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出了一聲感慨。


    三聖同朝啊!


    可比五龍同朝還要難得!


    鄧綏自幼聰慧,才思敏捷,思維敏捷。


    作為女君,她重視文化教育和科技發展。


    能夠有如此高瞻遠矚的眼光和非凡的膽識,實屬世間罕見,令人欽佩不已。


    想到這裏,李世民緩緩開口道:


    “咱們大唐的科舉,是否也可以增加道術這一科目。”


    “亦或是,民間有科技才能的人都可以自薦,由朝廷單獨選拔。”


    此言一出,朝廷上的大臣紛紛開始討論起來。


    長孫無忌率先開口:


    “啟稟陛下,臣以為第二種方式更為妥當。”


    “世間或有奇才,雖不通文墨,卻在科技之道上造詣頗深。”


    “若以科舉設限,恐怕會錯失良才。”


    大臣們紛紛附議。


    李世民亦覺有理,遂點頭應允: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輔機負責吧。”


    他也希望大唐在不久的將來,能迎來一場科技的大爆發。


    在各朝古人感慨之際,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簡體字和繁體字,哪個才是“華夏正統”?】


    ......


    各朝古人瞬間升出來無數問號。


    這啥意思?


    後世還把咱老祖宗的文字改了?!


    ......


    【當年為什麽要對漢字進行簡化?】


    【看到這句話你可能就知道為什麽了。】


    【“憂鬱的灣灣烏龜。”】


    【“憂鬱的灣灣烏龜。”】


    【如果讓灣灣和大陸的小學生把這句話各抄10遍,你覺得誰更容易完成這個任務?】


    【誰更容易把這些字的筆畫記下來?】


    ......


    這直觀的對比,讓各朝古人看得腦袋都大了。


    原來這就是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區別!


    若是寫簡體字的小學生,已經寫完了一整句話,而寫繁體字的小學生,才寫了兩個字。


    毫無疑問,簡體字比繁體字書寫起來,更加省時省力!


    ......


    【所以,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簡體字。】


    【這或許是一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文字革命。】


    【在新華夏成立之初,有個迫在眉睫的大問題需要解決。】


    【4億人,識字者不能說一個沒有,那簡直就是萬裏挑一。】


    【華夏民族想要複興,首先需要提高全國人民的文化水平。】


    【至少你得識字,才能看得懂上麵的安排,不能給國家發展添亂。】


    ......


    大部分皇帝已經深刻的知道全民識字、教育普及的重要性。


    奈何在他們的朝代,要麽受製於世家,要麽受製於錢財。


    興辦學校的步伐因此異常緩慢,隻能循序漸進。


    反觀另一些帝王,則還是持有著封建思想,認為百姓還是愚昧得好。


    這樣才方便他們實施教化與控製。


    ......


    【當時有三種辦法可以選。】


    【第一,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或者英文。】


    ......


    永樂年間。


    朱棣幾乎是瞬間就炸了。


    “這怎麽可以!”


    他脫口而出:


    “一個國家若是連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都丟失了,那豈不就是文化要斷了根!”


    若漢字真的被廢除,那麽他傾盡心力下令編纂的《永樂大典》,後人還能看得懂嗎?!


    ......


    【有人或許會覺得這個方案如同天馬行空,不切實際。】


    【但是我可以很明確得告訴你,這個方案不但可行,而且還是最快見效的辦法。】


    【最快10天,就可以讓一個文盲開始看小說。】


    【甚至連魯迅、胡適這些知名的文人,都十分認同這個方案。】


    ......


    嬴政重重地哼了一聲。


    “再快也不行!”


    幾千年的文字和語言,哪能說廢就廢!


    這不是在打他們老祖宗的臉嗎?!


    ......


    【具體可以看看棒子國的情況。】


    【棒子國很久之前就開始著手廢除漢字,為此他們繪製了一套聲音符號,《訓民正音》。】


    【這套符號就是如今棒子語的前身,目的就是讓普通思密達們能夠讀書寫字。】


    【而達官貴人,就繼續使用漢字。】


    【所以棒子文的潦草程度,完全不輸於拉丁文。】


    【並且棒子文還沒有拉丁文好用。】


    【另外,月楠也像棒子國一樣廢除了漢字。】


    【但是月楠比較雞賊,直接用了拉丁文。】


    【雖然不能說月楠文有多先進,但是比棒子語還是便捷一點。】


    ......


    各朝古人看著天幕中的棒子文和月楠文直皺眉頭。


    這鬼畫符一樣的文字!


    他們心中湧起一股不悅。


    棒子國和月楠為何要廢除漢字!


    不過片刻之後,他們就釋然了。


    畢竟,這兩個國家與後世的華夏並不和睦。


    若是繼續使用漢字,那豈不是很膈應人?


    ......


    【由於新華夏成立之前,我國經曆了漫長的封建時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


    【當時國內稍微讀過點書的人,幾乎都覺得漢字是愚昧落後的。】


    【象形文字,不利於教育事業的普及和發展。】


    【相比之下,西方國家使用的英文和拉丁文則是先進的。】


    【這種病態的思想在當時的上流社會中頗為盛行,所以當時大家都主張廢除漢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