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璋他們,帶著贖回的戰俘,撤入城中,
便有人,將被俘的軍士和平民,分別安置,
平民和往常一樣,設置難民營,先集中管理。
軍士則在軍中單獨劃立區域隔離觀察。
每日都要消毒,
這是李如璋嚴厲要求的一點,半點也不能打折扣。
他曾經看過太多史書記載,瘟疫的恐怖性。
尤其是這個時代的人們的衛生意識,
和對環境衛生的忽視。
一直過了七日,
才將他們放出來,放出來之前,還要經過甄別
軍中被俘虜的軍士倒簡單,有軍中故舊,上官,隨便一核查就知道了,
那一千平民,可就不好甄別了,不仔細點又不行,
如果混進探子,一不小心,來個裏應外合,到時候可就萬劫不複了。
所以,
李如璋也全程在場,輔助甄別,
這個時代絕大部分的百姓,普遍怕官,
見到李如璋,一個個都是懷著感激之情
又是下跪又是磕頭又是作揖,
並且很多人都是一副哭哭啼啼的神情。
最讓他無語的是,這些人,還沒說上兩句話,說著說著就跑題了,你問他問題,他訴說各種被俘的不幸遭遇,你問你的,他說他的。
搞得李如璋問兩句,就要提醒對方,回答問題。
雞同鴨講,
溝通好難……
“姓名”
“馮道文”
在詢問了無數,張三李四王五這類,隨心所欲取的名字,李如璋不禁留意了一下這個名字的主人,
模樣周正,神情得體大方,不似其他人那樣,見到官員便兩股戰戰,磕頭作揖。
李如璋好奇問到,
“讀過書?”
“不曾”
“那你這名字怎麽來的?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取出來的名字。”
“回將軍話,在下從小就是孤兒,父親出征,戰死軍中,
母親……,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改嫁了,
在下自小在道觀長大,我還有個兄弟,我們兄弟兩個的名字,是我師傅取的,
在下弟兄三個,我是老小上麵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從軍戰死在了雍州,
半個月前,二哥和我被抓到北虜軍營,
這次交換,一開始我以為是北虜哄騙我們來送死的,我……我便替我哥來了……”
說到這兒,這名叫馮道文的年輕人,已是泣不成聲,淚如雨下。
“兄長身陷北虜,遲早性命不保……,乞……乞望將軍,早日打回去,替我兄長他們報仇啊~”
馮道文,跪地祈求之餘
又“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小人這條命,是將軍救的,以後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將軍,
我要參軍!!!我要殺北虜!!!替我兄長報仇。”
“求將軍應允。”
說到這兒,這馮道文又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李如璋也被馮道文的一番話所打動,
趕忙上前伸手拉他起來
不拉還好,李如璋這邊上前一伸手握住馮道文的手,一握,李如璋神色略微一變,
不過,臉上的表情轉瞬即逝,
好生安撫馮道文以後,李如璋同意了馮道文的從征的請求,並讓軍士帶他去填寫軍籍。
這邊又在被俘人群中,核實,佐證。
其他人紛紛證明,這馮道文說的是真的,
還說他當時,怒斥北虜的軍士,並且還遭到了一頓毒打。
還指認了,當初,架著馮道文走的兩個人。
那兩人也承認,當初確實是他二人一路架著馮道文來的。
李如璋聽完,沒有說話,
就這麽,又過了幾日
北虜又開始攻城,而且攻擊程度,比較之前,更加凶猛。
幾乎沒用百姓,一上來就是輔兵,戰兵,
但是,不知道為何,攻勢很猛,但是攻擊力度又不是很強,往往一擊不中,又馬上撤回去了,
屬實讓人摸不著北虜的脈。
軍中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北虜在用疲兵之計,
李如璋巡營的時候,碰巧又遇到這個馮道文,
便特意詢問了一下他,在軍營習不習慣,訓練的怎麽樣,可否適應,
馮道文,回複一切都好,又是感激將軍救命之恩,之類的話不盡,並表示日後定會多多殺賊。
寒暄完畢,
然後,馮道文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噗通”,
往地上一跪,聲稱有軍情匯報,
“噢?你且說來聽聽”
李如璋不動聲色道,
馮道文聲稱,
當日交換的時候,他親耳聽到,北虜的將領,聲稱營中糧草不濟。
李如璋頷首,表示,這確實是個重要軍情。
又問他,為何當日獲救的時候不說?
