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楊戩請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各自凝聚分身一具,自己要獨戰三位菩薩的分身。
三位菩薩見楊戩如此托大,自是不信。念及往日情份,三人不願對楊戩下重手,但見楊戩在眾人麵前如此自信,不給他點教訓,恐怕也被人欺我佛教無人。
當下不再多言,普賢菩薩的分身祭起吳鉤劍向楊戩手臂直飛而去,楊戩卻似毫不在意,抬手一拔,吳鉤劍登時被打落在地。
文殊菩薩的分身見狀,揮舞起降魔杵,帶著淩厲的風聲朝楊戩的頭頂猛砸下來。
這降魔杵威力非凡,所過之處,空間似乎都隱隱顫抖。
然而,楊戩卻不躲不閃,硬生生地接下了這一擊。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降魔杵砸在楊戩頭上,卻如擊中金石,反彈了回去。文殊菩薩的分身不禁麵露驚訝之色。
觀音菩薩的分身見此情形,自清靜琉璃瓶中抽出一根楊柳枝,楊柳枝瞬間變長變粗,如靈蛇一般向楊戩纏繞而去。
楊戩冷哼一聲,任其纏住全身,觀音分身念動口訣,楊柳枝卻沒有如想象般越箍越緊,楊戩氣定神閑地立於彼處,好整以暇地望著觀音分身,麵帶淺笑。
觀音分身氣急,口訣念得越發迅疾,楊戩卻依舊巋然不動,再催動得幾下,楊柳枝“啪”地一聲,竟然寸寸斷裂,而楊戩的皮膚上竟然連印痕都未曾出現。
三位菩薩的分身互相對視一眼,目視本體,不知該當如何進退。
楊戩則雙手抱胸,一臉傲然地說道:“三位菩薩,還有何手段盡管使來!”
這時,在座的各位大都已看出,這楊戩已經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了。
在座的各位中,真正有金剛不壞之身的,隻有六位聖人能真正做到刀槍不入,水火不傷,雷打不動,百毒不侵,肉身達到不死不滅,這可都是成聖路上實打實地熬過來的,這點燃燈深有體會。卻還從未見過聖人之下有如此神通者。
多寶道人肉身強悍,麵對番天印都隻是被打翻了個跟頭,但這也隻能說明他肉身強悍,畢竟還是被番天印打翻了。真正的金剛不壞之身,應該是像燃燈、楊戩這種經曆過脫胎換骨的人才能修成的、無懼任何攻擊的存在,就像現在的楊戩。
今日乃佛教成立大典,風頭豈能被一個截教的三代弟子搶走?三位菩薩對視一眼,既然你要我等全力施為,那就別怪我等手下無情了,於是三人的分身拿出各自的法寶開始圍攻楊戩。
文殊菩薩的分身猛地祭起遁龍樁(此寶現已改名七寶金蓮),光芒閃耀間,那遁龍樁瞬間變大——乃是一根上鑲三個金圈的金柱——以雷霆萬鈞之勢朝著楊戩飛射而去。楊戩卻神態悠然,絲毫沒有抵抗的意思,任由那三個金圈將自己緊緊縛住。
普賢菩薩的分身怒目圓睜,手中的吳鉤劍閃爍著寒芒,如風般刺向楊戩身前,緊接著金剛杵又帶著呼呼風聲,直砸腦門,二者輪番上陣,上下夾攻,可即便如此,卻依舊奈何不了楊戩分毫。
觀音菩薩分身麵色凝重,緩緩拿出清靜琉璃瓶,將其高高祭在空中,瓶口瞬間噴出滾滾黑霧,那黑霧猶如猙獰的巨獸,瞬間便將楊戩整個籠罩其中,而後強大的吸力湧現,直接將楊戩吸入瓶中。
要知道,但凡被吸入這瓶中之人,不消半刻,便會化為膿血。圍觀眾人見狀,不由得一陣驚呼,紛紛暗道可惜。一時台上台下鴉雀無聲。
然而,過了半晌,隻聽見楊戩在瓶中大聲喊道:“這裏麵如此漆黑,半天不見動靜,收我進來何事?要是沒什麽招數,我就出來了。”話音剛落,隻見瓶口猛地一掀,楊戩竟毫發無損地從中一躍而出。
三位菩薩見楊戩如此神通,一時竟拿他毫無辦法,頓時麵麵相覷。
楊戩見此情景,冷哼一聲,道:“既如此,則請諸位看我的手段。”
這時,眾人方才發現他眉心處有奇異的金色紋路。隻見他眉心處金色紋路慢慢綻放,露出一隻立著的天眼,隨即那緊閉的天眼緩緩睜開,一道神秘而強大的氣息從中彌漫開來。
