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


    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裏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劉諶真正要達到的,就是這個目的。


    劉禪是個軟麵窩窩似的老好人, 他可以是好朋友,好兄弟,好父親,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君主。


    往往一個官職,會安排很多人同時擔任,而這些擁有共同官職的人,又各自有各自別的職務。


    有些是臨時的,有些則是一些恩賞。


    但問題是無論是臨時的,還是恩賞的,都是需要領俸祿的。


    那些臨時的官職,事情過後,劉禪往往也不會把他們的臨時官職收回來。


    於是就形成了一部分人身上的官職越加越多的現象。


    比如已經故去的蔣顯和眼前的譙周,身上就同樣擔任著太仆的職務。


    侍中更是達到了五六人之多。


    所以大漢看起來有四萬人的官員隊伍,但是實際上俸祿發放,早就已經超過十萬人了。


    如果這些人都強的像諸葛亮一樣,劉諶也就不說什麽了,但往往這些人都是因為祖輩的蒙蔭,才做到今天的位置。


    別說是這些多加的官職了,就連他們的本職,他們都不一定能夠做好。


    這些個人身上多出來的重複的官職,才是劉諶真正想要精簡的對象。


    真要是直接把一部分官員給罷免了,根本不用曹魏來攻,季漢自己就從內部崩潰了。


    譙周不愧是自己挑選出來的司空,這件事自己壓根就沒有跟他提前交流,他都能主動提出來,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


    劉諶之所以沒有提前告訴譙周,就是為了把這出戲演的像一點,哪怕譙周配合不了自己也不怕。


    劉諶還有很多方法把這個由頭給拎出來。


    不過既然譙周這麽配合自己,劉諶當然樂見其成。


    “譙卿說的有道理。”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以一人之力做多件事,往往會落個吃力不討好的結局。”


    “不僅浪費時間,還白白的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最後就是事也沒有做成,還落下了個壞名聲。”


    “諸位都是先帝挑選的大才,朕怎麽忍心讓你們落下壞名聲。”


    “同時也傷了先帝選拔賢能的美名!”


    譙周聽到劉諶的話,隻感到一陣頭大,自己怎麽沒看出來他居然這麽的又當又立?!


    “陛下,臣已年邁,先帝在時,臣已經覺得精力不濟,往往一件事做下來,會出很多差錯。”


    “曾多次向先帝請辭,奈何都被先帝拒絕。”


    “如今臣也是越發的昏聵,自覺不能擔任更多的職務,所以願意辭去侍中及中散大夫之位,請陛下恩準!”


    劉諶悄悄的給了譙周一個讚許的眼神,到底是老狐狸,知道什麽事自己要做的。”


    劉諶搖了搖頭說道:


    “譙卿為國之重臣,朝廷還有很多需要你的地方,你肩膀上的擔子還不能卸下,朕還指望你幫朕治理國家呢!”


    宗預在一旁看的一陣臉黑,一個主管官員的司空幫你治理國家,陛下您也太看得起譙司空了。


    譙周聞言趕緊說道:


    “陛下,臣確實是覺得精力大不如前,若是因此耽擱了朝廷大事,臣真是百死莫贖!”


    劉諶故作遺憾的說道:


    “譙大夫乃我朝元老,曾經侍奉昭烈皇帝和先帝,如今又侍奉朕,這些年勞苦功高。”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國有多老,國之瑰寶。”


    “朕又怎麽忍心讓你這樣的國家瑰寶再過操勞呢?”


    “既然你執意請辭,那朕也隻好勉為其難了。”


    譙周聞言,這才長出一口氣:


    “臣多謝陛下體諒!”


    有了譙周領頭,其餘人也紛紛站出來,辭去自己多餘的職務,隻保留了自己原有的職務在身上。


    在滿朝文武的喧嘩聲中,宗預 也站出來向劉諶提出,要辭去身上的鎮軍大將軍以及兗州刺史的職務。


    不過卻被劉諶給嚴詞拒絕了。


    一開始宗預還以為這是劉諶在跟自己拉扯。


    畢竟自己現在身為大漢太尉,和譙周一樣位列三公。


    實在是沒必要再擔任這麽多的職務。


    可是一連經過三次推讓,劉諶都沒有答應,宗預知道劉諶是真的不想讓自己辭去這些職務。


    於是就沒有再繼續進言。


    一陣喧嘩過後,光是朝堂之上,就辭去了將近三百個職務。


    由此可見, 整個蜀中的官僚係統有多麽的臃腫。


    有了這個好開頭,劉諶相信,從廟堂以下,所有身兼數職的官員都會辭掉身上多餘的職務的。


    不過劉諶顯然不止滿足於此,人總是想要得寸進尺的。


    辭去官員身上多餘的職務,隻是劉諶改革吏治的第一步而已。


    下一步,劉諶準備把那些屍位素餐之人,全都踢出官員的隊伍。


    然後選拔那些有真正才幹的人上來。


    不過,那是下一步的事情,而且自己不能再像這件事那樣,僅憑自己一個人就能做主。


    必須要跟朝中的幾個重臣商量一下才是。


    朝會結束之後,劉諶留下了譙周、宗預、樊建和陳壽等人。


    來到自己的書房裏,開一個小會。


    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這個道理,亙古不變。


    “陛下今天實在是太......”


    “起碼也要跟臣商量一下,臣被你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著實是心有餘悸!”


    書房內,譙周當著眾人的麵向劉諶抱怨。


    劉諶嗬嗬一笑:


    “這件事要是商量出來,那就不夠逼真了。”


    “到時候滿朝文武肯定會覺得這是朕和你串通好的。”


    “譙卿乃國之重臣,朕可不想讓你的形象因為這件事在朝堂上受損。”


    譙周一臉的無奈,我在咱們大漢還有什麽形象可言?


    不過對於劉諶的話,譙周還是挺受用的,自己確實已經做好了替劉諶吸引火力,被架在火上烤的準備。


    但是有這個準備,不代表自己不會受到傷害,陛下能體諒自己,哪怕隻是言語上的體諒,這對於譙周來說就足夠了。


    “陛下為何不讓老臣也辭去身上多餘的官職?”


    宗預開口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季漢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寄雲書萬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寄雲書萬裏並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