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夏靜靜的坐在床上,聽著外麵傳來了撬鎖的聲音,他早就知道,這是那群人沒有撈到好處,轉而盯上陶父陶母的房間了。隻可惜那裏邊除了一張床,就剩下幾床不怎麽好的棉被了。就算他們進得了屋子,也不過是瞎子打蚊子――白費力氣。
陶姨娘第一個進了屋子,見屋裏空空蕩蕩的,便知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東西了,當下心裏便憤憤不平,隻覺得原來陶家人這一個個的,平日裏瞧著倒是光鮮得緊,哪知道原來是打腫了臉來充胖子!害得她白跑一趟,真是倒黴!
要不然,就是陶家媳婦兒早有準備,把那些值錢的東西都給收起來了,否則那些好東西怎麽一個都沒瞧見呢?嘴裏也開始不幹淨起來,不停的咒罵陶家人小氣、狡猾,她也不想想,人家的東西,憑什麽白白給她?
草草的在屋子裏瞧了一遍,陶姨娘便斷定屋子裏沒什麽東西可拿,而後便留下一群人,獨自出了陶父陶母的屋子,開始在房子裏轉了起來。這眼睛轉著轉著,就盯上了陶夏的屋子。她心下揣測,這陶夏一貫最得她那個便宜表弟的疼愛,這屋裏的東西,哪有不好的道理?
陶夏本在房裏歸置衣服,不一時便聽見自己房門被砸得碰碰響,心頭一轉,順手就把錢包銀行卡什麽的裝進衣服口袋裏,又將幾個重要的包裹鎖進了櫃子,這才上前去開了門。
拉開門,正見陶姨娘領著她們家老四站在門口,眼睛還一個勁兒的往屋裏瞟,當下便沒好氣的問道:“怎麽?姨娘還有什麽事兒嗎?”
陶姨娘見陶夏把門擋得結結實實,根本沒法看到屋內是什麽情況,心裏更加肯定他藏了好東西,眼珠一轉,臉上又掛上了虛假的微笑,話裏夾槍帶棍的道:“喲,瞧瞧你這話說得,把姨娘我看成什麽人了?咱陶家最講究的就是尊老愛幼,姨娘進門都這麽長時間了,你不說給姨娘泡杯茶,怎麽也不請你弟弟上你那屋裏玩玩兒?”說著就把唐小四往前一推。
唐小四早得了他媽叮囑,見著機立馬就往屋子裏鑽,陶夏一攔沒有攔住,居然讓他得了逞。這唐小四一進屋,就開始各種翻箱倒櫃.
這邊陶夏還沒說什麽,那陶姨娘就已經擠開陶夏進了屋去,一邊擋著陶夏,一邊又假裝去抓唐小四,更好笑的是嘴裏還裝模作樣的喝罵道:“你這混小子!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你就往裏鑽,萬一碰壞了你小夏哥哥的東西,看我怎麽收拾你!”
說著還一邊對陶夏不好意思的笑道:“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啊!小夏,你看這孩子真是不聽話,都是他爺奶給慣壞了,你等著啊!看我逮著了怎麽收拾他!”
陶夏雙手環抱在胸前,倚在門邊看她們你追我打的,當真是好生不亦樂乎,要不是他先前瞅見了陶姨娘給唐小四使眼色的小動作,恐怕他也會認為是小孩子調皮了。對於這種不折手段,連自家孩子都利用的人,陶夏打從心眼裏瞧不起。
冷眼看著兩人借著這個機會,將屋子裏的角角落落都翻了個遍也沒找著任何東西,陶夏這才慢悠悠的開口道:“姨娘這體力真是好,這都快半個小時了,居然還是臉不紅氣不喘的,哪像我媽呀!上街買個菜都喊累得慌。真應該讓我媽媽去您家裏取一下經,瞧瞧您都是吃了什麽靈丹妙藥,才會這麽的精力充沛!”
那陶姨娘自然聽出了陶夏話裏的挖苦諷刺,隻是礙著自己在人家屋簷下,隻能先忍了這口氣。可不能跟陶夏發脾氣,卻並不代表她不能跟別人發脾氣。當下便冷了臉,轉身朝自家兒子唐小四一吼:“你還跑個屁,還不給老娘滾過來,沒聽見別人的話嗎?個沒眼色的東西!”
