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21


    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紙的質量大大提高。這種紙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於推廣。此後紙的使用日益普遍,紙逐漸取代簡帛,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傳。4


    另有學者認為,隻有蔡侯紙才是真正的紙2,蔡倫不僅是造紙術的發明者,而且其發明的造紙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多種類型的紙中,隻有用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工業的發展及人類文明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3


    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4


    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時馬爾梅迪舉行的國際造紙曆史協會第20屆代表大會上專家一致認定:蔡倫是造紙術的偉大發明家,中國是造紙的發明國。


    曆史沿革


    早期雛形


    紙問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畫、書寫在甲骨和簡帛上麵,或鑄刻在青銅器物上麵。秦漢時期的公文往來、私人書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簡帛寫成。後人用“冊”“編”“卷”來稱書籍的篇幅,就是從簡的編連方式和存放特點得來的。簡用竹木製成,分量很重;帛雖然輕,但價格昂貴。人們使用起來受到很大限製。4


    關於造紙起源,大體有兩種不同觀點。其一認為東漢宦官蔡倫於105年發明了紙,主要依據文獻記載。在考古學新發現以前,此說千年來頗為流行。其二認為蔡倫之前的西漢已有紙,主要依據現代考古發現。這是從1933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漢烽燧遺址出土西漢麻紙(前49年)並提出西漢造紙說承襲下來的觀點。1949年以來,兩種觀點各抒己見。6


    馬圈灣紙


    一種觀點認為,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1933年,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西漢古紙;1957年5月,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西漢時期的麻紙有的上麵還有文字和地圖。這證明西漢時已生產紙。但這種紙質地粗糙,使用不便。專家認為,在“蔡侯紙”未發明之前,麻紙的使用價值不大


    2


    ,西漢是麻紙萌芽階段,紙產量不大,產地不廣,質量欠佳,不足以代替簡帛。6


    另有學者認為,隻有蔡侯紙才是真正的紙2


    :1957年在西安市出土的“灞橋紙”基本沒有經曆過符合造紙要求的切斷處理,並不是紙,而是一些廢舊麻絮在銅鏡下的襯墊物;1986年在甘肅天水市出土的“放馬灘紙地圖”保存在博物館後,沒有機會取樣做破壞性化驗,因為這張“地圖”能在有積水並且死者屍骨都腐爛無存的墓葬中殘留下來,專家對“地圖”的表麵結構分析後認為並不是紙,很可能是帛。3


    《後漢書·賈逵傳》記漢章帝於建初元年(76年),曾令賈逵選20人來教授《左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後漢書·鄧皇後紀》則記載永元十四年(102年)鄧皇後賜給前來貢獻的方國以紙墨。此時的紙,似已作為書寫的載體。5


    蔡倫造紙


    東漢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漢和帝的皇後鄧綏下令郡國進獻紙墨。23


    當時蔡倫出任尚方令,負責禦用器物的製造,能夠隨時隨地接觸到各地進貢紙張,為其改進造紙術提供了物質條件。不僅如此,蔡倫在掌管宮內文書檔案過程中深感“帛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於是他決心造出比西漢更好的紙。22


    蔡倫


    也有觀點認為,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想法,源於皇帝批改的奏折。如李向陽表示,當時皇帝批閱的奏章都是寫在“簡牘”上,成捆的竹簡由太監用車拉來,幾個人抬著放到皇帝的禦案前,堆成小山,皇上每天在案幾上展卷批閱,累得腰酸背疼。蔡倫整天跟著皇帝,看在眼裏、急在心頭,所以急於創造出一種新的書寫材料。2


    《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jiān)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2


    蔡倫造紙,是他在任尚方令期間。那時,他經常到洛陽近郊收集製作材料,虛心聽取建議,認真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經過反複試驗,創造了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21


    為原料的造紙術。2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奏報朝廷,在和帝的支持下,大量生產紙並推廣應用。後來,他因為造紙這一偉大功績被封為“龍亭侯”,因此,人們把這種新型的書寫材料稱為“蔡侯紙”。2


    國內流傳


    “蔡侯紙”平滑光潔,適宜書寫,而且原料廉價,降低了造紙的成本,適合大規模推廣造紙的技術。3至4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簡牘絹帛,成為中國唯一的書寫材料。5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造紙技術


    同漢代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在產量、質量或加工等方麵都有提升,原料不斷擴大,造紙設備得到更新,出現新的工藝技術,產紙區域和紙的傳播也越來越廣,造紙名工輩出。6


