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正在這兒說著話呢,那聲音卻已然驚動了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大聖。大聖被困在山根底下,本就憋了一肚子的煩悶與怨氣,此刻聽到有人在山上吟詩,句句似乎都在說他過往的那些事兒,感覺就像在揭他的短處,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扯著嗓子高聲叫道:“是哪個家夥在山上吟詩呢,專挑我的那些事兒來說,這不是故意讓我難堪嘛!”


    觀音菩薩聽到這喊聲,當下便順著山路,徑直往山下走去,想要一探究竟。來到山腳下,隻見那石崖之下,土地公、山神,還有負責監押大聖的天將們,都趕忙迎了上來,紛紛向菩薩行禮參拜,隨後便引著菩薩來到了大聖的麵前。


    觀音菩薩定睛一看,隻見大聖被壓在一個石匣之中,雖然嘴巴還能說話,可整個身子卻被死死地禁錮著,根本動彈不得。菩薩看著大聖,神色平靜,開口問道:“姓孫的,你可認得我呀?” 大聖聽聞此言,用力地睜開那雙火眼金睛,目光中透著幾分銳利,上下打量了菩薩一番後,使勁兒地點著頭,扯著嗓子高聲叫道:“我怎麽會不認得你呀!


    你不就是那住在南海普陀落伽山,專門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南無觀世音菩薩嘛!哼,承蒙您還能惦記著我呀,承您看顧了!我被困在這鬼地方,那日子過得真是度日如年呐,這麽長時間了,竟然沒有一個算得上是相知的朋友來看我一眼,我都快被憋悶壞了。你這是從哪兒來呀?”


    觀音菩薩雙手合十,一臉淡然地說道:“我乃是奉了如來佛祖的法旨,要前往東土去尋找那取經人,正好路過此處,所以特地留步,來看看你現在的狀況呀。”菩薩的聲音平和沉穩,在這五行山下緩緩回蕩,仿佛給這壓抑的氛圍帶來了一絲別樣的氣息。


    大聖一臉急切與渴望,眼中滿是哀求之色,大聲說道:“菩薩呀,想當年那如來佛祖哄騙了我,把我壓在這座五行山下,到如今都已經五百多年了呀!我被死死地困在這裏,渾身都動彈不得,根本沒辦法施展本領掙脫出去。菩薩,您就行行好,方便一下,救救我老孫吧,我實在是受夠這苦日子了啊!”


    觀音菩薩微微皺眉,看著大聖,語氣嚴肅地說道:“你這家夥,當初犯下的罪孽那可是太深重了呀。要是現在把你救出來,我還真擔心你又會闖出什麽大禍來,到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所以這事兒還得慎重考慮啊。”


    大聖一聽,趕忙急切地說道:“菩薩啊,我已經知道後悔了呀!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被困,我心裏早就明白自己當初的那些莽撞行為是不對的了。我現在真心誠意地希望您大發慈悲,給我指一條明路,我心甘情願去修行,改過自新,絕對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胡作非為了呀。”


    也正是應了那句話:人心之中隻要生出一個念頭,哪怕再細微,天地之間都會知曉得清清楚楚。這世間若是做了善事或者惡事卻沒有相應的報應,那麽這乾坤天地恐怕就存在偏私了呀。大聖此刻滿心期盼著菩薩能夠相信他的悔意,給他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讓他能夠擺脫這長久的禁錮,踏上一條不一樣的修行之路,去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呢。


    觀音菩薩聽到大聖如此誠懇地表達悔意與想要修行的決心後,心中滿是歡喜,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著大聖溫和地說道:“《聖經》裏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說出的話語是善意的,那麽即便相隔千裏之外,也會有人響應;可要是說出的話語不善,即便在千裏之外,人們也會違背它。


    ’如今你既然有了這般向善的心念,那這樣吧,待我去到東土大唐國,尋找到一個前來取經的有緣人之後,讓他來解救你。到那時,你便跟著他做個徒弟,秉持我佛教的教義,一心修行,正式歸入我佛門之中,再去努力修成正果,你看怎麽樣呀?”


    大聖聽聞此言,眼中頓時閃爍出興奮的光芒,連連大聲回應道:“願去!願去!隻要能脫離這困境,隻要能有機會修成正果,我老孫一百個願意啊!” 觀音菩薩微微點頭,笑意更濃了些,接著說道:“既然你有心歸入佛門求得善果,那我便給你起個法名吧。” 大聖趕忙說道:“菩薩,我早就已經有名字了呀,我叫孫悟空呢。”


    觀音菩薩聽了這話,又高興地說道:“這可真是巧了呀,我此前已經讓兩個人歸降,拜入佛門了,他們的法名都是按照‘悟’字來排行的。如今你也是‘悟’字排行,恰好與他們相契合,這實在是太好了,太好了呀!看來咱們這緣分也是注定的呢。如此一來,也不用再多叮囑什麽了,我這便繼續趕路去了。”


    說罷,觀音菩薩便準備動身離開。而那大聖經過這一番交談,已然是見性明心,真心誠意地想要歸入佛教,一心期盼著取經人的到來,好開啟自己新的修行之路;觀音菩薩呢,則懷著對取經大業的關切,滿含深情與用心,繼續去尋訪那合適的神僧,去完成這意義非凡的東土之行,讓佛法能在東土大唐廣為傳播,度化更多的有緣之人。


    觀音菩薩和木叉行者告別了孫悟空所在的五行山後,便一路朝著東邊行進。他們駕著祥雲,速度極快,沒過多久,就來到了長安大唐國的地界。


    到了目的地,觀音菩薩和木叉行者收起雲霧,施展神通,搖身一變,化作了兩個模樣頗為寒酸、身上好似生著疥癩的遊方僧人,而後大搖大擺地走進了長安城。這城裏十分熱鬧,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他們邊走邊看,不知不覺間,天色就漸漸暗了下來。 當走到大市街旁的時候,一座土地神祠出現在眼前,二人便徑直走了進去。


    這一下,可把土地神嚇得不輕,心裏直發慌,那些守護神祠的鬼兵們也個個膽戰心驚,不過他們很快就認出了來人正是觀音菩薩,趕忙紛紛跪下叩頭,誠惶誠恐地將菩薩師徒接入神祠之中。 那土地神不敢有絲毫耽擱,又急匆匆地跑去通報給城隍、社令,以及長安城裏各個廟宇的神隻們。不多時,眾神都知曉了菩薩駕臨的消息,紛紛趕來參見,一個個滿臉惶恐,齊聲說道:“菩薩啊,實在是罪過,還望您恕罪,我們來得太遲了,有失遠迎呀。”


    觀音菩薩神色平靜,擺了擺手說道:“你們都不必過於緊張,不過有一點務必牢記,切不可走漏一絲一毫的消息。我此次乃是奉了如來佛祖的法旨,特意來到此處尋訪那取經人。如今隻是借你們這廟宇,暫且住上幾日,等到訪到了真正有佛緣的取經僧人,我便會回去複命。


    在此期間,你們都要謹守秘密啊。” 眾神聽了菩薩的吩咐,連連應諾,隨後各自回到自己原本所在的地方去了。而這座土地神祠呢,便安排讓土地神暫時到城隍廟裏去住,把地方騰出來給菩薩師徒。觀音菩薩和木叉行者則隱去了真實的身形,悄然潛藏在這神祠之中,靜靜等待著那有緣的取經人出現。隻是呀,究竟最後會尋訪出哪個僧人作為取經人呢,這就隻能且聽下回分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西遊記:精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風隨竹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隨竹影並收藏白話西遊記:精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