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顧忌著今天是二郎的大喜日子,虞三娘沒在洞房內鬧出什麽太大的動靜來,隻是桑梓的臉色明顯有些不好,卻依舊強撐著聽她說話。
袁氏進屋的時候,就看見三娘站在床邊,正在教訓幾個侍娘,說出口的話,卻分明是在指桑罵槐。屋子裏的其他夫人,大多都與虞家有些姻親,四娘和七娘才剛出嫁聽著三娘說出口的那些話,再看一隻侍立在床邊連喜服都來不及換下的二嫂,心下隻覺得她實在是受委屈了。
家中的長輩這時候都在前麵待客,要是知道三娘脾氣又上來了,在洞房裏教訓二嫂,估計阿爹阿娘的臉色都能黑得像潑了墨那樣。袁氏趕緊咳嗽兩聲,走到床邊,見昏昏沉沉的二郎臉色稍稍有些轉好,轉身握住桑梓的手,安撫了幾句。桑梓眼眶微紅,似乎是強忍著委屈,點了點頭。
三娘叉腰,作勢又要說話,卻被袁氏瞪了一眼。
都說長嫂如母,三娘性子雖然潑辣了一些,但被她這麽瞪,仍然覺得心底發怵,撇撇嘴,不說話了。
等到大夫滿頭大汗地被仆從領進屋,女眷們才從床邊讓開。三娘幾次想走近些問話,都被四娘和七娘拉住,然後就聽見新進門的二嫂柔柔地出了聲:“大夫,郎君可好?”
大夫沒有答話,瞧著新婦打扮的桑梓看了好一會兒,終於出聲:“虞二郎的身體並不大礙,不過是舊病複發,娘子無須擔心。”他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盯著桑梓在看,那雙烏沉沉的眼睛,似乎能將人心底的想法探得一清二楚。
桑梓微微一愣,趕緊低頭,寬大袖袍下的雙手緊緊交握在一處。
大夫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走到圓桌邊上,侍娘阿琉趕忙備好筆墨紙硯,他拿起毛筆開始寫下新藥方。
虞二郎會突然發病,說穿了,不過是體力不支。家中的侍娘仆從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著這位阿郎,突然間他昏過去,自然是又驚又怕。動靜鬧大了,連帶著家中的長輩們也開始擔心起來。這會兒見人沒事,大夫又開了新藥,袁氏趕緊對身邊的侍娘使了個眼色。
侍娘微微頷首,轉身就出了門:“阿芍,你去前麵跟郎君們稟告一聲,就說二郎已無大礙,請郎君們安心。”
被點到名字的侍娘正滿頭大汗地在煎藥,聽見喊話,有些心急:“阿恣姐姐,我這走不開!”
“那再差其他人去,別讓郎君們掛心了。”阿恣說罷,轉個身就又進了屋,留下阿芍在那急得有些手忙腳亂。院子裏的侍娘仆從們這時候都各自有各自要忙的事,哪裏分得開身跑這個腿,她急得直起身看了一圈。
“我幫你煎藥吧。”
有些看不下去的桑榆清了清喉嚨,出聲道。
阿芍是三等侍娘,平日裏也就做些院子裏的灑掃工作,或者像這種廚房裏的煎藥切菜等事情,很少能與主子們打個照麵,可即便如此,突然有人說要幫她煎藥,就算真的很急,一時間也不敢答應。阿芍睜大眼睛,看著跟前的小娘子,一時沒想起她的身份來:“要不,你幫我去遞個口信?”
“我不……”
“就這樣!你沿著青石板路一直往前走,這會兒郎君們都還在正堂招待賓客!”她說完,伸手推了把桑榆,“我這煎藥,走不開,這位小娘子,煩請你代勞了!”
人一走開,阿芍蹲下繼續照看藥爐,半晌突然回過神來,急忙拉住從旁邊匆匆走過的阿琉:“阿琉姐姐……娘子的妹妹……大概有多大?”
阿琉有些不耐煩:“約莫五六歲的模樣。”她抬手在自己身前比劃兩下,“大致才這麽高。問這個做什麽?”
