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末的腳步悄然臨近,小城被一層淡淡的寒意輕輕包裹。街燈下,雪花又開始零星飄落,給這個古樸的小鎮披上了一層銀裝。
冬天的天亮得遲,青州一中八點鍾的廣播操聲音開始的時候,縣城街道兩邊的鋪子陸陸續續開始營業。商店的櫥窗裏,掛起了各式各樣的新年裝飾,大紅的福字、花花綠綠的春聯,閃爍的霓虹燈,與遠處偶爾傳來的鞭炮聲遙相呼應,預示著新的一年的臨近。
賣音響和唱片的店鋪反複播放著崔健的《一無所有》,鄧麗君《甜蜜蜜》,前者聲嘶力竭,痛苦萬分;後者即使在寒風中也讓人心生暖意。人們穿梭在熱鬧的集市上,挑選著年貨,臉上洋溢著對新年的期盼與喜悅。
高二一班的教室裏,冬天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靠窗戶的同學的臉上,青春的臉上生動飛揚。三妹臉上的細小的絨毛也纖毫畢現,她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書本,黑黑的睫毛不時地飛舞,手中的筆在紙上旋轉,記錄著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在她的旁邊,謝霞也同樣的專注,她的目標是近期目標是超過三妹,成為全班第一,高考目標是像去年的狀元劉尚玲一樣考入清華。
“三妹,你看看這個數學題,我總是算不對。”謝霞皺著眉頭,手中的筆停在了試卷上。
三妹抬起頭,她的眼睛明亮如星,她輕輕地笑了笑:“別急,我幫你看看。”她接過試卷,一行行地審閱著,不一會兒就找到了問題所在。
教室的另一角,靳楠正和同桌偷偷地互傳紙條,討論著周末去哪裏逛。
“程成,你這次考試準備得怎麽樣?”坐在後排的張勤學蹬了一下凳子。
程成轉頭,沒好氣地說:“及格就行,我又不打算考清華北大。”
時間一天天過去,期末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三妹和謝霞每天都是最早到教室,最晚離開。她們兩人成為了班級裏最勤奮的學生,也是老師們最看好的苗子。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像她們一樣。有些學生選擇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他們逃課、逛街、打架,仿佛青春就是一場肆無忌憚的遊戲。
期末考試終於結束了,學生們像是從籠子裏放飛的鳥兒,充滿了自由與喜悅。三妹和謝霞也鬆了一口氣,但她們知道,這隻是短暫的休息。
太陽還沒有落,隻是顯得很無力。西北風刮著,吹得幹枯的白楊樹枝亂晃,電線在嗚嗚嗚地叫。
三妹早早回到了位於城鄉結合部的家。剛進門,那隻老白狗懶洋洋地叫了聲,等於打了招呼,又回自己溫暖的窩裏去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簡陋但溫馨。天寒地凍,張嬸也終於可以不去田裏勞作,而是坐在炕上擰麻煙繩,準備納鞋底,為過年的新鞋做準備。不過,今年,她還要為老二做嫁妝鞋。
農村的臘月是結婚的旺季,大約一年裏臘月最閑,家家戶戶都養了過年豬,有豬肉白麵,過喜事也罷,過年也罷,都很體麵。
三妹的二姐也要在這個月結婚。家裏忙碌起來,三妹也加入了籌備婚禮的行列。
“三妹,你幫我把這些鞋墊用紅紙包起來。”大姐把一厚摞鞋墊放在三妹麵前。
三妹點點頭,她拿起鞋墊,一雙雙圖案不一,有的是雙喜字,有的是喜鵲踏梅,有的是並蒂蓮開,有的是鴛鴦戲水,三妹用紅紙細心地包裝好。她的心中充滿了喜悅,為姐姐的幸福感到高興。
婚禮的日子越來越近,三妹家的氣氛也越來越熱鬧。村裏的親戚朋友都來幫忙,大家一起忙碌著,歡聲笑語不斷。
婚禮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三妹的二姐穿著紅色的嫁衣,頭發挽起,雙眸如泉水一樣清澈,圓潤的臉龐俏麗動人。她坐在紅喜床單上,靜靜地等候著良辰吉時。
三妹看著姐姐幸福的模樣,心中充滿了感動。她知道,姐姐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姐夫在縣城種子公司上班,經常來家裏幫忙,個子很高,很削瘦,人很客氣。用當地話說很“喬”。
接親的隊伍來了,六個人,都騎著飛鴿自行車,車頭上挽著大紅花,兩個年齡大點的,兩個中年人,還有兩個小年輕。他們個個西裝革履,一本正經。他們先去上房吃菜喝酒。
吉時到了,一個中年人到了二姐閨房,給二姐披上喜衣,蓋上蓋頭,接二姐坐上車後座,帶著二姐走了。六弟作為押轎娃,也坐著自行車走了。
張嬸張叔和大姐、三妹、四妹、五妹以及奶奶和一眾親戚送二姐出門,張嬸抹著眼淚。三妹對二姐說:“你一定要幸福!”