那先前怎麽也追不上的人,這會兒到時候乖乖的站在原地,被他媽揪著衣領,一路罵罵咧咧的出了屋。陶姨娘本來都出了門了,轉念一想,自己這麽一走,豈不是什麽都沒撈著?還平白擔了個壞名聲,算算真是虧大了。當下便又轉身回了陶家,進了門直奔廚房,把陶家放櫃子上的電飯鍋、砂鍋什麽的都拾掇拾掇,裝袋子裏全抱回了家。
一場鬧劇就此結束,聽見屋外沒動靜了,一直待在屋裏的陶哲這才出了門。一見屋子裏的情況,立馬傻了眼,這沙發、茶幾、電視櫃是大件,倒是沒人打它們的注意,可這沙發上的墊子、茶幾和電視櫃上擺放的花瓶、收納盒什麽的,全部不見了蹤影,就連窗上掛著的窗簾,也被人拆了去。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屋子裏變得空空蕩蕩,這哪裏是什麽親戚上門?這分明就是蝗蟲過境嘛!
要不是前幾天弟弟招呼他,一起將房子收拾了一遍,今天被搬走的恐怕就不隻這些小東西了。想到這裏,陶哲慶幸萬分,還好弟弟有先見之明,將值錢的東西都搬去小庫房鎖了,否則今日,家裏隻怕損失大了。雖也奇怪自家弟弟怎會未卜先知,但又想到自家弟弟曆來便是心中有主意的,憑什麽,也斷不會害自家一家人,當下也就不再疑惑。
陶夏還不知,自己今日的這番舉動差點引起自家哥哥的懷疑,但心裏也知今日之事是自家魯莽了,若是陶姨娘心細一些,回去仔細一合計,自己今日的做派就會露出些許端倪來,但他也沒有法子,他年紀小人微言輕,再加上時間又緊,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現在隻期望陶姨娘被旁的事絆住,沒時間來回想今日之事,待到再過幾日,他們遠走高飛了,便是陶姨娘心生疑惑,也奈何不得。
就在陶夏忐忑不安之時,陶媽媽那邊,也遇上了一件難題。
原來,陶家夫婦本打算夫妻兩個先去a市發展,待兩人在a市站穩了腳跟之後,這才把陶家人都接過去,這之前兩個孩子就托給陶家老兩口照顧。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陶家老兩口卻堅決反對這個建議,兩人不但不答應照顧兩個孫子,反而還大罵陶家夫婦不孝,連自己父母都要算計一把,又說老了不需要陶爸陶媽的照顧,所以現在也不要來麻煩他們。
陶媽媽苦勸無果,最後隻能咬牙將家裏的一眾東西賣的賣、送的送,自己孤身帶著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踏上了前往a市的火車。
陶姨娘第一個進了屋子,見屋裏空空蕩蕩的,便知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東西了,當下心裏便憤憤不平,隻覺得原來陶家人這一個個的,平日裏瞧著倒是光鮮得緊,哪知道原來是打腫了臉來充胖子!害得她白跑一趟,真是倒黴!
要不然,就是陶家媳婦兒早有準備,把那些值錢的東西都給收起來了,否則那些好東西怎麽一個都沒瞧見呢?嘴裏也開始不幹淨起來,不停的咒罵陶家人小氣、狡猾,她也不想想,人家的東西,憑什麽白白給她?
草草的在屋子裏瞧了一遍,陶姨娘便斷定屋子裏沒什麽東西可拿,而後便留下一群人,獨自出了陶父陶母的屋子,開始在房子裏轉了起來。這眼睛轉著轉著,就盯上了陶夏的屋子。她心下揣測,這陶夏一貫最得她那個便宜表弟的疼愛,這屋裏的東西,哪有不好的道理?
陶夏本在房裏歸置衣服,不一時便聽見自己房門被砸得碰碰響,心頭一轉,順手就把錢包銀行卡什麽的裝進衣服口袋裏,又將幾個重要的包裹鎖進了櫃子,這才上前去開了門。
拉開門,正見陶姨娘領著她們家老四站在門口,眼睛還一個勁兒的往屋裏瞟,當下便沒好氣的問道:“怎麽?姨娘還有什麽事兒嗎?”
陶姨娘見陶夏把門擋得結結實實,根本沒法看到屋內是什麽情況,心裏更加肯定他藏了好東西,眼珠一轉,臉上又掛上了虛假的微笑,話裏夾槍帶棍的道:“喲,瞧瞧你這話說得,把姨娘我看成什麽人了?咱陶家最講究的就是尊老愛幼,姨娘進門都這麽長時間了,你不說給姨娘泡杯茶,怎麽也不請你弟弟上你那屋裏玩玩兒?”說著就把唐小四往前一推。
唐小四早得了他媽叮囑,見著機立馬就往屋子裏鑽,陶夏一攔沒有攔住,居然讓他得了逞。這唐小四一進屋,就開始各種翻箱倒櫃.