他雙眉緊緊一蹙,一道璀璨至極的金光從天眼中驟然射出,緊接著又是兩道金光接踵而至。這三道金光宛如實質,帶著毀天滅地的恐怖能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三位菩薩的分身疾射而去。
那金光所過之處,空間似乎都被撕裂,發出刺耳的鳴叫聲。三位菩薩的分身隻覺一股無法抗拒的巨大力量襲來,還未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被這三道金光瞬間擊中。
在接觸到金光的刹那,三位菩薩的分身身上爆發出一陣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做最後的掙紮。但這光芒僅僅持續了一瞬,便如同風中殘燭般迅速熄滅。緊接著,他們的身軀開始寸寸崩裂,化作無數細微的顆粒。
眨眼之間,三位菩薩的分身便徹底消散於無形,連一絲痕跡都未曾留下,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整個場麵安靜得可怕,所有人都被楊戩這驚天動地的手段驚得呆若木雞。
楊戩對著台上台下眾位抱拳一拱手,朗聲道:“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在下獻醜了。”言罷,昂首挺胸,闊步走下高台,安然落座。
台上的燃燈佛祖和文殊等三位菩薩此刻麵色陰沉,難看至極。楊戩此般行徑,分明是在昭示,你二十四守護神將也不過爾爾,自己能輕而易舉地滅掉三位菩薩的分身,同樣也能瞬間將守護神將擊潰!
同時,楊戩也在向所有人宣告,並非隻有西方才有大法,你們這些人不遠萬裏奔赴西方追尋大法,到頭來還不是被我東土之人輕易抹殺,況且我之前還是你們的晚輩!
昊天上帝此刻欣喜至極,心想:你佛教莫要小覷了我東土世界的深厚底蘊,且讓你們瞧瞧什麽叫做人外有人!
元始天尊因楊戩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心中大為暢快,胸中多年來的鬱悶一掃而空。他轉頭看向玉鼎真人,又瞧瞧楊戩,越瞧越是對這個徒孫喜愛有加,頻頻點頭。
燃燈佛祖麵色鐵青,雙手合十,口中默默誦經,強壓著心頭的怒火,心中暗想:“這楊戩好生狂妄,如此拂我臉麵,當真是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日後定要找個機會讓他知曉我佛教的厲害。”
但現在,喜怒卻也不能形之於色。以自己佛祖之尊,也不可能對一個晚輩出手。對於突然冒出來這麽個金剛不壞,兼且天眼威力恐怖的存在,其它人上去也不過是自找沒趣。看來,當下這口惡氣也隻得硬咽下去了。
坐於其後的多寶道人一派眾人,眼見燃燈等人吃癟,內心也著實歡暢。他們雖礙於身份,不能縱情大笑,但那嘴角微揚的弧度還是難以掩飾他們內心的喜悅。
他們相互交換著眼神,那眼神中滿是幸災樂禍,卻又不敢太過明顯,隻能極力克製著,不讓笑聲溢出。
台下的元始天尊見此情形,不由心念一動,若有所思。
被楊戩這麽一打岔,燃燈佛祖頓覺整個慶典索然無味。
他看向文殊菩薩使了個眼色。文殊菩薩心領神會,走上台來,神色略顯尷尬,清了清嗓子說道:“今日之會,雖有波折,但也是一場機緣。佛教成立,乃為眾生福祉,願我等日後能廣布佛法,渡化世人。”
這幾句空洞的話語在此時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台下眾人也是麵麵相覷,氣氛頗為沉悶。
隨後,在眾人還未回過神來之時,燃燈佛祖便宣布成立大會草草落幕。眾人懷著複雜的心情紛紛散去,這場本該隆重的佛教成立大會就這樣在尷尬與無奈中匆匆結束。
燃燈盡管心中憋悶不已,但還是強顏歡笑,率領一眾門人弟子恭立山門之旁,恭送前來觀禮的眾位聖人。
