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營地的菜地開始陸陸續續收獲了,這段時間馮程和趙金泉收了兩三百斤的南瓜,一百多斤的冬瓜,還有200來斤的土豆。
除此之外,胡蘿卜,白蘿卜,芥菜頭,白菜這些東西也大概能收獲幾百斤,不過這些都還沒有到收獲的季節,這些要到十月中旬,氣溫下降,準備貓冬的時候才收的。
那時候要醃鹹菜,曬菜幹,氣溫下降後,菜收回去才能保存更久的時間。
九月份,氣溫也開始下降了,白天的氣溫已經慢慢下降到了20度左右,夜晚的氣溫也來到了四五度這個區間。
這個氣溫是馮程預估的,因為白天起來後,外麵的水沒有結冰,所以馮程猜測氣溫還沒有下到零下。
現在晚上還不需要燒炕,多蓋一床棉還能對付過去,但到了十月就不行了,那個時候氣溫已經下到零下了,不燒炕根本睡不著,而且也很容易感冒。
時間走到現在,馮程和趙金泉也都在為貓冬做準備了,苗圃不需要怎麽澆水了,馮程就和趙金泉出去砍樹,儲存冬天的柴火。
壩上沒有什麽樹木,就是一些灌木叢,所以馮程和趙金泉要儲存木材的話,就必須得往壩下走,因為隻有靠近縣城的地方才會有樹木生長。
不隻是木材,一些幹草,樹枝也是能撿回來就撿回來,大半年的貓冬時間,柴火甚至比糧食還要重要,糧食沒了,不夠了還能說少吃點,餓兩頓,撐一下就過去了,但柴火沒了那是能要人命的,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不用兩天時間人就受不了,就更不要說熬過這整個冬季了。
不隻是柴火,馮程還讓趙金泉回村買了十隻小雞過來,之前的那六隻小雞已經長大了,差不多可以吃了,這六隻雞除了留兩個下蛋外,剩下四個馮程都會在這個冬天吃掉,吃掉四個,那相應的就要補充新的進來,不然後麵想吃肉那就難了。
十月,國慶那天,壩上下了第一場雪,馮程和趙金泉連忙把菜園子裏一些能收的菜給收了回來,就剩下一些能耐寒一點的留著後麵收,收完菜後,馮程和趙金泉又給苗圃做了越冬處理,然後還花了幾天的時間開墾了一塊一畝地的新苗圃。
新苗圃是為了明年做準備的,馮程已經和於正來說了,明年要擴大苗圃的麵積,種子,藥水,化肥這些於正來已經給馮程準備好了,就等著下次送補給的時候一起送上來給馮程了。
把這一切弄完後,馮程和趙金泉又做了一次麥芽糖,這次做的有點多,總共做了兩百斤的紅薯,把剩下小麥都用完了,做出了將近三十斤的麥芽糖。
麥芽糖做出來後,馮程便開始製作冬瓜糖,南瓜糖。
這兩種糖其實做起來都挺簡單的,就是把南瓜和冬瓜蒸熟,然後裹上紅薯糖漿晾幹就成了,馮程小時候能吃的東西不多,特別喜歡吃這兩個東西的,但長大了就不喜歡了,因為太甜了。
不過這個年代也沒啥好挑的,能做一兩個小零食就很不錯了,所以馮程即便不是很喜歡吃,也打算做一些。
嗯,主要是用來送人,馮程打算給老劉叔送一些,於正來,曲和,還有陳工都送一些,趙金泉家裏也給送一些。
這樣弄下來,其實也送的差不多了,馮程這裏估計也就留下那麽幾斤給自己吃而已。
花了幾天時間,馮程和趙金泉弄出了二十多斤的南瓜糖和二十多斤的冬瓜糖,不過因為用的是紅薯麥芽糖,所以品相不是那麽好看,不過很甜就是了。
一切弄好後,馮程便準備啟程去北京了。
這個時候壩上還沒開始下大雪,還能出去,再晚一點,到十一月的時候,那個時候下壩上壩就有些困難了,因為壩上積雪很厚,白茫茫的一片,沒有一點參照物,你根本就找不到路。
“金泉,你這幾天就先待在營地裏,這裏沒啥活,你要想回去的話也可以回去,不過不要太久,小六不能自己在壩上待太久。”
趙金泉說道:“我可以把小六帶回我家的!”