馮道文說,當時自己一時獲救激動難掩,沒有想起來。
如今覺得,將軍對於自己有救命之恩,不得不報,所以,將這軍情呈報上來,
李如璋,大喜,當即命人賞賜馮道文,此刻也是恍然大悟,難怪北虜這麽著急攻城,原來是軍中糧草不多,想試探進攻,如果得手最好,如果不勝也可以掩人耳目撤退。
想到這兒李如璋表示,他立刻回報主帥,如若探得屬實,即刻便出兵,
回到主帥大帳,李如璋麵沉如水,
李少嚴問道,
“如何,探出什麽東西沒有?”
李如璋回道
“目前來說,還不確定,不過,
我們應該給他個機會,試他一試,說不定還能將計就計。”
“你如何斷定,這個馮道文是個探子?”
李少嚴好奇道
李如璋整理了一下思緒道:“我目前,還不確定他就是探子,隻是他很值得懷疑,綜合我的猜測,他很符合一個探子的身份。”
“再試他一試吧。”
李少嚴想了想道:“能釣上大魚嗎?”
“我也不知道。”
李如璋說完這句話,便叫來衛兵,
“傳令,馮道文那一都為斥候,今日起,刺探敵方軍情,”
說完,又安排人手,緊盯對方有什麽變動。
“以往可沒有這些東西,如今北虜怎地也如此狡猾了”
李少嚴道
李如璋接口道
“其實說起來,戰爭不全是壞處,其實戰爭也能最促進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催生軍事變革,使人類發展更進一步,隻不過這種進步是帶著血與淚的。
比如北虜,一邊打仗,一邊學習,就在不斷進步。
戰爭帶給人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
李如璋最近蹦出的一些新詞,讓李少嚴迷茫的像個孩子,盯著李如璋。
腦子轉了半天,
好歹,憑著自己的思維,大概理解的七七八八,
然後思索一番後歎道
“兄弟,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對,北虜就是從邊患,成為如今帝國的心腹大患的。
他們越打越兵強馬壯,我們越打越辛苦,土地越來越少,
如今,三邊盡數拱手讓給了北虜。
而且,因為他們的鍛造工藝精湛,也導致他們甲具精良,這就使得我們這邊,也不得不,打造更精良的甲胄武器,
甲胄器械,也越來越精良,而且北虜以前隻會猛衝猛打,如今竟然也會使計了。
兄弟,你這幾句話,就把這些問題說情況了,眼光獨到啊。”
李如璋,搖了搖頭道
“弱肉強食,不光是自然生存法則,
也是人類曆史生存法則,
隻有不斷變強,不斷學習進步,才不會因為落後而挨打”
他曾經,在初中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所謂國家強盛,還是要依賴自身武力來決定的,
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誰的國力強盛,誰就有話語權。
當下,收回思緒道
“靜觀其變吧,對方有了動靜,我們才好做下一步計劃。”
嵩朝的軍隊建製是這樣組成
五人為一伍
設伍長
十人為一什
設什長
五什為一隊
設隊長
五隊為一都
設都尉
五都為一營
設營長
五營為一校
設校尉
五校為一軍
設一將軍
一般是分三軍,
主將坐鎮中軍
三軍則是分置三到八位副將軍
具體人數,以軍隊建製大小而定。
比如,之前提到的帖木兒,早前,他是校尉
如今,又被提拔後軍將軍。
至於嵩國這邊為何撒出這麽多人馬,去打探消息
還不是因為自己這方,打不過對麵的伺候,
想要刺探軍情,便要出動比北虜多數倍的軍士,才能與北虜匹敵。
而且,每次刺探軍情兩方斥候遭遇,基本都是自己這邊損失多一些
人太少的話,有些斥候甚至敢直接不探查,回營傳遞假消息,
這是軍中一大弊病,近些年來,更是常有的事,
所幸,幽州軍這邊還好,哪怕每次人數都要多於對麵,
但是,起碼敢真刀真槍和對麵斥候搏殺。
城外密林深處
“真不知道將軍是什麽意思,讓我們這一都做斥候?”
