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船終於靠岸的那一刻
眾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無他,隻因為這個時候的越海遠洋,無異於賭命,哪怕是盡量沿著近海行駛,也是九死一生。
當腳再次踏上土地的那一刻,
將士們,終於開始歡呼雀躍
數十萬人的死裏逃生,他們竟然真的成功了
然而在港口一旁的周澤,李少嚴可沒這麽輕鬆。
他們前腳到,後腳帝都天使,就帶著旨意而來
天使一般都是內侍充當,也就是所謂的太監
這個詞一直給人感覺不好
這個來宣旨的也是,扯著公鴨嗓子
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看人都是從上至下,睥睨著看人
而且,一上來就是陰陽怪氣問責的,旨意的意思很明確,
上麵說,明明帝都已經發了旨意讓文武官員堅守,
為何擅離職守,臨陣脫逃?棄王命於不顧,是要造反嗎?
這話說的很嚴厲了
一旦坐實了這個罪名,
那周澤,李少嚴將成為叛軍,成為整個嵩國的口誅筆伐的對象
對此,李少嚴雖兩股戰戰,
但是相較於周澤的痛哭流涕,聲淚俱下,
已經是好多了。
旨意的後半段就更有意思了
嚴厲斥責了周澤這種喪土失地的行為,降官三級,
暫住此地,協助光州當地官員,安撫流民
李少嚴則沒這麽幸運了,對他的旨意。
又是什麽兵驕將怠,又是什麽不服王化,不遵王命要他披枷帶鎖,自入監欄
意思是讓他自己帶著枷鎖自己坐到囚車裏,然後被押送回帝都。
這讓李少嚴,大為惱火
雖不敢當麵發作,卻也頗有微詞。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果他和將士的死,能換來戰爭的勝利,作為軍人,他義不容辭
但是讓人白白送死的事情,換做誰都會考量一番
你讓他以一州之力去螳臂當車,一個不服王化的邊地豪強,還真不會那麽乖乖聽命
畢竟,沒有直接反水投降就很不錯了。。。
就連當初周澤不肯走,都是被李少嚴命軍士架著上船的,
何況現在身材又有一個足智多謀,
更視王法為無物的李如璋在旁邊加油打氣,
煽風點火了
這種場麵,李如璋還沒有資格去聽旨
李少嚴隻能假意同意,借著和家人道別的借口,走出大帳。
依著李少嚴的想法,真想一刀殺了,扔到海裏
再回稟朝廷,就說天使失足落海了
但是,和李如璋碰麵以後,
李如璋建議,一開始不能一上來就搞得這麽激烈
這樣搞容易激化矛盾
不利於以後和朝廷,虛與委蛇
你前腳剛逃過來,天使後腳剛到,就落水了
哪有這麽巧合的事啊?
就算不是你幹的,也會認為是你幹的
一旦成為叛軍,那肯定少不了被征伐,被孤立。
李如璋給李少嚴出主意,
讓他和自己手底下的人說
他們剛一來,朝廷就要把他們兵權全收了,自己要被問斬,而一眾將校離了他,又失了根基,遲早會被別人分化瓦解。
隻能一會酒宴上,讓眾軍官假意行以下克上之事
安塞軍本來就被朝廷刻薄,之前抵禦北虜,也沒有得到朝廷撫恤,早就頗有微詞。
好不容易跟隨自家將軍,帶著這麽多難民,渡海逃生。
不念及辛苦也就算了,反而加罪於他們
李少嚴才這麽一吩咐,底下軍官便紛紛允諾,
安排完這一切以後,李少嚴這邊,卸甲束手,披頭散發。
又給自己帶上枷鎖去到營帳,向天使請罪。
那邊呢,周澤正準備了一桌酒席,招待慰勞天使
酒宴才剛開始一會
前腳李少嚴披枷帶鎖進了營帳
後腳,外麵傳來紛亂嘈雜的聲音
還夾雜著冰刃碰撞的聲音
席間幾人,包括周澤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正準備遣人去查看情況時,
一把雪亮如銀的軍刀,探了進來,將營帳門簾挑了起來,
然後,呼呼啦啦湧進來十幾名將校。
營帳裏的幾人麵如土色,
來傳旨的內侍,又驚又怒,斥到:“你們這群潑賊,想幹什麽?要造反嗎!!”
“你們今天敢造反,明天朝廷就派天兵來,把爾等全部抄家滅族”
領頭之人得了李如璋交代,當下冷笑
“你說我們謀反我們就謀反?有什麽證據?”
那內侍太監怒罵:“手持兵刃,私闖營帳,我乃是帝君親自派來的,爾等威脅天使,便視同謀逆”
“呸!你一個閹人,也配和帝君相提並論?”
“我等並不是想造反,而是朝廷不公,奸臣當道,賞罰不分,”
“弟兄們給我打,好好教訓一下這些昏庸無道的人”
“衛士何在~,衛士何在!!!”
有人攔著周澤,其他人拳打腳踢,
門外跟隨內侍一起來的士兵,哪裏是邊軍的對手
早就被下了武器,現在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一頓好打以後,又把他們趕出了港口,
一群人,好不狼狽,更別說把李少嚴帶回去了,
內侍被打的鼻青臉腫,隨行而來的軍士,
被繳了兵器不說,連身上甲胄都被扒了去,
一路灰溜溜的回了帝都
這邊周澤聽了李如璋和李少嚴的解釋
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爾等竟行如此無君無父之事?雖是為了自保,卻與那謀反有何兩樣?”
李少嚴隻得不停賠罪
而李如璋則在旁邊,又說出一番石破天驚的話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然後反問周澤:“府君大人以為我們應當是什麽?”
