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在礦上的日子王國慶上班後誌軍和誌剛都是淑芬照看著在那間空房子裏度過。弟弟玩,他如饑似渴的讀那書架上的書。他要抓緊時間把那些喜歡不喜歡的書都要看完,回家了就沒機會讀到課外書了。他還拿出紙筆把喜歡的句子段落和不認識的字抄下來,回去問老師。一次在一本雜誌裏發現了一句話,覺得非常有趣:
“貂蟬洗腳,董卓捋布(呂布)。張飛射箭劉備觀弓(關公)!”
他在一年一度的廟會上聽過說書的講過三國演義,也看過三國的一些小人書,對三國人物和故事有一定的了解。這句話巧妙的把幾個主要曆史人物串在一起,有趣極了。他希望以後有機會看完整的《三國演義》。
轉眼十幾天過去了,他們四人相處得非常融洽。小誌剛已經管淑芬阿姨叫“媽媽”了。誌軍嚇一跳,看阿姨的表情似乎很享受這個稱呼,還抱著誌剛親了兩口。王國慶不置可否,和她相視而笑。誌軍心裏悶悶的,在空房間裏玩的時候滿臉嚴肅的教育弟弟:
“她是阿姨,阿姨,不是媽媽!我們的媽媽在老家。記住了啊”,小誌剛頭點得像雞啄米,可是一轉身見到她又喊“媽媽”。誌軍就想該帶著弟弟回家了。
王國慶送孩子們回家住了一晚,至始至終沒和劉芳說一句話。吃晚飯的時候劉芳抱著小月季低頭不敢看王國慶,奶奶抱著誌剛喂飯,誌軍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嘴唇張了張,卻不知道說什麽好。此時劉芳沒有瘋,是個正常人,她明顯感受到了氣氛的壓抑而不安,拿筷子的手微微顫抖著,她甚至菜都不敢夾,小心翼翼得不敢弄出一點聲響,像個影子般的存在。昏暗的燈光下夫妻倆像兩個陌生人一樣如此的生疏。誌軍想到爸爸在那阿姨麵前有說有笑的樣子,眼睛一酸,放下碗筷跑屋外默默流淚。誌軍心裏有點恨那阿姨了,父親是因為她不理媽媽的麽?
誌軍把在礦上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奶奶,奶奶囑咐他別跟你媽講。奶奶對劉芳和小月季更慈祥了。小月季瘦弱得像隻小貓咪,整天不是安安靜靜的蜷縮在媽媽懷裏就是乖乖睡覺。好像她知道她的出身帶著原罪。
王國慶一走又是幾個月。冬天的時候再回來,卻帶著一紙“離婚協議”。那是個大雪天的周末,一大早起來的王國慶踩著厚厚的積雪先去請嶽父和小舅子,他們一個都不來。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生是你王家人死是你王家鬼,隨便你王家怎麽安置她,與我們無關,也不會接收她回娘家。”他們賭的是王家不會把母女倆趕出去。
王國慶又去請了隊長和一個年長的老人以及王家本族的兩個長輩。三個姑也來了。
王媽媽背著誌剛忙著燒水泡茶,在堂屋生了個火盆,劉芳抱著月季躲在裏屋,誌軍假裝寫作業。
人都到齊後大家圍著火盆而坐,誌軍察覺到氣氛不對,偎在媽媽身邊寸步不離。王媽媽擦著眼睛進來拉著劉芳的手說話:
“閨女,咱不怕啊,離了他過他的,咱娘倆帶著娃過咱們的。眼不見心不煩,省的看他的包公臉。他還敢不拿錢養娃不成?有娘在,有兒子在這裏,沒人敢攆你,這永遠是你的家!”
大姑也紅著眼睛進來了,小聲說,“怎麽勸都沒用,他不承認月季是他的娃,所以他隻要軍軍和小剛。”誌軍一聽,立刻明白帶他和弟弟去礦上的意思了,呼地站起來旋風般地衝出去,大喊“我不走,我不要和媽媽分開!我要和媽媽一起過”。隨即傷心地大哭。
三姑一把拉過誌軍摟在懷裏,“你傻呀,你媽遲早會改嫁的,你這麽小跟她咋過?她還有個月季呢!你不要奶奶啦?不要弟弟啦?隻有你爹能養活你們!”
