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了,馬天潤潤心中想道。
劉清蓮的最後一腳馬天潤委實沒想到,兩人本來在比試拳腳身法,誰能想到劉清蓮能使出腿腳武技,所在他一掌打中劉清蓮還沒來得竊喜時,右肩幾乎同時感到了一股比剛才更加強勁的巨力夾雜一股清冷的真氣自右向下,直衝自己的丹田,如果不是他一直在防備,及時飛退化解了真氣,否則這一腳他可能就飛出了擂台,而不是主動飛退到擂台一側。
劉清蓮還是一年級時那個劉清蓮,狡詐的很啊!馬天潤心中又想道。
兩人再次停手站在擂台兩側,一個雙手抱臂,一個雙手背在身後,互相凝視,都開始暗自觀察對方,判斷剛才自己得手後的效果,然而讓兩人失望的是,雙方都沒從對方身上看出破綻,馬天潤是因為有了化解劉清蓮清冷真氣的經驗,加上他一直就在防備,自然是有驚無險,沒有受傷。
而劉清蓮,他確定自己一掌打中了她的左肩,雖然他當時感覺劉清蓮左肩軟綿綿的,自己也隻用了九成掌力,但他的真氣金銳似針,極具破壞性,他不信劉清蓮沒有受傷。
現在就等劉清蓮的反應了,如果劉清蓮受傷了,願意以平局收場,再好不過了。
事情的發展往往都是出人意料,就在馬天潤等待劉清蓮有所反應時,他就看到劉清蓮抱著雙臂的一隻胳膊緩緩伸了出來 ,也學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這是邀戰,本來他們兩人剛才互換一招,擂台下的學子們就已經很瘋狂了,此時看到劉清蓮挑釁般的手勢,就更加瘋狂了,激動的大叫連連。
這種情況下馬天潤能不出手嗎?本來自己就輸了一招,如果不出手,反倒是讓人看輕了,他也不管劉清蓮有沒有受傷,背在身後的雙手緊了緊,輕輕提起自己的左腳,與膝蓋同高,暗示劉清蓮自己要出腿腳武技了,然後快速向劉清蓮攻去。
劉清蓮自然是看懂了馬天潤的暗示,知道這個回合,馬天潤要動真實實力了,通過剛才兩個回合的不斷觀察,劉清蓮知道自己已經輸了,因為她看似勝了一招,但是馬天潤還沒有使出腿腳武技,再加上她剛才化解馬天潤的真氣時,多用了一個眨眼的時間,所以真正的性命相爭,她輸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現在是擂台比武,她可不會輕易認輸,再說兩個人的腿腳武技還沒有真正比試,誰強誰弱還不一定呢!
隻見兩人迅速碰撞在一起,這次加入了腿腳武技,真是拳來腳往,腿來掌去,一個似蠶似蝶,動作小巧靈動至極,一個似蛇似蛟,難以辨別有無腿腳,看的擂台下學子們眼花繚亂,武者實力低的,根本看不清他們兩個的武技變化,隻能不斷叫好胡亂加油。
如此這般,又是半個小時過去,兩個人的比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早已不再隱藏實力,擂台上的情況在武者實力低的學子眼中,簡直像真龍戲珠,充滿了美感,而在顧院長這等高手眼中,則像沒開眼的幼蛇入了蠶窩,兩人都在撲騰,卻都用出了絕招。
孰強孰弱,很快就戰出了結果,在他們兩個又一陣激烈交手後,馬天潤尋到機會毫無意外的踢中了劉清蓮的右肩,完成了第三回合的比鬥。
至此整場比鬥,就等於他們各自挨了對方一腳一掌,明麵上是個平局。
大家都知道,平局就意味著劉清蓮輸掉了這場比鬥,所以在他們兩個再次站在了擂台兩側時,擂台上下都出現了短暫的寂靜,等著他們兩個人的抉擇。
是戰是和,均在他們一念之間,此時最輕鬆的自然是馬天潤,經過幾個回合的比鬥,他已經大概摸清了清蓮的實力,如果是再戰下去,他完全有信心打敗劉清蓮,至少能戰成個平局。
而劉清蓮則是不同,她絕對是接受不了平局的,不過通過剛才的比鬥,她也摸清了馬天潤的實力,知道她們兩個再比下去,最多是個平局,那她還是輸的,這可不是她想要的。
怎麽辦呢?抱著雙臂的劉清蓮凝視著馬天潤的眼睛,想著破局的對策,而馬天潤也在背著雙手判斷著這位前同案會怎麽選擇。
忽然,馬天潤看到了劉清蓮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隻見她將一隻手舉過頭頂,對著主持的顧院長請求道:“報告院長,我申請和馬天潤同學比試一下輕功!”