昊天上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人在眾人簇擁下緩緩走來。燃燈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行禮,說道:“諸位道友,今日招待不周,還望海涵。”他的聲音聽起來還算平靜,但那微微顫抖的語調還是透露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昊天上帝也是內心歡暢,但聖人喜怒不形於色,麵無表情,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回應。太上老君則輕撫胡須,微笑著說道:“燃燈佛祖客氣了。”
楊戩護持昊天上帝走過燃燈身畔,燃燈特意誇讚道:“楊戩小小年紀,竟有如此修為,著實令人敬佩。昊天上帝的手段,的確高明。”
楊戩躬身道:“不敢當佛祖謬讚,在下也隻是機緣巧合罷了。”
元始天尊目光掃過燃燈等人,嘴角上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也不多言。但在路過多寶道人時,深深望了對方一眼,多寶心生感應,也報之以微笑。
東方三聖此次聯袂而歸,元始喚過楊戩,仔細詢問他得到天眼及金剛不壞之身的詳情,楊戩自不可能和盤托出,隻是含糊相告,元始天尊彼時心情大暢,也不以為意。
隻是聽聞眾人竟得到數顆混沌晶石,不由連連向昊天上帝道賀。旁邊老君聞得,也是目放異彩,心似有所動。
昊天上帝道:“二位切莫有任何想法,此乃我天庭鎮山之寶,斷不可輕動。”
元始天尊與老君相視一笑,皆道:“吾等豈會不知輕重。”
靈山勝境內,燃燈此刻全無佛祖風範,正在對著文殊、普賢、觀音三人大發雷霆。
好好地一場成立盛典,那麽好一個當眾立威的局麵,竟然被橫空出世的楊戩給攪得亂七八糟,皆拜三人的分身被楊戩輕易擊潰所賜。
三人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燃燈怒火中燒,指著三人怒斥道:“爾等平日裏自詡神通廣大,關鍵時刻竟如此不堪,讓我靈山顏麵何存!讓教眾如何看待我等!”
文殊菩薩小聲辯解道:“那楊戩著實厲害,不知從何處修得這般驚人神通,我等一時不察……”
燃燈怒喝打斷:“休要狡辯!都說西方有大法,我等皆是從東方慕名而來,我本還指望在眾人麵前大展佛法,以讓更多東方人士加入,被你們這三個廢物一折騰,不意竟成三界笑柄!”
普賢菩薩趕忙道:“佛祖息怒,我等事先著實是不知道那楊戩從哪弄來這麽隻厲害的天眼,若早知此事,我等自當設法將其調開。”
觀音菩薩也附和道:“佛祖,此次過錯,我等銘記在心,定會想法彌補。”
燃燈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他也知道此事實在怪不得他人,要怪就隻能怪楊戩太妖孽了。
況且自己在佛教根基尚淺,多寶道人執掌西方教多年,上上下下都是昔日的截教人員。自己初掌大權,多寶等人自然是心中有怨氣,出了此事,還不知道在一旁怎麽笑話自己,更不用指望他們給自己做什麽事情了。
手下真正能用的,也就眼前幾位,畢竟在西方教已經呆了幾百年,上下關係理得很順,很多事情,還得這幾個人來幹。
其餘像懼留孫、四大天王、羽翼仙、李靖幾人,雖然是自己一派,但平素未參與核心事務,遇事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
於是問觀音道:“你說如何彌補?”
文殊菩薩雙手合十,上前一步道:“佛祖,依貧僧之見,當以法會宣說佛教之妙義,使教眾明了我佛慈悲智慧之真諦,不被單一之事所擾。同時在各地興建寺廟,供奉各位佛、菩薩之塑像,以使信眾時時參拜。”
燃燈微微點頭,看向普賢菩薩:“普賢,你意如何?”
