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山腳下的夫子洞村,有一位出身書香世家的公子名叫孔廣生。他自小對樂理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擅長撫琴,其琴藝超凡脫俗。廣生常常漫步於山水之間,身邊總帶著那架伴他多年的古琴,興致所至便彈奏一曲,怡然自得。


    一日,他在尼山的一處古跡旁遇見一位老僧。老僧目光深邃,對琴藝亦有獨到見解,二人交談幾句便覺投緣,仿若舊識。


    老僧請孔廣生彈奏一曲,廣生謙遜一番後便開始撥弦。琴聲悠揚而起,似山間清泉潺潺流淌。老僧微笑著從禪房取出一把古琴,此琴古樸典雅,琴身散發著淡淡的檀香。


    孔廣生輕輕觸碰琴弦,其聲空靈清脆,宛如天籟。他彈奏了一段古曲,老僧微微點頭,卻未顯十分驚異。廣生見狀,便專注心神,將自己多年所學融入彈奏之中,然而老僧依舊隻是微笑著說:“琴藝尚可,但離登堂入室仍有距離。”


    孔廣生心中明白遇見了高人,於是虛心向老僧請教琴藝精髓。老僧將琴置於膝上,緩緩彈奏起來。刹那間,周圍仿若清風拂麵,似有祥和之氣彌漫。隨著琴聲持續,枝頭的鳥兒紛紛飛來,停落在附近,靜靜聆聽。


    孔廣生驚歎之餘,更是恭敬地聆聽老僧的每一處指法與琴音的處理,用心揣摩其中奧妙。老僧反複示範彈奏,孔廣生全神貫注地學習。過了許久,老僧讓他嚐試彈奏,並耐心糾正不足之處,最後說道:“如今你的琴藝已大有進益,在這曲阜城當數翹楚。”


    孔廣生並未因此而自滿,反而愈發勤奮練琴,琴藝也越發精湛。


    後來,孔廣生回到曲阜城。在歸家途中,突然遭遇暴雨,他匆忙跑到路邊一個小村莊尋找避雨之處。


    走進一戶人家,屋內安靜無聲。不一會兒,一位年方二八的少女走了出來,其容貌秀麗,宛如春日裏盛開的桃花,清新脫俗。少女見有陌生人,微微一怔後便轉身回屋。孔廣生尚未成家,見到如此佳人,心中不禁泛起漣漪。


    隨後,一位老婦出來詢問情況,孔廣生報上家門,請求借宿一晚。老婦表示家中簡陋,隻有幹草可以鋪地休息。不久,老婦拿來燭火,為他鋪好幹草。


    孔廣生借機詢問少女姓名,得知她叫婉清,是老婦的外甥女。孔廣生鼓起勇氣向老婦提出想與婉清結親,老婦卻麵露難色,委婉拒絕,隻說此事難成,卻不肯明言緣由。孔廣生滿心失落,但也不便強求。


    由於幹草潮濕,孔廣生難以入眠,便索性坐起彈琴,以琴聲排解心中愁緒。雨勢稍小後,他便告辭離去,冒雨回到家中。


    在曲阜城,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究李大人,喜愛與有才學才藝的年輕人交流。孔廣生偶然前去拜訪,李大人聽聞他琴藝高超,便請他彈奏一曲。


    彈奏之時,屏風後麵似有女子在悄悄聆聽。忽然一陣風拂過,吹開了屏風一角,露出一位十五六歲的美麗少女,正是李大人的女兒,名喚慧心。慧心飽讀詩書,才情出眾,在曲阜城中頗具才名。


    孔廣生對慧心一見傾心,回去後便告知父母,托媒人前去提親。然而,李大人認為孔廣生家境漸趨沒落,便拒絕了這門親事。


    慧心自從聽了孔廣生的彈奏後,也對他心生愛慕,時常在心中回味那美妙的琴聲,渴望能再次聽到。但因兩家親事未成,孔廣生自覺無顏再去李府,便斷了念想。


    一日,慧心在書房整理書籍時,發現一張舊箋,上麵寫著一首《念君賦》:情絲繾綣,朝暮念君,心憂意亂情迷。繁花嬌俏,翠柳含愁,盡是思君影跡。舊念新愁怎解,似藤纏繞,無盡無休。自別後,仿若天地遠隔,歲月難挨。現今愁容滿麵,盼斷雲山,意冷心灰。幽夢驚破,夜不成寐,怎得安寧?休言永夜迢迢,吾度一日,恰似三載長。過子夜仿若數歲,誰人能無怨?