莊子的人三個一夥,兩個一撮,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凡是添箱了的莊裏人要到張嬸家吃席,四個涼菜六個熱菜,還有長壽麵,都是莊裏最好的廚子的手藝。添箱的東西有臉盆、暖水壺、鏡子、枕套、床單、被麵等。
二姐結婚後,第二天回門,她騎著彩禮之一的鳳凰牌自行車,身上仍是出嫁時的裝扮,圓圓的臉龐紅紅的。二姐皮膚又白又嫩,寒風一吹,紅彤彤的。
二姐夫穿著西裝,高高瘦瘦,雙腳撐著地麵,下了自行車。
張嬸做了四個熱菜,西紅柿雞蛋、粉條燉肉、清湯丸子和排骨,端了四個涼菜,有拍黃瓜、豬耳朵、菠菜和胡蘿卜絲。最後,依舊下了長麵,寓意長長久久。
還有幾天要過年了,三妹全家都閑下來了,家裏十四寸的黑白電視卻忙起來了,全家人都在看《紅樓夢》,甚至在演《紅樓夢》的時間,全村人幾乎沒有閑逛的,全都守在自家或別人家的電視機前。
當然,張嬸看著電視,手裏卻沒有停歇,不是納鞋底,就是縫衣服。鞋是過年的新鞋,衣服是過年套在棉衣上的褂子。
終於,除夕到了,爸爸六弟去貼春聯,三妹幾個將奶奶剪好的窗花夾著舅舅畫的窗花糊在窗欞上,院子裏頓時喜慶起來。
夜到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媽媽端來一大籮糖果核桃和紅棗交給奶奶,奶奶數著給每個人均勻分開,大家歡歡喜喜地收起分給自己的年貨。
當午夜鍾聲即將敲響,小城的天空被五彩斑斕的煙花照亮,一朵朵煙花在空中綻放,如同夢幻般的花朵,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當《難忘今宵》緩緩響起,春節晚會結束了,人們帶著了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進入夢鄉。
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小城迎來了1987年的農曆春節。三妹和幾個弟妹穿上媽媽放在各自枕頭旁的新衣新鞋,歡歡喜喜地去迎喜神。
迎完喜神,吃著新年的第一碗餃子,孩子們個個盼著能從餃子中吃出硬幣來。三妹運氣很差,沒吃到硬幣,不過奶奶說:“三妹的運氣是靠自己掙的。”
吃完餃子,三妹就拿起書本到熱炕,將書本放在炕桌上開始掙自己的運氣。快到元宵節時,三妹已將高二下學期的古文全部背誦默寫了一遍。
元宵節依舊很熱鬧,第二天,三妹就開學了。上學期期末,謝霞超過了張蓉芳,成為第三名。三妹仍位居第一,第二名比她少12分。
此時,街頭巷尾開始流傳起新的歌曲《跟著感覺走》、《冬日裏的一把火》《少年壯士不言愁》,這些歌曲以其獨特的魅力迅速占領了人們的耳畔,成為了那個春天最動聽的旋律。人們在新的一年裏,伴隨著這些歌曲的節奏,繼續著他們的生活,追求著夢想與幸福。
三妹投入到新一年的學習中。她知道,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她的未來隻能寄托到高考之上。
冬天的天亮得遲,青州一中八點鍾的廣播操聲音開始的時候,縣城街道兩邊的鋪子陸陸續續開始營業。商店的櫥窗裏,掛起了各式各樣的新年裝飾,大紅的福字、花花綠綠的春聯,閃爍的霓虹燈,與遠處偶爾傳來的鞭炮聲遙相呼應,預示著新的一年的臨近。
賣音響和唱片的店鋪反複播放著崔健的《一無所有》,鄧麗君《甜蜜蜜》,前者聲嘶力竭,痛苦萬分;後者即使在寒風中也讓人心生暖意。人們穿梭在熱鬧的集市上,挑選著年貨,臉上洋溢著對新年的期盼與喜悅。
