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中後世的史學家們,在評點古代那些帝王將相的時候,葉縉雲這個人總是不可忽視的那一個。史學家們認為,真正推動葉縉雲走上曆史舞台,改變世界這條道路的開始,就是那場華朝的皇城之變。
皇城之變發生在華朝統治的末期,而華朝走向滅亡的開始也是這一場皇城之變。
皇城之變的發起人是當朝太子,發起的原因隻不過是太子想要將皇帝端下台來,畢竟當朝皇帝這個九五至尊當的時間已經太久了,而太子作為一個太子的時間也已經太久了。
當朝皇帝陛下十四歲繼位,同年得太子,昭告天下,如今過去了三十年,皇帝陛下還是皇帝陛下,太子還是太子。
這一例子縱觀古往今來的那些皇帝和太子,雖然不是最久的,但時間也確實是很長的了。加上如今朝中黨派之爭嚴重,皇帝陛下又不喜歡管這些煩心事,當朝皇後也是新立的,原太子生母先皇後七年前因為一場意外去了。
近來皇後那個才幾歲的兒子在皇帝陛下麵前頗為得寵,左右裏外的人都私下議論,隻怕這太子的位子可能是要換一換人坐了。怎麽說當朝皇帝陛下看起來都是龍馬精神,再當個十幾二十年的皇帝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而且皇後生的小皇子頗得聖心,十幾二十年後陛下變成了太上皇,讓小皇子繼位,也是剛剛好的。反觀現在的太子,再過個十幾二十年,那都是多大的年歲了。若是皇帝陛下想要傳位,不早傳了。
這樣的流言自然不是有人刻意傳起來的,但現在的情勢看在太子一派的人眼中,又怎麽能不著急?況且這流言說的也並沒有錯,如今陛下看起來對於太子也是諸多不滿,想要換一個太子,也不過是動動嘴的事情。
太子一派著急了,先皇後娘家吳氏一脈就跟太子商量了一些大不敬的話題,太子對此也是左右為難,直到那一天小皇子不知怎麽的就落了水,很快被救回來後就吵著說是太子把他推下水的,說是想要淹死他。(.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皇帝陛下震怒,嬌弱的皇後甚至哭暈了過去,小皇子談太子色變,宮闈之中黑雲沉沉。
皇帝不信任的態度刺激到了太子,在太子憤而辯駁的時候卻直接讓人把太子關在了自己的宮殿裏。太子被關了兩日,聽著外麵皇帝陛下對小皇子的那些傳言,接著就有了皇城之變。
如果扣除這些人的身份,總結一下也就是一個有點亂的家庭倫理劇,可這部劇裏的人卻是皇帝一家,所以鬧起來的後果看起來也就格外嚴重。
太子突然發動皇城之變,很快就控製住了整個皇城,包括京城也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皇帝陛下對於這麽些年來從來都是低眉順眼的兒子突然爆發的這件事情表現了極大的憤怒,這麽一氣就把自己氣的躺在了床上,可就算是躺在了床上,皇帝陛下也言辭激烈的表示了,“你絕不可以傷害自己的兄弟。”
這句話到底是為誰說的,太子清楚,他張張口,原本想要說的那些辯駁的話卻突然都沒有力氣再說,索性他後來也不說了,直接強行整了一份聖旨出來,按著皇帝陛下的手用朱筆批了,蓋上大印,到外麵去宣讀,這天下就變成了前太子的,而皇帝陛下也變成了太上皇。
雖然太子變成了皇帝,可這朝中黨派勢力糾結的話卻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太子有他親娘一家支持,小皇子自然也有他那一家的娘家勢力支持,並且小皇子背後的勢力也不比太子那邊的小多少,不然也就不會有那麽一出汙蔑陷害的事情出來了。
就在太子一路掌控京城到逼位的這一段時間裏,小皇子和皇後已經被外戚劉氏一族從京城裏救了出去。(.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小皇子在皇城裏的時候不論是殺是控都是非常簡單的,但現在卻被救了出去,事情就複雜了起來。並且劉氏的野心也不比支持太子的吳氏一族小到哪裏去。
被前太子現在的皇帝放到宮裏好好養著的太上皇陛下突然中毒暴斃,消息被封的很嚴,可轉眼謀朝篡位的太子毒死了自己親生父親的消息就不脛而走了起來。然後劉氏一族就掀起了太子是謀朝篡位的這麵大旗,把小皇子才是先皇屬意的繼位之人的消息大肆宣揚,直接把自個周圍的土地一劃,搞起了自立,並且練兵霍霍的要跟太子幹上。
太子雖然得了皇位,可他手上卻沒有多少兵權,對於各地權勢的掌控力極低,有了吳氏這麽一帶頭,一些前朝遺臣、民間邪教什麽的也跟著熱鬧了起來。