阿芍張了張嘴,搖頭:“沒什麽……”就是有,也不敢跟姐姐你說自己剛才差遣娘子的嫡妹去跑腿了……
這一邊,循著記憶,桑榆獨自一人,踩著青石板鋪就的道路,穿過各個房前屋後的花木,一路走到設宴的正堂。(.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正堂內,杯籌交錯,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桑榆站在堂外,瞧著滿堂陌生的臉孔,一時也不知該找誰傳話。要說找侍娘仆從,人都忙著服侍賓客,她才往裏頭邁了一步,又被喝高了出來跌跌撞撞找地方吐的賓客撞了肩膀,一屁股就坐到地上。
桑榆揉揉屁股想要爬起來,被人從背後抓著胳膊,輕輕抱了起來。
“怎麽又回來了?”
桑榆抬眼,虞聞抱著她,眼底含笑,好看的麵孔看上去儒雅溫潤,一開口,仿佛所有的春光皆為他所用。
習慣了自己這個六歲的身體後,再被人抱起來什麽的,桑榆也就不太在意了。“大夫說姐夫他無恙了。”
虞聞微微蹙眉:“二哥院裏的侍娘呢?”
“大家都很忙,隻有我沒事,所以……”桑榆想了想,老老實實道,結果話沒說完,肚子咕嚕咕嚕響了幾聲。
虞聞低笑,回頭把遠遠跟著的侍從叫了過來:“阿祁,去跟廚房說一聲,另外做些吃的送我院裏去。”
“是送郎君的書房還是哪?”
“書房吧。”
“再去跟阿郎稟告,就說二哥已經無礙了。”
“是。”
吩咐好這些事後,虞聞抱著桑榆直接轉身往自己的院子走。
虞家憑玉石雕刻發家,算不上是暴發戶,但虞家的宅子說實在的,卻處處顯得有些……土豪了。
奉元城內,北麵正中為皇宮,因此東北及西北角是奉元城內地價最昂貴,也最能彰顯身份的居住地。也是因為這樣,有了這麽“東貴西富,南貧賤”的說法。東麵住的大多是一些官宦人家,西麵則是富紳。
虞家就在西麵。
虞家的麵子按著北方人“四合院”的基礎上做的格局。前後左右共三個大四合院,用正房、東西廂房等圍成幾個小的四合院,每位郎君各自住一個院子。
院子的地麵大多鋪著青石板,道路兩旁種植著各種常見的花草樹木。虞聞的院子不大,正房在院子正中,東廂房被辟作了他的書房,西麵的廂房則收拾出來做成了下人住的屋子,正房和東西廂房之間用回廊連通著,下雨的時候不必撐傘就可以從一間房子走到另一間房子。
桑榆被抱著一路走到院子裏,沿路遇到的侍娘仆從紛紛向虞聞福身行禮,等到進了院子,更有婆子帶著侍娘迎了上來。前麵宴客,郎君向來不愛這種太熱鬧的場麵,沈婆子趕緊囑咐小廚房給做了一些小菜,見郎君回來了,趕緊道:“六郎回來了。”
虞聞點頭,隨手放桑榆下了地:“去打盆水來,要溫的。”
沈婆子眼瞧著被六郎牽在手裏的小小娘子,微微有些發愣。
桑榆隨即行禮:“勞煩婆婆了。”說著乖乖地立在虞聞身邊,一言不發。
沈婆子收斂神色,忙屈身回禮:“小娘子大禮,老婆子這就去準備溫水。”
沈婆子一走,一旁的侍娘緊著上前兩步:“郎君可要更衣?”
