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怕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雖然在朝堂之上臉上還能繃得住,等到那些挨了班子的官員一個個全都被送走退朝後,他再也坐不住,轉身就奔回後宮。想去找皇太後說話,皇太後這一回也是真的心寒了,知道氣數已盡,再不願見這個辛苦扶持上來的蠢東西一眼。
新皇跑去找寵妃,寵妃早就得到消息怕得躲在宮裏不肯出來,就算見了他,也是一臉慘白,話都說不利索。
想去找皇後,可皇後被廢,如今身居冷宮,新皇礙於麵子又不願往冷宮去一步。方到此刻,他才覺得,自己竟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常公不得已起複後,頭一件事就是進宮麵聖,卻隻在後宮中找到這個臉上一陣白一陣紅的已經沒了膽魄的新皇。
東宮的人馬,在接二連三的鎮壓和夜襲失敗後,所剩無幾。要靠他們去保護皇宮,簡直可笑。奈何如今武將們都不願再為新皇出力,常公建言,不妨先安撫好武將,給他們想要的東西,滿足之後讓他們來保衛皇城,屆時削減俸祿的事再一步一步來。
新皇卻是不願,又提到孫青陽的名字,叫嚷說封他一個爵位,要他趕緊帶著人守住皇城。
常公冷笑,揮了衣袖,幹脆不說話了,由著他又急急下詔封賞孫青陽。
孫青陽領了詔書後會不會如願行事,新皇不知,可為了能再多一層保障,新皇又給宋家一子授了大將軍一職,連帶著將宋家的幾個姻親都封了將軍,命他們即可領兵出征,務必在奉元城外就擋下成王大軍。
宋家這下慌了。
封什麽官都行,就這大將軍鬧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宋家很想抗旨不尊,可想想之前朝堂上那些被打得重傷的同僚,一時害怕了,隻得唯唯諾諾應下差事,心裏後悔地直哭。
看見宋家領命退下,新皇仿佛終於心安了一些,又對著常公說了幾句話,轉身去找寵妃愉悅身心。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殊不知常公現下,已在考慮此刻將這人棄了,改投九皇子還來不來得及。
虞聞作為先行軍,在閑情莊不過停留了一天一夜,成王大軍就已快到奉元城。臨出門前,桑榆自告奮勇幫著虞聞舒經活絡,好好按揉了一把肌肉,又將來時的一身甲胄仔仔細細擦洗了一遍,方才服侍他穿好,又送到門口。
“一切小心。”桑榆很想說你別衝在最前頭,想想又將話咽下,“家裏頭的事,你放心。左右那些夜襲的人,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會再跑來送死了。”
夜襲一事,是新皇的主意。虞家人從奉元城逃了出去,全都躲在城外的閑情莊內。將虞家人殺了,為的是給暴動的武將們一個交代,可不光人沒死成,就連負傷的虞安也不知躲到了哪裏,這個交代自然也就成不了。新皇往前不行,往後也不行,又想著不用收回成命就想鎮壓下暴動,這種美事怎麽也實現不了,不得已徹底惱了,這才有了之前朝政上一係列最坑人的詔書。
“我還是將人留給你……”
虞聞仍舊有些不放心。夜襲者,的確有要將虞家滅口以安撫暴動武將的意思,可也有要拿下九皇妃威脅九皇子的原因。
桑榆搖頭,正色道:“成王大軍逼近奉元城,隻怕新皇和那幫狗賊這時候隻顧得上守城了,分不出什麽人手來搭理我們。”話罷,桑榆掩口淺笑,“如今,武將們全都因了暴動一事聚集在城內城外,不知還能調遣出多少人為了他們賣命。不若我帶人去遊說遊說,興許還能為你們多招些人馬。”
“不必遊說,已有將軍投奔我處,等成王大軍來此,人馬融合之後,便能破城而入,匡扶正義。”
桑榆愣了下,隨即明白過來。這一路他們既能暢通無阻,定然是有成王的威名加上九皇子的允諾的關係,勢必也招收了不少人馬。
離開北地時的十萬大軍,隻怕此刻早已出了十萬。
一日後,宋家領了三萬精兵駐守在奉元城外,因忌憚不日將至的成王大軍。三萬精兵並不敢著急上前。領兵的宋家之子不過是個紙上談兵之人,學過兵書,卻從未當真下過沙場,如今正苦苦守在營地中。
三個時辰之後,斥候來報,成王大軍過奎子嶺,已往這邊趕來!
