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千裏奔夫被嫌?軍嫂太強國家盯上 作者:錦上甜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奉天農墾局。
何勝利等了老久,農彥平才接電話。何勝利還有什麽不知道的?農彥平肯定是先選擇接通了桂省那邊的電話。
何勝利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他就掛掉了電話。
農彥平這邊又接通了一個電話,剛接通就被對麵掛了,他看著話筒正奇怪著……又催了接線員兩次,接線員說對方不接,農彥平這才明白過來。
這種脾氣他隻想到了何勝利那滾刀肉。
……
石九村。
天剛亮,石九村迎來了它的1960年。剛醒來的鄉親們就從家裏人、鄰裏的口中得到了來自新年的第一個好消息——他們村的抽水泵修好了,不用早起去挑水澆地了。
那口井距離甘蔗地隻有幾腳路的距離,用竹竿搭成水管都能把水一路牽到地裏,再配合上人力挑水澆地,半天時間就能把地澆個透,好多人知道消息後稀罕地跑去看井。
很多人高興地跑到林家,跟林家拜年,去看看那個修好抽水泵的年輕人是哪個。
幸虧龍奶奶早有準備,半夜就讓媳婦做好了早飯。
今天的早飯吃的是肉粥。鹹豬肉切成薄薄的小塊,加上做完沒喝完的豬骨湯一起燉著大米,米被燉爛後撒下一把蔥花,別提滋味有多鮮美。
大家都被香得恨不得碗都舔幹淨,軟一點的骨頭渣滓直接嚼碎了吞進肚子裏。
林家人吃完早飯,過了一段時間天亮了。鄉親們陸續地來到林家拜年。這是以往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哪怕連林老爺子、林盛在家的時候都沒有這種待遇。
龍奶奶知道那是因為農民心係著莊稼,而孫女正好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新年好!”
“林同誌,厲害啦!”
他們向龍奶奶豎起大拇指,告訴她:“老龍,你不知道咱們大隊之前請了多少次技術員下鄉,都沒有搞好它。不知累死多少人,你的孫女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這年頭技術員都是很寶貴的,何況還是一個技術好的技術員。
他們繪聲繪色地跟林紅櫻說,“上次來的時候是秋收,剛開始旱,給村裏裝了一個抽水泵。大隊招待他們吃了一星期的飯,連吃了三頓肉。我這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
人家林同誌回來滿打滿算都沒有兩天,半個晚上就搞好了抽水泵,誰都看得出誰更厲害了。
林家的大孫女還沒讓他們請吃三頓肉,就幫他們修好了抽水泵。
龍奶奶很喜歡熱鬧。
她聽著這些話,嘴巴笑得都合不攏。她特意拿了長條的板凳給大夥坐,聽著大家嘮嗑,她拿出了瓜子給大夥吃,“我孫女去年剛結婚,這是她第一次回娘家。”
村裏人心思不壞,以前是礙於林有福的麵子,不敢跟林家打交道。加上林家是外來遷入的,交情不深。
但私底下他們偶爾還是會偷偷幫他們,像劉金生大隊長。
村裏的人沒有什麽好東西能提上門答謝林紅櫻,但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和兩條不怕跑的腿。他們把林家的水缸全都挑滿了,柴垛摞得老高,心細的會從山裏帶一把山莓果、青棗、枇杷,還有柑橘,甚至還有一把山茶花。
饑荒的時候這些路邊這些果子都被摘光了,隻有去更遠、人跡更罕至的深山裏才能找到。
林紅櫻很喜歡這些野果,山莓紅豔豔的每一粒都是成熟的,這種漿果太過嬌弱外麵沒有得賣,她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過這種家鄉的水果了。
她連吃了好幾把山莓,邊吃著莓果,邊聽鄉親們的聊天。
一個媳婦見到林紅櫻頻頻抓了幾次莓果吃,爽利地笑著說:“今天摘的莓果不多,我下次多摘點給你們送過來。”
上午十點,日上三竿時。林氏族裏的三曾太爺林守山在眾人的攙扶下來到了林家。
林守山就是昨夜讓林有福道歉的那位老人,在村裏很有威望。
他們家年輕一輩子弟有好幾個在縣裏單位上班,以前林守山從來沒有親自上過林家的門。
他的年紀比龍奶奶大,按族譜來論輩分也比龍奶奶大。龍奶奶看見他來,原本在坐著跟大夥聊天的她站了起來,把中間的位置留給老太爺。
可是林守山卻擺擺手,龍奶奶坐下,自己隨便坐在了旁邊的位置。
沈秀麗都震驚了,今天吹了哪門子的風,把這個老家夥都招來了。
人家從來隻有等別人上門拜年的份,估計上門給別人拜年還是頭一次!