    東晉王羲之書法


    從留存的實物看,魏晉南北朝的紙比漢代紙有明顯的進步,主要表現在白度提高、表麵更光滑、結構較緊密,紙質細薄且有明顯的簾紋,紙上纖維束較少,有的晉紙纖維打漿度達到70%,接近機製紙。6


    如果說書寫材料在漢代還是簡帛並用,紙隻是作為新材料尚不足以完全取代,那麽這種情況在晉代已發生根本變化。由於能造出大量潔白平滑而方正的紙,人們就無須再用昂貴的縑帛和笨重的簡牘,逐步習慣於用紙書寫,最後徹底淘汰了簡牘。東晉末年桓玄廢晉安帝而自稱為帝,隨即下令曰:“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考古發掘表明,東晉以後,墓葬或遺址中出土的文書便不再是簡牘,而全是紙了。6


    這時南北各地都建立有官私紙坊,就地取材造紙。北方以長安(今西安)、洛陽、山西、山東、河北等地為中心,生產麻紙、楮皮紙、桑皮紙。東晉南渡後,今紹興、安徽南部、南京、揚州、廣州等地成了南方造紙中心,紙種基本與北方相同。但浙江嵊州剡溪沿岸又成為藤紙製造中心。6


    為改善紙的性能,晉代已有施膠技術,早期施膠劑是植物澱粉劑,或刷在紙麵上,或摻入紙漿中,這樣處理可增加紙對水透過性的阻擾能力,將纖維間毛細孔阻死,或改善紙漿懸浮性。經化驗,西涼建初十二年(416年)寫本《律藏初分》用紙即以施膠技術處理。而迄今年代最早的施膠紙是後秦白雀元年(384年)墓葬物清單用紙,表麵施以澱粉劑,再經磨光。6


    表麵塗布技術是將白色礦物細粉用膠黏劑均勻塗刷在紙麵,再以石砑光,這樣既可增加紙表的白度、平滑度,又可減少透光度,使紙表緊密,吸墨性好。檢驗發現,前涼建興三十六年(348年)文書紙及東晉寫本《三國誌·孫權傳》用紙都是表麵塗布紙,比歐洲早了1400多年。6


    隋唐五代時期的造紙技術


    隋唐五代時期在中國造紙技術史上是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造紙原料品種進一步擴大,紙製品普及於民間日常生活之中,造紙區遍及南北各地,在改善紙漿性能、改革造紙設備等方麵取得一些進步,可造出更大幅麵的佳紙,滿足了書畫藝術的特殊要求,紙的加工更加考究,出現了一些名貴的加工紙而載於史冊,並為後世效法。由於交通及中外科學文化交流的發展,中國造紙技術沿不同方向向外國傳播。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更是刺激了造紙業的進一步發展。7


    敦煌石室所出五代(約950年)四聯印張《文殊師利菩薩像》


    敦煌石室所出五代(約950年)四聯印張《文殊師利菩薩像》


    吐魯番出土唐代紙鞋查看更多


    4


    隋唐時所用的原料有麻類、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等;竹紙於9-10世紀在廣東、浙江初露頭角,以竹料造紙是造紙史上一大發明。雖仍主要造麻紙,但其他原料紙則比魏晉南北朝時產量大有增加,也出現更多的混合原料紙。唐代有用野麻生纖維造紙,需漚製脫膠,比用破布費事,但原料豐富,成本低廉。藤紙在唐代達到全盛期,產地不局限於浙江,青、黃、白色藤紙各有不同用途。廣東羅州(今廉江)用棧香樹皮造紙,名香皮紙。唐代女詩人薛濤(?—832)在四川用芙蓉皮為原料,再將芙蓉花汁摻入紙漿,造出粉紅色等多種顏色的薛濤箋,名重一時。7


    楮樹


    黃瑞香


    木芙蓉查看更多


    4


    隋唐五代時產紙區域遍及全國。據古書記載,僅唐代向朝廷貢紙的就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等11個州邑。由於產紙量大,社會上消耗量亦甚可觀,隻以唐內府集賢書院為例,大中三年(849年)一年內用蜀紙多張,抄寫365卷書,這正是促使社會科學文化發達的物質後盾。7