馮程搖頭,“還是不要了,小六還是待在壩上安全一點,去了你家裏,搞不好會被人給套了。”
“這個不會,我讓他呆在我家,沒人來我家套狗。”
馮程還是搖頭,“我不想冒這樣的險,小六救過我的命,我不想它出事,它還是待在壩上安全一點。”
“行吧,”見馮程不同意,趙金泉也就不再說了,
“我這趟回去不會耽誤太久的,快的話一個星期,慢的話也就十來天,很快就回來的了。”
馮程之前還想著帶趙金泉去北京見下世麵的,但這個年代出門並不容易,介紹信,錢都還簡單,但全國糧票這個就有些困難了,特別是現在還是困難時期,馮程回家那還好說,畢竟他已經來這裏兩年了,回北京一趟,說的過去,局裏也願意給他批一些全國糧票,但趙金泉就不一樣了,他壓根就不可能申請到全國糧票,因為他是臨時工,不是林業局的正式工,而且他又是出去玩的。
和趙金泉告別後,馮程就騎著馬下了壩。
這趟下去,這匹馬也是要留在壩下的了,要準備貓冬了,壩上沒有草料,將近半年的冬季,根本養不住這匹馬。
下壩後,馮程把馬交給了局裏的馬棚管理員,告訴他這匹馬明年開春才回來取。
馬棚管理員讓他簽了個名字就讓他離開了。
馮程提著幾大袋東西,先走去了食堂。
“劉叔,我給你帶了點東西。”
馮程來到食堂,看到劉叔在裏麵忙著,大聲的喊道。
“哎喲,馮程啊,下壩了,什麽時候下來的。”
看到是馮程,老劉頭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交代了旁邊人兩句,然後就走了出來。
“剛下來,準備回北京一趟,這不,我在壩上做了點東西,給你帶一點。”
馮程遞過去了一袋南瓜糖過去。
“給我帶東西?又是麥芽糖?這玩意你教了我了,我也會做,你沒必要給我帶的。”
話是這樣說,但老劉頭還是接過了馮程遞過來的袋子。
馮程解釋道,“這是我弄的南瓜糖,你家不是有幾個小孩嗎,帶回去給他們嚐嚐,這是南方那邊的小吃食,嚐下鮮。”
“南方那邊的小吃食?你也會做這個?”
老劉頭聽到這話,立馬就打開了手上的袋子,往裏掏了下,拿出一小塊南瓜糖直接放到了嘴裏,
“嗯,很甜,不錯。”
馮程笑道:“裏麵還有個冬瓜糖,那個更甜,我都不怎麽吃得慣,不過可以嚐下新鮮。”
“沒事,我家那幾個家夥,垃圾都能吃下去,越甜他們越喜歡。”
“你這還有幾袋是給誰的?”老劉頭看到了馮程手上的袋子,有些好奇的問道。
“哦,這是給於局長,曲科長,還有陳工的。”
“給他們?”
老劉頭聽到這話,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過了好一會,他才說道:
“馮程啊,這個我覺得你還是不要給他們了。”
“不給?為什麽?”馮程有些不解的問道。
“壩上條件辛苦,這個大家都知道,你這突然間拿東西出來送給領導,別人會怎麽想?你這送的還是甜食,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大家一嘀咕,你那可能就會有一些閑言碎語,後麵可能就不會那麽舒服了。”
“這…”
馮程聽到老劉頭這話,表情瞬間僵硬了,他確實沒想到這一茬,他就想著給領導送點東西,拉近一下大家的感情,並沒有想太多。
但老劉叔說的也是對的,局裏的人對壩上的情況並不了解,他們隻知道壩上辛苦,但具體是如何辛苦,他們並不清楚,自己這個時候突然給局長他們送禮,還是送的這種甜的小零食,這讓別人會怎麽想?
壩上並不辛苦,或者說馮程在壩上並沒有努力育苗,就光顧著搞別的了?
別人這樣想可能還不要緊,但於正來他們要這樣想呢?
馮程突然感覺自己做這事有些太冒失了。
送禮是一門學問,能不能送,該不該送,什麽時候送,送什麽,這都要有技巧的,這一刻,馮程對這話突然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馮程有些慶幸自己是先來找的老劉叔,要是直接去找了於正來,那就有些。
“那我這東西?”