又過一個時辰,宋家之子遭人反水,項上人頭被偏將親自砍下,以使者身份送至陣前。三萬精兵不戰而屈,隨即被成王打散編入麾下各部。
又過半個時辰,大軍兵臨城下。
“什麽?”新皇以為自己聽錯了,猛地掀開床簾下到地上,匆匆套上龍袍,顧不上失儀,幾步就衝出寵妃的宮殿,對著宮門外跪了一地的大臣,怒道,“這是怎麽回事?三萬精兵呢?!”
宋家大哭:“軍內造反!他們殺了小兒,還將小兒的頭顱砍下,呈給了成王!三萬精兵,無一傷亡,全都叛主,投奔了成王大軍,誓要和成王、九殿下一起平亂賊清……清君側!”
新皇隻覺得耳朵嗡嗡作響,腦海裏頓時一片空白。
三萬的精兵,還是好說歹說從人手裏搶來的,還沒幾個時辰,就這樣全部白白送了出去。
東宮舊臣們麵麵相覷,心底都不安極了,最後都看向常公,盼著他能出個主意。常公皺了下眉頭,到底還是不願就這麽放棄,正要說什麽時,新皇又發難了:“去召孫青陽入宮!”
“聖上!”眾臣連忙阻攔。這孫青陽是孫宰相的人,誰知會不會也生了別的心思。將皇城交給孫青陽把守,已經讓所有人都提心吊膽了,這時候還要召他入宮……
新皇卻是不願再聽,恨不能這個時候將那些阻攔自己的人都殺了。可還沒等他動手,外麵就有人急匆匆來報說奉元城的城門開了。
這一回,所有人的臉色都白了。
三萬精兵不戰而降,本來緊閉的城門也被人從裏頭打開相迎。新皇再蠢,此刻也知道,這是有人在城裏給他們做接應!
眾臣慌張急了,一時都在猜測會是誰。唯獨常公臉色沉下,回身吩咐侍從告誡皇宮守衛,若是膽敢放逆賊進宮,株連九族!
他們都忘了,那三萬精兵本就是城中暴動將領的手下,即便暫時願意幫忙,在見了什麽都不懂卻指手畫腳的新將軍後,直接就決定反水,然而投奔成王和九皇子。
至於,城中接應的人,也是那些仍在城中的武將。
與其為一個愚蠢的皇帝賣命,沒錢沒好處,倒不如跟著成王反了,至於最後究竟是成王稱帝,還是九皇子稱帝,卻都不是他們該想的事。
“還不快召孫青陽入宮!孫相公呢!人呢!”新皇大怒,揪住傳信那人,惡狠狠道,“快去把人給我找來!要是慢了一步,讓那些亂臣賊子打入宮中,我唯你是問!”
他已經急壞了,一連說了兩個“我”字卻絲毫不自知。
眾臣慌忙,想要趁亂逃出宮去,見新皇已經沒了章法,當即也顧不得其他,恐慌地轉身就要往宮外逃。他們的父母妻兒還在府中,原以為跟著新皇日後還能加官進爵,到頭來這是要連命都丟了!
“回來!都給我回來!”
新皇越喊越氣,可那些大臣們此刻隻想著趕緊逃跑,興許還能留下命來,對他的喊叫完全是充耳不聞的狀態。
常公已經不願再說話。如今,與其想著逃命,不如有些骨氣,等著九皇子破城吧。
新皇沒了頭腦,想找人護駕,可此時此刻,後宮亂成一團,宮人宦官四處逃命,儼然沒有誰還有功夫去服侍新皇。
“聖上!”
已被罷黜的皇後扶著皇太後緩步走來,見了新皇微微福身行禮。
“母後……”新皇急了,匆匆上前,“母後,皇叔他帶著老九就要殺進來了!”
