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直愣愣,


    綠韭菜,水蓬蓬,


    一家人吃得笑盈盈...


    七裏八裏十五裏,


    箍轆匠騎的個黑毛驢,


    打在張家莊的刹地裏,


    不知道現在吃著呢,還是站著呢?


    報上名來,我箍轆匠的便是,我媽生我弟兄三個,老大是個毛毛匠,老二學了個倒銅,唯我老三生得乖舛,愛收拾個破缸爛罐。今日天氣陽和,不免收拾起我的尕子,馬子,四片瓦子,金剛鑽子,箱子擔子,釘缸去來!”


    (箍轆匠:舊社會釘碗箍缸的匠人;刹地:深翻後鬆軟的地;毛毛匠:做皮貨的匠人;倒銅匠:打造金銀銅器的匠人;乖舛:荒誕幽默。)


    1988年立秋這天,一大早太陽剛升起來,陽曹村大隊部的戲台上,就響起了久違的西北小調。


    張永泰頭戴氈帽,抹著白鼻梁,唱起了《釘缸》。


    “張老三,你個木逼臉(不要臉)的老騷戶,娃子都快娶媳婦子了,還唱《釘缸》這號子(這種)酸曲小調呢?”


    “就是,這《釘缸》可是封建四舊,要是再日子(以前),就該把張老三這老木逼臉抓起來批鬥了!”


    戲台下,幾個婆姨紅著臉笑罵道。


    “你們懂個啥,不知道這雅到頭就俗了,俗到頭就雅了嗎?”


    張永泰眼睛一瞪:“你們這些假惺惺的婆姨,嘴上罵我老騷戶,心裏還巴不得我把《釘缸》唱得再酸些呢!”


    “哈哈哈!”


    “你聽聽這個老騷戶,還越說越來了!”


    婆姨們哄笑起來。


    張永泰又說道:“我們莊戶家受苦人,日子就像破缸爛罐,天天得箍修(勉力維持),再不唱點酸曲小調笑一場,活得還有個球意思?”


    改革開放已經十年,大人娃娃不再餓肚子,可西北農村莊戶人家的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


    “要說這釘缸,的確有些年月沒人唱了,再不唱怕就沒有人會唱了...”


    “虧了張老三還記得全!”


    戲台下的人又紛紛點頭。


    “張永泰,你還有心情在這裏唱酸曲兒?你家張衛東說要退學,下學期不來報名了,你怕還不知道吧?”


    戲台下,傳來一個女人的冷笑。


    卻是陽曹小學的夏老師。


    她是南方人,上山下鄉的時候來到了西北陽曹村,嫁給了村支書的兒子賀強,當了民辦老師,生子成家,就再也沒有回去。


    就像被風吹來的草籽,在西北大漠邊貧瘠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


    夏老師可不愛聽什麽西北酸曲小調。


    在她看來,張永泰這《釘缸》小曲粗鄙不堪,簡直就是臭不要臉的耍流氓,便出言譏諷。


    “啥?張衛東要退學?這狗慫東西咋沒和我說?”


    張永泰一聽夏老師的話,一把扯掉頭上的氈帽,“騰”地跳下戲台,擠出人群走了。


    “唉,將(剛)把張老三的釘缸聽到興頭上,叫夏老師給攪黃了...”


    “張永泰家的三娃子張衛東也真是的,年年留級,小學上了十年還在五年級,壓根就念不進去書嘛!”


    “不念書咋行呢?想不在這沙窩窩裏受苦,隻有念書一條路啊!”


    鄉親們紛紛搖頭歎息。


    陽曹村地處河西走廊武涼地區的沙城縣青湖鄉,三麵被沙漠包圍,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生活條件很艱苦,人們就非常注重娃娃們的教育。


    再窮再難的人家,也得讓娃娃上完小學,絕不能再當“睜眼瞎(文盲)”。


    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盡量供娃娃們上個初中高中,萬一考上大學,就能走出沙窩窩,不用再在風地裏受苦。


    這幾乎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要是誰家的娃娃考上了大學,走出了陽曹村這個沙窩窩,便成了全村的驕傲,全家人都會得到所有人的敬重。


    像張衛東這樣上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的孩子,在陽曹村簡直就是離經叛道的敗類。


    張永泰三步並作兩步回到家裏,就見三兒子張衛東和五兒子張學文在院子裏的沙棗樹下玩。


    “老三,你是不是給夏老師說,不想再念書了?”


    張永泰瞪著張衛東問道。


    “就是的。”


    張衛東低頭悶聲回答。


    “啥?你還答應得大剌剌的?老子今天非用家法抽死你這狗慫東西!”


    張永泰一腳踹翻張衛東,就衝進上房取他的“家法”。


    一邊的張學文見狀,趕緊跑到東屋找大哥張勝利搬救兵。


    “大哥!爹又打三哥了!”


    “老三又咋了?”


    躺在炕上看書的張勝利,一骨碌翻起身跳下炕,趿拉著鞋就出了東屋。


    隻見怒不可遏的父親張永泰,掄著“家法”,夾頭夾腦地狠抽跪在廊簷下的三弟張衛東。


    所謂“家法”,其實就是一根沙棗木棍,三尺來長,筆直光滑,是脾氣暴躁的張永泰專門用來教訓兒子的工具。


    不過,能讓張永泰動用“家法”的,基本上都是老三張衛東。


    老大張勝利二十歲了,已經成了大人,踏實穩重,勤快能幹,在家裏能做一半的主,張永泰現在遇事都和他商量。


    最小的老五張學文才十一歲,雖然調皮愛玩,卻也不幹太出格的事情,再加上學習好,張永泰從小溺愛他,生氣時隻是踢一腳嚇唬,很少請出家法打張學文。


    至於二丫頭張冬梅和四丫頭張春蘭,都是本分安靜的姑娘,一向由母親王桃香管教,張永泰最多瞪一眼,從小到大一指頭都沒有指過。


    隻有老三張衛東從小是個“強板筋”,潑皮膽大,踢天弄井,惹是生非,三天兩頭就被張永泰請出“家法”來教訓。


    張衛東六歲開始在陽曹村小學上學,整天打架鬧事,從不學習,是出了名的刺頭,哪個老師見了他都頭疼,不願意帶他,就讓張衛東留級。


    於是,張衛東幾乎年年留級,在陽曹小學上了十年學,一直到十六歲還在五年級,被老五張學文追上,成了一個班的同學。


    現在張衛東居然不和家裏說就自作主張要輟學,惹得張永泰前所未有的雷霆暴怒。


    母親王桃香帶著兩個丫頭也從西屋出來,焦急地抹淚,卻都不敢上來勸。


    也就隻有老大張勝利,還能上來攔擋。


    “又咋了嘛?”


    張勝利趕緊上前,擋在張衛東身前。


    “老大,那年家裏實在恓惶,才沒有供你念高中,一想起來老子就虧心!現在我到簸箕溝煤礦上搞副業,苦死苦活地供他們幾個念書,老三這狗慫東西居然不想念書了!”


    張永泰氣得口角發白,渾身發抖,揮動家法又是一頓亂抽,好幾下都抽在了張勝利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總有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馬出涼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馬出涼州並收藏流年總有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