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內部的矛盾,匈奴人自然不甚了了,此刻於夫羅正和一眾頭人,正在九原城府商議大事。


    一名身材高大的頭人進言道:“大單於,不能在這麽下去了...”


    “若是任由敵軍消耗,我軍早晚崩潰...”


    九原城內,有勇士十二萬,若是賊軍日夜攻城,哪怕十個奴兵換一個守城勇士,他們匈奴也吃不消!


    這個時代,軍隊的傷亡是有限度的,至於那種死戰不退至最後一兵一卒的軍隊,已經脫離了士兵的範疇,人們更多的是稱其為戰士英雄。


    很多全軍覆沒,大都是在戰敗後大軍潰散,領軍將領被俘,或者投降後被坑殺殆盡,真正能全部戰死的軍隊少之又少。


    匈奴人做不到死戰,奴兵同樣也做不到,但夏軍以數十萬奴兵換三兩萬匈奴守軍,其中利害關係自明…


    後原大人烏魯,亦不得不站出來道:“大單於,部族勇士本就不善守城,與其憋屈的耗在城中,不如出城與他們殺個痛快!”


    “我等部族多為騎兵,當果斷出城,與敵軍決戰...”


    “左右不過幾十萬奴兵,隻要我等在正麵戰場,給予足夠的壓力,必然崩潰...”


    匈奴人中很多人,經過白日裏的守城消耗,他們已經明白若一味的困守城池,無異於慢性死亡,有頭人不顧危險,紛紛請兵出戰!


    於夫羅環顧一眾情緒高昂,積極請戰的頭人,心情沉重。


    他們不怕戰,不怕流血,甚至不怕犧牲,但是如今被夏軍突襲,一戰而丟了河套,丟了幾字灣內數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如今,更是隻剩下山南三郡之地,苦苦掙紮...


    若是堂堂正正一戰,就算戰敗他們也認了,但是被夏軍突襲打敗,他們真的很不甘。


    夏軍有什麽,他們隻是一群南來的蠻子,一群喪家之犬,一群低聲下氣的兩腳羊,他們為什麽敢齜牙,憑什麽敢起刀兵。


    論實力,匈奴是夏軍的十倍,論地盤,河套比並州廣闊,論人口兵源,匈奴全麵碾壓夏軍。


    若堂堂正正一戰,他們能將李屠夫打的滿地找牙。


    但是現在,一時疏忽,一時大意,讓那個他們以往不屑一顧的李懦夫翻了盤。


    甚至,若不能破開當前困局,諸夏很可能就真的亡了。


    於夫羅終究是一族之主,盡管心中複雜,但也知道困守無異於死。


    他環顧大廳,沉聲道:“各位所言有理,困守九原,終非上策...”


    “但此戰該怎麽打,如何打,還需要那個章程出來!”


    “大單於,吾有一策,退敵!”


    一名頭人出列,向於夫羅拱手道:“李屠夫兵精將猛,又加三十萬奴兵攻城,若正麵對敵,到時我等最終贏得戰爭,恐怕也是慘勝...”


    “但對方遠道而來,其中消耗必然繁重,我等隻需派幾支人馬出城,無須與他們正麵接戰,隻要尋到其後勤糧道......”


    “善,烏魯頭人真乃吾族智者,一言解吾等之憂...”


    有些事,聰明人一點就透,此前他們當局者迷,眼光隻局限於五原郡。


    然而當有人點出,他們便會舉一反三,紛紛建言!


    北部大人伊勘,更是自告奮勇道:“大單於,李屠夫大軍傾巢而出,並州必然空虛...”


    “我等可分兵東向,進攻並州,抄了那屠夫老巢...”


    “大單於,李屠夫勢眾,當求外援,吾願前往北方鮮卑請援…”


    眾人商議再三,最終定略,困守等死非智者所為,於夫羅采納了眾人的意見,定下三條策略。


    由心腹將領伊勘,領四萬騎兵出城,襲擾敵軍後勤糧道。


    烏魯率兩萬輕騎東進並州,采圍魏救趙之策略,迫使夏軍退兵。


    然後又譴三十名能說會道的精明之士,北上鮮卑請兵支援,為此哪怕割地棄財也在所不惜!


    戰爭,未必要在正麵戰場決死,有時外力也是另一種決定戰局的因素...


    ...


    九原城外,夏軍大營。


    燈火搖曳,身影拉長,當李信收到匈奴大部人馬,趁夜突襲出營的消息時。


    他心下不由一陣疑惑,不知匈奴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信招人喚來軍中智者詢問:“文和,九原城內兵力本就不足,於夫羅竟然有膽分兵外出?”


    “難道匈奴人不怕我大軍破城,取了他們的腦袋?”


    “主公不必憂慮,匈奴人分兵出城無非兩點…”


    老狐狸足智多謀,一眼便看穿了匈奴人的伎倆:“我軍勢大,他們不敢與我等正麵決戰,此刻分兵無非是想從其他方麵尋找突破點罷了!”


    “正麵戰場無能,其突破點無非外力,後勤與美稷!”


    “外力,後勤,美稷!”


    聽到賈詡一陣分析過後,李信心中一震,遂逐漸有了計較!


    “後勤糧道不足為慮,我軍雖然遠來,隨行軍糧還能支撐些許時日,隻要我等盡快破城,就食於敵,便沒有斷糧之憂!”


    夏軍可不似以往漢軍,他們可不像朝廷中,那些倡導外聖內王的大人物。


    天朝是有度量的,漢軍是仁義之師的典範,不會允許將領去侵犯那些小部落!


    而賊匪出身的夏軍高層,可沒有那麽好忽悠了,也沒有那麽多顧慮。


    軍隊中除了隨身的幾日幹糧外,平日消耗幾乎都是靠著燒殺搶掠就食於敵,後勤補給自然也有,但這不是軍隊糧草主要來源!


    唯一有些麻煩的,可能就是三十萬奴兵了,哪怕夏軍已經有所限製,但軍隊基數擺在那裏,其中消耗有點頭疼。


    若不是此前攻破了美稷王庭,得其中物資無數,一時還真難支撐下去。


    至於所謂外力,這北地除了鮮卑與幽州劉虞,還有誰有實力有膽子,敢於插手李屠夫與匈奴之間的戰爭。


    對於這一點,李信也早有防範,不說說夏軍已經提前與鮮卑各部打了招呼,就算是對方不顧情麵,率軍南下幹擾,李信也有信心在對方到來之前,解決匈奴戰事!


    唯一所慮的可能就隻有美稷了,畢竟那裏作為匈奴人的王庭,其內有匈奴百萬眾。


    更重要的是,其中還看押著十四萬王庭俘虜,若是被於夫羅找到機會,恐怕又是另一局麵了!


    “美稷啊!”李信眸子微眯,心中已經隱隱有了對策,隻是詳細策略,還需要與軍中眾將完善一二!


    不得不說,時代毒士的智慧真的可怕,至少匈奴人群策而力,想了那麽多,卻沒有賈詡看的明白。


    他們沒想到的,或者已經想到的大都被賈詡抽絲剝繭的列了出來!


    這其中也與雙方所掌握的信息有關,匈奴人隻是猜測夏軍有可能傾巢而出,而不敢肯定。


    而賈詡卻絲毫不擔心大本營的安危,這就是信息不對稱…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