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睜大了眼睛
漁獵西北,重生86打獵開荒 作者:穿透幻影的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塊八的出廠價確實劃算,比起零售價能省下不少錢。
陳漢良滿意地點點頭,“那就給我開一百五十個吧。”
對方似乎有些疑惑,“您是做什麽生意的?”
“我有個店。”
“請出示您的營業執照。”
沒想到進貨還需要這個,不過幸好陳漢良早有準備,隨身帶著副本。交出證件後,很快就拿到了一百五十個塑料壺的提貨單。
付了五百七十元後,陳漢良拿著單據卻沒有立刻提貨,而是四處張望,最後決定轉向技術部了解更多信息。
敲開門後,裏麵一位年輕的工程師接待了他。
“您好,我想谘詢一下,是不是可以定製產品?”
“我們隻接大批量訂單,不接受零散加工。”
“正好,我就是想批量生產的。”
“您具體想要生產什麽呢?數量又是多少?”
陳漢良計劃將這些塑料壺改造成簡易冰箱,需要一次性成型的內膽材料以簡化後續工序,節省時間和精力。
現在,他正嚐試尋找合適的合作方式,以便能夠順利進行他的改造計劃。
經過這段時間的嚐試,陳漢良已經清楚自己想要的內膽是什麽樣的。
盡管他的繪圖技術不怎麽樣,但他還是盡量準確地畫出了所需的形狀和尺寸。
拿著不太標準的圖紙,陳漢良說:“就按照這個樣子做,先製作200個樣品,以後可能還需要更多。”
年輕的技術員看了一眼圖紙,皺眉問道:“科長,這是什麽?我看不明白。”
眼鏡科長接過圖紙看了看,也是一頭霧水:“這是做什麽用的?”
“這是一種新的容器。”陳漢良解釋道。
“能給我比劃一下嗎?這東西我好像沒見過。”
“沒錯,你沒見多正好。它是一個高50厘米、寬40厘米、深30厘米的塑料壺,兩側壁上有小孔,頂部有一個圓孔。
此外,在主容器的頂上還有一個高度15厘米的小容器,大小與主容器匹配。這兩個部分可以分開,如果能做成一體就更好了。”
科長點頭表示理解,並問起用途。
“用於裝載食品,一旦市場接受,需求量會非常大,可能是數以萬計。對了,材料必須是無害的。”
“我們會仔細研究這個問題。”
“那就好,請先做個分開式的和一個一體式的樣品吧,過幾天我會來看。”
科長收下了圖紙,陳漢良則前往倉庫取貨。他要帶走150個塑料壺,雖然重量不大,但體積不小,幾乎裝滿了拖拉機的車鬥,還得用繩子固定好。
離開前,陳漢良向同事嚴雪紅打了招呼,提到了未來送貨的事宜,注意到健美褲的價格標為25元,心裏暗自驚訝價格之高。
“下次來的時候給你帶些貨,我們老同學中午一起吃個飯吧,我請客!”
“不了,現在還沒到下班時間。”
告別後,陳漢良在附近找了家餐館吃了午飯,然後啟程返回。
下午一點,拖拉機回到了霧島供銷社門前。
“我得回拖拉機站了,還不知道我爸會怎麽說我呢!”陳漢良想著,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麵對敵人的酷刑,隻要你咬牙堅持,就是一名真正的勇士。
“哼!我才不當什麽勇士呢!”趙航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陳漢良則走進了供銷社,來到了五金部。
林庭桂剛剛開始工作,看起來還沒從午睡中完全清醒過來,一臉的疲憊。
“二叔!”陳漢良說道。
“來了?”林庭桂應了一聲。
“你們這還有縫紉機嗎?”
“你又要買縫紉機?上次買的還不夠用?”
“我打算開個服裝廠,至少需要十二台縫紉機,現在還差五台。”
“你要開服裝廠?你這小子真是要大幹一場啊!”
