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慈航道人的壽辰那日,文殊廣法天尊帶著龜靈聖母、孔宣一同前往南海普陀山落伽洞。


    龜靈聖母依舊是變出本體,藏身於虯首仙身上;孔宣則扮作小道童,隨侍文殊左右。


    因為廣成子新喪,師尊嚴令各自看好山門,以防西方教。此次做壽,慈航也未加大肆宣揚,隻請了自家師兄弟前來,一則慶賀生辰,二則針對近日西方教的種種舉動展開探討,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元始天尊共收徒十七個:大師兄燃燈道人,二師兄南極仙翁,再往下是十二金仙,此外還有福德仙雲中子,薑子牙和申公豹。


    大師兄年齡最大,兼且身為副教主,向為眾師兄弟所畏重,平素與眾師兄弟甚少往來;


    二師兄為人寬厚,對眾兄弟頗多關照,但需要經常隨侍在師尊身邊,此刻正在八景宮大師伯處陪同煉製懼留孫所需丹藥,遂派大弟子白鶴童子代師前來;


    廣成子數日前被龜靈聖母所殺,此事已經傳遍眾山;


    薑子牙封神完畢,歸國安享人間富貴,壽139歲而終,此時早已經身歸黃土;


    申公豹在封神後應了自己對師尊所發的誓言,被抓去填北海眼,死後被封東海分水將軍,受天庭管轄,不得擅離。


    如此算來,今日到此的正客,就是十二金仙中除廣成子和主人慈航外的十人,外加雲中子和白鶴童子。


    眾人相見,提起廣成子之殤,眾皆唏噓不已。


    黃龍真人更是怒目圓睜,揚言若見到龜靈聖母,定不會輕饒,誓要為廣成子報仇雪恨。


    正隱身於廳下虯首仙身上的龜靈聖母不禁一陣冷笑,心想:“若動起手來,誰殺誰還一定呢。”


    文殊心中有鬼,聽了赤精子此言,甚覺尷尬,連忙咳嗽兩聲,另尋話題遮掩過去。


    隻孔宣在旁邊看著虯首仙方向,微笑不語。


    慈航見狀,舉杯招呼眾人道:“仇是一定要報的,呆會我們細細商議。今日乃我生辰之喜,縣且莫要再提這些煩心之事,壞了興致。感謝眾位兄弟遠道而來,來來來,大家滿飲此杯!”眾人這才暫且按下心中情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慈航緩緩說道:“近日西方教動作頻頻,諸位師兄弟對此有何看法?”眾人紛紛陷入沉思。


    懼留孫率先開口:“依我之見,西方教野心勃勃,妄圖擴張勢力,我們需得小心防備。”


    太乙真人接著道:“不錯,我們當聯合起來,共禦外敵。”


    玉鼎真人微微點頭:“可如何聯合,還需從長計議。


    此時,雲中子說道:“不如先派人暗中查探西方教的動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唯有龜靈聖母在暗處冷哼一聲。孔宣則不動聲色,依舊微笑著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赤精子道:“隻是我等八人,泥丸宮至今還未解除封印,神通法術無法施展,如之奈何?”


    白鶴童子起身,道:“師叔,我正從八景宮趕來,如今家師和掌教師祖正在陪同師伯祖煉製丹藥,正為解除封印而煉,想來各位的封印也快要解除了。”


    眾人聞言大喜,紛紛舉杯慶祝,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而龜靈聖母和孔宣無意中得此消息,心中暗驚,沒想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還真是有辦法,自己已經把紫靈仙根全部帶去西方、嚴加看管;並且上次廣成子所采集的三種藥材也統統落入自己囊中。這才數日之間,元始竟然已經又收集好藥材了,不過這紫靈仙根在何處找來,卻無從知曉了。白鶴童子應該知道其中詳情,但自己又不方便問,於是飛到文殊耳旁,細細道說,要他找機會問清楚。


    既已決意加入西方,文殊也就無所顧忌了。於是問道:“我聽說廣成子就是因為到紫芝崖找紫靈仙根替眾位兄弟解除封印,這才被那龜靈聖母找到機會,殺死了廣成子。如今截教舉教西遷,紫芝崖又為禁製所阻,那豈不是缺一味藥材了?”


    此間盡是自己人,是以白鶴童子毫無保留地道:“稟師叔,實不相瞞,確實是少了一味藥,不過師伯祖用別的藥代替了,不過正在煉製中,也不知成與不成。”


    龜靈聖母聞之,略微放心。心中不禁開始暗自盤算要去玄都洞八景宮中鬧一場,使其丹藥煉不成功,然而,一想起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在彼處親自坐鎮,還是強壓下這個念頭。


    是日眾人在普陀山相聚,盡歡而散,各歸洞府。文殊給普賢真人使了個眼色,二人故意放慢腳步,落到了最後,留了下來。


    普賢心中疑惑,輕聲湊近問道:“師兄,你這是何意?”