“哈哈哈,熊三兒,怕死了?”
“放你娘的屁,老子怕死?說的那是啥話?俺們爺們是第一次做斥候?”
被叫做熊三那漢子回斥道,
“俺的意思是,咱們這一都,補充的新兵有點多,怕這些新兵,撞上北虜,不敢和北虜斥候拚殺,探不到軍情,誤了大事。”
“喲嗬!你個王八犢子,小小的軍士,如今還替上官們考慮起來了?弟兄們,這日後啊,熊三兒保不齊是要做將軍的人物啊!!!”
“來來來,都先來巴結巴結他狗日的,”
這打趣的軍士,說著,還像模像樣的,給那被叫熊三的漢子,行了個大禮。
眾人皆被逗笑了
什長也笑罵道
“正經些,好好刺探軍情才是正事,前方離敵營不遠了,大家小心些。”
“今日馮道文第一次和咱們出營辦差,先不上了,和魏大牙一起,看好咱們的馬匹。”
“現在,進食,然後出發,”
說完,這一隊士兵盡皆肅然,紛紛解下腰間佩戴的食囊,席地而坐。
拿出饢餅吃了起來
饢餅幹了以後,並不好吃,甚至說難以下咽,但是,它的優點是,精糧,耐儲存,易飽腹。
平日在軍營,隻能吃粟米飯或者麥飯,隻有斥候出去執行任務,饢餅才作為特許的食物,平時想吃饢餅還吃不上呢
所以,這些軍士,沒有半分嫌棄。
紛紛大快朵頤,
什長又從竹筒中拿出醬菜,給大夥一人分了一些。
就著水囊的水,狼吞虎咽起來。
水是開水,無論平時駐紮,或者外出執行軍務,必須飲用開水。
這也是李如璋強烈要求的,
甚至寫入到了軍律之中
如果違反,被軍中督察隊抓到,是要被打軍棍和罰俸的。
一開始,一眾軍將大為不解,
直到後來,大家驚奇的發現,之前頻發的疫病。
因為李如璋的一係列規定,減少了許多,
大家也就漸漸的學會了遵守,
最主要的是,大家對李如璋的話,所帶來的效果所折服,
每次李如璋所說的話,都能按他說的軌跡發生。
所以,導致很多軍士無比相信李如璋。
吃飽喝足,什長站起來踢了踢身旁的人,
“兄弟們,幹活了!!!”
說完,率先帶上口罩,根據自家小李將軍說的,戴口罩又能防寒,還能阻擋吐出來的熱氣被敵方發現,
以前冬日探查軍情,雖然也有麵巾,
但是,終究沒有口罩來的妥帖舒服。
他們這一什人馬,除去兩個看馬的,剩下八個人,
兩人一組,分散出去,
其中三組人,埋頭紮進林子裏,奔向遠處而去,
但是,剩下的另一隊人,卻讓人感到奇怪,
其中就有那個叫熊三兒的,
他和另外一個同伴,鑽進林子裏以後,沒有奔著更深處去,
反而,繞過剛才他們歇息的那個小山坡,又從山坡的另一麵,爬了上去,爬到山坡最頂上,兩人便伏在草叢裏,
兩人盯的方向不是北虜紮營的方向,反而是盯著看馬的魏大牙和馮道文,
其他軍士一走,方才歡聲笑語的場地一下子就變得冷清,
過了一會,馮道文率先開口道
“魏大哥,辛苦你帶著我了,害得你也不能勘察敵情,建功立業。”
魏大牙,嘴裏叼著一根草棍,半躺在落葉上不以為意道
“刺探軍情,哪有一次就探明白的,後麵次數多呢,
而且,一隊裏麵如果有人立功,隊裏其他人也有賞賜,隻不過沒立功那人多而已,
如今的朝廷不是東西,立功也給不了啥東西,
咱們是給李將軍和小李將軍麵子”
“他們二位,不曾虧待我們。”
這一番話,說的馮道文連連點頭
又追問道
“你說這小李將軍,是李如璋李將軍嗎?他們兩是兄弟?之前我在軍營的時候,老是聽見別人說,小李將軍如何如何厲害,傳的神乎其神,是不是真的?”