    慧心反複吟誦此賦,愛不釋手,便用精美的紙張抄錄下來,置於案頭。幾日後,卻發現抄錄的賦不見了,她以為是被風吹走,也未在意。


    李大人偶然路過女兒書房,看到桌上的賦,以為是慧心所作,覺得文辭略顯哀怨,有失端莊,又不忍苛責女兒,便將其燒毀。


    此後,李大人覺得女兒已到婚嫁之齡,便打算為她挑選一門合適的親事。


    恰逢鄰縣的一位孫公子遣人前來求婚,李大人見孫公子儀表堂堂,便有意應允,還想親自與孫公子見上一麵。孫公子盛裝前來拜訪,李大人對他的第一印象不錯,便設宴款待。


    當孫公子離開後,李大人在他的座位下發現了一塊男子的玉佩。李大人認為孫公子行為不端,頓時對他好感全無,便拒絕了這門婚事。


    李家有一株珍貴的白色蘭花,從不輕易示人,一直由慧心養在閨閣之中。奇怪的是,孔廣生家中的兩盆蘭花突然變成了白色。此事傳開後,朋友們紛紛前來觀賞,孔廣生也對這兩盆蘭花倍加珍視。


    一天清晨,他去花園賞花時,在蘭花旁發現一張詩箋,上麵寫著那首《念君賦》。他反複研讀,心中疑惑不解,又因賦中似乎與自己的境遇有所關聯,更是對其喜愛有加,便將詩箋拿回書房細細品味。


    李大人聽聞孔廣生家中蘭花變色之事,決定親自前往一探究竟。到了孔廣生的書房,他看到桌上的賦,剛要拿起細看,孔廣生擔心自己的批注被瞧見,急忙奪過揉成一團。


    李大人隻看到開頭幾句,正是他在女兒書房見到的那首賦,內容一字不差,心中不禁起疑,甚至懷疑孔廣生家中的白蘭花是慧心偷偷送給他的。


    李大人怒氣衝衝地回到家中,將在孔廣生家的所見所聞告知夫人,讓夫人去質問女兒。慧心不明就裏,被母親逼問得淚水漣漣,委屈不已。


    李大人夫婦也不敢確定女兒是否有失檢點,不敢再繼續逼問。李夫人擔心此事傳揚出去有損家風,便提議將女兒嫁給孔廣生,李大人思前想後,也覺得這或許是個解決辦法,便托人將此意轉達給孔廣生。


    孔廣生聽聞後欣喜萬分,當即籌備婚禮,還在家中舉辦了“白蘭宴”,以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姻緣。宴會上,他輕撫琴弦,琴音悠揚,直至深夜才罷。


    夜深人靜,孔廣生已睡下,書童忽然聽到琴音自動響起。起初以為是其他仆人在彈奏,可出去查看卻不見人影,便趕忙告知孔廣生。


    孔廣生起身去聽,果然琴音錚錚作響,但彈奏得頗為生硬,似是初學者在模仿他的手法。他點亮燭火走進書房,卻未發現異常。


    孔廣生心想或許是有靈物想要學琴,便將琴留下,此後每晚他都會先彈奏一曲,然後將琴置於原處,宛如教導學生一般。如此過了七八夜,那琴音漸漸變得悅耳動聽,彈奏的曲子也越發流暢。


    孔廣生與慧心成婚之後,一日,二人偶然談及那首神秘的《念君賦》,感慨這緣分的奇妙,卻始終不知此賦從何而來。


    慧心聽聞琴音自動之事,心中好奇,便與孔廣生一同去書房聆聽。聽後,慧心對孔廣生說:“這琴音不似狐仙之作,其調哀怨,倒像是鬼魂彈奏。”


    孔廣生聽後,心中有些疑惑。慧心說家中有一把祖傳的銅鏡,據說能照出鬼怪的原形,便派人回去取來。


    等到夜晚琴音再次響起時,孔廣生和慧心手持銅鏡,猛地衝進書房,借著火光映照,隻見一個女子蜷縮在牆角,神色驚慌。仔細一看,竟是婉清。


    孔廣生驚訝不已,忙問婉清為何在此。婉清知道無法隱瞞,含淚說道:“我助你們成就姻緣,也算付出不少,為何今日要這樣逼我現形?”


    孔廣生夫婦連忙致歉,表示並無惡意。孔廣生收起銅鏡,婉清緩緩起身,走到一旁坐下說道:“我本是一位官員的千金,不幸早逝,已過百年。生前我癡迷於琴箏之藝,箏技尚可,唯獨琴藝欠佳,因未得名師指點,抱憾而終。那日你在我家避雨,我有幸聆聽你的琴聲,心中敬佩不已。隻是人鬼殊途,無法答應你的求婚。但我又念及你的知遇之恩,便暗中相助,促成你與慧心的姻緣。那孫公子座下的玉佩,還有那首《念君賦》,皆是我所為,我也算盡心竭力了。”


    孔廣生夫婦聽聞,對婉清感激不盡,向她行禮致謝。


    婉清又說:“你的琴藝,我已學得七八分,但仍有精妙之處未能領悟。懇請你再彈奏一次,讓我得以學習。”


    孔廣生欣然應允,彈奏完畢後又詳細講解了其中的技巧。婉清麵露欣喜之色,說道:“我終於明白了。”言罷,起身欲走。


    慧心也擅長彈箏,聽聞婉清箏藝高超,便請求她彈奏一曲。婉清點頭答應,隨即彈奏起來,那箏音清脆悅耳,高雅脫俗,慧心從未聽過如此美妙的曲調,不禁拍手稱讚,還懇請婉清指點。


    婉清拿出紙筆,為她抄下二十曲箏譜,然後再次告辭。孔廣生夫婦極力挽留,婉清卻神色哀傷地說:“你們夫妻恩愛,又互為知音,我福薄,無此等緣分。若有來生,或許還能相見。”


    臨行前,婉清贈予孔廣生一幅自己的畫像,又對他們說了幾句祝福的話,而後飄然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滿故事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滿故事亭並收藏山村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