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誤人子弟,何不以溺自照?
千裏奔夫被嫌?軍嫂太強國家盯上 作者:錦上甜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朝霞聽得恨不得給她幾巴掌,這個林紅櫻以前也沒有那麽討厭!
吳主任驗查了一遍花生米,皺起了眉,“怎麽黴得那麽厲害,還拿出來發給群眾?”
洪朝霞結巴地說:“主任都、都是這樣的。今年沒有新收獲的花生。要不發,就、就沒得發了。況且也不是全發黴的。”
“就袋子底部一點點,洗幹淨也能吃。”
這句話聽得看熱鬧的群眾傻了眼,有總比沒有的好,那可是珍貴的花生!
比起一粒都發不了,他們還是寧願要的,哪怕是發黴的!
有的人抱著僥幸的心理,洗洗幹淨炒熟了肯定沒事,哪有林紅櫻說得那麽嚴重?
林紅櫻看清眾人眼中的惋惜,堅持道:“這批花生黴得很厲害了,不能再發了,不僅如此,已經分發的也要挨家挨戶找回來,跟群眾說明嚴重性!”
這時何醫生被劉發英急匆匆地拉到了人群裏,“醫生來了,問問醫生。”
林紅櫻把那袋花生遞給何醫生檢查,何醫生見了立即擰起了眉,隻看了一眼就用極其嚴肅的聲音說:“這個花生不能吃!”
大夥發著牢騷,“又是這句……唉,咋不能吃,饅頭發黴還不照樣吃?”
何醫生的專業素養立刻到位,她用最嚴厲的口吻說:“去年有個病人來我們醫院,人還沒到就沒了呼吸,就是吃了這種發黴的花生!”
“隻吃了一小碟,一個壯漢都被撂倒!你們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條命,為了這吃的命都不要了?”
她讚揚地看向劉發英,“這個同誌做得很好,及時找到了我!否則原本一場好事將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劉發英指了指林紅櫻,搖頭說:“嫂子,不是我,是林紅櫻製止的。”
林紅櫻?
何醫生聽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居然是林紅櫻製止的?
這還是她印象中的林紅櫻嗎?
何醫生沒法想象要是沒有人製止分發花生,就這一袋的花生分到每個人手裏將會是什麽情形,何醫生背後被嚇出一身冷汗。
後勤部的吳主任也嚇出了一身冷汗,“老何,你老實說有那麽嚴重嗎?”
何醫生毫不猶豫點頭,“當然,這是劇毒的黃曲黴!”
“老百姓最容易中它的招,尤其是這兩年提倡勤儉節約的大前提下,食物中毒的人太多了。”
他叫洪朝霞把花生收起來,“這批花生不發了,拿回去銷毀!”
他看了眼林紅櫻,想起她說過的那些話,趕緊吩咐洪朝霞:“你們幾個,領過福利的家屬都記下名字了沒,拿花名冊趕緊把那批花生追回來,務必告訴每個群眾發黴花生不能吃!”
洪朝霞心裏隻覺得兩眼一黑,這花生發了都近百戶了,要是他們吃了,後果不堪設想……
“那啥,老方家領了,我去跟他說說。”
“剛剛老牛領了兩份,他就愛吃花生米,我得趕緊去通知他。”
林紅櫻看到群眾終於動起來的一幕,鬆了口氣。
何醫生一句話比她一百句都要管用,劉發英要是沒把她請來,林紅櫻可能最後要上演搶花生的百米賽跑。
那畫麵簡直太美,讓人不敢想象。
看來科普(掃盲)之路還是任重道遠……
……
後勤部暫停分發福利補貼,群眾們就散了。
楊秀娥請林紅櫻回家坐坐。
她背後驚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恰好碰上下班回來的林紅櫻,邀請她一塊去領福利,自己豈不是要中招?
她婆婆那種性格,勤儉節約到苛刻,哪怕花生發黴了她都不會扔掉,她一定會看著他們都吃光了!
楊秀娥後怕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幸好沒吃那花生。要是吃了,小囡豈不是沒了娘?”