“聖上稍安勿躁。”皇太後擺擺手,“你是先皇一紙詔書冊封的太/子,是天命所歸的皇帝,你若是怕了,就是氣短,就是在告訴世人,詔書是假的!”
“可詔書的確……”
新皇的話隻冒了個頭,便見皇太後眼睛一瞪,立馬偃旗息鼓:“那母後的意思是……”
皇太後看著新皇,又看了看默默搖頭的常公,閉了閉眼道:“宋家,不能留了。你將宋家推出去,就說這幾日誤信佞臣,不成想竟惹出滔天大禍。將宋家滿門抄斬後,記得,你還要發罪己書昭告天下,以求諒解。”
同一時刻,奉元城城門大開。城中有已集結好的大軍嚴陣以待,領頭一人騎在馬上,黑色甲胄,手持長槍,神采飛揚,正是被新皇抱了極大希望的孫青陽。
孫青陽策馬上前,才出城門,翻身下馬,虞聞本在九皇子左右,見他上前,便也往前走了幾步。
“總算是來了!再晚一步,我怕是要忍不住幫你們先殺進皇宮揍那蠢人一頓了!”孫青陽一把攬住虞聞,笑道。身後偏將咳嗽兩聲。孫青陽愣了愣,隨即見著虞聞身後的成王和九皇子,這才收回手,走近,單膝跪地,抱拳道:“王爺,殿下,臣孫青陽恭迎二位。”
他一跪下,身後眾將士遂嘩啦一聲全部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九皇子和孫青陽不曾深交,隻知這一位雖放浪形骸,卻是孫宰相最得意的孫子,又與虞聞情同手足,當下寬慰一笑,上前伸手一扶:“好。”
待孫青陽起身,九皇子回頭看了眼成王,見他頷首,幾步上前,麵對眾將,沉聲道:“眾將士聽令!”
身前身後十數萬大軍齊聲應和。
九皇子凝眸望著城中街道,望向遠方皇宮,朗聲道:“與我等一起,平亂賊清君側!”
作者有話要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雖然在朝堂之上臉上還能繃得住,等到那些挨了班子的官員一個個全都被送走退朝後,他再也坐不住,轉身就奔回後宮。想去找皇太後說話,皇太後這一回也是真的心寒了,知道氣數已盡,再不願見這個辛苦扶持上來的蠢東西一眼。
新皇跑去找寵妃,寵妃早就得到消息怕得躲在宮裏不肯出來,就算見了他,也是一臉慘白,話都說不利索。
想去找皇後,可皇後被廢,如今身居冷宮,新皇礙於麵子又不願往冷宮去一步。方到此刻,他才覺得,自己竟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常公不得已起複後,頭一件事就是進宮麵聖,卻隻在後宮中找到這個臉上一陣白一陣紅的已經沒了膽魄的新皇。
東宮的人馬,在接二連三的鎮壓和夜襲失敗後,所剩無幾。要靠他們去保護皇宮,簡直可笑。奈何如今武將們都不願再為新皇出力,常公建言,不妨先安撫好武將,給他們想要的東西,滿足之後讓他們來保衛皇城,屆時削減俸祿的事再一步一步來。
新皇卻是不願,又提到孫青陽的名字,叫嚷說封他一個爵位,要他趕緊帶著人守住皇城。
常公冷笑,揮了衣袖,幹脆不說話了,由著他又急急下詔封賞孫青陽。
孫青陽領了詔書後會不會如願行事,新皇不知,可為了能再多一層保障,新皇又給宋家一子授了大將軍一職,連帶著將宋家的幾個姻親都封了將軍,命他們即可領兵出征,務必在奉元城外就擋下成王大軍。
宋家這下慌了。
封什麽官都行,就這大將軍鬧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宋家很想抗旨不尊,可想想之前朝堂上那些被打得重傷的同僚,一時害怕了,隻得唯唯諾諾應下差事,心裏後悔地直哭。