先皇的統治方式,養出了許多勢力強大的黨派和權貴,在劉氏和吳氏對峙的時候,那些權貴們偷偷在背後支持著那些鬧騰的厲害的邪教或者遺臣,把這一場割據越整越大。再因為先皇因為害怕自己的統治不穩固,朝中勢力又太強大,他就搞起了把兵權全都分散在各個勢力之間以為平衡這樣的餿主意,轉眼之間,華朝各處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自立情況,仿佛一時之間回到了諸侯割據的時代。
等到出現割據局麵之後,葉縉雲還是有一種不可置信的感覺,在封建社會對於中央集權的加固過程中,越是往後就越是難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先皇奇葩,結果這一亂起來,就變成了這個樣子。而葉縉雲手裏的那點兵權,這麽些年來沒有被皇帝陛下給收回去,也有一些皇帝陛下為了所謂的平衡而沒有硬是想要收了葉縉雲手裏兵權的原因,分散倒是做了些,使得葉縉雲如今對於北邊邊疆的那些軍隊統禦力,已不如前。
不過就算沒有分散,葉縉雲的軍隊在北麵邊疆,但他人卻在南邊呆了七年,就算想做點什麽也做不出來。他手裏這兵權,在世道亂起來後倒是給他添了不少麻煩,劉氏和吳氏還有那些零散的權貴的們,不知明裏暗裏找過他多少回,威逼利誘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不過因為世道亂,那些勢力之間又相互提防,且劉吳兩方強勢對峙,倒還沒有人在葉縉雲表達出態度之前來動葉縉雲還有南屬雲城。
好在葉縉雲在易唐的提醒下早有準備,多年前開始易唐就已經在暗地裏訓練起了自己的士兵。那些餓肚子的人可不會管誰才是皇帝,隻要你能給他們食物,他們就能給你命。而這樣的人數量,並不少。
原本的華朝,從上到下都透露出一種腐爛的感覺,權貴們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對於越來越多的饑民難民視而不見,如今世道亂了,且越來越亂。才當上皇帝不久的前太子就跟他的父親一樣突然暴斃了,支持前太子的吳氏轉而把前太子的兒子拉了出來繼續跟劉氏對峙,朝裏朝外也都是吳氏的聲音。
每每那個孩童坐在金龍雕刻的椅子上,總會在聽完了大臣們的意見後,特別謙遜的向坐在身旁的吳氏族長表示,“一切都聽閣老的。”
“正統”如此,那些割據了的勢力也沒有好上多少,百姓慘死,財產被搶奪,強行征兵役等等早就不是新聞。在南屬雲城中來往的商人們數量也越來越少,而那些商人們帶來的消息,也總是讓人感到心驚。
這世道怎麽突然就亂成了這個樣子呢?
葉縉雲從那次易唐跟他深談之後就一直很沉默,這一份沉默一直持續到了各方勢力打了起來,戰火越燒越旺,京城裏的那個前太子的孩子被吳氏舉著正統的棋子招收各方英傑,劉氏那邊也舉著小皇子的牌子唾罵京城的吳氏招收勇士,其他勢力該躲的躲,該打的打,該湊熱鬧的湊熱鬧,附屬吳氏的,附屬劉氏的,竟然還有人自立為王的,把自己一家子分封了各種官職、頭銜,轉眼就被其他勢力滅了的。
南屬雲城因其特殊的地勢和地理位置,在這一片戰亂之中相對來說還算安逸,直到有些已經失去了耐心的勢力聯合起來打進了南屬雲城,炮火籠罩了這片土地之後,葉縉雲終於對著易唐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想法曾經也有過,但葉縉雲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他真的會把這種想法拿去實施,這樣的決定讓他有一種錯亂感。關於曾經的自己和國家以及現在的自己和國家,但他既然做了決定,就從來不會回頭。
如果這個世界的朝代是如此腐爛不堪的話,那不如就讓我自己親自改變這個世界吧。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但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葉縉雲能夠感覺到一種更加沉重的重擔加到了自己的身上,而他曾經的那個現代世界,距離他似乎也更加遙遠了。想了多少次,如果他能夠放下的話,就可以回去了吧,可最後的最後卻變成了這個樣子,而易唐,對這一切似乎了如指掌。
那是一個可怕的男人,葉縉雲都有些分不清,易唐到底是來把他帶回原來那個世界的還是讓他跟這個世界更加密不可分的了。
不過現在都無所謂了。
葉縉雲推開了房門,在他的士兵訓練有素的來到他的身邊向他匯報情況後,一路走到了南屬雲城的城牆上,而易唐正站在高高的城牆上麵,在他踏上城牆時似有所感,回頭微微挑了挑眉,露出一個笑容。
——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ylyzfi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0507:55:47o(*/▽/*)q