高二一班的教室裏,冬天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靠窗戶的同學的臉上,青春的臉上生動飛揚。三妹臉上的細小的絨毛也纖毫畢現,她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書本,黑黑的睫毛不時地飛舞,手中的筆在紙上旋轉,記錄著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在她的旁邊,謝霞也同樣的專注,她的目標是近期目標是超過三妹,成為全班第一,高考目標是像去年的狀元劉尚玲一樣考入清華。
“三妹,你看看這個數學題,我總是算不對。”謝霞皺著眉頭,手中的筆停在了試卷上。
三妹抬起頭,她的眼睛明亮如星,她輕輕地笑了笑:“別急,我幫你看看。”她接過試卷,一行行地審閱著,不一會兒就找到了問題所在。
教室的另一角,靳楠正和同桌偷偷地互傳紙條,討論著周末去哪裏逛。
“程成,你這次考試準備得怎麽樣?”坐在後排的張勤學蹬了一下凳子。
程成轉頭,沒好氣地說:“及格就行,我又不打算考清華北大。”
時間一天天過去,期末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三妹和謝霞每天都是最早到教室,最晚離開。她們兩人成為了班級裏最勤奮的學生,也是老師們最看好的苗子。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像她們一樣。有些學生選擇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他們逃課、逛街、打架,仿佛青春就是一場肆無忌憚的遊戲。
期末考試終於結束了,學生們像是從籠子裏放飛的鳥兒,充滿了自由與喜悅。三妹和謝霞也鬆了一口氣,但她們知道,這隻是短暫的休息。
太陽還沒有落,隻是顯得很無力。西北風刮著,吹得幹枯的白楊樹枝亂晃,電線在嗚嗚嗚地叫。
三妹早早回到了位於城鄉結合部的家。剛進門,那隻老白狗懶洋洋地叫了聲,等於打了招呼,又回自己溫暖的窩裏去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簡陋但溫馨。天寒地凍,張嬸也終於可以不去田裏勞作,而是坐在炕上擰麻煙繩,準備納鞋底,為過年的新鞋做準備。不過,今年,她還要為老二做嫁妝鞋。
農村的臘月是結婚的旺季,大約一年裏臘月最閑,家家戶戶都養了過年豬,有豬肉白麵,過喜事也罷,過年也罷,都很體麵。
三妹的二姐也要在這個月結婚。家裏忙碌起來,三妹也加入了籌備婚禮的行列。
“三妹,你幫我把這些鞋墊用紅紙包起來。”大姐把一厚摞鞋墊放在三妹麵前。
三妹點點頭,她拿起鞋墊,一雙雙圖案不一,有的是雙喜字,有的是喜鵲踏梅,有的是並蒂蓮開,有的是鴛鴦戲水,三妹用紅紙細心地包裝好。她的心中充滿了喜悅,為姐姐的幸福感到高興。
婚禮的日子越來越近,三妹家的氣氛也越來越熱鬧。村裏的親戚朋友都來幫忙,大家一起忙碌著,歡聲笑語不斷。
婚禮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三妹的二姐穿著紅色的嫁衣,頭發挽起,雙眸如泉水一樣清澈,圓潤的臉龐俏麗動人。她坐在紅喜床單上,靜靜地等候著良辰吉時。
三妹看著姐姐幸福的模樣,心中充滿了感動。她知道,姐姐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姐夫在縣城種子公司上班,經常來家裏幫忙,個子很高,很削瘦,人很客氣。用當地話說很“喬”。
接親的隊伍來了,六個人,都騎著飛鴿自行車,車頭上挽著大紅花,兩個年齡大點的,兩個中年人,還有兩個小年輕。他們個個西裝革履,一本正經。他們先去上房吃菜喝酒。
吉時到了,一個中年人到了二姐閨房,給二姐披上喜衣,蓋上蓋頭,接二姐坐上車後座,帶著二姐走了。六弟作為押轎娃,也坐著自行車走了。
張嬸張叔和大姐、三妹、四妹、五妹以及奶奶和一眾親戚送二姐出門,張嬸抹著眼淚。三妹對二姐說:“你一定要幸福!”
