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賣到山中的祥林嫂,還沒過幾天安生的日子,她新的丈夫和兒子就又相繼意外離世。因為沒有財產繼承權,房子被大伯子無情的收走,她不得不第二次回到魯鎮做女工。】


    感同身受的,有過類似或相同經曆的女子們,紛紛為落淚,深宅後院的夫人、小姐們也情不自禁的為祥林嫂掬一把同情淚。


    則天大聖皇帝眉頭緊鎖,大周女子地位高,但這樣的事大概也還是有的。


    【而這一次,身邊的柳媽就告訴祥林嫂: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現在呢,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的誰好?閻羅大王隻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我想,這真是……】


    則天大聖皇帝:哼!借鬼神胡說八道,大羅神仙來了也不敢鋸朕!


    王娡、甄宓、羊獻容、劉娥:危言聳聽!


    【在柳媽的提醒下,祥林嫂驚覺,原來壓在她身上的“夫權”和“族權”之上的,還有著更為可怕的“神權”。生不能落下個烈女節婦的好名聲,被人戳脊梁骨就算了,結果連死也都不能被放過,做鬼了還要被閻王爺劈成兩半兒給兩個丈夫分,這也太恐怖和黑暗了。


    然而到這裏祥林嫂依舊沒有被對死後世界的巨大恐懼所擊倒。相反,她體內潛藏的生命力再一次被激發了出來。


    她整日緊閉著嘴唇,頭上頂著大家以為恥辱的疤痕,屏蔽掉所有的冷言冷語,默默的幹活兒、跑街、攢錢。用近一年的工錢請假去土地廟捐門檻,隻為了讓它當做自己的替身,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天幕下,很多很多的人或雙手合十,或緊抿嘴唇,期待祥林嫂這一次抗爭的結果。


    也有人想到天幕提到過的祥林嫂之死,心情分外沉重。


    【然而問題是,神權許諾的“贖罪券”,從來隻是信奉實利的規則製定者們,為自己方便行事留存的“後門”,而不是為了真的給這些被統治者們找一條脫離苦海的生路。】


    佛教興盛的朝代和地區,懂了這句話的人看著身邊被洗腦,一次次傾家蕩產舍身贈財給佛寺、佛窟、佛牙、佛塔的信眾們,心中在想:這些信眾舍身給佛寺,再讓家人拿錢財來贖,何嚐不是一種佛門賣出的贖罪券。


    天幕再次放出原文:冬至的祭祖時節,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嬸裝好祭品,和阿牛將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著罷,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收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燭台,隻是失神的站著。


    【如果祥林嫂隻是一個把信仰當敲門磚或遮羞布的人,那麽四嬸的一句話絕不可能發揮如此巨大的神力,瞬間擊碎她的精神。


    而不幸的是祥林嫂正是那個少數有著堅信的傻人,當她意識到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一文不值,依舊被祭祀排除在外時,她徹底的迷茫了。


    她想不明白,這世上明明有著那麽多義正言辭的大道理,可怎麽每回一到我這兒,就沒人跟我講理了呢?


    夫權不講理,族權不講理,神權更是不講理!你們讓我做的,我全都按照你們的規則做了,可每次一到我需要的時候,規則就又變了呢?】


    如果說這個視頻前麵的內容隻是引起了不少受到欺壓或者同理心強的女性的共鳴,那這段話一出可就是振聾發聵,讓天幕下絕大多數的人民無論男女都沉默了。


    這些占著各朝各代人口的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年輕的或許感觸不深,但凡年長一些的誰沒有過類似的經曆呢?


    明明我已經按照宗族的規矩、朝廷的法律、縣衙老爺和衙役們的潛規則去做了,可為什麽?


    為什麽宗族裏有些人就可以拉幫結夥侵占老實人的田地,欺負孤兒寡母?為什麽朝廷總要額外征兵勞役和加稅?為什麽衙役和老爺們吃飽了還不滿足,總想多要一點,再多要一點?


    你們拿走了這麽多,可是我被偷盜需要找回財物的時候,你們在哪兒?我被山匪打劫險些喪命的時候,你們在哪兒?兵匪過境,殺良冒功的時候,你們又在哪兒?


    每次一到我需要的時候,規則就又變了,解釋權在你們那,而我連個講理的地方都沒有。


    【祥林嫂不知道未來該去相信什麽,該去依靠什麽,所以精神跌入了巨大的虛無深淵。


    然而魯迅依舊沒有立刻安排祥林嫂去死,而是寫她被趕出了魯四老爺家,像個遊魂一樣徘徊在魯鎮,直到她遇見了小說中的“我”。】


    原文:“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是的。”“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


    明清時期的小說家和一些對句讀有所研究並想過改進的讀書人,運筆如飛的記錄著天幕貼出的原文,最主要的就是為了研究這些句子間的,有特殊斷句和意義的奇怪符號。


    【在經曆了五年多無望無告的孤獨歲月,內心經曆了無數痛苦掙紮後,祥林嫂竟又一次站了起來,僅憑最原始的本能對整個魯鎮世界威嚴不可動搖的秩序和規則發出了質疑和詰問。


    “這裏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


    “好!”


    幾個半大孩子興奮的鼓起掌來,雖然他們並沒有多深的理解,但他們明白,故事裏的主角祥林嫂在抗爭,而尚未被打磨完成的小孩子最是願意同規則抗爭的。


    周遭的大人們沒有立刻製止他們,而是在縣老爺派衙役巡街之後,才轟走他們,叫他們去別處看天幕玩,別擋了差役的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開課,未來知識唾手可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花扁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花扁豆並收藏天幕開課,未來知識唾手可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