    隋唐五代時造紙中心分布圖


    唐代可造出幅麵更大的紙,紙本繪畫從這一時期猛增,傳世的有韓滉的設色《五牛圖》,出土的有設色花鳥畫及人物畫。除文化及文書用紙外,隋唐五代時許多日用品也以紙製成,以代替其他昂貴材料,如燈籠紙及糊窗紙,紙的表麵塗上油成為防水紙,可代替絹料。至於紙衣、紙帽、紙被、紙帳、紙甲、紙花、剪紙及包裝紙等都可代替過去用的紡織品。唐代“飛錢”是紙幣的先驅,用以代替金屬貨幣。此外,也用紙做成紙人、紙錢為死者送葬時燒。紙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中國名副其實地進入了紙的時代。7


    五代造紙技術直接承襲隋唐,但因南北割據,社會動蕩,各地技術發展很不平衡。敦煌石室所出西北地區造的麻紙多不精良,書法亦不工,這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現狀。但統治者禦用的“澄心堂紙”卻為一時之冠。蘇易簡在《文房四譜·紙譜》中寫道:“南唐有澄心堂紙,細薄光潤,為一時之甲。”7


    宋元時期的造紙技術


    宋元時期是中國造紙術的成熟階段。此時造紙原料又有了新的開拓,竹紙和稻麥稈紙的發展標誌著造紙史中的新紀元。造紙區域、紙的品種及加工技術越來越向更廣的地方發展。紙的用途在社會上再度普及各個方麵。以用量而言,宋元紙大部分用於印刷。竹紙崛起的同時,大幅優質皮紙的出現也是此時期不同於前代的特點。此外,還出現了有關紙的專門著作,也是前代所無。8


    北宋米芾《珊瑚帖》竹紙本法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造紙


    南宋1161-1168年在杭州鑄的會子一貫麵額的銅印版臨本查看更多


    3


    宋元時大量用竹紙印書,宋元刻本以浙江杭州、福建建陽、四川成都、江西吉州等地為中心,福建本流傳甚廣,多印以竹紙。8


    由於原料不足,晉唐時一度盛行的藤紙,至宋元逐漸退出曆史舞合;麻紙隻在有限地區內生產,統治地位讓給了竹紙及皮紙,這種趨勢一直保持到19世紀末的清代晚期。宋元書畫、刻本及公私文書中多用皮紙,其產量之大、質量之高均遠在隋唐五代之上,這也導致書畫家更喜歡在皮紙上創作書畫。8


    宋元時還製造混合原料紙,這又是一大成就。如北京圖書館藏北宋米芾的《公議帖》《新恩帖》是竹、麻混料紙,《寒光帖》是竹、楮混料紙,而其《高氏三圖詩》是麻、堵混料紙。混料紙的製造具有重大的技術經濟意義,可兼收不同原料之優點,是中國造紙術的一種獨特的技術。8


    元代王禎《農書》中的連碓機圖


    宋元時期為擴大造紙原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還采用故紙回槽,摻到新紙漿中造再生紙的工藝,得到的紙叫“還魂紙”。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說:“其廢紙洗去朱墨汙穢,浸爛入槽再造,全省從前煮浸之力……名為還魂紙。”這就達到了廢物利用和降低成本的經濟目的。8


    宋元時期紙製品的廣泛使用也超過唐五代,舉凡紙帳、紙衣、紙傘紙被、剪紙、紙花等,應有盡有,遊戲用的紙牌也深人民間。宋元時民間還有紙影戲。紙在工業生產中也廣為利用,宋代煙火、火器製造中的火藥筒、火藥包及引線都以紙為之,而養蠶時雌蛾產卵在桑皮紙上。8


    明清時期的造紙技術


    明清在造紙原料、技術、設備和加工等方麵都集曆史上的大成,紙的產量、質量、用途和產地也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同時還出現專門論述造紙技術的插圖本專著,為前代所未見。隨著中外交流的緊密,中國精工細作的紙、紙製品及加工技繼續傳至國外。清末,中國又從西方引入機器造紙技術,從而在造紙技術上揭開了新的一頁。9


    《天工開物》載竹紙製作工藝流程圖


    明清時的造紙作坊大多分布在南方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省,廣東和四次之;北方以陝西、山西、河北等省為主。原料有竹、麻、皮料和稻草等,其中竹紙產量占首位,尤其南方近山區多造竹紙。皮紙多用於書畫或印刷書籍,麻紙產量比例逐漸變小。9


