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粉衣
將軍別吃,夫人下毒了 作者:墨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隆乾帝走了之後,沒過多久,太後就轉醒過來,皇後親自喂她喝了清粥,林婉城又給她細細診了脈,壽康宮才安定下來。
太後始終纏綿病榻,林婉城就一直伺候在側,一刻也不敢離開。期間,皇後和惠妃以及後宮中的其他嬪妃也都來壽康宮侍疾。但是除了幾個位分較高的後妃以外,其他嬪妃都隻在殿外磕了頭,然後就離開。
惠妃每次看到林婉城,都有些欲言又止,隻可惜,林婉城上次吃了虧,再也不肯輕易離開壽康宮,所以,惠妃也隻能氣得瞪眼。
過了兩日,林婉城奉命去太醫院取些山參給太後入藥,當她走到寶華殿附近時,正巧遇到皇後娘娘的鑾駕從殿裏出來。
林婉城弓身避在道旁,皇後的鳳鑾卻在她身邊停下。皇後看著林婉城,溫和道:“崔夫人不再壽康宮伺候太後,怎麽也到了寶華殿?”
林婉城趕忙如實道:“太後的藥方裏缺了一味老山參,臣婦奉命去太醫院取藥。”
皇後點點頭,林婉城看到她手上拿的佛珠,不由道:“皇後娘娘是在寶華殿進香了嗎?”
皇後點點頭:“太後病體纏綿,本宮自覺無用,也隻有在寶華殿,為她老人家多念幾遍經文了……”
林婉城趕忙讚道:“皇後娘娘孝心可表,實在是吾輩的榜樣。”
皇後謙虛了兩句就上了鑾輿,向著承乾宮去了。林婉城也不再怠慢,快步就往太醫院趕。可是剛走了兩步,卻又聽到前麵兩一老一小兩個太監低聲聊天。
年輕的那個太監歎道:“自從泰安公主出嫁,皇後娘娘來寶華殿就越發勤快了。師傅你說,若論年齡,皇後娘娘和惠妃相差無幾,可是惠妃雖然素雅,卻不似皇後那般清心寡欲……”
那老太監就歎道:“你懂什麽?你當皇後從前就是這個樣子的嗎?皇後娘娘從前雖然也不爭,卻不似現在這麽……”他想了想,覺得這個詞既能凸顯皇後的性格,又不能對她不敬,可是這老太監似乎肚裏文墨有限,想了半天,也隻吐出一個“超凡脫俗”來。
那小太監不禁疑惑道:“從前?師傅,您記差了吧,徒兒進宮也有十年了,剛進宮那會兒,也有幸見過皇後幾麵,那時,她的性子就如此淡然。”
那老太監輕輕啐了一口,罵道:“小兔崽子,你才進宮幾年,就敢大言不慚?我說的從前,大約是在二十年前。那時候,我還是承乾宮的小太監,皇後娘娘剛剛入宮,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那時候,她甚至還拉著宮裏的小宮女兒一起踢毽子呢!”
林婉城慢慢跟在身後,聽著兩個太監的談話,想象著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跟一群差不多年歲的宮女手拉手踢毽子。那種場景,想必一定是這死氣沉沉的紫禁城中最美的風景。
隻是,光陰荏苒,誰又能想到,當年那個春光燦爛的小姑娘竟然長成這副老氣橫秋的模樣?明眼人略略一想,就知道皇後一定經曆了很多苦難。
果然,就聽那老太監道:“後來,皇後娘娘有了身孕,順利誕下了大皇子。哎——”老太監長歎一聲,聲音裏似乎有無盡的悲涼。、
小太監就趕忙探著腦袋問道:“大皇子?進宮以來,徒兒就隻知道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大皇子竟然是皇後娘娘的親子嗎?”
老太監沉沉點頭:“大皇子是這紫禁城中的第一個孩子,所以,連太後也都十分疼愛,皇上更是對他寄予厚望。隻可惜……隻可惜,大皇子終於不能長大成人。在他三歲那年,大皇子生了一場怪病,然後就……”老太監沒有往下說,可是小太監和林婉城都已經明白,大皇子自然是死在那場怪病之中了。
小太監不由就問:“大皇子生了生麽怪病?難道宮裏的禦醫也看不好嗎?”