莊子的人三個一夥,兩個一撮,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凡是添箱了的莊裏人要到張嬸家吃席,四個涼菜六個熱菜,還有長壽麵,都是莊裏最好的廚子的手藝。添箱的東西有臉盆、暖水壺、鏡子、枕套、床單、被麵等。
二姐結婚後,第二天回門,她騎著彩禮之一的鳳凰牌自行車,身上仍是出嫁時的裝扮,圓圓的臉龐紅紅的。二姐皮膚又白又嫩,寒風一吹,紅彤彤的。
二姐夫穿著西裝,高高瘦瘦,雙腳撐著地麵,下了自行車。
張嬸做了四個熱菜,西紅柿雞蛋、粉條燉肉、清湯丸子和排骨,端了四個涼菜,有拍黃瓜、豬耳朵、菠菜和胡蘿卜絲。最後,依舊下了長麵,寓意長長久久。
還有幾天要過年了,三妹全家都閑下來了,家裏十四寸的黑白電視卻忙起來了,全家人都在看《紅樓夢》,甚至在演《紅樓夢》的時間,全村人幾乎沒有閑逛的,全都守在自家或別人家的電視機前。
當然,張嬸看著電視,手裏卻沒有停歇,不是納鞋底,就是縫衣服。鞋是過年的新鞋,衣服是過年套在棉衣上的褂子。
終於,除夕到了,爸爸六弟去貼春聯,三妹幾個將奶奶剪好的窗花夾著舅舅畫的窗花糊在窗欞上,院子裏頓時喜慶起來。
夜到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媽媽端來一大籮糖果核桃和紅棗交給奶奶,奶奶數著給每個人均勻分開,大家歡歡喜喜地收起分給自己的年貨。
當午夜鍾聲即將敲響,小城的天空被五彩斑斕的煙花照亮,一朵朵煙花在空中綻放,如同夢幻般的花朵,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當《難忘今宵》緩緩響起,春節晚會結束了,人們帶著了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進入夢鄉。
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小城迎來了1987年的農曆春節。三妹和幾個弟妹穿上媽媽放在各自枕頭旁的新衣新鞋,歡歡喜喜地去迎喜神。
迎完喜神,吃著新年的第一碗餃子,孩子們個個盼著能從餃子中吃出硬幣來。三妹運氣很差,沒吃到硬幣,不過奶奶說:“三妹的運氣是靠自己掙的。”
吃完餃子,三妹就拿起書本到熱炕,將書本放在炕桌上開始掙自己的運氣。快到元宵節時,三妹已將高二下學期的古文全部背誦默寫了一遍。
元宵節依舊很熱鬧,第二天,三妹就開學了。上學期期末,謝霞超過了張蓉芳,成為第三名。三妹仍位居第一,第二名比她少12分。
此時,街頭巷尾開始流傳起新的歌曲《跟著感覺走》、《冬日裏的一把火》《少年壯士不言愁》,這些歌曲以其獨特的魅力迅速占領了人們的耳畔,成為了那個春天最動聽的旋律。人們在新的一年裏,伴隨著這些歌曲的節奏,繼續著他們的生活,追求著夢想與幸福。
三妹投入到新一年的學習中。她知道,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她的未來隻能寄托到高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