    明清時在紙的加工方麵集曆代之大成,各種曆史名紙都恢複生產,同時又推出一些新品種。明代加工紙中最著名的是宣德貢箋,製於宣德年間(1426-1435年),有五色粉箋、五色金花紙、瓷青紙等品種。此後仍繼續生產,供內府使用,後從內府傳出,遂為世人推重。清初時已將宣德貢箋與南唐澄心堂紙並稱為稀世名紙。9


    清乾隆年製梅花玉版箋


    清乾隆年仿製元代明仁殿紙


    2


    明清時還有關於各種加工紙的技術記載,明人屠隆《考盤餘事》及馮夢禎《快雪堂漫錄》二書較集中地談到各種紙加工技術,包括染製宋箋法、造金銀印花箋法、造槌白紙法及染紙作畫不用膠法。9


    傳入海外


    中國造紙術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傳播


    中國地處亞洲大陸東部,紙及造紙術首先傳至鄰近的亞洲國家。10


    中國造紙術的傳播


    中國與越南陸上相鄰,中國紙及書卷在2世紀已傳到越南。漢末社會動亂,大批中國人到越南避難,帶去中原文化和生產技術。至遲在3世紀已能造紙,所造有楮皮紙,還有由當地蜜香樹製的蜜香紙,太康五年(284年),大秦(東羅馬)人獻晉武帝蜜香紙張。10


    中國紙在漢末至魏晉南北朝時就已傳入朝鮮半島。朝鮮半島造紙可上溯到4-5世紀,主要生產麻紙,但大部分紙仍從中國得到。高麗朝(936-1392年)統一半島後,與宋朝保持往來,此時造紙業有了發展,皮紙成為新品種。高麗朝造的紙厚重、強韌而潔白,為宋代士大夫所喜愛。元代人鮮於樞《紙箋譜》將高麗蠻箋列為名紙之一。10


    日本和紙仍為書畫藝術家所喜愛,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日本書紀》記載,285年百濟人將中國書卷帶至日本,而610年高麗王遣高僧曇征(579-631)赴日,曇征知五經,且能製紙墨,過去史學家認為日本造紙始於610年。實際上,南北朝時的中國已與日本有頻繁的直接往來,有可能在此過程中從中國引進造紙術。日本雁皮造紙始於奈良時代,造麻紙、楮紙技術與唐代是一致的。10


    中國紙和造紙技術南傳後至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泰國、柬埔寨、緬甸、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這些國家造紙均晚於越南、朝鮮和日本等國家。10


    中國造紙術在中亞、西亞和北非的傳播


    中亞、西亞各國,古書通稱西域諸國,早在西漢時即與中國往來,紙張即從中國輸入這些地區。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發現九封中亞商人南奈·萬達(nanai vandak)於311-313年用中亞粟特文(sogdian)寫給在撒馬爾罕(samarkand)友人的書信,用的已是麻紙,可見該國人早在東晉時就已用中國紙書寫,同時將紙運至中亞。10


    天寶十載(751年)唐帝國與大食在中亞的恒邏斯(ts,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用兵。交戰中部分唐士兵被俘,其中有造紙工人,隨後在撒馬爾罕由中國人指導的紙廠開始生產麻紙。此後,紙輸往歐洲。隨著阿拉伯勢力延伸到非洲,造紙技術隨之傳入,641年倭馬亞王朝征服埃及,900年前後在今開羅建立了非洲第一個紙廠。1100年前後埃及在今摩洛哥境內的非斯(fez)建立了非洲境內的第二個造紙基地,至此在中亞、西亞及北非先後有了六個造紙工廠,都按中國方法生產麻紙,紙在阿拉伯境內普及開來。10


    中國造紙術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傳播


    中國造紙術是通過阿拉伯傳入歐洲的,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是造紙術在歐洲傳播的最早的轉運站。阿拉伯倭馬亞王朝被推翻後,前朝太子拉赫曼(abd al - rahman)帶一批人逃到北非避難,再前往西班牙,並於756年在西班牙境內建立政權,後逐漸統治西班牙,這使其成為最早造紙的歐洲國家,西班牙最早的紙廠於薩狄瓦(xativa)建於1150年。10


    法國與西班牙相鄰,造紙技術可能來自西班牙。第一個紙廠於1189年建於南方的埃羅(herault),因產量小,法國用紙仍大量從大馬士革及西班牙供應。無疑,西班牙和法國主要生產麻紙。10