老太監沉沉搖頭:“傻孩子,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縱使是華佗扁鵲,也總有醫不好的病。那時,宮裏的太醫院首座姓木,叫做……”老太監想了半天,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幹脆就道:“他的名字我也記不得了。隻知道他的醫術要比馬太醫高明百倍,但是竟連他也沒有辦法。大皇子很快病重不治,皇上覺得他死的蹊蹺,卻偏偏又找不出蛛絲馬跡,一怒之下,就將承乾宮的太監宮女趕出去一大批,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你師傅我就來到了這寶華殿侍奉。”
小太監趕忙道:“那害死皇子的人抓到了嗎?”
老太監苦苦一笑:“抓?怎麽抓?這皇宮就像是被黑布罩著的鳥籠子,烏漆抹黑,什麽也看不見,在背後捅刀子容易,想要把那隻拿刀的手找出來……哼哼……卻難啊!”
小太監了然點頭:“皇後娘娘也是從那時候起就一蹶不振的嗎?”
老太監看著天邊的晚霞不知在想什麽,沉默了許久,他才長長地歎口氣:“不是,大皇子死後,皇後娘娘幾次哭暈過去,她一改從前天真模樣,看到誰都覺得是害死自己兒子的凶手,脾氣也變得有些……急躁,直到那件事之後……她才……”
小太監不等他師傅繼續望下手,就趕忙道:“師傅,是哪件事?”
老太監警覺地左右看看,林婉城嚇得趕忙躲在花牆之後。那老太監眼見四下無人,才壓低聲音道:“自從平王殿下出生之後,她又生了泰安公主,才變成現在這副與世無爭的模樣。”
林婉城聽這老太監的話,心裏不由一動,感覺有一道金光在腦海裏一閃而過,卻如何也抓不住:平王的生母德妃是難產而死,所以,平出生的時候,也就可以理解為是德妃死的時候。平王雖然與泰安公主同歲,但是相差幾個月出生,而且,據林婉城所知,他們兩個的生月相隔並不近。因此,這個太監其實是給了德妃過世、泰安公主出生這兩個時間點。那麽,皇後具體是從什麽時間變成這樣呢?是在德妃死後?還是在泰安公主出生之後?
如果是在泰安公主出生之後,這個老太監為什麽又要提到德妃的死?林婉城心中忽然有種感覺,這個老太監應該是知道些什麽事情,所以才說得這麽含糊其辭。而他所知道的內容,說不定就與德妃的死有關。
可是崔叔明不是說德妃之死和惠妃有關嗎?怎麽這個老太監講的故事中,從來也沒有出現惠妃的身影?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女人,惠妃真的就甘心自己的兒子屈居大皇子之下嗎?
林婉城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那兩個太監卻已經走遠了。過了許久。林婉城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偏離了去太醫院的路,走到西宮來了。
林婉城不敢怠慢,趕忙找宮女問清路,才匆匆向太醫院而去了。
又過了三日,太後的精神卻忽然好轉了起來。她顫顫巍巍地示意彭嬤嬤幫她更衣,彭嬤嬤看著她臉上的氣色,咬著唇笑著答應。
彭嬤嬤給太後選了一件大紅色繡五鳳朝陽的常服,太後眯著眼看了,然後又輕輕搖頭。彭嬤嬤就又為她選了幾件衣服,卻都被她否決了。
林婉城不由在一旁笑道:“太後尋常穿的都是大紅大紫,倒不如粉色的活潑鮮亮。”
彭嬤嬤不由犯了難:粉色的確實活潑,然而太後年事已高,若是換上粉色的,豈不被人笑話?
彭嬤嬤轉頭去看太後,本以為她會拒絕,沒想到她竟然滿眼期待地看著自己。林婉城料準了太後的心思,不由指著衣櫃一角那件粉色繡遍地牡丹的秋衫笑道:“臣婦瞧著那件就很不錯呢。上麵的牡丹富麗堂皇,很是養眼。”
這一件粉色的秋衫被放在衣櫃角落,顯然是許多年未曾穿過,但是卻一直放在衣櫃中並沒有被淘汰,就說明這件衣服很有故事。
太後卻眯著眼睛笑了起來。她的笑容和藹安詳,似是回到了從前那個美好的年代:“上麵繡的不是牡丹,是芍藥!”
彭嬤嬤將衣衫取出來,一旁的宮女趕忙將太後從床上扶起來:“牡丹和芍藥雖然相似,但是畢竟還是不同的!”