二姑也哄他:“你媽以後還是住這裏的呀,你不還是跟媽過嘛。乖,別鬧,隻是這樣寫而已,你想跟哪個都可以。”
誌軍因為知道二姑三姑不喜歡媽媽所以不信任她們,他抹一把淚看向父親,“我不會跟你的,我恨你!”王國慶抱著誌剛垂著頭默不作聲。其實他也沒想帶誌軍走,他回來之前淑芬就明確攤牌,結婚的條件就是他的兩個兒子放在老家養,反正一直都是奶奶帶,她的兒子要接來一起過。也就是王國慶和她娘倆組建新家,不要他的兒子。
劉芳紅著眼睛呐呐地表示讓誌軍不要跟自己,因為她擔心自己病發了誌軍怎麽辦?他還要讀書的呀。在這件事情上誌軍很執拗,必須跟著媽媽。因為父親隻是要一紙離婚書,娃跟誰他無所謂。又因為是離婚不離家,最後寫在協議上的是誌軍月季跟媽媽,誌剛跟爸爸。離婚後劉芳可以住在這裏,以後走不走自願,王家不攆。王國慶隻負責兒子的撫養費不管月季。一式兩份,隊長和幾個長輩作了見證按了手指印。最後三姑拿進來給劉芳在王國慶的名字後也摁了手指印。
那天劉芳出奇的冷靜,每個人都在擔心她會發病,老天保佑沒有!也許,她早就料到這個結果,她無力改變和抗衡,隻有接受。從嫁人起,她一直在承受著命運的打擊。一次次狂風暴雨,把她摧殘得傷痕累累麵目全非。曾經那麽能幹的一個女子愛穿白襯衣的女子硬是被無情無義的人和殘酷的歲月折磨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誰還記得她曾經意氣風發的樣子?爽朗的笑聲?走路帶風颯爽英姿的身影?
她唯一欣慰的是誌軍還有幾年就長大了。隻是怕誌軍以後要跟著自己吃苦了。
王國慶拿到離婚手續後一刻都沒耽擱連夜走了,趕著去和那個送誌軍算盤的女人組建新家去了。新家裏隻有女人的一個兒子,和誌剛差不多大。
“貂蟬洗腳,董卓捋布(呂布)。張飛射箭劉備觀弓(關公)!”
他在一年一度的廟會上聽過說書的講過三國演義,也看過三國的一些小人書,對三國人物和故事有一定的了解。這句話巧妙的把幾個主要曆史人物串在一起,有趣極了。他希望以後有機會看完整的《三國演義》。
轉眼十幾天過去了,他們四人相處得非常融洽。小誌剛已經管淑芬阿姨叫“媽媽”了。誌軍嚇一跳,看阿姨的表情似乎很享受這個稱呼,還抱著誌剛親了兩口。王國慶不置可否,和她相視而笑。誌軍心裏悶悶的,在空房間裏玩的時候滿臉嚴肅的教育弟弟:
“她是阿姨,阿姨,不是媽媽!我們的媽媽在老家。記住了啊”,小誌剛頭點得像雞啄米,可是一轉身見到她又喊“媽媽”。誌軍就想該帶著弟弟回家了。
王國慶送孩子們回家住了一晚,至始至終沒和劉芳說一句話。吃晚飯的時候劉芳抱著小月季低頭不敢看王國慶,奶奶抱著誌剛喂飯,誌軍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嘴唇張了張,卻不知道說什麽好。此時劉芳沒有瘋,是個正常人,她明顯感受到了氣氛的壓抑而不安,拿筷子的手微微顫抖著,她甚至菜都不敢夾,小心翼翼得不敢弄出一點聲響,像個影子般的存在。昏暗的燈光下夫妻倆像兩個陌生人一樣如此的生疏。誌軍想到爸爸在那阿姨麵前有說有笑的樣子,眼睛一酸,放下碗筷跑屋外默默流淚。誌軍心裏有點恨那阿姨了,父親是因為她不理媽媽的麽?