    11一12世紀,阿拉伯紙還通過地中海從北非的埃及、摩洛哥運往意大利,再轉運到亞洲大陸各國,造紙術就借此商路傳入意大利,1276年在蒙地法諾(montefano)建立第一家紙廠生產麻紙。意大利造紙業發展迅速,至14世紀已成為歐洲用紙的供應地,產量超過西班牙和大馬士革。10


    14世紀後期德國用紙量也與日俱增,1390年在印刷中心紐倫堡(nuremberg)建立第一個紙廠,同時在科隆(cologne)建立另一個紙廠。德國有了造紙業後,又成為向歐洲輻射造紙技術的另一中心。與德、法交界的荷蘭於1428年建起早期紙坊,1586年在多德雷赫特(dordrecht)興建了更大的紙廠。通行德語的瑞士於1433年在印刷中心巴塞爾(basel)建立紙坊,德國南麵的奧地利於1498年在維也納(vienna)設造紙;與德國接壤的波蘭於1491年在克拉科夫(krakow)有了該國第一家紙廠。俄國較早就接觸紙,但最早的紙廠1576年才在莫斯科(moscow)興建,還請了德國技師。10


    英國與歐洲大陸有一海之隔,雖於14世紀已從西班牙進口紙,但造紙時間較晚。最早的紙廠是1494年在哈福德郡(hartfordshire)建立的。歐洲北部國家也因地理位置關係造紙較晚,丹麥於1635年開始造紙,而挪威則始於1690年。然而至17世紀時,歐洲各國基本上都有了造紙業。10


    美洲1575年才有第一家造紙廠,是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後建立的。此前美洲仍用羊皮等古老材料,有時用紙靠歐洲進口。美國最早的紙坊於1690年建於費城(phdelphia),而北美的加拿大於1803年才在聖安德魯斯(saint andrews)興建紙坊。10


    大洋洲第一家紙廠於1868年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melbourne)建成。10


    至19世紀後半葉,中國造紙術已完成其世界傳播之旅程,遍及各國。10


    造紙影響


    造紙術既方便了人們書寫,又促進了文化傳播。公元7世紀造紙術傳入日本,公元8世紀造紙術傳到歐洲各國,造紙術的廣泛傳播,對人類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重大作用。2


    造紙術的發明和推廣,對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11


    造紙術加速了文字的傳播,擴大了文化交流,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有利於文化的傳承使紙張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推動了文獻的生產發展。12


    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廉價的紙張很快取代了歐洲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歐洲人借鑒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複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12


    正如英國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評價包括造紙術在內的中國四大發明的時候所說的:“它們改變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麵貌和狀態,又從而產生了無數的變化;看來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沒有一個顯赫人物,對人類事業曾經比這些機械的發明施展過更大的威力和影響。”12


    造紙方法


    古代


    蔡倫造紙術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4個步驟:11


    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潘吉星設計,張孝友繪,1979年)


    步驟


    描述


    分離


    使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打漿


    使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成為紙漿


    抄造


    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明朝造紙術


    明朝造紙術有五個主要的步驟。圖中所示的造紙方法為中國古代廣泛流傳采用的抄紙法,抄紙法製造速度較快。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斬竹漂塘、煮楻足火、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幹。12


    明代造紙術


    斬竹漂塘


    砍下竹子置於水塘浸泡,使纖維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樹皮、麻頭、和舊漁網等植物原料搗碎。


    煮楻足火


    把碎料煮爛,使纖維分散,直到煮成紙漿。圖中可見大鍋中的碎料用大石壓住,有助於完全煮爛。


    蕩料入簾


    待紙漿冷卻,再使用平板式的竹簾把紙漿撈起,過濾水分,成為紙膜。此一步驟要有純熟的技巧,才能撈出厚薄適中、分布均勻的紙膜。


    展開全部


    現代


    現代製紙工序已經機械化。


    步驟


    描述


    磨木紙漿(groundwood pulp)


    利用機械碾磨力以取得木材纖維,又稱為機械紙漿(mechanical pulp),主要可再分為一般機械漿、精製機械漿、熱磨機械漿等。


    化學紙漿(chemical pulp)


    利用化學法將纖維與木質素分開以取得木材纖維,主要可再分為蘇打漿、亞硫酸鹽漿、硫酸鹽漿等。


    半化學紙漿(semichemical pulp)