周澤欲言又止,卻被嗆到說出話來……
眾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無他,隻因為這個時候的越海遠洋,無異於賭命,哪怕是盡量沿著近海行駛,也是九死一生。
當腳再次踏上土地的那一刻,
將士們,終於開始歡呼雀躍
數十萬人的死裏逃生,他們竟然真的成功了
然而在港口一旁的周澤,李少嚴可沒這麽輕鬆。
他們前腳到,後腳帝都天使,就帶著旨意而來
天使一般都是內侍充當,也就是所謂的太監
這個詞一直給人感覺不好
這個來宣旨的也是,扯著公鴨嗓子
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看人都是從上至下,睥睨著看人
而且,一上來就是陰陽怪氣問責的,旨意的意思很明確,
上麵說,明明帝都已經發了旨意讓文武官員堅守,
為何擅離職守,臨陣脫逃?棄王命於不顧,是要造反嗎?
這話說的很嚴厲了
一旦坐實了這個罪名,
那周澤,李少嚴將成為叛軍,成為整個嵩國的口誅筆伐的對象
對此,李少嚴雖兩股戰戰,
但是相較於周澤的痛哭流涕,聲淚俱下,
已經是好多了。
旨意的後半段就更有意思了
嚴厲斥責了周澤這種喪土失地的行為,降官三級,
暫住此地,協助光州當地官員,安撫流民
李少嚴則沒這麽幸運了,對他的旨意。
又是什麽兵驕將怠,又是什麽不服王化,不遵王命要他披枷帶鎖,自入監欄
意思是讓他自己帶著枷鎖自己坐到囚車裏,然後被押送回帝都。
這讓李少嚴,大為惱火
雖不敢當麵發作,卻也頗有微詞。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果他和將士的死,能換來戰爭的勝利,作為軍人,他義不容辭
但是讓人白白送死的事情,換做誰都會考量一番
你讓他以一州之力去螳臂當車,一個不服王化的邊地豪強,還真不會那麽乖乖聽命
畢竟,沒有直接反水投降就很不錯了。。。
就連當初周澤不肯走,都是被李少嚴命軍士架著上船的,
何況現在身材又有一個足智多謀,
更視王法為無物的李如璋在旁邊加油打氣,
煽風點火了
這種場麵,李如璋還沒有資格去聽旨
李少嚴隻能假意同意,借著和家人道別的借口,走出大帳。
依著李少嚴的想法,真想一刀殺了,扔到海裏
再回稟朝廷,就說天使失足落海了
但是,和李如璋碰麵以後,
李如璋建議,一開始不能一上來就搞得這麽激烈
這樣搞容易激化矛盾
不利於以後和朝廷,虛與委蛇
你前腳剛逃過來,天使後腳剛到,就落水了
哪有這麽巧合的事啊?
就算不是你幹的,也會認為是你幹的
一旦成為叛軍,那肯定少不了被征伐,被孤立。
李如璋給李少嚴出主意,
讓他和自己手底下的人說
他們剛一來,朝廷就要把他們兵權全收了,自己要被問斬,而一眾將校離了他,又失了根基,遲早會被別人分化瓦解。
隻能一會酒宴上,讓眾軍官假意行以下克上之事
安塞軍本來就被朝廷刻薄,之前抵禦北虜,也沒有得到朝廷撫恤,早就頗有微詞。
好不容易跟隨自家將軍,帶著這麽多難民,渡海逃生。
不念及辛苦也就算了,反而加罪於他們
李少嚴才這麽一吩咐,底下軍官便紛紛允諾,
安排完這一切以後,李少嚴這邊,卸甲束手,披頭散發。
又給自己帶上枷鎖去到營帳,向天使請罪。
那邊呢,周澤正準備了一桌酒席,招待慰勞天使
酒宴才剛開始一會
前腳李少嚴披枷帶鎖進了營帳
後腳,外麵傳來紛亂嘈雜的聲音
還夾雜著冰刃碰撞的聲音
席間幾人,包括周澤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正準備遣人去查看情況時,
一把雪亮如銀的軍刀,探了進來,將營帳門簾挑了起來,
然後,呼呼啦啦湧進來十幾名將校。
營帳裏的幾人麵如土色,
來傳旨的內侍,又驚又怒,斥到:“你們這群潑賊,想幹什麽?要造反嗎!!”
“你們今天敢造反,明天朝廷就派天兵來,把爾等全部抄家滅族”
領頭之人得了李如璋交代,當下冷笑
“你說我們謀反我們就謀反?有什麽證據?”
那內侍太監怒罵:“手持兵刃,私闖營帳,我乃是帝君親自派來的,爾等威脅天使,便視同謀逆”
“呸!你一個閹人,也配和帝君相提並論?”
“我等並不是想造反,而是朝廷不公,奸臣當道,賞罰不分,”
“弟兄們給我打,好好教訓一下這些昏庸無道的人”
“衛士何在~,衛士何在!!!”
有人攔著周澤,其他人拳打腳踢,
門外跟隨內侍一起來的士兵,哪裏是邊軍的對手
早就被下了武器,現在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一頓好打以後,又把他們趕出了港口,
一群人,好不狼狽,更別說把李少嚴帶回去了,
內侍被打的鼻青臉腫,隨行而來的軍士,
被繳了兵器不說,連身上甲胄都被扒了去,
一路灰溜溜的回了帝都
這邊周澤聽了李如璋和李少嚴的解釋
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爾等竟行如此無君無父之事?雖是為了自保,卻與那謀反有何兩樣?”
李少嚴隻得不停賠罪
而李如璋則在旁邊,又說出一番石破天驚的話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然後反問周澤:“府君大人以為我們應當是什麽?”
周澤欲言又止,卻被嗆到說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