誌軍把在礦上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奶奶,奶奶囑咐他別跟你媽講。奶奶對劉芳和小月季更慈祥了。小月季瘦弱得像隻小貓咪,整天不是安安靜靜的蜷縮在媽媽懷裏就是乖乖睡覺。好像她知道她的出身帶著原罪。
王國慶一走又是幾個月。冬天的時候再回來,卻帶著一紙“離婚協議”。那是個大雪天的周末,一大早起來的王國慶踩著厚厚的積雪先去請嶽父和小舅子,他們一個都不來。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生是你王家人死是你王家鬼,隨便你王家怎麽安置她,與我們無關,也不會接收她回娘家。”他們賭的是王家不會把母女倆趕出去。
王國慶又去請了隊長和一個年長的老人以及王家本族的兩個長輩。三個姑也來了。
王媽媽背著誌剛忙著燒水泡茶,在堂屋生了個火盆,劉芳抱著月季躲在裏屋,誌軍假裝寫作業。
人都到齊後大家圍著火盆而坐,誌軍察覺到氣氛不對,偎在媽媽身邊寸步不離。王媽媽擦著眼睛進來拉著劉芳的手說話:
“閨女,咱不怕啊,離了他過他的,咱娘倆帶著娃過咱們的。眼不見心不煩,省的看他的包公臉。他還敢不拿錢養娃不成?有娘在,有兒子在這裏,沒人敢攆你,這永遠是你的家!”
大姑也紅著眼睛進來了,小聲說,“怎麽勸都沒用,他不承認月季是他的娃,所以他隻要軍軍和小剛。”誌軍一聽,立刻明白帶他和弟弟去礦上的意思了,呼地站起來旋風般地衝出去,大喊“我不走,我不要和媽媽分開!我要和媽媽一起過”。隨即傷心地大哭。
三姑一把拉過誌軍摟在懷裏,“你傻呀,你媽遲早會改嫁的,你這麽小跟她咋過?她還有個月季呢!你不要奶奶啦?不要弟弟啦?隻有你爹能養活你們!”
二姑也哄他:“你媽以後還是住這裏的呀,你不還是跟媽過嘛。乖,別鬧,隻是這樣寫而已,你想跟哪個都可以。”
誌軍因為知道二姑三姑不喜歡媽媽所以不信任她們,他抹一把淚看向父親,“我不會跟你的,我恨你!”王國慶抱著誌剛垂著頭默不作聲。其實他也沒想帶誌軍走,他回來之前淑芬就明確攤牌,結婚的條件就是他的兩個兒子放在老家養,反正一直都是奶奶帶,她的兒子要接來一起過。也就是王國慶和她娘倆組建新家,不要他的兒子。
劉芳紅著眼睛呐呐地表示讓誌軍不要跟自己,因為她擔心自己病發了誌軍怎麽辦?他還要讀書的呀。在這件事情上誌軍很執拗,必須跟著媽媽。因為父親隻是要一紙離婚書,娃跟誰他無所謂。又因為是離婚不離家,最後寫在協議上的是誌軍月季跟媽媽,誌剛跟爸爸。離婚後劉芳可以住在這裏,以後走不走自願,王家不攆。王國慶隻負責兒子的撫養費不管月季。一式兩份,隊長和幾個長輩作了見證按了手指印。最後三姑拿進來給劉芳在王國慶的名字後也摁了手指印。
那天劉芳出奇的冷靜,每個人都在擔心她會發病,老天保佑沒有!也許,她早就料到這個結果,她無力改變和抗衡,隻有接受。從嫁人起,她一直在承受著命運的打擊。一次次狂風暴雨,把她摧殘得傷痕累累麵目全非。曾經那麽能幹的一個女子愛穿白襯衣的女子硬是被無情無義的人和殘酷的歲月折磨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誰還記得她曾經意氣風發的樣子?爽朗的笑聲?走路帶風颯爽英姿的身影?
她唯一欣慰的是誌軍還有幾年就長大了。隻是怕誌軍以後要跟著自己吃苦了。
王國慶拿到離婚手續後一刻都沒耽擱連夜走了,趕著去和那個送誌軍算盤的女人組建新家去了。新家裏隻有女人的一個兒子,和誌剛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