普賢菩薩道:“佛祖,可將此次之事作為教訓,在教內加強對諸般神通法術之研習,提升眾人實力,日後若遇類似之事,能從容應對,如此亦可增教眾信心。同時在民間傳播初級修行之法,擇其善者再授以仙法,以堅定眾人向佛之心。”
觀音菩薩輕啟朱唇:“佛祖,貧僧以為,我等眾位菩薩應多多在民間顯聖,救世人與危難;多舉慈善之事,以實際行動彰顯我佛教之慈悲為懷,令世人皆見我佛教之善,自能消除負麵影響。”
燃燈沉思片刻,說道:“你等所言皆有其理,當速速依此行事,務必消除楊戩之事之不良影響,重振我佛教之威。”
三位菩薩齊聲應道:“謹遵佛祖法旨。”
三位菩薩見楊戩如此托大,自是不信。念及往日情份,三人不願對楊戩下重手,但見楊戩在眾人麵前如此自信,不給他點教訓,恐怕也被人欺我佛教無人。
當下不再多言,普賢菩薩的分身祭起吳鉤劍向楊戩手臂直飛而去,楊戩卻似毫不在意,抬手一拔,吳鉤劍登時被打落在地。
文殊菩薩的分身見狀,揮舞起降魔杵,帶著淩厲的風聲朝楊戩的頭頂猛砸下來。
這降魔杵威力非凡,所過之處,空間似乎都隱隱顫抖。
然而,楊戩卻不躲不閃,硬生生地接下了這一擊。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降魔杵砸在楊戩頭上,卻如擊中金石,反彈了回去。文殊菩薩的分身不禁麵露驚訝之色。
觀音菩薩的分身見此情形,自清靜琉璃瓶中抽出一根楊柳枝,楊柳枝瞬間變長變粗,如靈蛇一般向楊戩纏繞而去。
楊戩冷哼一聲,任其纏住全身,觀音分身念動口訣,楊柳枝卻沒有如想象般越箍越緊,楊戩氣定神閑地立於彼處,好整以暇地望著觀音分身,麵帶淺笑。
觀音分身氣急,口訣念得越發迅疾,楊戩卻依舊巋然不動,再催動得幾下,楊柳枝“啪”地一聲,竟然寸寸斷裂,而楊戩的皮膚上竟然連印痕都未曾出現。
三位菩薩的分身互相對視一眼,目視本體,不知該當如何進退。
楊戩則雙手抱胸,一臉傲然地說道:“三位菩薩,還有何手段盡管使來!”
這時,在座的各位大都已看出,這楊戩已經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了。
在座的各位中,真正有金剛不壞之身的,隻有六位聖人能真正做到刀槍不入,水火不傷,雷打不動,百毒不侵,肉身達到不死不滅,這可都是成聖路上實打實地熬過來的,這點燃燈深有體會。卻還從未見過聖人之下有如此神通者。
多寶道人肉身強悍,麵對番天印都隻是被打翻了個跟頭,但這也隻能說明他肉身強悍,畢竟還是被番天印打翻了。真正的金剛不壞之身,應該是像燃燈、楊戩這種經曆過脫胎換骨的人才能修成的、無懼任何攻擊的存在,就像現在的楊戩。
今日乃佛教成立大典,風頭豈能被一個截教的三代弟子搶走?三位菩薩對視一眼,既然你要我等全力施為,那就別怪我等手下無情了,於是三人的分身拿出各自的法寶開始圍攻楊戩。
文殊菩薩的分身猛地祭起遁龍樁(此寶現已改名七寶金蓮),光芒閃耀間,那遁龍樁瞬間變大——乃是一根上鑲三個金圈的金柱——以雷霆萬鈞之勢朝著楊戩飛射而去。楊戩卻神態悠然,絲毫沒有抵抗的意思,任由那三個金圈將自己緊緊縛住。
普賢菩薩的分身怒目圓睜,手中的吳鉤劍閃爍著寒芒,如風般刺向楊戩身前,緊接著金剛杵又帶著呼呼風聲,直砸腦門,二者輪番上陣,上下夾攻,可即便如此,卻依舊奈何不了楊戩分毫。
觀音菩薩分身麵色凝重,緩緩拿出清靜琉璃瓶,將其高高祭在空中,瓶口瞬間噴出滾滾黑霧,那黑霧猶如猙獰的巨獸,瞬間便將楊戩整個籠罩其中,而後強大的吸力湧現,直接將楊戩吸入瓶中。
要知道,但凡被吸入這瓶中之人,不消半刻,便會化為膿血。圍觀眾人見狀,不由得一陣驚呼,紛紛暗道可惜。一時台上台下鴉雀無聲。
然而,過了半晌,隻聽見楊戩在瓶中大聲喊道:“這裏麵如此漆黑,半天不見動靜,收我進來何事?要是沒什麽招數,我就出來了。”話音剛落,隻見瓶口猛地一掀,楊戩竟毫發無損地從中一躍而出。
三位菩薩見楊戩如此神通,一時竟拿他毫無辦法,頓時麵麵相覷。
楊戩見此情景,冷哼一聲,道:“既如此,則請諸位看我的手段。”
這時,眾人方才發現他眉心處有奇異的金色紋路。隻見他眉心處金色紋路慢慢綻放,露出一隻立著的天眼,隨即那緊閉的天眼緩緩睜開,一道神秘而強大的氣息從中彌漫開來。
