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蘇璃和尉遲宣開玩笑,拿一根孔雀尾羽掃了尉遲宣眼睛一下,結果差點瞎了。
霍蘇璃嚇了一跳,忙扔了羽毛跑去救護。尉遲宣這隻顧得揉眼睛,涕淚橫流,好一會方緩了過來,才能睜開眼。
尉遲宣這下大驚:
“我的媽呀,不得了不得了,你這是什麽妖法!”
霍蘇璃看他沒事了,才放心下來,笑道:
“就是羽毛掃了你眼睛一下啊。”
“那怎麽會這麽難受?”
霍蘇璃如實道來,原來她從小就跟著爸爸學擊劍。爸爸年輕時曾是巴伐利亞地區擊劍比賽花劍冠軍,德國擊劍錦標賽花劍季軍。而她爸爸也是和自己爸爸學的劍術。再往上幾輩,家裏是有封號的騎士老爺,祖上還曾是條頓騎士團的。
出身這樣武德充沛的世家,又學了十幾年,練了十幾年的劍術,功夫自然是不同凡響。
尉遲宣聽著這些,欣喜不已,突然問道:
“你漢名霍蘇璃,嗯,你家族和霍亨索倫有什麽關係嗎?”
“哎呀,這都被你看出來啦!是的,我是這個家族的後裔。你怎麽就猜得出來!你是第一個猜出來的。”
說著,霍蘇璃給了尉遲宣甜蜜一吻,心中更是對這個男人厚愛三分。
霍亨索倫家族起源於德國士瓦本公國境內的黑欣根附近,其始祖布爾夏德一世在11世紀初葉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上內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從15世紀起,這個家族成為勃蘭登堡-普魯士及德意誌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開枝散葉,後裔眾多。
尉遲宣沒想到這還是個貴族後裔,但她這一手擊劍功夫可是非同尋常。他心中暗忖:這是拿羽毛給了我一下,尚且如此,哪怕是換個江米條、紙吸管,眼都被她戳瞎了。有這等手藝,難怪別人拿她沒辦法。
霍蘇璃又告訴他,這幾天連著有幾個人打她主意,上次回去時樓道裏還遇到了一個賊人,基本上都是被她戳瞎一隻眼。有一個躲得比較快,鼻子給戳塌了。
尉遲宣大為好奇:
“那你武器在哪呢?沒看到你帶著劍呀?”
霍蘇璃笑道:
“你沒看見我那把雨傘嗎?”
尉遲宣這才恍然大悟。那雨傘拿起來戳人可不就是一柄劍一般。小時候同學鬧著玩沒少拿著雨傘胡戳。
霍蘇璃又幽幽地說:
“當然,那把雨傘傘柄裏麵也還是有一把劍的。”
尉遲宣大為好奇,趕緊跑到地下室門口那,把傘給拿了上來。
霍蘇璃接過傘,一擰傘柄,“唰”的一道寒光,手中便多出來一把劍,翻手作勢要戳尉遲宣,尉遲宣馬上跪下抱大腿做求饒狀。惹得霍蘇璃掩口而笑。
尉遲宣仔細品鑒這把劍。這把劍是典型的十八十九世紀德意誌細身劍,但這柄劍為了能裝到雨傘裏而沒有安裝護手,長度比一般的劍要短上一點點,但也不算明顯,方便藏在拐杖或者雨傘裏。老照片裏經常可以看到,歐洲紳士會拿一根文明棍或者攜帶一把雨傘,其實很多時候那裏麵藏的就是一把這樣的防身用劍。
這柄劍是精鋼打造,劍身前細後粗,細的地方有小指粗細,截麵類似奔馳標的y字三棱形,劍尖鋒利無比,劍身三麵三道血槽,棱線也是精心打磨過,相當鋒利。劍身後半截則相對粗了一些,凹槽也沒了。這劍戳在哪裏哪裏就是個三角形的口子。不過整體上劍的分量很輕,感覺一斤都不到。
尉遲宣挽了個劍花,讚不絕口道:
“好劍,果然是好劍!你就是用這個把賊人們眼睛戳瞎的?”
“怎麽可能,我哪有那個本事。如果用這劍那直接就紮透了。用這個劍精確地紮到眼睛,還不會往後一直紮透大腦,我可有點控製不來。如果紮靶子可能還行,真正打鬥起來還是控製不住。我是用雨傘尖戳的。”
聽霍蘇璃如此輕描淡寫地說,尉遲宣半晌說不出話。
這小丫頭可是個了不得的戰力!