虞聞牽著桑榆:“不必,廚房的人要是過來了,就讓他們把吃的端進我書房。”
侍娘微微有些吃驚:“婆婆已經讓小廚房給做了吃的,就在郎君的屋內……”
“那就一並端到書房。”
“是。”
虞聞的院子叫做聽雨院,整體布局和裝飾最風雅不過。
東廂房的書房裏,進門就能瞧見一架很大的屏風擺放在房中書案後麵,屏風是紫檀裝框的六聯潑墨山水畫。屏風後放著一張小榻,榻上鋪著厚軟的褥子,榻邊則放著小幾,看書累了的時候還能在屏風後麵稍稍休息一會。
屏風前的書案上,擺著子母貓型的筆架,長約六七寸,母貓用白玉做成,小貓則用的是純黃的玳瑁。另有山水樓閣筆筒和四卷荷葉洗擺放其上。書案一角的銅燈架,狀如荷花,十分雅致。
書房另一麵的牆邊,則擺了一架書櫃,放了滿滿當當的書卷。
桑榆一進屋,就被滿櫃子的書給吸引住了目光。
穿越三年,在南灣村能接觸到的書太少了,很多這個世界的曆史和知識,都是從別人的嘴裏聽來的,想要了解這個世界卻苦於沒有能夠讓她深入了解的資料。
“二娘識字?”
注意到桑榆一進門眼睛就盯上了書櫃,虞聞走過去,隨手拿下一本書遞給她:“城裏的書局大多賣的都是一些市井雜談,又或者零星的詩作集子,你要是有什麽想看的書,不妨在我這看看。這本是原打算送個十三娘的書,或許你可以看看。”
虞十三娘年紀最小,這時候看的都是些女學的書,桑榆抿了抿嘴,搖頭:“六哥這裏有國朝史略一類的書嗎?”
虞聞麵色不變,剛領著其他人端著菜進屋的侍娘卻忍不住詫異道:“小娘子怎麽要看郎君們的書?”說話,自覺有些逾矩,忙低下了頭。
虞聞看了那侍娘一眼,也不說別的,站在書櫃前掃了半晌,然後拿下一套書:“這一套字大清晰,裝幀得也十分精美,且我在旁有注腳,你不妨拿去看看。”
桑榆接過書,很沉,以她現在的力氣抱著還有些吃力。虞聞伸手托了一把,又道,“若有不認得的字不大懂的地方,你去問你阿姊,或者來找我。”他說著,又轉頭問侍娘沈婆子打的溫水怎麽還沒來。
那侍娘臉上笑意微斂,俯身答道:“水房的婆子們都聚在一起吃酒,誤了燒水,婆婆這就過來了。”
虞聞點頭:“好,下去吧。”
那侍娘還試圖說什麽,但見著郎君絲毫不朝自己這邊看,隻得躬身退下。
袁氏進屋的時候,就看見三娘站在床邊,正在教訓幾個侍娘,說出口的話,卻分明是在指桑罵槐。屋子裏的其他夫人,大多都與虞家有些姻親,四娘和七娘才剛出嫁聽著三娘說出口的那些話,再看一隻侍立在床邊連喜服都來不及換下的二嫂,心下隻覺得她實在是受委屈了。
家中的長輩這時候都在前麵待客,要是知道三娘脾氣又上來了,在洞房裏教訓二嫂,估計阿爹阿娘的臉色都能黑得像潑了墨那樣。袁氏趕緊咳嗽兩聲,走到床邊,見昏昏沉沉的二郎臉色稍稍有些轉好,轉身握住桑梓的手,安撫了幾句。桑梓眼眶微紅,似乎是強忍著委屈,點了點頭。
三娘叉腰,作勢又要說話,卻被袁氏瞪了一眼。
都說長嫂如母,三娘性子雖然潑辣了一些,但被她這麽瞪,仍然覺得心底發怵,撇撇嘴,不說話了。
等到大夫滿頭大汗地被仆從領進屋,女眷們才從床邊讓開。三娘幾次想走近些問話,都被四娘和七娘拉住,然後就聽見新進門的二嫂柔柔地出了聲:“大夫,郎君可好?”
大夫沒有答話,瞧著新婦打扮的桑梓看了好一會兒,終於出聲:“虞二郎的身體並不大礙,不過是舊病複發,娘子無須擔心。”他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盯著桑梓在看,那雙烏沉沉的眼睛,似乎能將人心底的想法探得一清二楚。
桑梓微微一愣,趕緊低頭,寬大袖袍下的雙手緊緊交握在一處。
大夫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走到圓桌邊上,侍娘阿琉趕忙備好筆墨紙硯,他拿起毛筆開始寫下新藥方。
虞二郎會突然發病,說穿了,不過是體力不支。家中的侍娘仆從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著這位阿郎,突然間他昏過去,自然是又驚又怕。動靜鬧大了,連帶著家中的長輩們也開始擔心起來。這會兒見人沒事,大夫又開了新藥,袁氏趕緊對身邊的侍娘使了個眼色。
侍娘微微頷首,轉身就出了門:“阿芍,你去前麵跟郎君們稟告一聲,就說二郎已無大礙,請郎君們安心。”
被點到名字的侍娘正滿頭大汗地在煎藥,聽見喊話,有些心急:“阿恣姐姐,我這走不開!”
