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生子乃是自古以來人們所遵循的倫理道德、人之常情!”


    一名迂腐書生皺著眉頭,滿臉狐疑地念叨著,對於王陽明的行為實在是感到難以理解,


    “這王陽明究竟是怎麽想的呢?”


    “竟然絲毫不顧及自己雙親的感受,難道他就忍心看著自己的家族後繼無人,香火斷絕嗎?”


    “真是大不孝啊!”


    這位書生越說越是氣憤,仿佛王陽明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碰到了道德的底線,


    “再者說了,‘食色性也’這句話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真理!”


    “天下間又有哪個正常男子能夠不被美色所吸引呢?”


    “你王陽明又能與其他男人有何不同之處?”


    “莫不是在這裏故作清高,惺惺作態罷了!哼!”


    書生一邊搖頭晃腦,一邊用手指著天幕上王陽明,嘴裏還不停地數落著,


    很明顯,這名書生根本就不相信在這個世上會存在不好色的男人,


    在他看來,王陽明所謂的清心寡欲不過是一種偽裝而已,


    想到這裏,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對著王陽明便是一通破口大罵:


    “你個不知好歹的家夥,假正經什麽呀!明明就是個好色之徒,卻還要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來欺騙眾人……”


    那名書生不知道,他這樣的虛偽之人才是被人唾棄的存在……


    ………………


    【十八歲時,他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


    【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


    【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他十分高興】


    【這簡直是我的天命所在】


    【但親自實踐了“格物致知”之後,王陽明卻十分失望】


    【他對這個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兩次科舉失利後,狀元父親怕他就此頹廢,於是趕緊安慰王陽明】


    【王陽明對此事卻並不在意】


    【他說,你們以考不中為恥辱,我卻以為考不中懊惱為恥辱】


    【一番話直接將王陽明的心境直接顯露】


    【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有一套自己的理論】


    ………………


    “科舉考試考三五十年都考不中的比比皆是,才兩次沒考中就安慰上了?”


    參加科舉考試者眾多,但能夠金榜題名、魚躍龍門之人卻是鳳毛麟角,


    許多人花費了三五十年的光陰埋頭苦讀,曆經無數次的考場失意,最終依然未能高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而如今僅僅隻是經曆了兩次落榜,竟然就需要他人來寬慰安撫?


    這讓範進心裏覺得格外別扭,


    要知道,他本人也是經過漫長歲月的艱辛努力方才得以考中舉人,


    之後更是又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一路過關斬將,才終於成功考取進士,


    對他而言,這樣的曆程再平常不過了,


    而且還有人即便傾盡畢生之力去追逐功名,到頭來也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僅僅兩次沒有考中罷了,實在沒必要因此而妄自菲薄、心生自卑,


    然而轉念一想,王陽明的爹之所以會出言安慰,想必也是有原因的,


    畢竟自己乃是堂堂正正的狀元郎,可自己的兒子卻連續兩次名落孫山,


    若是碰上那些生性執拗、愛鑽牛角尖的天才,說不定早就鬱鬱寡歡,甚至陷入深度抑鬱之中難以自拔了,


    想當年,他自己屢次遭受科舉失利之時,


    每次麵對家中親人以及鄰裏鄉親那或同情、或質疑的目光,心中總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愧疚和深深的自卑,


    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


    【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會試,賜二甲進士第七人】


    【那個時候他的朝堂生活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唉~巴適得板~】


    【閑暇之餘王陽明還能和朋友切磋學問】


    【好景不長,明孝宗去世,明武宗即位】


    【明武宗的貼身宦官劉瑾掌權,大肆排除異己】


    【劉瑾逮捕南京給事中禦史戴銑等二十餘人】


    【王陽明上書求情卻被劉瑾記恨在心】


    【劉瑾打了王陽明四十大板還把他貶到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


    【唉,打沒了半條命不說官也沒了,我命好苦哇】


    ………………


    看到這裏,朱元璋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太監!太監!怎麽又是這群該死的太監!”


    他怒不可遏地咆哮道,


    “難道我大明後來的那些皇帝都變成了傻子不成?”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吼道,


    “居然會被一群閹人耍得暈頭轉向?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此刻,朱元璋那原本威嚴莊重的麵容因為極度的憤怒而變得有些猙獰,


    他死死地盯著天幕之上正耀武揚威的劉瑾,


    看著他得意洋洋地顯擺著自己的權勢,


    那副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模樣讓朱元璋恨不能立刻衝到天幕上去將其碎屍萬段,


    “此等畜生竟敢如此肆意妄為,將我大明的官員如同玩偶般玩弄於鼓掌之間,簡直是罪該萬死!”


    朱元璋咬牙切齒地怒吼,渾身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的威壓…………


    ………………


    【命運的變化讓王陽明對人生有了新的領悟】


    【他在龍場開化百姓,教導民眾,深受愛戴】


    【也是這個時候令他真正領悟到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他還在龍場開了個書院,“知行合一”的理念就是從這裏傳揚出去的】


    【劉瑾去世後,王陽明升遷至南京刑部主事】


    【終於苦盡甘來嘍~】


    ………………


    人們親眼目睹王陽明曆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迎來了轉機和成功時,


    每一個人都如釋重負地長長舒出了一口氣,


    要知道,沒有人會願意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奸惡之徒在世上肆意妄為、橫行霸道,


    而真正的天才卻過早地墜落於塵世之中,


    這種景象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此時此刻,眾多圍觀者紛紛在心底默默地虔誠祈禱起來,


    他們衷心期盼著那位剛剛登上皇位的新帝能夠善待王陽明,


    因為像王陽明這般聰慧過人且胸懷寬廣豁達之人,實在不應該再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與磨難了,


    大家都堅信,隻有給予他應有的尊重和支持,才能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為國家和百姓帶來更多的福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色的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色的糖並收藏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