大周宮規森嚴,隻有皇後才能穿大紅、繡製牡丹的衣服。皇後以下的嬪妃,按照禮製,隻能用偏色、繡芍藥。
彭嬤嬤和一眾宮女幫著太後換好衣服,太後伸出幹枯的手摸著衣擺上繡工精美的芍藥,一雙老眼笑意盎然,眼角卻隱隱有一行濁淚滾燙:“當年,風暖花香,哀家站在那一大片芍藥叢中賞花,先皇躲在綠柳叢中偷看……”太後一邊說,一邊就笑起來。
林婉城心裏知道,太後是想起了初見先皇時的場景。
太後卻又忽然歎一口氣:“後來先皇謝世,哀家一手拉扯著皇上長大成人,這麽多年走過來,哀家累了,也乏了……”
林婉城和彭嬤嬤趕忙道:“皇上如今英明神武,太後您功不可沒,咱們大周朝都是離不開您的!”
太後擺擺手:“在這個世界上,離開了誰,明天的太陽都是會照常升起的!”太後言語中都是感傷,林婉城心裏清楚:太後雖然老邁,但是並不糊塗,她大約已經猜到自己大限將至了。
太後的眼神從壽康宮的宮女臉上一一掃過去,然後感慨道:“你們伺候了哀家這麽些年,在別人看來,這是莫大的榮光,可是哀家知道,你們在壽康宮事事小心,恨不能打起百倍的精神,也著實是辛苦了!”
宮女聽到太後這麽說,趕忙跪地磕頭道:“能夠伺候太後是奴婢等的榮幸。”
太後淡笑著擺手:“你們先退下吧,哀家有話想跟崔夫人說!”宮女們不敢怠慢,弓著身退了出去。林婉城心神一震,免不得要打起精神來應對太後。
太後伸手拉起自己的一隻袖子,她想舉到林婉城麵前,可是因為無力,剛舉到半空卻又重重落下來。太後眼睛裏有一絲落寞劃過,但是很快又笑起來:“哀家這身衣服好看麽?”
林婉城珍重道:“這衣服穿在太後身上,臣婦隱隱可以想象到當年的太後,是怎樣風采,隻怕站在花叢深處,滿園的芍藥也要低頭。”
太後始終纏綿病榻,林婉城就一直伺候在側,一刻也不敢離開。期間,皇後和惠妃以及後宮中的其他嬪妃也都來壽康宮侍疾。但是除了幾個位分較高的後妃以外,其他嬪妃都隻在殿外磕了頭,然後就離開。
惠妃每次看到林婉城,都有些欲言又止,隻可惜,林婉城上次吃了虧,再也不肯輕易離開壽康宮,所以,惠妃也隻能氣得瞪眼。
過了兩日,林婉城奉命去太醫院取些山參給太後入藥,當她走到寶華殿附近時,正巧遇到皇後娘娘的鑾駕從殿裏出來。
林婉城弓身避在道旁,皇後的鳳鑾卻在她身邊停下。皇後看著林婉城,溫和道:“崔夫人不再壽康宮伺候太後,怎麽也到了寶華殿?”
林婉城趕忙如實道:“太後的藥方裏缺了一味老山參,臣婦奉命去太醫院取藥。”
皇後點點頭,林婉城看到她手上拿的佛珠,不由道:“皇後娘娘是在寶華殿進香了嗎?”
皇後點點頭:“太後病體纏綿,本宮自覺無用,也隻有在寶華殿,為她老人家多念幾遍經文了……”
林婉城趕忙讚道:“皇後娘娘孝心可表,實在是吾輩的榜樣。”
皇後謙虛了兩句就上了鑾輿,向著承乾宮去了。林婉城也不再怠慢,快步就往太醫院趕。可是剛走了兩步,卻又聽到前麵兩一老一小兩個太監低聲聊天。
年輕的那個太監歎道:“自從泰安公主出嫁,皇後娘娘來寶華殿就越發勤快了。師傅你說,若論年齡,皇後娘娘和惠妃相差無幾,可是惠妃雖然素雅,卻不似皇後那般清心寡欲……”
那老太監就歎道:“你懂什麽?你當皇後從前就是這個樣子的嗎?皇後娘娘從前雖然也不爭,卻不似現在這麽……”他想了想,覺得這個詞既能凸顯皇後的性格,又不能對她不敬,可是這老太監似乎肚裏文墨有限,想了半天,也隻吐出一個“超凡脫俗”來。
那小太監不禁疑惑道:“從前?師傅,您記差了吧,徒兒進宮也有十年了,剛進宮那會兒,也有幸見過皇後幾麵,那時,她的性子就如此淡然。”
那老太監輕輕啐了一口,罵道:“小兔崽子,你才進宮幾年,就敢大言不慚?我說的從前,大約是在二十年前。那時候,我還是承乾宮的小太監,皇後娘娘剛剛入宮,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那時候,她甚至還拉著宮裏的小宮女兒一起踢毽子呢!”