沈秀麗匆匆地去鄰居家借長條板凳,心裏還有些恍恍惚惚。
今天踩過林家門檻的腳印,加起來估計比以前十年都要多。真是“窮在鬧市無人知,富在深山有遠親”!
林守山稱讚林紅櫻文化好。
林遠謙虛地說:“咳咳,我侄女就是腦子靈活聰明,其實論文化就是初中肄業,家裏耽誤了她。說到文化,我侄女婿倒是挺好的——”
邵青峰聞言,便說道:“叔叔,有件事我們沒來得及說,紅櫻隻是沒來得及高考,但她已經被冰工大動力機械係特招了,特招她的那位老師是動力機械係的係主任、院長。她的文化不差的。”
農村人很多沒聽說過冰工大是哪個,但攙扶著林守山的年輕人卻知道。
那個曾孫輩的年輕人立刻激動地說:“這個學校很好的,京外唯一一所重點大學,比肩清北,還是‘工程師的搖籃’!老師都是毛熊的專家,不出國留學也能學習到技術。”
一句話掀起了驚濤駭浪,難怪林紅櫻這個年輕的後生那麽厲害!這樣算下來,豈不是村裏第一個土生土長的大學生?
“老龍,你可有福氣享了,祖墳冒青煙了!”
“孫女厲害,孫女婿也厲害。小孫女也是能念書的,都念高中了,你們一家有好多個大學生。”
龍奶奶牙齦都笑得露了出來,“都好,都好,個個都是好孩子。”
林守山走之前,給了龍奶奶一斤大米,半斤雞蛋。龍奶奶堅持不要,“那麽貴重的東西,我可不敢要,心意我們領了。”
林守山卻堅持把雞蛋和大米留下了,在孫輩的攙扶下離開了林家。
何勝利等了老久,農彥平才接電話。何勝利還有什麽不知道的?農彥平肯定是先選擇接通了桂省那邊的電話。
何勝利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他就掛掉了電話。
農彥平這邊又接通了一個電話,剛接通就被對麵掛了,他看著話筒正奇怪著……又催了接線員兩次,接線員說對方不接,農彥平這才明白過來。
這種脾氣他隻想到了何勝利那滾刀肉。
……
石九村。
天剛亮,石九村迎來了它的1960年。剛醒來的鄉親們就從家裏人、鄰裏的口中得到了來自新年的第一個好消息——他們村的抽水泵修好了,不用早起去挑水澆地了。
那口井距離甘蔗地隻有幾腳路的距離,用竹竿搭成水管都能把水一路牽到地裏,再配合上人力挑水澆地,半天時間就能把地澆個透,好多人知道消息後稀罕地跑去看井。
很多人高興地跑到林家,跟林家拜年,去看看那個修好抽水泵的年輕人是哪個。
幸虧龍奶奶早有準備,半夜就讓媳婦做好了早飯。
今天的早飯吃的是肉粥。鹹豬肉切成薄薄的小塊,加上做完沒喝完的豬骨湯一起燉著大米,米被燉爛後撒下一把蔥花,別提滋味有多鮮美。
大家都被香得恨不得碗都舔幹淨,軟一點的骨頭渣滓直接嚼碎了吞進肚子裏。
林家人吃完早飯,過了一段時間天亮了。鄉親們陸續地來到林家拜年。這是以往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哪怕連林老爺子、林盛在家的時候都沒有這種待遇。
龍奶奶知道那是因為農民心係著莊稼,而孫女正好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新年好!”
“林同誌,厲害啦!”