“嘩!”
顧院長還沒說什麽,擂台下的學子先沸騰了,整個學堂的人都知道劉清蓮最擅長的就是輕功,而馬天潤雖然剛才比鬥時也用出了輕功,但卻看不出深淺,現在劉清蓮竟然主動要求單獨比試輕功,很明顯想在輕功上贏了馬天潤。
作為主持導師的顧院長怎麽不會知道劉清蓮的心思,聽到劉清蓮的請求並未急著回答,而是將目光看向了馬天潤,隻見馬天潤輕輕點了下頭後,才問道:“可以,怎麽比?”
馬天潤也沒想到劉清蓮要和他比試輕功,雖然吃驚,但也不慌,因為他自己的輕功也是不差的,隻是平時未表現出來罷了,正好今天借此機會,與全學堂第一的劉清蓮比試下,印證下自己的實力。
既然雙方都同意,就看是什比試規則了,劉清蓮放下手臂指著三號擂台中央脆聲說道:“報告院長,我的規則是以此擂台為起點,兩個人同時起步,踩著修煉場周圍所有擂台跑一圈,先到起點者為勝,後到起點或落地者為輸!”
修煉台繞場一周有十個擂台,每個擂台間隔有遠有近,看似個圓形,但並不無規律,所以比試輕功時既要考量擂台的遠近,還要考慮真氣的靈活分配和轉換,稍有失誤就會掉落地下,這種設計 ,其實原本的目的就是給學員練習輕功的,不過能順利跑完一圈的並不多,尤其是講師台左右兩個擂台,不但有講師台阻隔,而且間隔極大,許多學子飛到半道非常容易落在講師台上。
“好,同意!”
這個方法很公平,馬天潤聽完劉清蓮的規則後,不等顧院長看過來,立即出聲表明了態度。
“好,那麽,既然雙方都同意,老夫就不做這個惡人了,你們二人站至擂台中央,鑼聲一起,就開始吧!”
學子們爭鬥心越高漲,院長越高興,自然不會阻擋,等到馬天潤和劉清蓮站定後,親自拿起了敲鑼錘,出聲提醒了一句後,輕輕敲響了擂台邊上掛著的大銅鑼。
“咣!”
劉清蓮的最後一腳馬天潤委實沒想到,兩人本來在比試拳腳身法,誰能想到劉清蓮能使出腿腳武技,所在他一掌打中劉清蓮還沒來得竊喜時,右肩幾乎同時感到了一股比剛才更加強勁的巨力夾雜一股清冷的真氣自右向下,直衝自己的丹田,如果不是他一直在防備,及時飛退化解了真氣,否則這一腳他可能就飛出了擂台,而不是主動飛退到擂台一側。
劉清蓮還是一年級時那個劉清蓮,狡詐的很啊!馬天潤心中又想道。
兩人再次停手站在擂台兩側,一個雙手抱臂,一個雙手背在身後,互相凝視,都開始暗自觀察對方,判斷剛才自己得手後的效果,然而讓兩人失望的是,雙方都沒從對方身上看出破綻,馬天潤是因為有了化解劉清蓮清冷真氣的經驗,加上他一直就在防備,自然是有驚無險,沒有受傷。
而劉清蓮,他確定自己一掌打中了她的左肩,雖然他當時感覺劉清蓮左肩軟綿綿的,自己也隻用了九成掌力,但他的真氣金銳似針,極具破壞性,他不信劉清蓮沒有受傷。
現在就等劉清蓮的反應了,如果劉清蓮受傷了,願意以平局收場,再好不過了。
事情的發展往往都是出人意料,就在馬天潤等待劉清蓮有所反應時,他就看到劉清蓮抱著雙臂的一隻胳膊緩緩伸了出來 ,也學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這是邀戰,本來他們兩人剛才互換一招,擂台下的學子們就已經很瘋狂了,此時看到劉清蓮挑釁般的手勢,就更加瘋狂了,激動的大叫連連。
這種情況下馬天潤能不出手嗎?本來自己就輸了一招,如果不出手,反倒是讓人看輕了,他也不管劉清蓮有沒有受傷,背在身後的雙手緊了緊,輕輕提起自己的左腳,與膝蓋同高,暗示劉清蓮自己要出腿腳武技了,然後快速向劉清蓮攻去。
劉清蓮自然是看懂了馬天潤的暗示,知道這個回合,馬天潤要動真實實力了,通過剛才兩個回合的不斷觀察,劉清蓮知道自己已經輸了,因為她看似勝了一招,但是馬天潤還沒有使出腿腳武技,再加上她剛才化解馬天潤的真氣時,多用了一個眨眼的時間,所以真正的性命相爭,她輸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現在是擂台比武,她可不會輕易認輸,再說兩個人的腿腳武技還沒有真正比試,誰強誰弱還不一定呢!
