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百姓不肯相信,那頭目又開始胡說八道“你們別聽這狗皇帝的花言巧語。他們這些人的嘴巴最是毒辣了。”


    沈承策憤怒,掃了一眼轎子中的頭目,聽口音是元康遺民,看來是他自己心中有問題卻要來煽動別的百姓。


    沈承策也是毫不客氣回嘴“既然你說朕不能讓你們安居樂業,那麽請問你又有何主意讓他們安享盛世?光是靠嘴上功夫沒用,你無權無勢如何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搶奪還是廝殺?如此跟賊匪有何不同,若是你在本國境內到處惹是生非,朕定不會饒你,可能牽扯著其餘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他們隻是向往平淡的生活,可你們這麽做隻會讓他們陷入痛苦之中,他們還要為你的作為付出代價,他們根本不想做野蠻人不想做賊匪,卻也被你逼得不得不如此做。他們的後世子孫一輩子背上小土匪的罵名,沒有出路沒有未來,難道這就是你所說的盛世?”


    這麽一說,百姓們才反應過來,其實不論誰做主江山都會經曆一場戰爭,他們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折磨。若是要推翻沈承策另立新主必定要再經曆一場腥風血雨,上次那一戰已經死傷無數,不少家庭支離破碎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再來一場豈不是要絕種了?


    百姓們想來想去總覺著不劃算,何況他們元康遺民本就沒多少,根本鬥不過炎陽國的千軍萬馬如此草率行動與以卵擊石有何不同。


    百姓們開始有些猶豫,並且沒有人再響應那頭目的號令。


    頭目見此情景立刻命人請出主子來壓製。沒過多久有一定轎子落下,轎子裏走下來的是一位戴麵具的人。那人衣著華貴風度翩翩倒是有些高高在上的氣度。隻是橫看豎看,此人的心計似乎沒有那頭目深沉,可為何那頭目對此人如此敬重。


    沈承策死死盯著來人看,那人卻想著法子的逃避沈承策的目光。


    他為什麽要逃避,難道是覺得愧對於朕?看來真是朝廷中人,否則也不會遮擋臉麵,說白了就是不想讓人認出他的模樣。


    沈承策叫囂“這位公子,敢問朕與你有何過節,你為何煽動百姓造成混局,這對你有何好處?莫非你是覺著朕治國無方?那麽朕倒是請問請問你,若你是這江山的主人,麵對這局麵你會如何處理?”


    那人雙手靠背,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回道“若我是這江山的主人定不會讓此等局麵發生。元康好端端的一個國家不爭不搶與炎陽國無任何糾葛,怎麽就發生了戰爭。若我是你,我定不會滅了元康吞並了他們的土地。我會和平共處與元康結成兄弟同盟共同發展。如此不費一兵一卒卻能使兩國和平共存就不會有百姓顛沛流離的慘況了。”


    “好!”一旁聽著的頭目立刻拍手叫好,其餘同夥也跟著拍手。


    老百姓一聽這話立刻又站在他們這邊,感覺這主人說的極有道理,好端端的兩個國家為何要打仗。若是不打仗就不會有這麽多麻煩,也就不會鬧成今天的局麵。根本就是炎陽國皇帝殘暴好戰,根本就是他私心太重。


    百姓們強烈要求沈承策給一個說法,並且包圍圈越來越重,人們手拉手做成了一道道人牆將沈承策和溫大人包圍其中,如果不做一個合理解釋是不會放過的。


    對此,溫大人有些後怕,緊張的看著沈承策“皇,皇上如此該如何是好?”


    沈承策不慌不忙站在包圍圈中任憑百姓瞪著自己,依舊是保持王者該有的冷靜之氣。


    “看來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初我朝可並沒有要吞並元康之意。是元康惹了大國的圍攻,我朝曾幫助過你們的,隻是對方太過厲害一下就滅了元康,朕也是為了保全你們這些百姓的正常生活才不得不出此下策。那些大國的人囂張跋扈,如果元康真就成了他們的附屬國,你們還有好日子過嗎?曆朝曆代哪個刺史是從遺民中挑選出來的?又有哪個國家願意讓本國百姓與遺民一同居住甚至可以通婚?朕就是怕你們心生嫌隙所以采取了這個辦法,讓溫大人做刺史。並且允許有才之人參加科考,難道這些還不夠證明朕的心意嗎?”


    這麽一說好像真是如此,有不少百姓已經開始退去。各種議論聲也開始響起,有些年紀稍長的不想再僵持下去了“哎,說起來皇上對我們已經很好了。所以政策都是一視同仁,我們也不吃虧。何況山河破碎都是常有之事,我們又何必為那些事情煩惱。不管江山誰做主都與我們無關,我們隻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成,誰坐江山還不得要各種爭鬥。你們又怎麽保證換了皇帝之後就一定是太平盛世呢?”