皇城之變發生在華朝統治的末期,而華朝走向滅亡的開始也是這一場皇城之變。
皇城之變的發起人是當朝太子,發起的原因隻不過是太子想要將皇帝端下台來,畢竟當朝皇帝這個九五至尊當的時間已經太久了,而太子作為一個太子的時間也已經太久了。
當朝皇帝陛下十四歲繼位,同年得太子,昭告天下,如今過去了三十年,皇帝陛下還是皇帝陛下,太子還是太子。
這一例子縱觀古往今來的那些皇帝和太子,雖然不是最久的,但時間也確實是很長的了。加上如今朝中黨派之爭嚴重,皇帝陛下又不喜歡管這些煩心事,當朝皇後也是新立的,原太子生母先皇後七年前因為一場意外去了。
近來皇後那個才幾歲的兒子在皇帝陛下麵前頗為得寵,左右裏外的人都私下議論,隻怕這太子的位子可能是要換一換人坐了。怎麽說當朝皇帝陛下看起來都是龍馬精神,再當個十幾二十年的皇帝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而且皇後生的小皇子頗得聖心,十幾二十年後陛下變成了太上皇,讓小皇子繼位,也是剛剛好的。反觀現在的太子,再過個十幾二十年,那都是多大的年歲了。若是皇帝陛下想要傳位,不早傳了。
這樣的流言自然不是有人刻意傳起來的,但現在的情勢看在太子一派的人眼中,又怎麽能不著急?況且這流言說的也並沒有錯,如今陛下看起來對於太子也是諸多不滿,想要換一個太子,也不過是動動嘴的事情。
太子一派著急了,先皇後娘家吳氏一脈就跟太子商量了一些大不敬的話題,太子對此也是左右為難,直到那一天小皇子不知怎麽的就落了水,很快被救回來後就吵著說是太子把他推下水的,說是想要淹死他。(.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皇帝陛下震怒,嬌弱的皇後甚至哭暈了過去,小皇子談太子色變,宮闈之中黑雲沉沉。
皇帝不信任的態度刺激到了太子,在太子憤而辯駁的時候卻直接讓人把太子關在了自己的宮殿裏。太子被關了兩日,聽著外麵皇帝陛下對小皇子的那些傳言,接著就有了皇城之變。
如果扣除這些人的身份,總結一下也就是一個有點亂的家庭倫理劇,可這部劇裏的人卻是皇帝一家,所以鬧起來的後果看起來也就格外嚴重。
太子突然發動皇城之變,很快就控製住了整個皇城,包括京城也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皇帝陛下對於這麽些年來從來都是低眉順眼的兒子突然爆發的這件事情表現了極大的憤怒,這麽一氣就把自己氣的躺在了床上,可就算是躺在了床上,皇帝陛下也言辭激烈的表示了,“你絕不可以傷害自己的兄弟。”
這句話到底是為誰說的,太子清楚,他張張口,原本想要說的那些辯駁的話卻突然都沒有力氣再說,索性他後來也不說了,直接強行整了一份聖旨出來,按著皇帝陛下的手用朱筆批了,蓋上大印,到外麵去宣讀,這天下就變成了前太子的,而皇帝陛下也變成了太上皇。
雖然太子變成了皇帝,可這朝中黨派勢力糾結的話卻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太子有他親娘一家支持,小皇子自然也有他那一家的娘家勢力支持,並且小皇子背後的勢力也不比太子那邊的小多少,不然也就不會有那麽一出汙蔑陷害的事情出來了。
就在太子一路掌控京城到逼位的這一段時間裏,小皇子和皇後已經被外戚劉氏一族從京城裏救了出去。(.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小皇子在皇城裏的時候不論是殺是控都是非常簡單的,但現在卻被救了出去,事情就複雜了起來。並且劉氏的野心也不比支持太子的吳氏一族小到哪裏去。
被前太子現在的皇帝放到宮裏好好養著的太上皇陛下突然中毒暴斃,消息被封的很嚴,可轉眼謀朝篡位的太子毒死了自己親生父親的消息就不脛而走了起來。然後劉氏一族就掀起了太子是謀朝篡位的這麵大旗,把小皇子才是先皇屬意的繼位之人的消息大肆宣揚,直接把自個周圍的土地一劃,搞起了自立,並且練兵霍霍的要跟太子幹上。
太子雖然得了皇位,可他手上卻沒有多少兵權,對於各地權勢的掌控力極低,有了吳氏這麽一帶頭,一些前朝遺臣、民間邪教什麽的也跟著熱鬧了起來。
先皇的統治方式,養出了許多勢力強大的黨派和權貴,在劉氏和吳氏對峙的時候,那些權貴們偷偷在背後支持著那些鬧騰的厲害的邪教或者遺臣,把這一場割據越整越大。再因為先皇因為害怕自己的統治不穩固,朝中勢力又太強大,他就搞起了把兵權全都分散在各個勢力之間以為平衡這樣的餿主意,轉眼之間,華朝各處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自立情況,仿佛一時之間回到了諸侯割據的時代。