老劉頭說道:“自己留著吧,下次回去的時候帶回去,你要想送點東西給局長他們,可以回北京的時候找一下,然後買點其他東西給他們。”
馮程苦笑了下,自己哪裏還敢送啊!這等下又送錯了,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還是算了吧,自己也就適合努力幹活,專營的事還是少幹的好。
“那老劉叔,你這多拿兩袋回去吧,我那裏也吃不了太多。”
馮程又給老劉頭遞過去了兩袋南瓜糖。
“你這…行吧,給我吧,不過你從北京回來的時候,你得找我一下,你嬸子咱就說讓你來家裏吃個飯了,你再不來,你嬸子就得上壩去找你去了。”
“行,我從北京回來就去您家吃飯。”
除此之外,胡蘿卜,白蘿卜,芥菜頭,白菜這些東西也大概能收獲幾百斤,不過這些都還沒有到收獲的季節,這些要到十月中旬,氣溫下降,準備貓冬的時候才收的。
那時候要醃鹹菜,曬菜幹,氣溫下降後,菜收回去才能保存更久的時間。
九月份,氣溫也開始下降了,白天的氣溫已經慢慢下降到了20度左右,夜晚的氣溫也來到了四五度這個區間。
這個氣溫是馮程預估的,因為白天起來後,外麵的水沒有結冰,所以馮程猜測氣溫還沒有下到零下。
現在晚上還不需要燒炕,多蓋一床棉還能對付過去,但到了十月就不行了,那個時候氣溫已經下到零下了,不燒炕根本睡不著,而且也很容易感冒。
時間走到現在,馮程和趙金泉也都在為貓冬做準備了,苗圃不需要怎麽澆水了,馮程就和趙金泉出去砍樹,儲存冬天的柴火。
壩上沒有什麽樹木,就是一些灌木叢,所以馮程和趙金泉要儲存木材的話,就必須得往壩下走,因為隻有靠近縣城的地方才會有樹木生長。
不隻是木材,一些幹草,樹枝也是能撿回來就撿回來,大半年的貓冬時間,柴火甚至比糧食還要重要,糧食沒了,不夠了還能說少吃點,餓兩頓,撐一下就過去了,但柴火沒了那是能要人命的,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不用兩天時間人就受不了,就更不要說熬過這整個冬季了。
不隻是柴火,馮程還讓趙金泉回村買了十隻小雞過來,之前的那六隻小雞已經長大了,差不多可以吃了,這六隻雞除了留兩個下蛋外,剩下四個馮程都會在這個冬天吃掉,吃掉四個,那相應的就要補充新的進來,不然後麵想吃肉那就難了。
十月,國慶那天,壩上下了第一場雪,馮程和趙金泉連忙把菜園子裏一些能收的菜給收了回來,就剩下一些能耐寒一點的留著後麵收,收完菜後,馮程和趙金泉又給苗圃做了越冬處理,然後還花了幾天的時間開墾了一塊一畝地的新苗圃。
新苗圃是為了明年做準備的,馮程已經和於正來說了,明年要擴大苗圃的麵積,種子,藥水,化肥這些於正來已經給馮程準備好了,就等著下次送補給的時候一起送上來給馮程了。
把這一切弄完後,馮程和趙金泉又做了一次麥芽糖,這次做的有點多,總共做了兩百斤的紅薯,把剩下小麥都用完了,做出了將近三十斤的麥芽糖。
麥芽糖做出來後,馮程便開始製作冬瓜糖,南瓜糖。
這兩種糖其實做起來都挺簡單的,就是把南瓜和冬瓜蒸熟,然後裹上紅薯糖漿晾幹就成了,馮程小時候能吃的東西不多,特別喜歡吃這兩個東西的,但長大了就不喜歡了,因為太甜了。
不過這個年代也沒啥好挑的,能做一兩個小零食就很不錯了,所以馮程即便不是很喜歡吃,也打算做一些。
嗯,主要是用來送人,馮程打算給老劉叔送一些,於正來,曲和,還有陳工都送一些,趙金泉家裏也給送一些。
這樣弄下來,其實也送的差不多了,馮程這裏估計也就留下那麽幾斤給自己吃而已。
花了幾天時間,馮程和趙金泉弄出了二十多斤的南瓜糖和二十多斤的冬瓜糖,不過因為用的是紅薯麥芽糖,所以品相不是那麽好看,不過很甜就是了。
一切弄好後,馮程便準備啟程去北京了。
這個時候壩上還沒開始下大雪,還能出去,再晚一點,到十一月的時候,那個時候下壩上壩就有些困難了,因為壩上積雪很厚,白茫茫的一片,沒有一點參照物,你根本就找不到路。
“金泉,你這幾天就先待在營地裏,這裏沒啥活,你要想回去的話也可以回去,不過不要太久,小六不能自己在壩上待太久。”
趙金泉說道:“我可以把小六帶回我家的!”