    此話一問,問出了不少事情,百姓們豁然開朗。似乎這一切真是他們多想了,一直以來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遺民會受到別人的排擠,可是仔細想來好像沒有過,這當中有不少年輕人娶的嫁的也有炎陽人民,小日子過得也是如此和睦。


    有些讀過書的年輕人忽然領悟過來這很可能是一個圈套,是他們想要當皇帝而煽動民眾想要製造混亂的圈套。


    明白過來的人漸漸退去,其他想不明白的百姓本就是跟著大眾腳步人雲亦雲現在他們都退了,他們也沒有留下的餘地也跟著回去。


    人牆漸漸鬆散,頭目一看之情況頓時就火冒三丈,情急之下竟然拔了劍抵在身後主人的脖子上。這是鬧哪出?


    沈承策和溫大人都看的不明白,他們不是一個夥的嗎,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要窩裏反?


    頭目笑得越來越邪惡,死死扣住主子的脖子,趁其不備揭開麵具。露出一張熟悉的精致的臉,沈承策才反應過來原來一切都是自己的兒子在跟外人做事。原來一切的混亂都是太子安兒策劃的。


    這一刻沈承策隻覺得腦袋都快炸開了,眼珠子都掉出來了“安,安兒!你這是在幹什麽!”


    頭目死死抵住太子的脖子,奸詐的回道“皇上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不過沒關係,您若是真不知個中原因,就讓草民給你解釋解釋。你的好兒子,炎陽的好太子因其父奪了心愛之人,所以心中耿耿於懷暗中想著法子要對付自己的父親。草民也是看太子殿下如此可憐就大發善心幫幫忙罷了。”


    “你!”沈承策更是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兒子,他多麽希望這一切不是真的,不是這樣的。但是太子的眼神已經原原本本告訴他事情就是如此,他確實為此事耿耿於懷。


    沈承策更加氣憤了,這個兒子根本不知事情始末就胡亂受人擺布做出了這種大逆不道之事。更心痛的是自己的兒子竟然把自己想成了這個樣子而且,他這個做父親的話他不信,別人的謊言卻當成是真理一般奉行著。


    沈承策猜測那頭目之所以對太子恭恭敬敬也隻是因為他還有利用價值,加之一旦事發罰的最重的就是領導者。所以他假裝臣服為太子出謀劃策實在是讓太子跟著自己的計劃走出了事就當替罪羊。


    這麽簡單的道理他一個太子竟然分不出,真是笑話。


    沈承策已經無話可說,他不知該說自己的兒子什麽好。


    而眼下脖子中的劍一點點往裏刺,頭目死死拽著太子殿下,逼迫沈承策他們後退。沈承策和溫大人都沒法子,隻好慢慢後退。


    溫大人一邊喊話一邊偷摸著給沈承策遞了扳指過去,沈承策立刻打出扳指朝頭目砸去。頭目邪笑,方才的小動作他可是看的清楚。有了第一次不會再有第二次了,得意的借住扳指,但就在接扳指的那一刻,注意力忽然轉移。


    太子趁機用手肘打擊他的胸部然後趁機逃出。沈承策立刻飛過去與那頭目纏鬥,頭目武功不算太高加之沒有人質更是被沈承策狠狠教訓了一通。


    最後找了繩子捆綁住由溫大人押回去審問。


    沈承策則是拉著太子問話,語氣既嚴厲又帶著幾分痛心“你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跑來此處煽動百姓鬧事,鬧得還是我們沈家的江山,你究竟要做什麽!”


    太子有些不服氣“兒臣就是這樣,父皇若是不喜歡大可以廢掉兒臣這個太子!”


    “你!”沈承策氣惱“你這孩子不僅不認錯還如此跟你父親說話太可惡了!你是不是知道父皇隻有你一個兒子,所以不擔心會被廢掉所以就肆無忌憚做出這等事來!”


    太子依舊不承認“兒臣不知父皇在說什麽!”


    沈承策恨鐵不成鋼“不知道要說你什麽好。我知道有些事情誤會太多一時間也說不出。既然如此,朕決定帶你回宮去見陳水靈,你叫她自己說給你聽!”


    太子一聽要見陳水靈有些不肯相見“不,這個女人兒臣這輩子都不想看見。不回宮,父皇要回就回去吧,反正兒臣是不回去的。”太子態度堅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佞女誤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惆姐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惆姐姐並收藏佞女誤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