“那再差其他人去,別讓郎君們掛心了。”阿恣說罷,轉個身就又進了屋,留下阿芍在那急得有些手忙腳亂。院子裏的侍娘仆從們這時候都各自有各自要忙的事,哪裏分得開身跑這個腿,她急得直起身看了一圈。
“我幫你煎藥吧。”
有些看不下去的桑榆清了清喉嚨,出聲道。
阿芍是三等侍娘,平日裏也就做些院子裏的灑掃工作,或者像這種廚房裏的煎藥切菜等事情,很少能與主子們打個照麵,可即便如此,突然有人說要幫她煎藥,就算真的很急,一時間也不敢答應。阿芍睜大眼睛,看著跟前的小娘子,一時沒想起她的身份來:“要不,你幫我去遞個口信?”
“我不……”
“就這樣!你沿著青石板路一直往前走,這會兒郎君們都還在正堂招待賓客!”她說完,伸手推了把桑榆,“我這煎藥,走不開,這位小娘子,煩請你代勞了!”
人一走開,阿芍蹲下繼續照看藥爐,半晌突然回過神來,急忙拉住從旁邊匆匆走過的阿琉:“阿琉姐姐……娘子的妹妹……大概有多大?”
阿琉有些不耐煩:“約莫五六歲的模樣。”她抬手在自己身前比劃兩下,“大致才這麽高。問這個做什麽?”
阿芍張了張嘴,搖頭:“沒什麽……”就是有,也不敢跟姐姐你說自己剛才差遣娘子的嫡妹去跑腿了……
這一邊,循著記憶,桑榆獨自一人,踩著青石板鋪就的道路,穿過各個房前屋後的花木,一路走到設宴的正堂。(.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正堂內,杯籌交錯,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桑榆站在堂外,瞧著滿堂陌生的臉孔,一時也不知該找誰傳話。要說找侍娘仆從,人都忙著服侍賓客,她才往裏頭邁了一步,又被喝高了出來跌跌撞撞找地方吐的賓客撞了肩膀,一屁股就坐到地上。
桑榆揉揉屁股想要爬起來,被人從背後抓著胳膊,輕輕抱了起來。
“怎麽又回來了?”
桑榆抬眼,虞聞抱著她,眼底含笑,好看的麵孔看上去儒雅溫潤,一開口,仿佛所有的春光皆為他所用。
習慣了自己這個六歲的身體後,再被人抱起來什麽的,桑榆也就不太在意了。“大夫說姐夫他無恙了。”
虞聞微微蹙眉:“二哥院裏的侍娘呢?”
“大家都很忙,隻有我沒事,所以……”桑榆想了想,老老實實道,結果話沒說完,肚子咕嚕咕嚕響了幾聲。
虞聞低笑,回頭把遠遠跟著的侍從叫了過來:“阿祁,去跟廚房說一聲,另外做些吃的送我院裏去。”
“是送郎君的書房還是哪?”