    文殊壓低聲音說道:“稍後先不忙走,有要事相商。”


    待眾師兄弟都告辭離去後,文殊神色凝重地叫過普賢和慈航二位,屏退眾人。


    文殊目光懇切,壓低聲音說道:“二位賢弟,今日之事,關乎你我前途命運。西方教主派龜靈聖母和孔宣前來相邀,欲讓我們投靠西方教。”


    普賢一聽,當即麵露怒色,嚴詞拒絕道:“師兄,此等叛教之事,斷不可為!我們深受師尊教誨,怎能做出這等背信棄義之舉?何況那龜靈聖母,剛殺了廣成子師兄,我們理應為師兄報仇才是,她竟然還敢再來滋擾我等。”


    慈航道人也連忙附和,神情堅定:“沒錯,師兄。我等修行至今,全賴師門栽培。若此時投靠西方教,如何對得起師尊的苦心?”


    文殊長歎一口氣,耐心勸道:“二位賢弟先莫急著拒絕。你我在東方教修行多年,該學的都已學盡,可再繼續修煉下去,突破之機渺茫啊!”


    “反觀西方教,西方秘法,確有其獨到之處。你我三人是有切身體會的,當日準提教主隻是一指,我等泥丸宮的封印自解,並且自此以後,精力愈發旺盛,皆賴此一指之功。所以,近年來西方教發展迅猛,勢頭正盛,也有他的道理的。”


    “龜靈聖母即是例子,之前在截教也隻是平平,還曾被廣成子用番天印壓出原形,狼狽不堪,如今竟能當麵擊殺廣成子,展現出非凡實力,此乃大勢所趨。她擊殺廣成子確實不對,但這屬他二人的個人恩怨,廣成子技不如人,確實也不好多說。”


    普賢眉頭緊鎖,搖頭說道:“師兄,修行之路本就艱難,豈能因一時困境就輕言背叛?這於道義不合,也會令我們背負千古罵名。西方教有秘法,可能確實強於本教,但因為這個,就要背叛師門,我確實做不到。”


    慈航道人緊接著說道:“況且,若真如此行事,如何向師尊交代?如何麵對眾多師兄弟的指責?”


    文殊麵露焦慮之色,繼續說道:“賢弟們,昔日封神大戰結束之時,師祖、師伯皆言數百年後,西教當興,此乃天命所歸。並且龜靈聖母一再保證,此事西方教主會妥善安排,師尊那邊不會有任何麻煩。”


    普賢和慈航道人相互對視一眼,依舊不為所動。普賢語氣堅決:“師兄,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違背初心,做出這等不忠不義之事。”


    慈航道人也態度堅決:“師兄,你口口聲聲說龜靈聖母如何如何,我卻不信,你莫不是已經答應她什麽了吧?你可千萬莫要上了她的當。”


    事已至此,龜靈聖母也不好再不出麵了,從文殊耳中一躍而出,迎風變大,仍舊化作金衣道姑。


    二人大驚,縱身後躍,欲待取法寶招架。文殊道:“二位莫怕,此即龜靈聖母是也。”


    龜靈聖母對三人躬身拱手見禮,麵向慈航道:“剛才道友說不信我,請問是哪裏不信?”


    慈航道:“我一不信你能當麵殺死廣成子,二不信西方教主能派你來邀我等入教!”


    龜靈聖母嗬嗬一笑,道:“這個簡單。”


    於是昂首往外一喊,“孔道友,且請進來說話。”


    孔宣進門,往各位團團一拱手,道:“貧道孔宣,見過眾位道友。”


    對於孔宣,眾人自然都是早有聞名,在金雞嶺下大展神威,其獨門神通“五色神光”號稱無物不收,文殊的弟子金吒手上的遁龍樁、普賢的弟子木吒手上的吳鉤劍、薑子牙的打神鞭、燃燈的二十四顆定海珠、紫金缽?、李靖的玲瓏塔都曾被人收過。後被西方準提教主降伏,成為坐騎。


    此刻眾人見是孔宣與龜靈聖母同來,對西方教的誠意自是再不疑有它。


    孔宣道:“此次出發之前,二位教主當麵囑咐:隻要三位同意前往西方,尊師元始天尊那邊,二位教主自有安排,三位無需擔憂。”


    “至於第一個問題,那也好辦,三位覺得,若三位一起全力出手,法寶神通盡出,與廣成子相比,又當如何?”


    眾人暗自思忖,廣成子得道久遠,手上法寶眾多,乃大羅金仙巔峰的人物;自己三人實力都屬較強的大羅金仙,比之廣成子,單打獨鬥自是不敵,但不會相差太遠。但若以三圍一,自是已方獲勝。


    慈航乃道:“那自是我等三人略勝一籌。”


    “那好,如今我等且來比試一場,我也不用其它法寶,隻用我學自西方教的法術,來與你等對陣,也讓爾等心悅臣服。若你等三人落敗,則答應隨我西去如何?”


