前行吧,那些毛賊已經被老孫我剿滅幹淨了。”


    唐僧看著孫悟空,臉上的神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痛心疾首地說道:“你這可真是闖下大禍了!他們雖然是打劫的強盜,但就算把他們送到官府,按照律法也罪不至死啊。


    你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隻應該將他們趕走就行了,怎麽能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們全都打死呢?這可是無故傷害他人的性命啊,你這樣的行為,怎麽能做一個和尚呢?我們出家人講究的是‘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要有慈悲之心,你怎麽就完全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現在還好是在這荒山野嶺之中,沒有人會追究,如果到了城市裏,萬一有人不小心衝撞了你,你也這樣行凶,拿著棍子亂打傷人,那我這個當師父的該怎麽辦?我們還怎麽能順利地繼續西行呢?” 孫悟空聽了唐僧的話,有些不以為然地撓撓頭,說道:“師父,我要是不打死他們,他們可就要打死您了啊。” 唐僧氣得直搖頭,說道:“我身為出家人,寧可死也決不敢做行凶之事。


    我就算死,也隻是我一個人的性命,可你卻殺了他們六個人,這讓我如何向人解釋呢?這件事情如果告到官府,就算你老子是當官的,也說不過去啊。” 孫悟空撇撇嘴,滿不在乎地說道:“


    不瞞師父說,我老孫在五百年前,還在花果山稱王稱霸的時候,也不知道打死過多少人呢。要是像您說的這樣去打官司,估計也得收到不少狀紙呢。”


    唐僧一聽,更是火冒三丈,怒目圓睜地說道:“就是因為你以前無法無天,在人間肆意橫行,欺騙上天,冒犯聖上,才會遭受這五百年前的災難。


    如今你既然已經入了佛門,要是還像以前那樣行凶作惡,一味地傷害生靈,那你就去不了西天,也做不成和尚了!你這樣做實在是太惡劣了!太惡劣了!” 孫悟空見師父如此生氣,心中也有些懊悔,但嘴上卻還是不太服氣,隻是默默地站在一旁,聽著師父的教訓,想著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這孫悟空啊,本就生性高傲,哪裏受得了這被人數落的氣。他瞧著三藏在那兒不停地絮絮叨叨,心裏的火氣“噌”地一下就冒了上來,再也按捺不住,大聲吼道:“你既然這麽說我做不得和尚,去不了西天,那就別這般沒完沒了地厭煩我、數落我了,我走便是!”


    三藏正說得投入,壓根沒料到他會突然來這麽一句,一時間也沒顧得上回應。孫悟空見此情形,脾氣一上來,使起性子,猛地將身子往上一躥,同時大喊一聲:“老孫去也!” 三藏聽到這聲喊,急忙抬起頭來,卻哪裏還有孫悟空的蹤影。


    隻聽得“呼”的一聲,一陣疾風刮過,孫悟空早已施展神通,朝著東邊飛奔而去,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下可好,隻留下三藏獨自一人站在原地,孤孤單單的,他無奈地搖著頭,嘴裏不停地歎氣,心中滿是悲戚與哀怨,暗自思忖道:“


    這潑猴啊!怎麽這般不聽教誨!我不過就是說了他幾句,他怎麽就這麽任性,一下子就跑得沒了影蹤?罷了!罷了!罷了!大概也是我命中注定不該收徒弟,不該有這同行之人吧!如今想要找他,卻不知去哪裏找;想要呼喚他,也沒人應答。罷了,走就走,來就來,隨他去吧!”


    三藏強忍著心中的失落與惆悵,重新振作精神,心中默默念道:“罷了,即便沒有旁人幫扶,我也要舍身拚命地前往西天取經,一切但憑自己的主意了。”說罷,他整了整衣衫,牽起韁繩,繼續踏上了這西去的艱難路程,隻是那背影顯得愈發孤獨和堅毅。


    那唐僧無奈地長歎了一口氣,隻得自己動手收拾起行李來。他把行李仔細地捆綁好,然後搭放在馬背上,卻也沒了騎馬的心思,隻是一隻手拄著錫杖,另一隻手緊緊揪著韁繩,滿臉落寞,孤孤單單地朝著西邊緩緩前行。 走了沒一會兒,前方蜿蜒的山路之上,出現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


    隻見她雙手捧著一件綿衣,綿衣之上還放著一頂花帽,正不緊不慢地朝著唐僧這邊走來。 唐僧瞧見老婦人越走越近,趕忙慌亂地牽住馬,往道路的右側靠了靠,恭恭敬敬地站在那裏,給老婦人讓行。 老婦人走到近前,停下腳步,上下打量了一番唐僧,臉上滿是關切,開口問道:“你這是從哪裏來的長老呀,怎麽一個人孤孤單單地走在這兒呢?”


    唐僧雙手合十,微微躬身,禮貌地回答道:“弟子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奉了大唐皇帝的聖旨,要前往西天去拜謁活佛,求取真經的。” 老婦人聽了,微微皺了皺眉頭,接著說道:“西方的佛所在的乃是大雷音寺,在天竺國界那邊呢,從這兒到那兒可有十萬八千裏的路程呀。你就這樣獨自一人,既沒有個同行的伴侶,又沒了徒弟在身邊照應,你可怎麽能走到那兒去呢?”


    唐僧一聽,臉上滿是無奈與惋惜,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弟子前些日子倒是收了一個徒弟,可那徒弟生性潑辣、凶狠頑皮,我不過就是說了他幾句,他呀,便不肯聽從教誨,一賭氣就跑得沒影沒蹤了。” 說完,唐僧又是一聲輕歎,心中對那不知去向的徒弟,既有幾分埋怨,又有諸多的擔憂,隻是這取經之路還得繼續,哪怕隻剩自己,也得咬著牙走下去呀。


    那老婦人聽聞唐僧之言,微微歎了口氣,眼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之色,說道:“我這兒有一件綿布直裰和一頂嵌金花帽,原本是我兒子的。可憐他隻當了三天和尚,便不幸早早夭折了。我剛剛才從他所在的寺廟回來,在那兒哭了一場,與他師父告別後,就把這兩件衣帽帶了回來,也好留個念想。


    長老啊,你既然有個徒弟,我便把這衣帽送給你吧。” 三藏麵露感激之色,但還是擺了擺手,略帶遺憾地說道:“承蒙老母親這般慷慨賜予,隻是我那徒弟已經走了,這衣帽我也不敢領受啊。” 老婦人聽聞此言,微微一怔,連忙問道:“他往哪去了呢?”


    三藏抬起頭,朝東邊的方向望了望,回答道:“我就聽到‘呼’的一聲,他便朝著東邊回去了。” 老婦人略作思索,接著說道:“東邊不遠的地方,就是我家,說不定他往我家那邊去了。


    我這兒還有一篇咒語,叫做‘定心真言’,也被稱作‘緊箍兒咒’。你可以暗暗地將它念熟,牢牢地記在心裏,千萬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我這就去追上他,讓他回來繼續跟著你。


    等他回來後,你便將這衣帽給他穿戴。倘若他不聽從你的使喚,你就默默地念這個咒語,他就再也不敢行凶作惡了,也絕對不敢再離開你了。”


    三藏聽後,心中半信半疑,但想到那頑劣的徒弟,又覺得不妨一試。他雙手接過衣帽,仔細端詳,心中暗自揣測這咒與衣帽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能降伏那野性難馴的徒弟。而老婦人則在一旁,神色關切,似乎對這計劃胸有成竹,隻等著看那徒弟回來後的情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西遊記:精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風隨竹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隨竹影並收藏白話西遊記:精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