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此時也是悄悄坐直了身體。


    華夏的十次國運之戰呐。


    怎麽著也有他的一份!


    他可是驅除韃虜,恢複華夏的皇帝!


    元末時期,蒙元統治下的漢人過的有何其悲慘,就不用再多說了。


    如果不是他,興許華夏後世繼續被分成了四等人,如同天竺的種姓製度一般,世世代代難以翻身。


    朱元璋回想了他打天下期間的戰役。


    他覺得國運之戰,必定是他和陳友諒之間的那場驚心動魄的鄱陽湖水戰。


    勝則得天下,敗則死無葬身之地。


    他領著二十萬兵馬,與陳友諒的六十五萬兵馬,在鄱陽湖展開對壘。


    陳友諒的戰船氣勢逼人,望之如山。


    而他的戰船大多是捕魚的漁船,他隻好利用小船靈活的優勢,打起了遊擊,搞起了突襲。


    一個月的激戰,他屢次遭遇危機,險象環生。


    最終陳友諒被困於湖中,彈盡糧絕,中箭身亡。


    陳友諒一死,張士誠、元朝殘餘勢力,都不足為懼。


    朱元璋臉上帶著一絲微笑。


    後人說的國運之戰,必定有著這一場戰役吧!


    ......


    【從西方人口中的“東亞病夫”,到如今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巨龍。】


    【華夏民族曆經百年滄桑,終於實現了華麗的蛻變。】


    【華夏崛起的道路漫長而曲折,這要感謝我們遇到了十次大的國運。】


    【任何一次踏錯,都有可能身死國滅。】


    【現在讓我們一口氣看完,華夏近代十次決定我國命運的國運之戰。】


    ......


    各朝皇帝臉上的笑容瞬間戛然而止。


    “近代的國運之戰啊?!”


    那沒他們什麽事情了。


    豈不是自己白猜了半天。


    他們還想從天幕中看看自己的英姿呢!


    不過他們也沒有惱怒。


    華夏近代的國運之戰,也是他們所感興趣的。


    ......


    嬴政收斂了自己的情緒。


    華夏近代啊!


    從天幕中播放過的視頻來看,抵抗漂亮國援助半島國的戰役,必定是一場立國之戰。


    突然,嬴政似乎想起了什麽,慢慢捏緊了拳頭。


    必定還有抗倭之戰!


    ......


    【第一次國運,是在一戰期間,華夏成為勝利方。】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本主陣地是在歐洲列強之間。】


    【然而參戰雙方消耗都很大,漂亮國和倭國希望華夏也能參戰。】


    【於是,北洋政府中部分清醒者也看到了機會。】


    【在當時的執政者看來,參戰無疑是一場豪賭。】


    【如果賭贏了,可以提升華夏的國際地位,從而改變被欺淩、被掠奪的狀態。】


    【於是,北洋政府決定豪賭一番,申請加入協約國,向德奧宣戰。】


    【當然,華夏主要是派出勞工支援協約國。】


    【戰爭結束,果然如他們所料,協約國大獲全勝,華夏自然成為戰勝國。】


    【作為戰勝國,雖然沒有立即從德意誌手裏收回魯省的權益,但是所欠德奧兩國的庚子賠款不用再還了,這大大減輕了我國的負擔。】


    【在不久後,倭國從德意誌手裏搶走的魯省的權益也交還給華夏。】


    ......


    永樂年間。


    “參戰!必須要參戰!”


    朱棣緊握雙拳,目光如炬。


    自晚清以來,華夏長期閉關鎖國,脫離世界格局。


    眼看著華夏的國力越來越貧弱,國際地位也越來越卑微。


    朱棣深知,唯有抓住一戰之機,方能破局而出。


    若在此時加入一戰,便可在戰爭勝利之後,勢參與到世界的主流事務之中,更是能提高華夏的聲譽和國際地位。


    彼時,華夏正遭受列強覬覦,甚至已經淪為各大列強的半殖民地。


    若是戰爭結束後,必然會有列強退出華夏,列強必定會重新劃分利益與地盤。


    一旦有變動,就會產生新的利益衝突。


    從天幕的寥寥數語之中,朱棣已經猜測到當時的情景。


    德意誌戰敗,退出魯省。


    倭國蠢蠢欲動,趁機侵占。


    而其餘列強不會眼睜睜看著倭國一家獨大,必定會想方設法遏製倭國。


    正是在各個列強博弈、爭執之時,華夏若是果斷參戰且獲勝,就能取得一定的話語權,獲得了與列強談條件的機會。


    更是能為自己爭取到寶貴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所以,參與一戰,無疑是當時的華夏做的正確的決定!


    ......


    短短幾句話的描述,讓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第一次世界大戰,看起來和華夏毫不相幹。


    隻是因為歐洲缺人了。


    漂亮國希望華夏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


    畢竟漂亮國一直都是攪屎棍的存在。


    而倭國卻也積極鼓動華夏參戰,李世民真是被倭國惡心到了!


    要麽倭國是希望將戰火直接燒到華夏來,這樣他們就可以趁機入侵華夏。


    要麽就是倭國打著德意誌搶走的魯省的主意。


    李世民相信,在當時,偌大的華夏一定有頭腦清醒的人。


    他們必定能通過各種國際方麵的局勢分析出這次戰爭的勝敗。


    雖然漂亮國和倭國對華夏,各懷心思。


    但華夏也是需要正確的站隊,來獲取一些利益。


    而這些利益,李世民猜測,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並不會很大。


    但對於積貧積弱的華夏而言,也算是個比較好的結果。


    想到這裏,李世民不禁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還是那句老話。


    弱國無外交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