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尉遲宣和霍蘇璃換了件不起眼的軍大衣,裏麵穿上防彈衣,霍蘇璃裏麵穿了一件快拔槍套,帶著手槍,還拿著她的傘,二人手挽手到地下停車場溜達一番,想打聽點消息。
地下停車場溫度還是比較高,在零下10到20度,越靠出口越冷。這比起上麵來講簡直就是天堂了。在停車場中間,很多人擺著小攤,蹲在地上或者靠在汽車上等著主顧。也有少數人非常活躍,這個攤上看看那個攤上問問。經常可以看到大包小裹的物資交換。
不少攤位上有小狗小貓賣和換。尉遲宣想到四個字“易子而食”。看到攤主順眼一點,尉遲宣便給放下一包狗糧或者貓糧。
在一個攤位上,尉遲宣看到有人擺出幾件小瓷器來賣。
小攤不大,地上連塊布也沒鋪,就擺了四五個小盤子小杯子,左邊是幾個盒子,應該是裝瓷器的包裝盒,右邊還有個小夜燈照著。
仔細一看,尉遲宣差點笑出聲來。這瓷器也太假了。但看到出來擺攤的是個瘦弱的小女孩時,尉遲宣突然心生憐憫,於是裝模作樣和她討價還價一番,最後用一包5袋的方便麵加一包火腿腸,買下來她的那個落款“大清乾隆年製”的小貼花盤子。
這場交易,就是按照天災之前的價格,尉遲宣怕都是十足十地賠了。
小女孩倒是知足,高高興興地收攤回家,把她的瓷杯子什麽的都裝到盒子裏,把方便麵和火腿腸裝到一個大藍布袋子的最底下,盒子放在最上麵,然後站起來便走。
她這一站起來,才看出來其實個子並不矮,不比霍蘇璃差。她腿長上身短,坐著看起來就顯得個子很矮。並且捂的嚴實,看不出麵貌如何。不過可以肯定,這可不是小女孩。
霍蘇璃眼尖,看到旁邊一輛車後麵有個細狗般的男人躲躲閃閃,拿車當掩護,但眼睛一直盯著女孩。看她收攤走了,便跟了上去。
霍蘇璃和尉遲宣耳語了兩句,尉遲宣也是個古道熱腸、俠肝義膽的人,他便讓霍蘇裏多小心身後,兩個人也遠遠地跟著。
尉遲宣原本想著這人如果有壞心,怎麽著也得到人少的地方再動手,沒想到這個細狗實在是等不得了。剛走出幾步就上手搶那個女孩,抓住女孩的布袋子就拽。那女孩先是一驚,馬上便大喊救命。
聲音雖然不小,邊上的人也不算太少,但哪個願意管閑事,不少人都漠然地看著。
那細狗力氣也不大,拽了幾次那布袋子都沒拽下來,便開始騰出一隻手打這女孩的頭,兩下便把女孩打倒在地。這女孩倒也堅強,手還是死死抓著袋子。
尉遲宣見了大怒,緊趕兩步,借著衝過去的力量便是一記側踹,把這細狗踹了個趔趄,倒在地上。
這細狗倒在地上仍然抓著袋子不肯鬆手,尉遲宣又照他小腿踩了一腳,這細狗吃痛,才放開了手。見搶劫無望,隻好爬起來拐著跑掉了。
打跑了這個搶東西的細狗,尉遲宣轉頭扶起來女孩。這時女孩的圍巾和帽子已經在剛才的拉扯中掉了下來,在尉遲宣眼前的是一張非常清秀漂亮的瓜子臉,皮膚白皙不遜霍蘇璃,高挺的鼻梁,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一彎柳葉眉,頭發盤了個頂梁發髻,用一根銀簪子別著,算是個丸子頭,倒像個小道姑。雖然瘦,但卻沒有塌腮癟嘴,臉頰仍然飽滿,書卷氣十足,是個真正的古典美女。
有一首《蝶戀花》讚此女的風度:
瘦影輕搖眉黛淺,
玉骨清寒,心蘊千般遠。
淡淡書香隨月滿,
素衣如雪臨風展。
眉底幽思誰解見,
自有琴音,獨對斜陽晚。
暗換流年春水歎,
盈盈才情似花豔。
尉遲宣忙問道:
“怎麽樣,有沒有受傷?”