他們向龍奶奶豎起大拇指,告訴她:“老龍,你不知道咱們大隊之前請了多少次技術員下鄉,都沒有搞好它。不知累死多少人,你的孫女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這年頭技術員都是很寶貴的,何況還是一個技術好的技術員。
他們繪聲繪色地跟林紅櫻說,“上次來的時候是秋收,剛開始旱,給村裏裝了一個抽水泵。大隊招待他們吃了一星期的飯,連吃了三頓肉。我這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
人家林同誌回來滿打滿算都沒有兩天,半個晚上就搞好了抽水泵,誰都看得出誰更厲害了。
林家的大孫女還沒讓他們請吃三頓肉,就幫他們修好了抽水泵。
龍奶奶很喜歡熱鬧。
她聽著這些話,嘴巴笑得都合不攏。她特意拿了長條的板凳給大夥坐,聽著大家嘮嗑,她拿出了瓜子給大夥吃,“我孫女去年剛結婚,這是她第一次回娘家。”
村裏人心思不壞,以前是礙於林有福的麵子,不敢跟林家打交道。加上林家是外來遷入的,交情不深。
但私底下他們偶爾還是會偷偷幫他們,像劉金生大隊長。
村裏的人沒有什麽好東西能提上門答謝林紅櫻,但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和兩條不怕跑的腿。他們把林家的水缸全都挑滿了,柴垛摞得老高,心細的會從山裏帶一把山莓果、青棗、枇杷,還有柑橘,甚至還有一把山茶花。
饑荒的時候這些路邊這些果子都被摘光了,隻有去更遠、人跡更罕至的深山裏才能找到。
林紅櫻很喜歡這些野果,山莓紅豔豔的每一粒都是成熟的,這種漿果太過嬌弱外麵沒有得賣,她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過這種家鄉的水果了。
她連吃了好幾把山莓,邊吃著莓果,邊聽鄉親們的聊天。
一個媳婦見到林紅櫻頻頻抓了幾次莓果吃,爽利地笑著說:“今天摘的莓果不多,我下次多摘點給你們送過來。”
上午十點,日上三竿時。林氏族裏的三曾太爺林守山在眾人的攙扶下來到了林家。
林守山就是昨夜讓林有福道歉的那位老人,在村裏很有威望。
他們家年輕一輩子弟有好幾個在縣裏單位上班,以前林守山從來沒有親自上過林家的門。
他的年紀比龍奶奶大,按族譜來論輩分也比龍奶奶大。龍奶奶看見他來,原本在坐著跟大夥聊天的她站了起來,把中間的位置留給老太爺。
可是林守山卻擺擺手,龍奶奶坐下,自己隨便坐在了旁邊的位置。
沈秀麗都震驚了,今天吹了哪門子的風,把這個老家夥都招來了。
人家從來隻有等別人上門拜年的份,估計上門給別人拜年還是頭一次!
沈秀麗匆匆地去鄰居家借長條板凳,心裏還有些恍恍惚惚。
今天踩過林家門檻的腳印,加起來估計比以前十年都要多。真是“窮在鬧市無人知,富在深山有遠親”!
林守山稱讚林紅櫻文化好。
林遠謙虛地說:“咳咳,我侄女就是腦子靈活聰明,其實論文化就是初中肄業,家裏耽誤了她。說到文化,我侄女婿倒是挺好的——”
邵青峰聞言,便說道:“叔叔,有件事我們沒來得及說,紅櫻隻是沒來得及高考,但她已經被冰工大動力機械係特招了,特招她的那位老師是動力機械係的係主任、院長。她的文化不差的。”
農村人很多沒聽說過冰工大是哪個,但攙扶著林守山的年輕人卻知道。
那個曾孫輩的年輕人立刻激動地說:“這個學校很好的,京外唯一一所重點大學,比肩清北,還是‘工程師的搖籃’!老師都是毛熊的專家,不出國留學也能學習到技術。”
一句話掀起了驚濤駭浪,難怪林紅櫻這個年輕的後生那麽厲害!這樣算下來,豈不是村裏第一個土生土長的大學生?
“老龍,你可有福氣享了,祖墳冒青煙了!”
“孫女厲害,孫女婿也厲害。小孫女也是能念書的,都念高中了,你們一家有好多個大學生。”
龍奶奶牙齦都笑得露了出來,“都好,都好,個個都是好孩子。”
林守山走之前,給了龍奶奶一斤大米,半斤雞蛋。龍奶奶堅持不要,“那麽貴重的東西,我可不敢要,心意我們領了。”
林守山卻堅持把雞蛋和大米留下了,在孫輩的攙扶下離開了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