他雙眉緊緊一蹙,一道璀璨至極的金光從天眼中驟然射出,緊接著又是兩道金光接踵而至。這三道金光宛如實質,帶著毀天滅地的恐怖能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三位菩薩的分身疾射而去。
那金光所過之處,空間似乎都被撕裂,發出刺耳的鳴叫聲。三位菩薩的分身隻覺一股無法抗拒的巨大力量襲來,還未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被這三道金光瞬間擊中。
在接觸到金光的刹那,三位菩薩的分身身上爆發出一陣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做最後的掙紮。但這光芒僅僅持續了一瞬,便如同風中殘燭般迅速熄滅。緊接著,他們的身軀開始寸寸崩裂,化作無數細微的顆粒。
眨眼之間,三位菩薩的分身便徹底消散於無形,連一絲痕跡都未曾留下,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整個場麵安靜得可怕,所有人都被楊戩這驚天動地的手段驚得呆若木雞。
楊戩對著台上台下眾位抱拳一拱手,朗聲道:“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在下獻醜了。”言罷,昂首挺胸,闊步走下高台,安然落座。
台上的燃燈佛祖和文殊等三位菩薩此刻麵色陰沉,難看至極。楊戩此般行徑,分明是在昭示,你二十四守護神將也不過爾爾,自己能輕而易舉地滅掉三位菩薩的分身,同樣也能瞬間將守護神將擊潰!
同時,楊戩也在向所有人宣告,並非隻有西方才有大法,你們這些人不遠萬裏奔赴西方追尋大法,到頭來還不是被我東土之人輕易抹殺,況且我之前還是你們的晚輩!
昊天上帝此刻欣喜至極,心想:你佛教莫要小覷了我東土世界的深厚底蘊,且讓你們瞧瞧什麽叫做人外有人!
元始天尊因楊戩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心中大為暢快,胸中多年來的鬱悶一掃而空。他轉頭看向玉鼎真人,又瞧瞧楊戩,越瞧越是對這個徒孫喜愛有加,頻頻點頭。
燃燈佛祖麵色鐵青,雙手合十,口中默默誦經,強壓著心頭的怒火,心中暗想:“這楊戩好生狂妄,如此拂我臉麵,當真是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日後定要找個機會讓他知曉我佛教的厲害。”
但現在,喜怒卻也不能形之於色。以自己佛祖之尊,也不可能對一個晚輩出手。對於突然冒出來這麽個金剛不壞,兼且天眼威力恐怖的存在,其它人上去也不過是自找沒趣。看來,當下這口惡氣也隻得硬咽下去了。
坐於其後的多寶道人一派眾人,眼見燃燈等人吃癟,內心也著實歡暢。他們雖礙於身份,不能縱情大笑,但那嘴角微揚的弧度還是難以掩飾他們內心的喜悅。
他們相互交換著眼神,那眼神中滿是幸災樂禍,卻又不敢太過明顯,隻能極力克製著,不讓笑聲溢出。
台下的元始天尊見此情形,不由心念一動,若有所思。
被楊戩這麽一打岔,燃燈佛祖頓覺整個慶典索然無味。
他看向文殊菩薩使了個眼色。文殊菩薩心領神會,走上台來,神色略顯尷尬,清了清嗓子說道:“今日之會,雖有波折,但也是一場機緣。佛教成立,乃為眾生福祉,願我等日後能廣布佛法,渡化世人。”
這幾句空洞的話語在此時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台下眾人也是麵麵相覷,氣氛頗為沉悶。
隨後,在眾人還未回過神來之時,燃燈佛祖便宣布成立大會草草落幕。眾人懷著複雜的心情紛紛散去,這場本該隆重的佛教成立大會就這樣在尷尬與無奈中匆匆結束。
燃燈盡管心中憋悶不已,但還是強顏歡笑,率領一眾門人弟子恭立山門之旁,恭送前來觀禮的眾位聖人。