    普賢與慈航暗道:“若果真如此,那我等留在東方修道還有何意義?”於是點頭應允。


    於是眾人出得門來,普陀山位於南海之中,海麵寬闊,正堪演武。


    知道對手強悍,三人拉開架勢,立於半空,一聲大喝,隻見頭頂泥丸宮處各各現出法身:


    文殊廣法天尊現出三頭六臂的法身,麵如藍靛,赤發紅髯,手持遁龍樁、降魔杵、捆妖繩等物,腳踏七寶金蓮,五彩呈祥,金光護體。


    普賢真人現出三頭六臂的法身,麵如紫棗,巨口獠牙,手持吳鉤劍、金剛杵、長虹鎖等物,頭頂紅雲,蓮花托足。


    慈航道人現出三頭六臂的法身,麵如敷粉,法相莊嚴,手持清淨琉璃瓶、楊柳枝,金鼇托足。


    龜靈聖母也毫不示弱,往頭頂一拍,現出三朵金蓮,發萬丈毫光,罩住全身。


    孔宣擔心龜靈聖母有失,遠遠站在旁邊掠陣。


    文殊之前在五龍山被打得沒有招架之力,趁此機會,正好再試試龜靈聖母的手段,於是率先發難。


    文殊手中遁龍樁瞬間變大,帶著呼嘯之聲朝龜靈聖母砸去。龜靈聖母不慌不忙,頭頂金蓮光芒一閃,一道光幕憑空出現,遁龍樁撞在光幕上,被反彈回去。


    普賢見狀,揮舞吳鉤劍,劍身泛起紫色光芒,直刺龜靈聖母。龜靈聖母微微側身,金蓮旋轉,蓮瓣飛出,化作金色利刃迎向吳鉤劍。隻聽得“鐺”的一聲,吳鉤劍被震開。


    慈航道人揮動楊柳枝,柳枝瞬間變長,如靈蛇般纏向龜靈聖母。龜靈聖母輕喝一聲,金蓮光芒大盛,將柳枝蕩在一旁。


    龜靈聖母不再被動防守,她頭頂金蓮光芒閃耀,蓮瓣紛紛飛出,如暴雨般向三人攻去。三人急忙施展法寶抵擋,但蓮瓣鋒利無比,竟突破了他們的防禦,在他們的法身上留下了淺淺的痕跡。


    文殊大喝一聲,手中捆妖繩拋出,想要捆住龜靈聖母。龜靈聖母手一揮,金蓮光芒化作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捆妖繩震飛。


    普賢趁機拋出長虹鎖,鎖身光芒閃爍,試圖鎖住龜靈聖母。龜靈聖母頭頂一朵金蓮飛出,與長虹鎖碰撞在一起,長虹鎖瞬間失去光芒,掉落下去。


    慈航道人趕緊舉起清淨琉璃瓶,瓶口噴出一股強大的吸力,想要吸走龜靈聖母的法寶。龜靈聖母冷笑一聲,日月珠從手中飛出,黑白光芒與琉璃瓶的吸力相互抗衡,竟讓琉璃瓶的吸力無法奏效。


    戰鬥愈發激烈,三人逐漸力不從心,而龜靈聖母卻愈戰愈勇。她頭頂的金蓮光芒始終強盛,蓮瓣攻擊源源不斷。


    三人使盡混身解數,法寶盡出,依然無法取勝,而龜靈聖母卻是好整以睱,意態悠閑,金蓮光芒益盛,蓮瓣紛飛,直要將三人籠在其中。三人知非敵手,紛紛收手,收了法身。


    文殊苦笑道:“聖母法力高強,我等認輸。”


    普賢和慈航道人也點頭道:“我等甘願隨您西去,以期早證大道。”


    龜靈聖母微笑著說道:“既如此,日後定當助三位在西方教修成正果。”


    於是眾人又紛紛進屋落座,商量今後行止。


    龜靈聖母傳達了接引教主的法旨,當下三人依舊佯裝若無其事,各自返回洞府,安心修煉。西方教主早有籌謀安排,旨在讓眾人能夠順理成章地歸入西方教,以免讓眾人在元始天尊麵前為難。


    三人皆連聲稱善,於是各自返回洞府,靜候佳音。


    大功告成,龜靈聖母和孔宣也即日起身,徑往西方報知教主而去。


    二人不一日即到得靈山,尋到接引教主及多寶師兄,報及此行經過,接引連連稱善。龜靈聖母將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正在煉製丹藥以解眾仙泥丸宮封印之事一並告知,接引麵露哂笑,道:“米粒之珠,且隨他去罷。”著二人暫且歇息,後續自有自己妥善處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後傳之佛道之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風獨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風獨舞並收藏封神後傳之佛道之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