“快過年了,老錢領了一袋大米回來,我蒸點飯給你吃。”她笑著對林紅櫻,見林紅櫻張了張嘴,她伸手製止。
“可別拒絕,我知道你不缺好吃的,但你上次請我吃過豬肉粉條,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
大米也是珍貴的精細糧,但對普通人家來說拿出精細糧來招待客人,已經是最高的規格。
林紅櫻便坐下,看著搖籃裏的嬰兒,寶寶看著才三四個月大,很小,皮膚因為營養不良而顯得有點黃。
楊秀娥做飯的技巧有點複雜,她先把米放在蒸籠幹蒸半個小時,小心翼翼地添了若幹碗水下去,又猛火燒了半小時。
林紅櫻看著她又添了一倍的水,此時看了眼手表,這時已經過去了一小時。
她覺得有些奇怪,可能這樣蒸的米飯比較好吃吧。可是……煮飯的時間實在是久了點。
她等了半天,頻頻地看表,實在等不住了,忍不住先回家休息了一會。
等林紅櫻再來錢家時,發現米飯居然剛剛煮好,煮了足足一個半小時!
林紅櫻咋舌道:“這樣會不會有點浪費煤了?”
楊秀娥靦腆羞澀地看了眼林紅櫻,從櫃子裏取出一份泛黃的報紙。她興致勃勃地解釋說:“這叫‘雙蒸法’!”
“紅櫻,你沒這麽做過飯吧。每斤米加四斤水,可以使每斤米出五斤飯。這是別人教我的,你有空也試試。可以多吃到兩斤飯呢,多省糧食!”
林紅櫻接過報紙一看,標題加粗黑字寫著“增量做飯法”,讀下去發現全國居然還就這種方法召開過經驗交流會。
看完林紅櫻簡直是兩眼一黑的程度。
之前尚且還能安慰自己,隻是群眾知識不夠普及。
此時她卻覺得無比滑稽……還有心痛!
那些什麽狗屁的專家!
楊秀娥會因為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為了省糧食費盡心思,燒了她平時不舍得用的煤。
群眾會因磚家一句“高溫可以滅菌”,去吃發黴的食物。
如果她今天沒有來取過年福利,家屬會高高興興地把花生領回家,用心地把花生炒成噴香花生米以慶祝新的一年,結果熱鬧的新年裏,這一家人卻會因食物中毒全家命喪黃泉。
這些人可能是她認識的人,也可能是素未謀麵的陌生人。
林紅櫻看完平靜地把報紙放下,“秀娥,以後別這樣做飯了。糧食用這個方法是省不下來的,這個報紙寫得不對!”
楊秀娥愣住,把一碗熱騰騰的“粥飯”用飯盒裝著遞給林紅櫻。
她尷尬地笑了笑,“這……這樣嗎?”
“我也不太懂上麵寫得對不對,可是按這樣蒸飯真的有變多!”
林紅櫻無奈地說:“秀娥,這樣做飯米並沒有變多。你多加了水,飯當然重。再極限地想想,同樣體積的一鍋粥,一兩米做出來的跟湯一樣清的粥,和五兩米做出來的稠得像飯一樣的粥,肯定是後麵那個米多。
如果糧食可以靠這種方法增多,我們何必那麽辛苦地種田,這是不是違背常識?”林紅櫻說。
“你可以靠喝粥節約糧食,但沒有必要又蒸又煮熬一個半小時,這樣反倒是浪費了煤球!”
楊秀娥被說得直接愣在原地,林紅櫻走後還拿著報紙迷茫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林紅櫻拿著熱乎乎的飯盒回了家,匆匆地扒了口飯。
她坐到桌前拿出紙和筆。
懷著沉重的心情,林紅櫻寫了一篇關於罵人的科普。
“近來出現一種風氣,明明沒什麽本事總愛教人做事,經驗會開了一堆,橫豎一看愣是屁用沒有。成果刊登出來隻讓人感到沒文化、真可怕。”
“我隻想對這些‘磚家’們說一句,誤人子弟,何不以溺自照?”
她把今天的事情掩去細節,改動信息寫了出來。
“近來,筆者周圍有人在吃發黴的木耳,鄰居多次勸阻之下,他執意相信報紙上的專家所說‘要珍惜糧食,發黴的食物去掉發黴部分食用即可,高溫可消殺病菌’。
結果很惋惜,該男子食用後全家人腹瀉、嘔吐、休克,半夜被送進醫院洗胃,腎髒衰竭,性命危在旦夕。”
“說到這裏不得不介紹一下釀成悲劇的真凶——黃曲黴素,它是表麵呈黃色、黃綠色的半毛絨狀真菌,極易滋生於糧食、油料作物、幹果,如發黴的玉米、花生,久泡的木耳、發酵類食物。
它是國際上公認最強的致癌物質之一,強到什麽程度呢?約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十倍,隻要20mg的劑量便能讓成人致死……”
……
吳主任驗查了一遍花生米,皺起了眉,“怎麽黴得那麽厲害,還拿出來發給群眾?”