看得出來女孩還是被打的有些懵,她揉揉頭,晃晃脖子,好像開機自檢般自我檢查了一番,說道:
“謝謝,我沒啥事。多謝你救我。”
尉遲宣決定好人做到底,轉頭問霍蘇璃:
“要不咱倆送她一程吧。”
霍蘇璃倒是大度,她笑道:
“好啊,那就走兩步吧,當活動腿腳了。”
這女孩便在前麵帶路,一路來到了10棟樓的入口。
女孩客氣地說:
“謝謝哥哥姐姐,我叫黃瑾熙,我家就在10棟樓,要不哥哥姐姐你們到我家坐一會兒吧。”
霍蘇璃也報了自己和尉遲宣的姓名,便說:
“好,我們送你上樓。”
三人上樓,尉遲宣便偷問霍蘇璃:
“上去做什麽?”
霍蘇璃笑著小聲說道:
“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對人家小女孩感興趣,我這不是為了你嗎?”
尉遲宣大為窘迫,老臉一紅,隻得說:
“夫人說笑了,說笑了。”
霍蘇璃也不慣著他,朝他腰間掐一把,沒想到防彈衣質量真是不錯,防彈也防掐,反倒自己手指生疼。
黃瑾熙家住在2樓,沒一會就到了。進得屋裏,她喊一聲:
“姥爺我回來了。”
隻聽得屋裏有個老人說道:
“乖寶,凍壞了吧,快到屋裏暖和暖和。”
尉遲宣仔細觀瞧這間房子,這套住宅是三室兩廳的戶型,裝修比較古典風,不過有意思的是,客廳裏還真沒有土豪們常用的成套紅木家具,而是比較通俗的沙發茶幾,一看舒適度就很高。
和一般人家不同,大客廳裏沒有電視。以至於尉遲宣一進來都覺得少了些什麽,感到有點莫名其妙的不適應。
本應該是一般人家放電視的那麵牆上,是一架占滿一麵牆的大多寶閣,也叫博古架。中間有圓形造型,兩邊方形。靠牆立著,上麵多是各種瓷器,瓶瓶罐罐的也很好看。也有些文房珍玩,看來主人相當熱愛收藏,但實在是水平不高,估計是一件真貨都沒有。不過這個多寶閣倒是好看,自己手裏就缺這麽一個,擺在大廳應該還是很氣派。
可尉遲宣仔細打量一下多寶閣的時候,卻發現有些不同之處。多寶閣上的瓷器,都是光芒內斂,火氣全無,色澤也是溫潤如玉。
地下停車場溫度還是比較高,在零下10到20度,越靠出口越冷。這比起上麵來講簡直就是天堂了。在停車場中間,很多人擺著小攤,蹲在地上或者靠在汽車上等著主顧。也有少數人非常活躍,這個攤上看看那個攤上問問。經常可以看到大包小裹的物資交換。
不少攤位上有小狗小貓賣和換。尉遲宣想到四個字“易子而食”。看到攤主順眼一點,尉遲宣便給放下一包狗糧或者貓糧。
在一個攤位上,尉遲宣看到有人擺出幾件小瓷器來賣。
小攤不大,地上連塊布也沒鋪,就擺了四五個小盤子小杯子,左邊是幾個盒子,應該是裝瓷器的包裝盒,右邊還有個小夜燈照著。
仔細一看,尉遲宣差點笑出聲來。這瓷器也太假了。但看到出來擺攤的是個瘦弱的小女孩時,尉遲宣突然心生憐憫,於是裝模作樣和她討價還價一番,最後用一包5袋的方便麵加一包火腿腸,買下來她的那個落款“大清乾隆年製”的小貼花盤子。
這場交易,就是按照天災之前的價格,尉遲宣怕都是十足十地賠了。
小女孩倒是知足,高高興興地收攤回家,把她的瓷杯子什麽的都裝到盒子裏,把方便麵和火腿腸裝到一個大藍布袋子的最底下,盒子放在最上麵,然後站起來便走。
她這一站起來,才看出來其實個子並不矮,不比霍蘇璃差。她腿長上身短,坐著看起來就顯得個子很矮。並且捂的嚴實,看不出麵貌如何。不過可以肯定,這可不是小女孩。
霍蘇璃眼尖,看到旁邊一輛車後麵有個細狗般的男人躲躲閃閃,拿車當掩護,但眼睛一直盯著女孩。看她收攤走了,便跟了上去。
霍蘇璃和尉遲宣耳語了兩句,尉遲宣也是個古道熱腸、俠肝義膽的人,他便讓霍蘇裏多小心身後,兩個人也遠遠地跟著。