林婉城慢慢跟在身後,聽著兩個太監的談話,想象著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跟一群差不多年歲的宮女手拉手踢毽子。那種場景,想必一定是這死氣沉沉的紫禁城中最美的風景。
隻是,光陰荏苒,誰又能想到,當年那個春光燦爛的小姑娘竟然長成這副老氣橫秋的模樣?明眼人略略一想,就知道皇後一定經曆了很多苦難。
果然,就聽那老太監道:“後來,皇後娘娘有了身孕,順利誕下了大皇子。哎——”老太監長歎一聲,聲音裏似乎有無盡的悲涼。、
小太監就趕忙探著腦袋問道:“大皇子?進宮以來,徒兒就隻知道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大皇子竟然是皇後娘娘的親子嗎?”
老太監沉沉點頭:“大皇子是這紫禁城中的第一個孩子,所以,連太後也都十分疼愛,皇上更是對他寄予厚望。隻可惜……隻可惜,大皇子終於不能長大成人。在他三歲那年,大皇子生了一場怪病,然後就……”老太監沒有往下說,可是小太監和林婉城都已經明白,大皇子自然是死在那場怪病之中了。
小太監不由就問:“大皇子生了生麽怪病?難道宮裏的禦醫也看不好嗎?”
老太監沉沉搖頭:“傻孩子,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縱使是華佗扁鵲,也總有醫不好的病。那時,宮裏的太醫院首座姓木,叫做……”老太監想了半天,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幹脆就道:“他的名字我也記不得了。隻知道他的醫術要比馬太醫高明百倍,但是竟連他也沒有辦法。大皇子很快病重不治,皇上覺得他死的蹊蹺,卻偏偏又找不出蛛絲馬跡,一怒之下,就將承乾宮的太監宮女趕出去一大批,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你師傅我就來到了這寶華殿侍奉。”
小太監趕忙道:“那害死皇子的人抓到了嗎?”
老太監苦苦一笑:“抓?怎麽抓?這皇宮就像是被黑布罩著的鳥籠子,烏漆抹黑,什麽也看不見,在背後捅刀子容易,想要把那隻拿刀的手找出來……哼哼……卻難啊!”
小太監了然點頭:“皇後娘娘也是從那時候起就一蹶不振的嗎?”
老太監看著天邊的晚霞不知在想什麽,沉默了許久,他才長長地歎口氣:“不是,大皇子死後,皇後娘娘幾次哭暈過去,她一改從前天真模樣,看到誰都覺得是害死自己兒子的凶手,脾氣也變得有些……急躁,直到那件事之後……她才……”
小太監不等他師傅繼續望下手,就趕忙道:“師傅,是哪件事?”
老太監警覺地左右看看,林婉城嚇得趕忙躲在花牆之後。那老太監眼見四下無人,才壓低聲音道:“自從平王殿下出生之後,她又生了泰安公主,才變成現在這副與世無爭的模樣。”
林婉城聽這老太監的話,心裏不由一動,感覺有一道金光在腦海裏一閃而過,卻如何也抓不住:平王的生母德妃是難產而死,所以,平出生的時候,也就可以理解為是德妃死的時候。平王雖然與泰安公主同歲,但是相差幾個月出生,而且,據林婉城所知,他們兩個的生月相隔並不近。因此,這個太監其實是給了德妃過世、泰安公主出生這兩個時間點。那麽,皇後具體是從什麽時間變成這樣呢?是在德妃死後?還是在泰安公主出生之後?