洪朝霞結巴地說:“主任都、都是這樣的。今年沒有新收獲的花生。要不發,就、就沒得發了。況且也不是全發黴的。”
“就袋子底部一點點,洗幹淨也能吃。”
這句話聽得看熱鬧的群眾傻了眼,有總比沒有的好,那可是珍貴的花生!
比起一粒都發不了,他們還是寧願要的,哪怕是發黴的!
有的人抱著僥幸的心理,洗洗幹淨炒熟了肯定沒事,哪有林紅櫻說得那麽嚴重?
林紅櫻看清眾人眼中的惋惜,堅持道:“這批花生黴得很厲害了,不能再發了,不僅如此,已經分發的也要挨家挨戶找回來,跟群眾說明嚴重性!”
這時何醫生被劉發英急匆匆地拉到了人群裏,“醫生來了,問問醫生。”
林紅櫻把那袋花生遞給何醫生檢查,何醫生見了立即擰起了眉,隻看了一眼就用極其嚴肅的聲音說:“這個花生不能吃!”
大夥發著牢騷,“又是這句……唉,咋不能吃,饅頭發黴還不照樣吃?”
何醫生的專業素養立刻到位,她用最嚴厲的口吻說:“去年有個病人來我們醫院,人還沒到就沒了呼吸,就是吃了這種發黴的花生!”
“隻吃了一小碟,一個壯漢都被撂倒!你們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條命,為了這吃的命都不要了?”
她讚揚地看向劉發英,“這個同誌做得很好,及時找到了我!否則原本一場好事將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劉發英指了指林紅櫻,搖頭說:“嫂子,不是我,是林紅櫻製止的。”
林紅櫻?
何醫生聽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居然是林紅櫻製止的?
這還是她印象中的林紅櫻嗎?
何醫生沒法想象要是沒有人製止分發花生,就這一袋的花生分到每個人手裏將會是什麽情形,何醫生背後被嚇出一身冷汗。
後勤部的吳主任也嚇出了一身冷汗,“老何,你老實說有那麽嚴重嗎?”
何醫生毫不猶豫點頭,“當然,這是劇毒的黃曲黴!”
“老百姓最容易中它的招,尤其是這兩年提倡勤儉節約的大前提下,食物中毒的人太多了。”
他叫洪朝霞把花生收起來,“這批花生不發了,拿回去銷毀!”
他看了眼林紅櫻,想起她說過的那些話,趕緊吩咐洪朝霞:“你們幾個,領過福利的家屬都記下名字了沒,拿花名冊趕緊把那批花生追回來,務必告訴每個群眾發黴花生不能吃!”
洪朝霞心裏隻覺得兩眼一黑,這花生發了都近百戶了,要是他們吃了,後果不堪設想……
“那啥,老方家領了,我去跟他說說。”
“剛剛老牛領了兩份,他就愛吃花生米,我得趕緊去通知他。”
林紅櫻看到群眾終於動起來的一幕,鬆了口氣。
何醫生一句話比她一百句都要管用,劉發英要是沒把她請來,林紅櫻可能最後要上演搶花生的百米賽跑。
那畫麵簡直太美,讓人不敢想象。
看來科普(掃盲)之路還是任重道遠……
……
後勤部暫停分發福利補貼,群眾們就散了。
楊秀娥請林紅櫻回家坐坐。
她背後驚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恰好碰上下班回來的林紅櫻,邀請她一塊去領福利,自己豈不是要中招?
她婆婆那種性格,勤儉節約到苛刻,哪怕花生發黴了她都不會扔掉,她一定會看著他們都吃光了!
楊秀娥後怕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幸好沒吃那花生。要是吃了,小囡豈不是沒了娘?”