便有人,將被俘的軍士和平民,分別安置,
平民和往常一樣,設置難民營,先集中管理。
軍士則在軍中單獨劃立區域隔離觀察。
每日都要消毒,
這是李如璋嚴厲要求的一點,半點也不能打折扣。
他曾經看過太多史書記載,瘟疫的恐怖性。
尤其是這個時代的人們的衛生意識,
和對環境衛生的忽視。
一直過了七日,
才將他們放出來,放出來之前,還要經過甄別
軍中被俘虜的軍士倒簡單,有軍中故舊,上官,隨便一核查就知道了,
那一千平民,可就不好甄別了,不仔細點又不行,
如果混進探子,一不小心,來個裏應外合,到時候可就萬劫不複了。
所以,
李如璋也全程在場,輔助甄別,
這個時代絕大部分的百姓,普遍怕官,
見到李如璋,一個個都是懷著感激之情
又是下跪又是磕頭又是作揖,
並且很多人都是一副哭哭啼啼的神情。
最讓他無語的是,這些人,還沒說上兩句話,說著說著就跑題了,你問他問題,他訴說各種被俘的不幸遭遇,你問你的,他說他的。
搞得李如璋問兩句,就要提醒對方,回答問題。
雞同鴨講,
溝通好難……
“姓名”
“馮道文”
在詢問了無數,張三李四王五這類,隨心所欲取的名字,李如璋不禁留意了一下這個名字的主人,
模樣周正,神情得體大方,不似其他人那樣,見到官員便兩股戰戰,磕頭作揖。
李如璋好奇問到,
“讀過書?”
“不曾”
“那你這名字怎麽來的?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取出來的名字。”
“回將軍話,在下從小就是孤兒,父親出征,戰死軍中,
母親……,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改嫁了,
在下自小在道觀長大,我還有個兄弟,我們兄弟兩個的名字,是我師傅取的,
在下弟兄三個,我是老小上麵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從軍戰死在了雍州,
半個月前,二哥和我被抓到北虜軍營,
這次交換,一開始我以為是北虜哄騙我們來送死的,我……我便替我哥來了……”
說到這兒,這名叫馮道文的年輕人,已是泣不成聲,淚如雨下。
“兄長身陷北虜,遲早性命不保……,乞……乞望將軍,早日打回去,替我兄長他們報仇啊~”
馮道文,跪地祈求之餘
又“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小人這條命,是將軍救的,以後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將軍,
我要參軍!!!我要殺北虜!!!替我兄長報仇。”
“求將軍應允。”
說到這兒,這馮道文又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李如璋也被馮道文的一番話所打動,
趕忙上前伸手拉他起來
不拉還好,李如璋這邊上前一伸手握住馮道文的手,一握,李如璋神色略微一變,
不過,臉上的表情轉瞬即逝,
好生安撫馮道文以後,李如璋同意了馮道文的從征的請求,並讓軍士帶他去填寫軍籍。
這邊又在被俘人群中,核實,佐證。
其他人紛紛證明,這馮道文說的是真的,
還說他當時,怒斥北虜的軍士,並且還遭到了一頓毒打。
還指認了,當初,架著馮道文走的兩個人。
那兩人也承認,當初確實是他二人一路架著馮道文來的。
李如璋聽完,沒有說話,
就這麽,又過了幾日
北虜又開始攻城,而且攻擊程度,比較之前,更加凶猛。
幾乎沒用百姓,一上來就是輔兵,戰兵,
但是,不知道為何,攻勢很猛,但是攻擊力度又不是很強,往往一擊不中,又馬上撤回去了,
屬實讓人摸不著北虜的脈。
軍中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北虜在用疲兵之計,
李如璋巡營的時候,碰巧又遇到這個馮道文,
便特意詢問了一下他,在軍營習不習慣,訓練的怎麽樣,可否適應,
馮道文,回複一切都好,又是感激將軍救命之恩,之類的話不盡,並表示日後定會多多殺賊。
寒暄完畢,
然後,馮道文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噗通”,
往地上一跪,聲稱有軍情匯報,
“噢?你且說來聽聽”
李如璋不動聲色道,
馮道文聲稱,
當日交換的時候,他親耳聽到,北虜的將領,聲稱營中糧草不濟。
李如璋頷首,表示,這確實是個重要軍情。
又問他,為何當日獲救的時候不說?