看見宋家領命退下,新皇仿佛終於心安了一些,又對著常公說了幾句話,轉身去找寵妃愉悅身心。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殊不知常公現下,已在考慮此刻將這人棄了,改投九皇子還來不來得及。
虞聞作為先行軍,在閑情莊不過停留了一天一夜,成王大軍就已快到奉元城。臨出門前,桑榆自告奮勇幫著虞聞舒經活絡,好好按揉了一把肌肉,又將來時的一身甲胄仔仔細細擦洗了一遍,方才服侍他穿好,又送到門口。
“一切小心。”桑榆很想說你別衝在最前頭,想想又將話咽下,“家裏頭的事,你放心。左右那些夜襲的人,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會再跑來送死了。”
夜襲一事,是新皇的主意。虞家人從奉元城逃了出去,全都躲在城外的閑情莊內。將虞家人殺了,為的是給暴動的武將們一個交代,可不光人沒死成,就連負傷的虞安也不知躲到了哪裏,這個交代自然也就成不了。新皇往前不行,往後也不行,又想著不用收回成命就想鎮壓下暴動,這種美事怎麽也實現不了,不得已徹底惱了,這才有了之前朝政上一係列最坑人的詔書。
“我還是將人留給你……”
虞聞仍舊有些不放心。夜襲者,的確有要將虞家滅口以安撫暴動武將的意思,可也有要拿下九皇妃威脅九皇子的原因。
桑榆搖頭,正色道:“成王大軍逼近奉元城,隻怕新皇和那幫狗賊這時候隻顧得上守城了,分不出什麽人手來搭理我們。”話罷,桑榆掩口淺笑,“如今,武將們全都因了暴動一事聚集在城內城外,不知還能調遣出多少人為了他們賣命。不若我帶人去遊說遊說,興許還能為你們多招些人馬。”
“不必遊說,已有將軍投奔我處,等成王大軍來此,人馬融合之後,便能破城而入,匡扶正義。”
桑榆愣了下,隨即明白過來。這一路他們既能暢通無阻,定然是有成王的威名加上九皇子的允諾的關係,勢必也招收了不少人馬。
離開北地時的十萬大軍,隻怕此刻早已出了十萬。
一日後,宋家領了三萬精兵駐守在奉元城外,因忌憚不日將至的成王大軍。三萬精兵並不敢著急上前。領兵的宋家之子不過是個紙上談兵之人,學過兵書,卻從未當真下過沙場,如今正苦苦守在營地中。
三個時辰之後,斥候來報,成王大軍過奎子嶺,已往這邊趕來!
又過一個時辰,宋家之子遭人反水,項上人頭被偏將親自砍下,以使者身份送至陣前。三萬精兵不戰而屈,隨即被成王打散編入麾下各部。
又過半個時辰,大軍兵臨城下。
“什麽?”新皇以為自己聽錯了,猛地掀開床簾下到地上,匆匆套上龍袍,顧不上失儀,幾步就衝出寵妃的宮殿,對著宮門外跪了一地的大臣,怒道,“這是怎麽回事?三萬精兵呢?!”
宋家大哭:“軍內造反!他們殺了小兒,還將小兒的頭顱砍下,呈給了成王!三萬精兵,無一傷亡,全都叛主,投奔了成王大軍,誓要和成王、九殿下一起平亂賊清……清君側!”
新皇隻覺得耳朵嗡嗡作響,腦海裏頓時一片空白。
三萬的精兵,還是好說歹說從人手裏搶來的,還沒幾個時辰,就這樣全部白白送了出去。
東宮舊臣們麵麵相覷,心底都不安極了,最後都看向常公,盼著他能出個主意。常公皺了下眉頭,到底還是不願就這麽放棄,正要說什麽時,新皇又發難了:“去召孫青陽入宮!”
“聖上!”眾臣連忙阻攔。這孫青陽是孫宰相的人,誰知會不會也生了別的心思。將皇城交給孫青陽把守,已經讓所有人都提心吊膽了,這時候還要召他入宮……
新皇卻是不願再聽,恨不能這個時候將那些阻攔自己的人都殺了。可還沒等他動手,外麵就有人急匆匆來報說奉元城的城門開了。
這一回,所有人的臉色都白了。
三萬精兵不戰而降,本來緊閉的城門也被人從裏頭打開相迎。新皇再蠢,此刻也知道,這是有人在城裏給他們做接應!