    結合機械法與化學法之製漿方式,可再分為中性半化學漿、冷蘇打漿、化學機械漿等。


    起源爭議


    20世紀50年代以前,各界對蔡倫是造紙術發明人的說法,並無異議。直到20世紀50年代,化學史家袁翰青首次挑戰了這一“曆世紀論”。他認為,像造紙這樣一門多原料、多工序、多品種的技術,由一人發明,似乎不大符合實情。尤其是蔡倫作為一個太監,知識麵有局限性。袁翰青在1954年第12期的《科學通報》上,首次提出“蔡倫是造紙術的改良者而不是發明者。”次年,當時在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第一所工作的張德鈞,撰文反駁袁文觀點。13


    1979年,主管造紙局的輕工業部副部長王毅之率中國科技代表團訪問日本。參觀東京造紙博物館時,發現展覽說明中說“蔡倫以前的西漢已經有了紙”非常生氣,認為這與中國的曆史定論不同。代表團回國後,正好趕上國內媒體報道陝西扶風發現蔡倫之前的西漢麻紙。從這時起,輕工業部正式介入蔡倫是否是紙的發明人的論戰。13


    1987年9月11日,中國造紙學會舉行紀念蔡倫發明造紙術1882周年大會。會上,中國科協名譽主席、政協副主席周培源說,“決不可輕率地貶低蔡倫和修改曆史”。大會最後宣布: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為期30年的紙史爭議自即日起告結束。次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紙史爭議的“官方定論”。13


    灞橋紙發掘人、陝西省博物館程學華專門針對該大會點名撰寫了《西漢灞橋紙的補述論證與有關問題的說明》,在這份長達17頁的《說明》中,程學華詳細闡釋了灞橋紙的發現經過、墓葬位置、斷代依據等。此外,程用了一半的篇幅“揭穿了調查組深入調查的真相”:前後三次來調查的人員均要求他改變自己原有的說法。程學華在《說明》中寫道,“這是學術研究領域內的怪事”。13


    紙史委員會委員安嘉麟曾撰寫文章指出,蔡倫造紙說是“曆史定論”,關係到祖國尊嚴和榮譽,神聖不可侵犯。挑戰此說已不再是學術問題,而是是否愛國、維護國家尊嚴的政治問題。13


    日本學者、東京大學教授中山茂在其書中說,“由於感情問題作祟,反對紙的西漢起源說,隻好說‘灞橋紙不能以紙定論’。” 13


    隨著甘肅放馬灘紙和懸泉置紙先後發現,關於蔡倫是否是紙的發明人的爭論漸漸平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的初中課本《中國曆史》第一冊,引入了1986年甘肅天水發現的放馬灘紙,正式使用了“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說法”。而關於“西漢有紙說”的學術著作也逐漸被國際學術界所接受。13


    然而,新的發現和學術著作並沒說服反對者。2005年10月,湖南省嶽麓出版社出版了《紙祖千秋》。這本近55萬字的文集收錄了100多篇文章,清一色地由堅持蔡倫發明造紙術觀點的人撰寫。13


    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菊華認為,灞橋紙並不是紙,放馬灘紙地圖也不是紙,很可能是帛。中國造紙學會和王菊華持相同觀點,該學會秘書處雷煌認為,考古研究是項非常嚴謹的過程,雖然學界對於誰最早發明造紙術有爭議,但並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澆紙法造紙術早於蔡倫的抄紙法,首創和影響力決定蔡倫的曆史地位無可動搖。3


    目前,學者多認為,蔡倫雖然不是造紙術的唯一發明者,但是他在改進和推廣造紙技術方麵所作出的曆史貢獻,是不容否認的。西漢的植物纖維紙,為蔡倫造紙打下了基礎。經過蔡倫的改進,造紙才開始脫離紡織業,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手工業。蔡倫之後,用紙作為書寫材料的記載大大增多。魏晉南北朝時期,伴隨著用紙書寫的普及,特別是紙作為書寫工具的地位得到製度上的確認。14


    對蔡倫之前的造紙術的研究,有助於對“蔡侯紙”產生的技術條件和曆史貢獻等做出更符合曆史事實的認識和評價。對於早期古紙的研究,可以讓今人更加客觀地看待蔡倫的曆史地位。14


    參考資料


    [1] 李曉岑 · 澆紙法與抄紙法——中國大陸保存的兩種不同造紙技術體係 · 中國科學院大學出版社 · 2011


    [2] 蔡倫造紙影響世界 · 洛陽日報 [引用日期2022-08-12]


    [3] “西漢古紙”是比蔡倫還早的造紙術? · 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引用日期2023-01-2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桔子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桔子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桔子一夢並收藏桔子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