馮道文說,當時自己一時獲救激動難掩,沒有想起來。
如今覺得,將軍對於自己有救命之恩,不得不報,所以,將這軍情呈報上來,
李如璋,大喜,當即命人賞賜馮道文,此刻也是恍然大悟,難怪北虜這麽著急攻城,原來是軍中糧草不多,想試探進攻,如果得手最好,如果不勝也可以掩人耳目撤退。
想到這兒李如璋表示,他立刻回報主帥,如若探得屬實,即刻便出兵,
回到主帥大帳,李如璋麵沉如水,
李少嚴問道,
“如何,探出什麽東西沒有?”
李如璋回道
“目前來說,還不確定,不過,
我們應該給他個機會,試他一試,說不定還能將計就計。”
“你如何斷定,這個馮道文是個探子?”
李少嚴好奇道
李如璋整理了一下思緒道:“我目前,還不確定他就是探子,隻是他很值得懷疑,綜合我的猜測,他很符合一個探子的身份。”
“再試他一試吧。”
李少嚴想了想道:“能釣上大魚嗎?”
“我也不知道。”
李如璋說完這句話,便叫來衛兵,
“傳令,馮道文那一都為斥候,今日起,刺探敵方軍情,”
說完,又安排人手,緊盯對方有什麽變動。
“以往可沒有這些東西,如今北虜怎地也如此狡猾了”
李少嚴道
李如璋接口道
“其實說起來,戰爭不全是壞處,其實戰爭也能最促進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催生軍事變革,使人類發展更進一步,隻不過這種進步是帶著血與淚的。
比如北虜,一邊打仗,一邊學習,就在不斷進步。
戰爭帶給人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
李如璋最近蹦出的一些新詞,讓李少嚴迷茫的像個孩子,盯著李如璋。
腦子轉了半天,
好歹,憑著自己的思維,大概理解的七七八八,
然後思索一番後歎道
“兄弟,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對,北虜就是從邊患,成為如今帝國的心腹大患的。
他們越打越兵強馬壯,我們越打越辛苦,土地越來越少,
如今,三邊盡數拱手讓給了北虜。
而且,因為他們的鍛造工藝精湛,也導致他們甲具精良,這就使得我們這邊,也不得不,打造更精良的甲胄武器,
甲胄器械,也越來越精良,而且北虜以前隻會猛衝猛打,如今竟然也會使計了。
兄弟,你這幾句話,就把這些問題說情況了,眼光獨到啊。”
李如璋,搖了搖頭道
“弱肉強食,不光是自然生存法則,
也是人類曆史生存法則,
隻有不斷變強,不斷學習進步,才不會因為落後而挨打”
他曾經,在初中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所謂國家強盛,還是要依賴自身武力來決定的,
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誰的國力強盛,誰就有話語權。
當下,收回思緒道
“靜觀其變吧,對方有了動靜,我們才好做下一步計劃。”
嵩朝的軍隊建製是這樣組成
五人為一伍
設伍長
十人為一什
設什長
五什為一隊
設隊長
五隊為一都
設都尉
五都為一營
設營長
五營為一校
設校尉
五校為一軍
設一將軍
一般是分三軍,
主將坐鎮中軍
三軍則是分置三到八位副將軍
具體人數,以軍隊建製大小而定。
比如,之前提到的帖木兒,早前,他是校尉
如今,又被提拔後軍將軍。
至於嵩國這邊為何撒出這麽多人馬,去打探消息
還不是因為自己這方,打不過對麵的伺候,
想要刺探軍情,便要出動比北虜多數倍的軍士,才能與北虜匹敵。
而且,每次刺探軍情兩方斥候遭遇,基本都是自己這邊損失多一些
人太少的話,有些斥候甚至敢直接不探查,回營傳遞假消息,
這是軍中一大弊病,近些年來,更是常有的事,
所幸,幽州軍這邊還好,哪怕每次人數都要多於對麵,
但是,起碼敢真刀真槍和對麵斥候搏殺。
城外密林深處
“真不知道將軍是什麽意思,讓我們這一都做斥候?”