隻見兩人迅速碰撞在一起,這次加入了腿腳武技,真是拳來腳往,腿來掌去,一個似蠶似蝶,動作小巧靈動至極,一個似蛇似蛟,難以辨別有無腿腳,看的擂台下學子們眼花繚亂,武者實力低的,根本看不清他們兩個的武技變化,隻能不斷叫好胡亂加油。
如此這般,又是半個小時過去,兩個人的比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早已不再隱藏實力,擂台上的情況在武者實力低的學子眼中,簡直像真龍戲珠,充滿了美感,而在顧院長這等高手眼中,則像沒開眼的幼蛇入了蠶窩,兩人都在撲騰,卻都用出了絕招。
孰強孰弱,很快就戰出了結果,在他們兩個又一陣激烈交手後,馬天潤尋到機會毫無意外的踢中了劉清蓮的右肩,完成了第三回合的比鬥。
至此整場比鬥,就等於他們各自挨了對方一腳一掌,明麵上是個平局。
大家都知道,平局就意味著劉清蓮輸掉了這場比鬥,所以在他們兩個再次站在了擂台兩側時,擂台上下都出現了短暫的寂靜,等著他們兩個人的抉擇。
是戰是和,均在他們一念之間,此時最輕鬆的自然是馬天潤,經過幾個回合的比鬥,他已經大概摸清了清蓮的實力,如果是再戰下去,他完全有信心打敗劉清蓮,至少能戰成個平局。
而劉清蓮則是不同,她絕對是接受不了平局的,不過通過剛才的比鬥,她也摸清了馬天潤的實力,知道她們兩個再比下去,最多是個平局,那她還是輸的,這可不是她想要的。
怎麽辦呢?抱著雙臂的劉清蓮凝視著馬天潤的眼睛,想著破局的對策,而馬天潤也在背著雙手判斷著這位前同案會怎麽選擇。
忽然,馬天潤看到了劉清蓮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隻見她將一隻手舉過頭頂,對著主持的顧院長請求道:“報告院長,我申請和馬天潤同學比試一下輕功!”
“嘩!”
顧院長還沒說什麽,擂台下的學子先沸騰了,整個學堂的人都知道劉清蓮最擅長的就是輕功,而馬天潤雖然剛才比鬥時也用出了輕功,但卻看不出深淺,現在劉清蓮竟然主動要求單獨比試輕功,很明顯想在輕功上贏了馬天潤。
作為主持導師的顧院長怎麽不會知道劉清蓮的心思,聽到劉清蓮的請求並未急著回答,而是將目光看向了馬天潤,隻見馬天潤輕輕點了下頭後,才問道:“可以,怎麽比?”
馬天潤也沒想到劉清蓮要和他比試輕功,雖然吃驚,但也不慌,因為他自己的輕功也是不差的,隻是平時未表現出來罷了,正好今天借此機會,與全學堂第一的劉清蓮比試下,印證下自己的實力。
既然雙方都同意,就看是什比試規則了,劉清蓮放下手臂指著三號擂台中央脆聲說道:“報告院長,我的規則是以此擂台為起點,兩個人同時起步,踩著修煉場周圍所有擂台跑一圈,先到起點者為勝,後到起點或落地者為輸!”
修煉台繞場一周有十個擂台,每個擂台間隔有遠有近,看似個圓形,但並不無規律,所以比試輕功時既要考量擂台的遠近,還要考慮真氣的靈活分配和轉換,稍有失誤就會掉落地下,這種設計 ,其實原本的目的就是給學員練習輕功的,不過能順利跑完一圈的並不多,尤其是講師台左右兩個擂台,不但有講師台阻隔,而且間隔極大,許多學子飛到半道非常容易落在講師台上。
“好,同意!”
這個方法很公平,馬天潤聽完劉清蓮的規則後,不等顧院長看過來,立即出聲表明了態度。
“好,那麽,既然雙方都同意,老夫就不做這個惡人了,你們二人站至擂台中央,鑼聲一起,就開始吧!”
學子們爭鬥心越高漲,院長越高興,自然不會阻擋,等到馬天潤和劉清蓮站定後,親自拿起了敲鑼錘,出聲提醒了一句後,輕輕敲響了擂台邊上掛著的大銅鑼。
“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