眾臣慌張急了,一時都在猜測會是誰。唯獨常公臉色沉下,回身吩咐侍從告誡皇宮守衛,若是膽敢放逆賊進宮,株連九族!
他們都忘了,那三萬精兵本就是城中暴動將領的手下,即便暫時願意幫忙,在見了什麽都不懂卻指手畫腳的新將軍後,直接就決定反水,然而投奔成王和九皇子。
至於,城中接應的人,也是那些仍在城中的武將。
與其為一個愚蠢的皇帝賣命,沒錢沒好處,倒不如跟著成王反了,至於最後究竟是成王稱帝,還是九皇子稱帝,卻都不是他們該想的事。
“還不快召孫青陽入宮!孫相公呢!人呢!”新皇大怒,揪住傳信那人,惡狠狠道,“快去把人給我找來!要是慢了一步,讓那些亂臣賊子打入宮中,我唯你是問!”
他已經急壞了,一連說了兩個“我”字卻絲毫不自知。
眾臣慌忙,想要趁亂逃出宮去,見新皇已經沒了章法,當即也顧不得其他,恐慌地轉身就要往宮外逃。他們的父母妻兒還在府中,原以為跟著新皇日後還能加官進爵,到頭來這是要連命都丟了!
“回來!都給我回來!”
新皇越喊越氣,可那些大臣們此刻隻想著趕緊逃跑,興許還能留下命來,對他的喊叫完全是充耳不聞的狀態。
常公已經不願再說話。如今,與其想著逃命,不如有些骨氣,等著九皇子破城吧。
新皇沒了頭腦,想找人護駕,可此時此刻,後宮亂成一團,宮人宦官四處逃命,儼然沒有誰還有功夫去服侍新皇。
“聖上!”
已被罷黜的皇後扶著皇太後緩步走來,見了新皇微微福身行禮。
“母後……”新皇急了,匆匆上前,“母後,皇叔他帶著老九就要殺進來了!”
“聖上稍安勿躁。”皇太後擺擺手,“你是先皇一紙詔書冊封的太/子,是天命所歸的皇帝,你若是怕了,就是氣短,就是在告訴世人,詔書是假的!”
“可詔書的確……”
新皇的話隻冒了個頭,便見皇太後眼睛一瞪,立馬偃旗息鼓:“那母後的意思是……”
皇太後看著新皇,又看了看默默搖頭的常公,閉了閉眼道:“宋家,不能留了。你將宋家推出去,就說這幾日誤信佞臣,不成想竟惹出滔天大禍。將宋家滿門抄斬後,記得,你還要發罪己書昭告天下,以求諒解。”
同一時刻,奉元城城門大開。城中有已集結好的大軍嚴陣以待,領頭一人騎在馬上,黑色甲胄,手持長槍,神采飛揚,正是被新皇抱了極大希望的孫青陽。
孫青陽策馬上前,才出城門,翻身下馬,虞聞本在九皇子左右,見他上前,便也往前走了幾步。
“總算是來了!再晚一步,我怕是要忍不住幫你們先殺進皇宮揍那蠢人一頓了!”孫青陽一把攬住虞聞,笑道。身後偏將咳嗽兩聲。孫青陽愣了愣,隨即見著虞聞身後的成王和九皇子,這才收回手,走近,單膝跪地,抱拳道:“王爺,殿下,臣孫青陽恭迎二位。”
他一跪下,身後眾將士遂嘩啦一聲全部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九皇子和孫青陽不曾深交,隻知這一位雖放浪形骸,卻是孫宰相最得意的孫子,又與虞聞情同手足,當下寬慰一笑,上前伸手一扶:“好。”
待孫青陽起身,九皇子回頭看了眼成王,見他頷首,幾步上前,麵對眾將,沉聲道:“眾將士聽令!”
身前身後十數萬大軍齊聲應和。
九皇子凝眸望著城中街道,望向遠方皇宮,朗聲道:“與我等一起,平亂賊清君側!”
作者有話要說:不作死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