“其實我不想開,是生活逼得我沒路可走。”起先,他隻是做幾條褲子賺點小錢,沒有想著要擴大規模。但隨著需求增加,他的業務也越做越大。
林庭桂歎了口氣:“我們這裏隻有三台縫紉機。”
“那也行,有總比沒有好。”
“瞧你這高興的樣子,要是回到票證時代,一年能買到一台就已經很不錯了。”
確實,在那個憑票購買縫紉機的時代,大家需要長時間積攢票證才能買到心儀的機器。但現在本地已經取消了縫紉機票證製度,許多商品不再需要票證,隻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購買。
“咱就別提那些老黃曆了吧?以前連自行車都要票,現在誰還在乎呢?將來所有的商品都會這樣。”
回想七十年代,城裏人做什麽都需要票證,糕點、紅糖白糖乃至豆腐都得用票。
農村的生活相對簡單,那裏的人們對各種票證並不熟悉。如今,雖然多數票證已經不重要了,但布票和糧票仍然是必需品。
沒有布票就無法購買布料,幸好化纖產品不需要布票,否則他的服裝廠根本開不起來。
而糧票的影響將持續到九三年才結束,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因為進貨或者外出就餐時,如果沒有主食還可以省掉糧票,否則就必須帶著它。
“二叔,快給我開票吧,晚了別人來買就耽誤事了。”
林庭桂為陳漢良辦理了三台縫紉機的手續:“對了,二叔,我在家做了個簡易冰箱,看能不能在這兒賣?”
“啥是土冰箱?”
“哦,那是一種不用電就能保鮮食物一周不壞的容器,我給它取名叫土冰箱。”
“聽上去不太靠譜啊,這東西不賣。”
“二叔,您這樣保守的態度,恐怕咱們家永遠也富不起來了。”
“你還是先去交錢吧!”
雖然供銷社不願意接受土冰箱,但拖拉機站前的日雜店可能會有興趣。
回去後,陳漢良打算做兩台送去試試。
陳漢良去交了款,然後把三台未拆封的縫紉機搬上了車。他開著拖拉機回到家,將車子停在家門口的小倉庫旁,小心翼翼地卸下了縫紉機。
林美娟看到丈夫帶回了一整車的塑料壺,驚訝得睜大了眼睛。
“你買了多少塑料壺回來?”
“一百五十個呢!”
“為什麽要買這麽多?”
“省事啊,一次多運點,還能節省油錢。”
卸完塑料壺後,陳漢良便一頭紮進小倉庫開始動手改造這些塑料壺。
陳漢良滿意地點點頭,“那就給我開一百五十個吧。”
對方似乎有些疑惑,“您是做什麽生意的?”
“我有個店。”
“請出示您的營業執照。”
沒想到進貨還需要這個,不過幸好陳漢良早有準備,隨身帶著副本。交出證件後,很快就拿到了一百五十個塑料壺的提貨單。
付了五百七十元後,陳漢良拿著單據卻沒有立刻提貨,而是四處張望,最後決定轉向技術部了解更多信息。
敲開門後,裏麵一位年輕的工程師接待了他。
“您好,我想谘詢一下,是不是可以定製產品?”
“我們隻接大批量訂單,不接受零散加工。”
“正好,我就是想批量生產的。”
“您具體想要生產什麽呢?數量又是多少?”
陳漢良計劃將這些塑料壺改造成簡易冰箱,需要一次性成型的內膽材料以簡化後續工序,節省時間和精力。
現在,他正嚐試尋找合適的合作方式,以便能夠順利進行他的改造計劃。
經過這段時間的嚐試,陳漢良已經清楚自己想要的內膽是什麽樣的。
盡管他的繪圖技術不怎麽樣,但他還是盡量準確地畫出了所需的形狀和尺寸。
拿著不太標準的圖紙,陳漢良說:“就按照這個樣子做,先製作200個樣品,以後可能還需要更多。”
年輕的技術員看了一眼圖紙,皺眉問道:“科長,這是什麽?我看不明白。”
眼鏡科長接過圖紙看了看,也是一頭霧水:“這是做什麽用的?”
