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彈幕彈出。


    “儒家核心格鬥術是“仁”,是一種徒手就能將人一分為二的技術。”


    “仁,遇上弱小的對手,徒手將其一分為二。


    義,對付稍強的對手,夫子手持雙刀應戰。


    禮,麵對更強的對手,需持長兵謹慎對待。


    智,對付戰場的敵軍,拉弓箭架戰車出戰。


    信,在高處遇到對手,從牆頭將人扔下去。”


    “孔武有力:孔子武力很高,遇事會用力量來擺平。”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化成現在的單位,就是2米左右。所以 ,他其實是春秋武道第一人吧。”


    “你猜為什麽有混混找孔子,他說幾句話而已,混混就會心服口服。”


    ......


    曹操看到天幕之後,比劃了一下自己的身高。


    片刻之後,已是傻眼。


    九尺六寸,那是多高啊?


    曹操抬頭看向半空。


    感覺自己僅僅到孔子的胸口。


    他沒有一些武將高就算了,竟然還沒有文人高!


    雖然他不在意自己的身高,但是這樣一比,好像還是有一點點打擊人。


    ......


    孔子的弟子們看到天幕中的這些信息,紛紛呆愣在原地。


    自己的老師在後世竟然是這種形象,實屬太顛覆認知。


    他們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老師,顫抖發問:


    “夫子......是這樣的嗎?”


    孔子捋了捋自己的胡須,笑得一臉高深莫測。


    “在亂世之中,有點傍身的本領毫不為怪。”


    孔子環顧四周,看向他的弟子。


    “記住了,這也是你們必須要學習的一課。”


    ......


    各朝武將被“仁、義、禮、智、信”的解釋整懵了。


    如果是這般解釋,他們何必與在朝堂上與文官爭論。


    一起用拳頭達成一致不就行了!


    或者他們也去學一學儒家思想,到時候再用武力說服文官。


    反正文官學習的儒家思想就是這樣教的!


    一時間,各朝武將紛紛求購《論語》。


    而各朝文人也被天幕中孔子的形象和後人的評論看懵了。


    孔子的形象......竟然是這樣的嗎?


    不是聖人形象嗎?怎麽變成了武夫形象?


    不過片刻之後,眾人感覺這個描述好像也說的通。


    孔子身處亂世周遊列國,若他僅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年邁老者,那在這動蕩不安的時代中,恐怕連自保都成問題。


    如果是孔子果真是孔武有力,尋常毛賊根本近不了身。


    更何況,孔子本身就滿腹經綸,智慧過人,弟子眾多,深受世人尊敬。


    這樣的他,自然能夠在列國之間遊刃有餘。


    對於那些願意聆聽孔子道理的人,他自然是耐心講解;而對於那些不願聽聞的人,孔子就以德服人。


    總之一句,孔子總歸是能成功講學的。


    各朝古人被這個觀點說服之後,就有點期待接下來的內容了。


    ......


    【而在眾多網友的奇葩腦洞下,《論語》也被譯為《掄語》,即孔子給道上定的規矩。】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你父母還在,你怎麽跑都跑不掉,跑了也必然有辦法抓你回來。】


    ......


    永樂年間。


    朱棣嘴角一抽。


    好家夥,這不是守株待兔嗎?


    後人這麽解釋也還挺有意思的。


    他感覺自己思路一下被打開了!


    ......


    【子曰,君不重則不威。】


    【君子打人就得下重手,不然怎麽樹立威信!】


    ......


    劉徹點點頭。


    打匈奴就得下重手!必須得打到匈奴跪地求饒,不敢來犯!


    打輕了,那不是隔靴搔癢嗎?


    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自己罷黜百家,獨尊儒家,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


    【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經被我打的絕後了!】


    ......


    “好家夥!這麽狠!”


    朱瞻基大聲驚呼。


    片刻之後,他又覺得很有道理。


    畢竟男人不狠,地位不穩!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你學我的武功,不學我的思想就會迷茫,你學我的思想,不學我的武功,就會被打死。】


    ......


    眾人瞬間了然於心的表情。


    那可不得都學。


    不學,就要問孔子腰間的佩劍答不答應了!


    ......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打聽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


    “哈?”


    “不是早上明白了一個道理,晚上死了也值得嗎?”


    嬴政一副呆滯的模樣。


    他已經確認了,這就是後人胡亂編造。


    他雖然推崇法家,但是對儒家亦是有所涉獵。


    “道”是“道理”,是儒家的“仁義之道”。


    後人解釋成道路的話,細細想來,還是有那麽一點點道理。


    報仇不過夜,挺好!


    而朝堂上那些儒生官員可不這麽想。


    他們不淡定地出聲。


    “這是後世之人故意歪曲儒家思想啊!”


    “陛下,快快下令,嚴禁臣民討論此含義啊!”


    嬴政對於後人的理解接受度良好,他看了一眼朝堂上這些尖叫的官員,淡淡出聲:


    “你們是覺得宋朝時期被曲解的儒家思想,“存天理,滅人欲”好,還是華夏後世人解釋的這個含義好。”


    這些儒生官員一滯,無比糾結,臉都要思考的快扭曲了。


    最終,憋出來一句。


    “微臣覺得,還是這個含義好。”


    嬴政滿意了,點點頭,示意這些人繼續看向天幕。


    ......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該知道的你就知道,不該知道的你就別知道,知道吧。】


    ......


    “明哲保身!”


    “就是這個道理!”


    “也不能發問,知道的多了,就要死!”


    “謹言慎行!”


    各朝古人恍然大悟。


    ......


    【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在挑選弟子的時候,善良的人會主動跟隨我;不善良的人,我就把他改造一下,這樣他就會心甘情願的跟著我了。】


    ......


    朱瞻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我記得子路就是被孔子暴打了之後才跟隨他的。”


    “子路好長劍,極其勇武。孔子都能將他打服。”


    “想必孔子武力真的極高!”


    “若不是後人這一番解讀,我都沒想象到孔子的威猛!”


    朱瞻基心中浮現出一番畫麵。


    孔子欲收弟子,直接表演了一出手劈巨石。


    這場麵,哪個人拒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