“哈哈哈,熊三兒,怕死了?”
“放你娘的屁,老子怕死?說的那是啥話?俺們爺們是第一次做斥候?”
被叫做熊三那漢子回斥道,
“俺的意思是,咱們這一都,補充的新兵有點多,怕這些新兵,撞上北虜,不敢和北虜斥候拚殺,探不到軍情,誤了大事。”
“喲嗬!你個王八犢子,小小的軍士,如今還替上官們考慮起來了?弟兄們,這日後啊,熊三兒保不齊是要做將軍的人物啊!!!”
“來來來,都先來巴結巴結他狗日的,”
這打趣的軍士,說著,還像模像樣的,給那被叫熊三的漢子,行了個大禮。
眾人皆被逗笑了
什長也笑罵道
“正經些,好好刺探軍情才是正事,前方離敵營不遠了,大家小心些。”
“今日馮道文第一次和咱們出營辦差,先不上了,和魏大牙一起,看好咱們的馬匹。”
“現在,進食,然後出發,”
說完,這一隊士兵盡皆肅然,紛紛解下腰間佩戴的食囊,席地而坐。
拿出饢餅吃了起來
饢餅幹了以後,並不好吃,甚至說難以下咽,但是,它的優點是,精糧,耐儲存,易飽腹。
平日在軍營,隻能吃粟米飯或者麥飯,隻有斥候出去執行任務,饢餅才作為特許的食物,平時想吃饢餅還吃不上呢
所以,這些軍士,沒有半分嫌棄。
紛紛大快朵頤,
什長又從竹筒中拿出醬菜,給大夥一人分了一些。
就著水囊的水,狼吞虎咽起來。
水是開水,無論平時駐紮,或者外出執行軍務,必須飲用開水。
這也是李如璋強烈要求的,
甚至寫入到了軍律之中
如果違反,被軍中督察隊抓到,是要被打軍棍和罰俸的。
一開始,一眾軍將大為不解,
直到後來,大家驚奇的發現,之前頻發的疫病。
因為李如璋的一係列規定,減少了許多,
大家也就漸漸的學會了遵守,
最主要的是,大家對李如璋的話,所帶來的效果所折服,
每次李如璋所說的話,都能按他說的軌跡發生。
所以,導致很多軍士無比相信李如璋。
吃飽喝足,什長站起來踢了踢身旁的人,
“兄弟們,幹活了!!!”
說完,率先帶上口罩,根據自家小李將軍說的,戴口罩又能防寒,還能阻擋吐出來的熱氣被敵方發現,
以前冬日探查軍情,雖然也有麵巾,
但是,終究沒有口罩來的妥帖舒服。
他們這一什人馬,除去兩個看馬的,剩下八個人,
兩人一組,分散出去,
其中三組人,埋頭紮進林子裏,奔向遠處而去,
但是,剩下的另一隊人,卻讓人感到奇怪,
其中就有那個叫熊三兒的,
他和另外一個同伴,鑽進林子裏以後,沒有奔著更深處去,
反而,繞過剛才他們歇息的那個小山坡,又從山坡的另一麵,爬了上去,爬到山坡最頂上,兩人便伏在草叢裏,
兩人盯的方向不是北虜紮營的方向,反而是盯著看馬的魏大牙和馮道文,
其他軍士一走,方才歡聲笑語的場地一下子就變得冷清,
過了一會,馮道文率先開口道
“魏大哥,辛苦你帶著我了,害得你也不能勘察敵情,建功立業。”
魏大牙,嘴裏叼著一根草棍,半躺在落葉上不以為意道
“刺探軍情,哪有一次就探明白的,後麵次數多呢,
而且,一隊裏麵如果有人立功,隊裏其他人也有賞賜,隻不過沒立功那人多而已,
如今的朝廷不是東西,立功也給不了啥東西,
咱們是給李將軍和小李將軍麵子”
“他們二位,不曾虧待我們。”
這一番話,說的馮道文連連點頭
又追問道
“你說這小李將軍,是李如璋李將軍嗎?他們兩是兄弟?之前我在軍營的時候,老是聽見別人說,小李將軍如何如何厲害,傳的神乎其神,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