“那,你會用槍嗎?”
“會。每年冬天我都跟我爸爸回國打獵。”
尉遲宣再度有些自卑起來。
好像自己除了年齡大,也沒什麽特長了。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已經有了須彌空間這樣的一件神器,這還不夠嗎?
做人嘛,不能貪得無厭,要知足常樂,對,知足常樂,知足常樂。再說了,如此美人就在自己身邊,還有啥不知足的。
尉遲宣想了想,轉頭拿出來幾柄國內某知名廠家製作的迅捷劍,讓霍蘇璃看看哪把適合她。結果這些劍在行家眼裏就是樣子貨,都不堪大用。尉遲宣耐心請教,才明白這種冷兵器樣式、材料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其重心位置和重量。不是內行,做出來的東西徒有其表,重心重量都不對,用著便不順手甚至很可能極其吃力。霍蘇璃一連看了二十多把,基本都是樣子貨,不是說不能用,但用著實在是比較別扭。最大的問題是國產貨都比較沉。霍蘇璃打比方道:
“就好像用主餐刀切牛排,不是說沒法切,但確實不順手。”
最後隻有兩把迅捷劍感覺尚可,後來,尉遲宣拿出來一把在加拿大戶外用品店牆上順來的劍,這才讓小美女滿意起來。
這把劍是典型的小劍,也就是花劍,劍條和蘇璃那把傘中劍長短差不多,不過是扁平的,前半部分開刃,後半部分比較厚實。護手盤不大,雕刻精美。霍蘇璃做了幾個動作,英姿颯爽,看得尉遲宣呆了,馬上拿出一束花跪地來獻,贏得美人一笑。
霍蘇璃果然內行,一眼便識得這把劍,是法國兩三百年前比較流行的小劍。
她大笑著說:
“這把劍還是不錯的,很實用,但是比我們德國的細身劍差多了。你知道嗎,當年法國佬還想偷我們細身劍的製造方法,但他們太笨了,直到手槍都普及了也沒做出來。”
好吧,看來兩國之間的世仇至今仍在。
霍蘇璃嚇了一跳,忙扔了羽毛跑去救護。尉遲宣這隻顧得揉眼睛,涕淚橫流,好一會方緩了過來,才能睜開眼。
尉遲宣這下大驚:
“我的媽呀,不得了不得了,你這是什麽妖法!”
霍蘇璃看他沒事了,才放心下來,笑道:
“就是羽毛掃了你眼睛一下啊。”
“那怎麽會這麽難受?”
霍蘇璃如實道來,原來她從小就跟著爸爸學擊劍。爸爸年輕時曾是巴伐利亞地區擊劍比賽花劍冠軍,德國擊劍錦標賽花劍季軍。而她爸爸也是和自己爸爸學的劍術。再往上幾輩,家裏是有封號的騎士老爺,祖上還曾是條頓騎士團的。
出身這樣武德充沛的世家,又學了十幾年,練了十幾年的劍術,功夫自然是不同凡響。
尉遲宣聽著這些,欣喜不已,突然問道:
“你漢名霍蘇璃,嗯,你家族和霍亨索倫有什麽關係嗎?”
“哎呀,這都被你看出來啦!是的,我是這個家族的後裔。你怎麽就猜得出來!你是第一個猜出來的。”
說著,霍蘇璃給了尉遲宣甜蜜一吻,心中更是對這個男人厚愛三分。
霍亨索倫家族起源於德國士瓦本公國境內的黑欣根附近,其始祖布爾夏德一世在11世紀初葉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上內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從15世紀起,這個家族成為勃蘭登堡-普魯士及德意誌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開枝散葉,後裔眾多。
尉遲宣沒想到這還是個貴族後裔,但她這一手擊劍功夫可是非同尋常。他心中暗忖:這是拿羽毛給了我一下,尚且如此,哪怕是換個江米條、紙吸管,眼都被她戳瞎了。有這等手藝,難怪別人拿她沒辦法。
霍蘇璃又告訴他,這幾天連著有幾個人打她主意,上次回去時樓道裏還遇到了一個賊人,基本上都是被她戳瞎一隻眼。有一個躲得比較快,鼻子給戳塌了。
尉遲宣大為好奇:
“那你武器在哪呢?沒看到你帶著劍呀?”