馮程搖頭,“還是不要了,小六還是待在壩上安全一點,去了你家裏,搞不好會被人給套了。”
“這個不會,我讓他呆在我家,沒人來我家套狗。”
馮程還是搖頭,“我不想冒這樣的險,小六救過我的命,我不想它出事,它還是待在壩上安全一點。”
“行吧,”見馮程不同意,趙金泉也就不再說了,
“我這趟回去不會耽誤太久的,快的話一個星期,慢的話也就十來天,很快就回來的了。”
馮程之前還想著帶趙金泉去北京見下世麵的,但這個年代出門並不容易,介紹信,錢都還簡單,但全國糧票這個就有些困難了,特別是現在還是困難時期,馮程回家那還好說,畢竟他已經來這裏兩年了,回北京一趟,說的過去,局裏也願意給他批一些全國糧票,但趙金泉就不一樣了,他壓根就不可能申請到全國糧票,因為他是臨時工,不是林業局的正式工,而且他又是出去玩的。
和趙金泉告別後,馮程就騎著馬下了壩。
這趟下去,這匹馬也是要留在壩下的了,要準備貓冬了,壩上沒有草料,將近半年的冬季,根本養不住這匹馬。
下壩後,馮程把馬交給了局裏的馬棚管理員,告訴他這匹馬明年開春才回來取。
馬棚管理員讓他簽了個名字就讓他離開了。
馮程提著幾大袋東西,先走去了食堂。
“劉叔,我給你帶了點東西。”
馮程來到食堂,看到劉叔在裏麵忙著,大聲的喊道。
“哎喲,馮程啊,下壩了,什麽時候下來的。”
看到是馮程,老劉頭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交代了旁邊人兩句,然後就走了出來。
“剛下來,準備回北京一趟,這不,我在壩上做了點東西,給你帶一點。”
馮程遞過去了一袋南瓜糖過去。
“給我帶東西?又是麥芽糖?這玩意你教了我了,我也會做,你沒必要給我帶的。”
話是這樣說,但老劉頭還是接過了馮程遞過來的袋子。
馮程解釋道,“這是我弄的南瓜糖,你家不是有幾個小孩嗎,帶回去給他們嚐嚐,這是南方那邊的小吃食,嚐下鮮。”
“南方那邊的小吃食?你也會做這個?”
老劉頭聽到這話,立馬就打開了手上的袋子,往裏掏了下,拿出一小塊南瓜糖直接放到了嘴裏,
“嗯,很甜,不錯。”
馮程笑道:“裏麵還有個冬瓜糖,那個更甜,我都不怎麽吃得慣,不過可以嚐下新鮮。”
“沒事,我家那幾個家夥,垃圾都能吃下去,越甜他們越喜歡。”
“你這還有幾袋是給誰的?”老劉頭看到了馮程手上的袋子,有些好奇的問道。
“哦,這是給於局長,曲科長,還有陳工的。”
“給他們?”
老劉頭聽到這話,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過了好一會,他才說道:
“馮程啊,這個我覺得你還是不要給他們了。”
“不給?為什麽?”馮程有些不解的問道。
“壩上條件辛苦,這個大家都知道,你這突然間拿東西出來送給領導,別人會怎麽想?你這送的還是甜食,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大家一嘀咕,你那可能就會有一些閑言碎語,後麵可能就不會那麽舒服了。”
“這…”
馮程聽到老劉頭這話,表情瞬間僵硬了,他確實沒想到這一茬,他就想著給領導送點東西,拉近一下大家的感情,並沒有想太多。
但老劉叔說的也是對的,局裏的人對壩上的情況並不了解,他們隻知道壩上辛苦,但具體是如何辛苦,他們並不清楚,自己這個時候突然給局長他們送禮,還是送的這種甜的小零食,這讓別人會怎麽想?
壩上並不辛苦,或者說馮程在壩上並沒有努力育苗,就光顧著搞別的了?
別人這樣想可能還不要緊,但於正來他們要這樣想呢?
馮程突然感覺自己做這事有些太冒失了。
送禮是一門學問,能不能送,該不該送,什麽時候送,送什麽,這都要有技巧的,這一刻,馮程對這話突然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馮程有些慶幸自己是先來找的老劉叔,要是直接去找了於正來,那就有些。
“那我這東西?”
老劉頭說道:“自己留著吧,下次回去的時候帶回去,你要想送點東西給局長他們,可以回北京的時候找一下,然後買點其他東西給他們。”
馮程苦笑了下,自己哪裏還敢送啊!這等下又送錯了,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還是算了吧,自己也就適合努力幹活,專營的事還是少幹的好。
“那老劉叔,你這多拿兩袋回去吧,我那裏也吃不了太多。”
馮程又給老劉頭遞過去了兩袋南瓜糖。
“你這…行吧,給我吧,不過你從北京回來的時候,你得找我一下,你嬸子咱就說讓你來家裏吃個飯了,你再不來,你嬸子就得上壩去找你去了。”
“行,我從北京回來就去您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