等到出現割據局麵之後,葉縉雲還是有一種不可置信的感覺,在封建社會對於中央集權的加固過程中,越是往後就越是難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先皇奇葩,結果這一亂起來,就變成了這個樣子。而葉縉雲手裏的那點兵權,這麽些年來沒有被皇帝陛下給收回去,也有一些皇帝陛下為了所謂的平衡而沒有硬是想要收了葉縉雲手裏兵權的原因,分散倒是做了些,使得葉縉雲如今對於北邊邊疆的那些軍隊統禦力,已不如前。
不過就算沒有分散,葉縉雲的軍隊在北麵邊疆,但他人卻在南邊呆了七年,就算想做點什麽也做不出來。他手裏這兵權,在世道亂起來後倒是給他添了不少麻煩,劉氏和吳氏還有那些零散的權貴的們,不知明裏暗裏找過他多少回,威逼利誘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不過因為世道亂,那些勢力之間又相互提防,且劉吳兩方強勢對峙,倒還沒有人在葉縉雲表達出態度之前來動葉縉雲還有南屬雲城。
好在葉縉雲在易唐的提醒下早有準備,多年前開始易唐就已經在暗地裏訓練起了自己的士兵。那些餓肚子的人可不會管誰才是皇帝,隻要你能給他們食物,他們就能給你命。而這樣的人數量,並不少。
原本的華朝,從上到下都透露出一種腐爛的感覺,權貴們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對於越來越多的饑民難民視而不見,如今世道亂了,且越來越亂。才當上皇帝不久的前太子就跟他的父親一樣突然暴斃了,支持前太子的吳氏轉而把前太子的兒子拉了出來繼續跟劉氏對峙,朝裏朝外也都是吳氏的聲音。
每每那個孩童坐在金龍雕刻的椅子上,總會在聽完了大臣們的意見後,特別謙遜的向坐在身旁的吳氏族長表示,“一切都聽閣老的。”
“正統”如此,那些割據了的勢力也沒有好上多少,百姓慘死,財產被搶奪,強行征兵役等等早就不是新聞。在南屬雲城中來往的商人們數量也越來越少,而那些商人們帶來的消息,也總是讓人感到心驚。
這世道怎麽突然就亂成了這個樣子呢?
葉縉雲從那次易唐跟他深談之後就一直很沉默,這一份沉默一直持續到了各方勢力打了起來,戰火越燒越旺,京城裏的那個前太子的孩子被吳氏舉著正統的棋子招收各方英傑,劉氏那邊也舉著小皇子的牌子唾罵京城的吳氏招收勇士,其他勢力該躲的躲,該打的打,該湊熱鬧的湊熱鬧,附屬吳氏的,附屬劉氏的,竟然還有人自立為王的,把自己一家子分封了各種官職、頭銜,轉眼就被其他勢力滅了的。
南屬雲城因其特殊的地勢和地理位置,在這一片戰亂之中相對來說還算安逸,直到有些已經失去了耐心的勢力聯合起來打進了南屬雲城,炮火籠罩了這片土地之後,葉縉雲終於對著易唐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想法曾經也有過,但葉縉雲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他真的會把這種想法拿去實施,這樣的決定讓他有一種錯亂感。關於曾經的自己和國家以及現在的自己和國家,但他既然做了決定,就從來不會回頭。
如果這個世界的朝代是如此腐爛不堪的話,那不如就讓我自己親自改變這個世界吧。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但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葉縉雲能夠感覺到一種更加沉重的重擔加到了自己的身上,而他曾經的那個現代世界,距離他似乎也更加遙遠了。想了多少次,如果他能夠放下的話,就可以回去了吧,可最後的最後卻變成了這個樣子,而易唐,對這一切似乎了如指掌。
那是一個可怕的男人,葉縉雲都有些分不清,易唐到底是來把他帶回原來那個世界的還是讓他跟這個世界更加密不可分的了。
不過現在都無所謂了。
葉縉雲推開了房門,在他的士兵訓練有素的來到他的身邊向他匯報情況後,一路走到了南屬雲城的城牆上,而易唐正站在高高的城牆上麵,在他踏上城牆時似有所感,回頭微微挑了挑眉,露出一個笑容。
——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ylyzfi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0507:55:47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