“這是一種新的容器。”陳漢良解釋道。
“能給我比劃一下嗎?這東西我好像沒見過。”
“沒錯,你沒見多正好。它是一個高50厘米、寬40厘米、深30厘米的塑料壺,兩側壁上有小孔,頂部有一個圓孔。
此外,在主容器的頂上還有一個高度15厘米的小容器,大小與主容器匹配。這兩個部分可以分開,如果能做成一體就更好了。”
科長點頭表示理解,並問起用途。
“用於裝載食品,一旦市場接受,需求量會非常大,可能是數以萬計。對了,材料必須是無害的。”
“我們會仔細研究這個問題。”
“那就好,請先做個分開式的和一個一體式的樣品吧,過幾天我會來看。”
科長收下了圖紙,陳漢良則前往倉庫取貨。他要帶走150個塑料壺,雖然重量不大,但體積不小,幾乎裝滿了拖拉機的車鬥,還得用繩子固定好。
離開前,陳漢良向同事嚴雪紅打了招呼,提到了未來送貨的事宜,注意到健美褲的價格標為25元,心裏暗自驚訝價格之高。
“下次來的時候給你帶些貨,我們老同學中午一起吃個飯吧,我請客!”
“不了,現在還沒到下班時間。”
告別後,陳漢良在附近找了家餐館吃了午飯,然後啟程返回。
下午一點,拖拉機回到了霧島供銷社門前。
“我得回拖拉機站了,還不知道我爸會怎麽說我呢!”陳漢良想著,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麵對敵人的酷刑,隻要你咬牙堅持,就是一名真正的勇士。
“哼!我才不當什麽勇士呢!”趙航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陳漢良則走進了供銷社,來到了五金部。
林庭桂剛剛開始工作,看起來還沒從午睡中完全清醒過來,一臉的疲憊。
“二叔!”陳漢良說道。
“來了?”林庭桂應了一聲。
“你們這還有縫紉機嗎?”
“你又要買縫紉機?上次買的還不夠用?”
“我打算開個服裝廠,至少需要十二台縫紉機,現在還差五台。”
“你要開服裝廠?你這小子真是要大幹一場啊!”
“其實我不想開,是生活逼得我沒路可走。”起先,他隻是做幾條褲子賺點小錢,沒有想著要擴大規模。但隨著需求增加,他的業務也越做越大。
林庭桂歎了口氣:“我們這裏隻有三台縫紉機。”
“那也行,有總比沒有好。”
“瞧你這高興的樣子,要是回到票證時代,一年能買到一台就已經很不錯了。”
確實,在那個憑票購買縫紉機的時代,大家需要長時間積攢票證才能買到心儀的機器。但現在本地已經取消了縫紉機票證製度,許多商品不再需要票證,隻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購買。
“咱就別提那些老黃曆了吧?以前連自行車都要票,現在誰還在乎呢?將來所有的商品都會這樣。”
回想七十年代,城裏人做什麽都需要票證,糕點、紅糖白糖乃至豆腐都得用票。
農村的生活相對簡單,那裏的人們對各種票證並不熟悉。如今,雖然多數票證已經不重要了,但布票和糧票仍然是必需品。
沒有布票就無法購買布料,幸好化纖產品不需要布票,否則他的服裝廠根本開不起來。
而糧票的影響將持續到九三年才結束,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因為進貨或者外出就餐時,如果沒有主食還可以省掉糧票,否則就必須帶著它。
“二叔,快給我開票吧,晚了別人來買就耽誤事了。”
林庭桂為陳漢良辦理了三台縫紉機的手續:“對了,二叔,我在家做了個簡易冰箱,看能不能在這兒賣?”
“啥是土冰箱?”
“哦,那是一種不用電就能保鮮食物一周不壞的容器,我給它取名叫土冰箱。”
“聽上去不太靠譜啊,這東西不賣。”
“二叔,您這樣保守的態度,恐怕咱們家永遠也富不起來了。”
“你還是先去交錢吧!”
雖然供銷社不願意接受土冰箱,但拖拉機站前的日雜店可能會有興趣。
回去後,陳漢良打算做兩台送去試試。
陳漢良去交了款,然後把三台未拆封的縫紉機搬上了車。他開著拖拉機回到家,將車子停在家門口的小倉庫旁,小心翼翼地卸下了縫紉機。
林美娟看到丈夫帶回了一整車的塑料壺,驚訝得睜大了眼睛。
“你買了多少塑料壺回來?”
“一百五十個呢!”
“為什麽要買這麽多?”
“省事啊,一次多運點,還能節省油錢。”
卸完塑料壺後,陳漢良便一頭紮進小倉庫開始動手改造這些塑料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