尉遲宣原本想著這人如果有壞心,怎麽著也得到人少的地方再動手,沒想到這個細狗實在是等不得了。剛走出幾步就上手搶那個女孩,抓住女孩的布袋子就拽。那女孩先是一驚,馬上便大喊救命。
聲音雖然不小,邊上的人也不算太少,但哪個願意管閑事,不少人都漠然地看著。
那細狗力氣也不大,拽了幾次那布袋子都沒拽下來,便開始騰出一隻手打這女孩的頭,兩下便把女孩打倒在地。這女孩倒也堅強,手還是死死抓著袋子。
尉遲宣見了大怒,緊趕兩步,借著衝過去的力量便是一記側踹,把這細狗踹了個趔趄,倒在地上。
這細狗倒在地上仍然抓著袋子不肯鬆手,尉遲宣又照他小腿踩了一腳,這細狗吃痛,才放開了手。見搶劫無望,隻好爬起來拐著跑掉了。
打跑了這個搶東西的細狗,尉遲宣轉頭扶起來女孩。這時女孩的圍巾和帽子已經在剛才的拉扯中掉了下來,在尉遲宣眼前的是一張非常清秀漂亮的瓜子臉,皮膚白皙不遜霍蘇璃,高挺的鼻梁,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一彎柳葉眉,頭發盤了個頂梁發髻,用一根銀簪子別著,算是個丸子頭,倒像個小道姑。雖然瘦,但卻沒有塌腮癟嘴,臉頰仍然飽滿,書卷氣十足,是個真正的古典美女。
有一首《蝶戀花》讚此女的風度:
瘦影輕搖眉黛淺,
玉骨清寒,心蘊千般遠。
淡淡書香隨月滿,
素衣如雪臨風展。
眉底幽思誰解見,
自有琴音,獨對斜陽晚。
暗換流年春水歎,
盈盈才情似花豔。
尉遲宣忙問道:
“怎麽樣,有沒有受傷?”
看得出來女孩還是被打的有些懵,她揉揉頭,晃晃脖子,好像開機自檢般自我檢查了一番,說道:
“謝謝,我沒啥事。多謝你救我。”
尉遲宣決定好人做到底,轉頭問霍蘇璃:
“要不咱倆送她一程吧。”
霍蘇璃倒是大度,她笑道:
“好啊,那就走兩步吧,當活動腿腳了。”
這女孩便在前麵帶路,一路來到了10棟樓的入口。
女孩客氣地說:
“謝謝哥哥姐姐,我叫黃瑾熙,我家就在10棟樓,要不哥哥姐姐你們到我家坐一會兒吧。”
霍蘇璃也報了自己和尉遲宣的姓名,便說:
“好,我們送你上樓。”
三人上樓,尉遲宣便偷問霍蘇璃:
“上去做什麽?”
霍蘇璃笑著小聲說道:
“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對人家小女孩感興趣,我這不是為了你嗎?”
尉遲宣大為窘迫,老臉一紅,隻得說:
“夫人說笑了,說笑了。”
霍蘇璃也不慣著他,朝他腰間掐一把,沒想到防彈衣質量真是不錯,防彈也防掐,反倒自己手指生疼。
黃瑾熙家住在2樓,沒一會就到了。進得屋裏,她喊一聲:
“姥爺我回來了。”
隻聽得屋裏有個老人說道:
“乖寶,凍壞了吧,快到屋裏暖和暖和。”
尉遲宣仔細觀瞧這間房子,這套住宅是三室兩廳的戶型,裝修比較古典風,不過有意思的是,客廳裏還真沒有土豪們常用的成套紅木家具,而是比較通俗的沙發茶幾,一看舒適度就很高。
和一般人家不同,大客廳裏沒有電視。以至於尉遲宣一進來都覺得少了些什麽,感到有點莫名其妙的不適應。
本應該是一般人家放電視的那麵牆上,是一架占滿一麵牆的大多寶閣,也叫博古架。中間有圓形造型,兩邊方形。靠牆立著,上麵多是各種瓷器,瓶瓶罐罐的也很好看。也有些文房珍玩,看來主人相當熱愛收藏,但實在是水平不高,估計是一件真貨都沒有。不過這個多寶閣倒是好看,自己手裏就缺這麽一個,擺在大廳應該還是很氣派。
可尉遲宣仔細打量一下多寶閣的時候,卻發現有些不同之處。多寶閣上的瓷器,都是光芒內斂,火氣全無,色澤也是溫潤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