“書房吧。”
“再去跟阿郎稟告,就說二哥已經無礙了。”
“是。”
吩咐好這些事後,虞聞抱著桑榆直接轉身往自己的院子走。
虞家憑玉石雕刻發家,算不上是暴發戶,但虞家的宅子說實在的,卻處處顯得有些……土豪了。
奉元城內,北麵正中為皇宮,因此東北及西北角是奉元城內地價最昂貴,也最能彰顯身份的居住地。也是因為這樣,有了這麽“東貴西富,南貧賤”的說法。東麵住的大多是一些官宦人家,西麵則是富紳。
虞家就在西麵。
虞家的麵子按著北方人“四合院”的基礎上做的格局。前後左右共三個大四合院,用正房、東西廂房等圍成幾個小的四合院,每位郎君各自住一個院子。
院子的地麵大多鋪著青石板,道路兩旁種植著各種常見的花草樹木。虞聞的院子不大,正房在院子正中,東廂房被辟作了他的書房,西麵的廂房則收拾出來做成了下人住的屋子,正房和東西廂房之間用回廊連通著,下雨的時候不必撐傘就可以從一間房子走到另一間房子。
桑榆被抱著一路走到院子裏,沿路遇到的侍娘仆從紛紛向虞聞福身行禮,等到進了院子,更有婆子帶著侍娘迎了上來。前麵宴客,郎君向來不愛這種太熱鬧的場麵,沈婆子趕緊囑咐小廚房給做了一些小菜,見郎君回來了,趕緊道:“六郎回來了。”
虞聞點頭,隨手放桑榆下了地:“去打盆水來,要溫的。”
沈婆子眼瞧著被六郎牽在手裏的小小娘子,微微有些發愣。
桑榆隨即行禮:“勞煩婆婆了。”說著乖乖地立在虞聞身邊,一言不發。
沈婆子收斂神色,忙屈身回禮:“小娘子大禮,老婆子這就去準備溫水。”
沈婆子一走,一旁的侍娘緊著上前兩步:“郎君可要更衣?”
虞聞牽著桑榆:“不必,廚房的人要是過來了,就讓他們把吃的端進我書房。”
侍娘微微有些吃驚:“婆婆已經讓小廚房給做了吃的,就在郎君的屋內……”
“那就一並端到書房。”
“是。”
虞聞的院子叫做聽雨院,整體布局和裝飾最風雅不過。
東廂房的書房裏,進門就能瞧見一架很大的屏風擺放在房中書案後麵,屏風是紫檀裝框的六聯潑墨山水畫。屏風後放著一張小榻,榻上鋪著厚軟的褥子,榻邊則放著小幾,看書累了的時候還能在屏風後麵稍稍休息一會。
屏風前的書案上,擺著子母貓型的筆架,長約六七寸,母貓用白玉做成,小貓則用的是純黃的玳瑁。另有山水樓閣筆筒和四卷荷葉洗擺放其上。書案一角的銅燈架,狀如荷花,十分雅致。
書房另一麵的牆邊,則擺了一架書櫃,放了滿滿當當的書卷。
桑榆一進屋,就被滿櫃子的書給吸引住了目光。
穿越三年,在南灣村能接觸到的書太少了,很多這個世界的曆史和知識,都是從別人的嘴裏聽來的,想要了解這個世界卻苦於沒有能夠讓她深入了解的資料。
“二娘識字?”
注意到桑榆一進門眼睛就盯上了書櫃,虞聞走過去,隨手拿下一本書遞給她:“城裏的書局大多賣的都是一些市井雜談,又或者零星的詩作集子,你要是有什麽想看的書,不妨在我這看看。這本是原打算送個十三娘的書,或許你可以看看。”
虞十三娘年紀最小,這時候看的都是些女學的書,桑榆抿了抿嘴,搖頭:“六哥這裏有國朝史略一類的書嗎?”
虞聞麵色不變,剛領著其他人端著菜進屋的侍娘卻忍不住詫異道:“小娘子怎麽要看郎君們的書?”說話,自覺有些逾矩,忙低下了頭。
虞聞看了那侍娘一眼,也不說別的,站在書櫃前掃了半晌,然後拿下一套書:“這一套字大清晰,裝幀得也十分精美,且我在旁有注腳,你不妨拿去看看。”
桑榆接過書,很沉,以她現在的力氣抱著還有些吃力。虞聞伸手托了一把,又道,“若有不認得的字不大懂的地方,你去問你阿姊,或者來找我。”他說著,又轉頭問侍娘沈婆子打的溫水怎麽還沒來。
那侍娘臉上笑意微斂,俯身答道:“水房的婆子們都聚在一起吃酒,誤了燒水,婆婆這就過來了。”
虞聞點頭:“好,下去吧。”
那侍娘還試圖說什麽,但見著郎君絲毫不朝自己這邊看,隻得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