昊天上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人在眾人簇擁下緩緩走來。燃燈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行禮,說道:“諸位道友,今日招待不周,還望海涵。”他的聲音聽起來還算平靜,但那微微顫抖的語調還是透露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昊天上帝也是內心歡暢,但聖人喜怒不形於色,麵無表情,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回應。太上老君則輕撫胡須,微笑著說道:“燃燈佛祖客氣了。”
楊戩護持昊天上帝走過燃燈身畔,燃燈特意誇讚道:“楊戩小小年紀,竟有如此修為,著實令人敬佩。昊天上帝的手段,的確高明。”
楊戩躬身道:“不敢當佛祖謬讚,在下也隻是機緣巧合罷了。”
元始天尊目光掃過燃燈等人,嘴角上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也不多言。但在路過多寶道人時,深深望了對方一眼,多寶心生感應,也報之以微笑。
東方三聖此次聯袂而歸,元始喚過楊戩,仔細詢問他得到天眼及金剛不壞之身的詳情,楊戩自不可能和盤托出,隻是含糊相告,元始天尊彼時心情大暢,也不以為意。
隻是聽聞眾人竟得到數顆混沌晶石,不由連連向昊天上帝道賀。旁邊老君聞得,也是目放異彩,心似有所動。
昊天上帝道:“二位切莫有任何想法,此乃我天庭鎮山之寶,斷不可輕動。”
元始天尊與老君相視一笑,皆道:“吾等豈會不知輕重。”
靈山勝境內,燃燈此刻全無佛祖風範,正在對著文殊、普賢、觀音三人大發雷霆。
好好地一場成立盛典,那麽好一個當眾立威的局麵,竟然被橫空出世的楊戩給攪得亂七八糟,皆拜三人的分身被楊戩輕易擊潰所賜。
三人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燃燈怒火中燒,指著三人怒斥道:“爾等平日裏自詡神通廣大,關鍵時刻竟如此不堪,讓我靈山顏麵何存!讓教眾如何看待我等!”
文殊菩薩小聲辯解道:“那楊戩著實厲害,不知從何處修得這般驚人神通,我等一時不察……”
燃燈怒喝打斷:“休要狡辯!都說西方有大法,我等皆是從東方慕名而來,我本還指望在眾人麵前大展佛法,以讓更多東方人士加入,被你們這三個廢物一折騰,不意竟成三界笑柄!”
普賢菩薩趕忙道:“佛祖息怒,我等事先著實是不知道那楊戩從哪弄來這麽隻厲害的天眼,若早知此事,我等自當設法將其調開。”
觀音菩薩也附和道:“佛祖,此次過錯,我等銘記在心,定會想法彌補。”
燃燈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他也知道此事實在怪不得他人,要怪就隻能怪楊戩太妖孽了。
況且自己在佛教根基尚淺,多寶道人執掌西方教多年,上上下下都是昔日的截教人員。自己初掌大權,多寶等人自然是心中有怨氣,出了此事,還不知道在一旁怎麽笑話自己,更不用指望他們給自己做什麽事情了。
手下真正能用的,也就眼前幾位,畢竟在西方教已經呆了幾百年,上下關係理得很順,很多事情,還得這幾個人來幹。
其餘像懼留孫、四大天王、羽翼仙、李靖幾人,雖然是自己一派,但平素未參與核心事務,遇事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
於是問觀音道:“你說如何彌補?”
文殊菩薩雙手合十,上前一步道:“佛祖,依貧僧之見,當以法會宣說佛教之妙義,使教眾明了我佛慈悲智慧之真諦,不被單一之事所擾。同時在各地興建寺廟,供奉各位佛、菩薩之塑像,以使信眾時時參拜。”
燃燈微微點頭,看向普賢菩薩:“普賢,你意如何?”
普賢菩薩道:“佛祖,可將此次之事作為教訓,在教內加強對諸般神通法術之研習,提升眾人實力,日後若遇類似之事,能從容應對,如此亦可增教眾信心。同時在民間傳播初級修行之法,擇其善者再授以仙法,以堅定眾人向佛之心。”
觀音菩薩輕啟朱唇:“佛祖,貧僧以為,我等眾位菩薩應多多在民間顯聖,救世人與危難;多舉慈善之事,以實際行動彰顯我佛教之慈悲為懷,令世人皆見我佛教之善,自能消除負麵影響。”
燃燈沉思片刻,說道:“你等所言皆有其理,當速速依此行事,務必消除楊戩之事之不良影響,重振我佛教之威。”
三位菩薩齊聲應道:“謹遵佛祖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