如果是在泰安公主出生之後,這個老太監為什麽又要提到德妃的死?林婉城心中忽然有種感覺,這個老太監應該是知道些什麽事情,所以才說得這麽含糊其辭。而他所知道的內容,說不定就與德妃的死有關。
可是崔叔明不是說德妃之死和惠妃有關嗎?怎麽這個老太監講的故事中,從來也沒有出現惠妃的身影?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女人,惠妃真的就甘心自己的兒子屈居大皇子之下嗎?
林婉城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那兩個太監卻已經走遠了。過了許久。林婉城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偏離了去太醫院的路,走到西宮來了。
林婉城不敢怠慢,趕忙找宮女問清路,才匆匆向太醫院而去了。
又過了三日,太後的精神卻忽然好轉了起來。她顫顫巍巍地示意彭嬤嬤幫她更衣,彭嬤嬤看著她臉上的氣色,咬著唇笑著答應。
彭嬤嬤給太後選了一件大紅色繡五鳳朝陽的常服,太後眯著眼看了,然後又輕輕搖頭。彭嬤嬤就又為她選了幾件衣服,卻都被她否決了。
林婉城不由在一旁笑道:“太後尋常穿的都是大紅大紫,倒不如粉色的活潑鮮亮。”
彭嬤嬤不由犯了難:粉色的確實活潑,然而太後年事已高,若是換上粉色的,豈不被人笑話?
彭嬤嬤轉頭去看太後,本以為她會拒絕,沒想到她竟然滿眼期待地看著自己。林婉城料準了太後的心思,不由指著衣櫃一角那件粉色繡遍地牡丹的秋衫笑道:“臣婦瞧著那件就很不錯呢。上麵的牡丹富麗堂皇,很是養眼。”
這一件粉色的秋衫被放在衣櫃角落,顯然是許多年未曾穿過,但是卻一直放在衣櫃中並沒有被淘汰,就說明這件衣服很有故事。
太後卻眯著眼睛笑了起來。她的笑容和藹安詳,似是回到了從前那個美好的年代:“上麵繡的不是牡丹,是芍藥!”
彭嬤嬤將衣衫取出來,一旁的宮女趕忙將太後從床上扶起來:“牡丹和芍藥雖然相似,但是畢竟還是不同的!”
大周宮規森嚴,隻有皇後才能穿大紅、繡製牡丹的衣服。皇後以下的嬪妃,按照禮製,隻能用偏色、繡芍藥。
彭嬤嬤和一眾宮女幫著太後換好衣服,太後伸出幹枯的手摸著衣擺上繡工精美的芍藥,一雙老眼笑意盎然,眼角卻隱隱有一行濁淚滾燙:“當年,風暖花香,哀家站在那一大片芍藥叢中賞花,先皇躲在綠柳叢中偷看……”太後一邊說,一邊就笑起來。
林婉城心裏知道,太後是想起了初見先皇時的場景。
太後卻又忽然歎一口氣:“後來先皇謝世,哀家一手拉扯著皇上長大成人,這麽多年走過來,哀家累了,也乏了……”
林婉城和彭嬤嬤趕忙道:“皇上如今英明神武,太後您功不可沒,咱們大周朝都是離不開您的!”
太後擺擺手:“在這個世界上,離開了誰,明天的太陽都是會照常升起的!”太後言語中都是感傷,林婉城心裏清楚:太後雖然老邁,但是並不糊塗,她大約已經猜到自己大限將至了。
太後的眼神從壽康宮的宮女臉上一一掃過去,然後感慨道:“你們伺候了哀家這麽些年,在別人看來,這是莫大的榮光,可是哀家知道,你們在壽康宮事事小心,恨不能打起百倍的精神,也著實是辛苦了!”
宮女聽到太後這麽說,趕忙跪地磕頭道:“能夠伺候太後是奴婢等的榮幸。”
太後淡笑著擺手:“你們先退下吧,哀家有話想跟崔夫人說!”宮女們不敢怠慢,弓著身退了出去。林婉城心神一震,免不得要打起精神來應對太後。
太後伸手拉起自己的一隻袖子,她想舉到林婉城麵前,可是因為無力,剛舉到半空卻又重重落下來。太後眼睛裏有一絲落寞劃過,但是很快又笑起來:“哀家這身衣服好看麽?”
林婉城珍重道:“這衣服穿在太後身上,臣婦隱隱可以想象到當年的太後,是怎樣風采,隻怕站在花叢深處,滿園的芍藥也要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