這邊陶夏還沒說什麽,那陶姨娘就已經擠開陶夏進了屋去,一邊擋著陶夏,一邊又假裝去抓唐小四,更好笑的是嘴裏還裝模作樣的喝罵道:“你這混小子!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你就往裏鑽,萬一碰壞了你小夏哥哥的東西,看我怎麽收拾你!”
說著還一邊對陶夏不好意思的笑道:“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啊!小夏,你看這孩子真是不聽話,都是他爺奶給慣壞了,你等著啊!看我逮著了怎麽收拾他!”
陶夏雙手環抱在胸前,倚在門邊看她們你追我打的,當真是好生不亦樂乎,要不是他先前瞅見了陶姨娘給唐小四使眼色的小動作,恐怕他也會認為是小孩子調皮了。對於這種不折手段,連自家孩子都利用的人,陶夏打從心眼裏瞧不起。
冷眼看著兩人借著這個機會,將屋子裏的角角落落都翻了個遍也沒找著任何東西,陶夏這才慢悠悠的開口道:“姨娘這體力真是好,這都快半個小時了,居然還是臉不紅氣不喘的,哪像我媽呀!上街買個菜都喊累得慌。真應該讓我媽媽去您家裏取一下經,瞧瞧您都是吃了什麽靈丹妙藥,才會這麽的精力充沛!”
那陶姨娘自然聽出了陶夏話裏的挖苦諷刺,隻是礙著自己在人家屋簷下,隻能先忍了這口氣。可不能跟陶夏發脾氣,卻並不代表她不能跟別人發脾氣。當下便冷了臉,轉身朝自家兒子唐小四一吼:“你還跑個屁,還不給老娘滾過來,沒聽見別人的話嗎?個沒眼色的東西!”
那先前怎麽也追不上的人,這會兒到時候乖乖的站在原地,被他媽揪著衣領,一路罵罵咧咧的出了屋。陶姨娘本來都出了門了,轉念一想,自己這麽一走,豈不是什麽都沒撈著?還平白擔了個壞名聲,算算真是虧大了。當下便又轉身回了陶家,進了門直奔廚房,把陶家放櫃子上的電飯鍋、砂鍋什麽的都拾掇拾掇,裝袋子裏全抱回了家。
一場鬧劇就此結束,聽見屋外沒動靜了,一直待在屋裏的陶哲這才出了門。一見屋子裏的情況,立馬傻了眼,這沙發、茶幾、電視櫃是大件,倒是沒人打它們的注意,可這沙發上的墊子、茶幾和電視櫃上擺放的花瓶、收納盒什麽的,全部不見了蹤影,就連窗上掛著的窗簾,也被人拆了去。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屋子裏變得空空蕩蕩,這哪裏是什麽親戚上門?這分明就是蝗蟲過境嘛!
要不是前幾天弟弟招呼他,一起將房子收拾了一遍,今天被搬走的恐怕就不隻這些小東西了。想到這裏,陶哲慶幸萬分,還好弟弟有先見之明,將值錢的東西都搬去小庫房鎖了,否則今日,家裏隻怕損失大了。雖也奇怪自家弟弟怎會未卜先知,但又想到自家弟弟曆來便是心中有主意的,憑什麽,也斷不會害自家一家人,當下也就不再疑惑。
陶夏還不知,自己今日的這番舉動差點引起自家哥哥的懷疑,但心裏也知今日之事是自家魯莽了,若是陶姨娘心細一些,回去仔細一合計,自己今日的做派就會露出些許端倪來,但他也沒有法子,他年紀小人微言輕,再加上時間又緊,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現在隻期望陶姨娘被旁的事絆住,沒時間來回想今日之事,待到再過幾日,他們遠走高飛了,便是陶姨娘心生疑惑,也奈何不得。
就在陶夏忐忑不安之時,陶媽媽那邊,也遇上了一件難題。
原來,陶家夫婦本打算夫妻兩個先去a市發展,待兩人在a市站穩了腳跟之後,這才把陶家人都接過去,這之前兩個孩子就托給陶家老兩口照顧。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陶家老兩口卻堅決反對這個建議,兩人不但不答應照顧兩個孫子,反而還大罵陶家夫婦不孝,連自己父母都要算計一把,又說老了不需要陶爸陶媽的照顧,所以現在也不要來麻煩他們。
陶媽媽苦勸無果,最後隻能咬牙將家裏的一眾東西賣的賣、送的送,自己孤身帶著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踏上了前往a市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