霍蘇璃笑道:
“你沒看見我那把雨傘嗎?”
尉遲宣這才恍然大悟。那雨傘拿起來戳人可不就是一柄劍一般。小時候同學鬧著玩沒少拿著雨傘胡戳。
霍蘇璃又幽幽地說:
“當然,那把雨傘傘柄裏麵也還是有一把劍的。”
尉遲宣大為好奇,趕緊跑到地下室門口那,把傘給拿了上來。
霍蘇璃接過傘,一擰傘柄,“唰”的一道寒光,手中便多出來一把劍,翻手作勢要戳尉遲宣,尉遲宣馬上跪下抱大腿做求饒狀。惹得霍蘇璃掩口而笑。
尉遲宣仔細品鑒這把劍。這把劍是典型的十八十九世紀德意誌細身劍,但這柄劍為了能裝到雨傘裏而沒有安裝護手,長度比一般的劍要短上一點點,但也不算明顯,方便藏在拐杖或者雨傘裏。老照片裏經常可以看到,歐洲紳士會拿一根文明棍或者攜帶一把雨傘,其實很多時候那裏麵藏的就是一把這樣的防身用劍。
這柄劍是精鋼打造,劍身前細後粗,細的地方有小指粗細,截麵類似奔馳標的y字三棱形,劍尖鋒利無比,劍身三麵三道血槽,棱線也是精心打磨過,相當鋒利。劍身後半截則相對粗了一些,凹槽也沒了。這劍戳在哪裏哪裏就是個三角形的口子。不過整體上劍的分量很輕,感覺一斤都不到。
尉遲宣挽了個劍花,讚不絕口道:
“好劍,果然是好劍!你就是用這個把賊人們眼睛戳瞎的?”
“怎麽可能,我哪有那個本事。如果用這劍那直接就紮透了。用這個劍精確地紮到眼睛,還不會往後一直紮透大腦,我可有點控製不來。如果紮靶子可能還行,真正打鬥起來還是控製不住。我是用雨傘尖戳的。”
聽霍蘇璃如此輕描淡寫地說,尉遲宣半晌說不出話。
這小丫頭可是個了不得的戰力!
“那,你會用槍嗎?”
“會。每年冬天我都跟我爸爸回國打獵。”
尉遲宣再度有些自卑起來。
好像自己除了年齡大,也沒什麽特長了。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已經有了須彌空間這樣的一件神器,這還不夠嗎?
做人嘛,不能貪得無厭,要知足常樂,對,知足常樂,知足常樂。再說了,如此美人就在自己身邊,還有啥不知足的。
尉遲宣想了想,轉頭拿出來幾柄國內某知名廠家製作的迅捷劍,讓霍蘇璃看看哪把適合她。結果這些劍在行家眼裏就是樣子貨,都不堪大用。尉遲宣耐心請教,才明白這種冷兵器樣式、材料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其重心位置和重量。不是內行,做出來的東西徒有其表,重心重量都不對,用著便不順手甚至很可能極其吃力。霍蘇璃一連看了二十多把,基本都是樣子貨,不是說不能用,但用著實在是比較別扭。最大的問題是國產貨都比較沉。霍蘇璃打比方道:
“就好像用主餐刀切牛排,不是說沒法切,但確實不順手。”
最後隻有兩把迅捷劍感覺尚可,後來,尉遲宣拿出來一把在加拿大戶外用品店牆上順來的劍,這才讓小美女滿意起來。
這把劍是典型的小劍,也就是花劍,劍條和蘇璃那把傘中劍長短差不多,不過是扁平的,前半部分開刃,後半部分比較厚實。護手盤不大,雕刻精美。霍蘇璃做了幾個動作,英姿颯爽,看得尉遲宣呆了,馬上拿出一束花跪地來獻,贏得美人一笑。
霍蘇璃果然內行,一眼便識得這把劍,是法國兩三百年前比較流行的小劍。
她大笑著說:
“這把劍還是不錯的,很實用,但是比我們德國的細身劍差多了。你知道嗎,當年法國佬還想偷我們細身劍的製造方法,但他們太笨了,直到手槍都普及了也沒做出來。”
好吧,看來兩國之間的世仇至今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