“快過年了,老錢領了一袋大米回來,我蒸點飯給你吃。”她笑著對林紅櫻,見林紅櫻張了張嘴,她伸手製止。
“可別拒絕,我知道你不缺好吃的,但你上次請我吃過豬肉粉條,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
大米也是珍貴的精細糧,但對普通人家來說拿出精細糧來招待客人,已經是最高的規格。
林紅櫻便坐下,看著搖籃裏的嬰兒,寶寶看著才三四個月大,很小,皮膚因為營養不良而顯得有點黃。
楊秀娥做飯的技巧有點複雜,她先把米放在蒸籠幹蒸半個小時,小心翼翼地添了若幹碗水下去,又猛火燒了半小時。
林紅櫻看著她又添了一倍的水,此時看了眼手表,這時已經過去了一小時。
她覺得有些奇怪,可能這樣蒸的米飯比較好吃吧。可是……煮飯的時間實在是久了點。
她等了半天,頻頻地看表,實在等不住了,忍不住先回家休息了一會。
等林紅櫻再來錢家時,發現米飯居然剛剛煮好,煮了足足一個半小時!
林紅櫻咋舌道:“這樣會不會有點浪費煤了?”
楊秀娥靦腆羞澀地看了眼林紅櫻,從櫃子裏取出一份泛黃的報紙。她興致勃勃地解釋說:“這叫‘雙蒸法’!”
“紅櫻,你沒這麽做過飯吧。每斤米加四斤水,可以使每斤米出五斤飯。這是別人教我的,你有空也試試。可以多吃到兩斤飯呢,多省糧食!”
林紅櫻接過報紙一看,標題加粗黑字寫著“增量做飯法”,讀下去發現全國居然還就這種方法召開過經驗交流會。
看完林紅櫻簡直是兩眼一黑的程度。
之前尚且還能安慰自己,隻是群眾知識不夠普及。
此時她卻覺得無比滑稽……還有心痛!
那些什麽狗屁的專家!
楊秀娥會因為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為了省糧食費盡心思,燒了她平時不舍得用的煤。
群眾會因磚家一句“高溫可以滅菌”,去吃發黴的食物。
如果她今天沒有來取過年福利,家屬會高高興興地把花生領回家,用心地把花生炒成噴香花生米以慶祝新的一年,結果熱鬧的新年裏,這一家人卻會因食物中毒全家命喪黃泉。
這些人可能是她認識的人,也可能是素未謀麵的陌生人。
林紅櫻看完平靜地把報紙放下,“秀娥,以後別這樣做飯了。糧食用這個方法是省不下來的,這個報紙寫得不對!”
楊秀娥愣住,把一碗熱騰騰的“粥飯”用飯盒裝著遞給林紅櫻。
她尷尬地笑了笑,“這……這樣嗎?”
“我也不太懂上麵寫得對不對,可是按這樣蒸飯真的有變多!”
林紅櫻無奈地說:“秀娥,這樣做飯米並沒有變多。你多加了水,飯當然重。再極限地想想,同樣體積的一鍋粥,一兩米做出來的跟湯一樣清的粥,和五兩米做出來的稠得像飯一樣的粥,肯定是後麵那個米多。
如果糧食可以靠這種方法增多,我們何必那麽辛苦地種田,這是不是違背常識?”林紅櫻說。
“你可以靠喝粥節約糧食,但沒有必要又蒸又煮熬一個半小時,這樣反倒是浪費了煤球!”
楊秀娥被說得直接愣在原地,林紅櫻走後還拿著報紙迷茫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林紅櫻拿著熱乎乎的飯盒回了家,匆匆地扒了口飯。
她坐到桌前拿出紙和筆。
懷著沉重的心情,林紅櫻寫了一篇關於罵人的科普。
“近來出現一種風氣,明明沒什麽本事總愛教人做事,經驗會開了一堆,橫豎一看愣是屁用沒有。成果刊登出來隻讓人感到沒文化、真可怕。”
“我隻想對這些‘磚家’們說一句,誤人子弟,何不以溺自照?”
她把今天的事情掩去細節,改動信息寫了出來。
“近來,筆者周圍有人在吃發黴的木耳,鄰居多次勸阻之下,他執意相信報紙上的專家所說‘要珍惜糧食,發黴的食物去掉發黴部分食用即可,高溫可消殺病菌’。
結果很惋惜,該男子食用後全家人腹瀉、嘔吐、休克,半夜被送進醫院洗胃,腎髒衰竭,性命危在旦夕。”
“說到這裏不得不介紹一下釀成悲劇的真凶——黃曲黴素,它是表麵呈黃色、黃綠色的半毛絨狀真菌,極易滋生於糧食、油料作物、幹果,如發黴的玉米、花生,久泡的木耳、發酵類食物。
它是國際上公認最強的致癌物質之一,強到什麽程度呢?約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十倍,隻要20mg的劑量便能讓成人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