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仕聞罷心中嘹亮,大驚道:“奉孝好計策,吾心已陰塞頓開,好,待雪融冰消之後,吾便回鄴城籌劃此事!”
遂國仕攜了郭嘉前往易京,準備迎接袁紹的到來,三城經過治安之後,又穩定繁榮了起來。而國仕的治世之法,便播種在了東北三郡了……
話說至初平二年春,國仕一行人在易京待得袁紹的部下至得之後,便班師回鄴城去了。袁紹的謀士審配及至易京後,便命了高幹為易京太守,陳震為北平刺史,王粲為襄平太守。
如此一來,實際上是國仕替袁紹平了公孫瓚之患,這打下的功勞就這樣為袁紹所取。
國仕心中自然不滿,回到鄴城之後,便向袁紹提出以呂布作為交出易、幽、襄三郡的交換。可袁紹卻未得答複,不知是或否,隻道自己忙於政務,連呂布被命去了哪一城也給忘記了。
初平二年二月初,國仕攜下屬入洛陽見獻帝。獻帝見袁紹以一將換三城而不允,心中亦十分不滿。因此其便又將濮陽城從袁紹處分出以給國仕之賞。
國仕轉念一思後,便謝恩回長安去了。
長安城初春之際,百姓一片繁忙的景象,由於長久未受戰亂之故,長安已成為天下第二大城市、天下第一大手工商農業城市。
國仕欣然地看了主簿徐敬所呈遞上來的內政務法,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將眾位文武召於殿堂之上而道:“今袁本初與我官級等平,卻無視本相之存在,一意欲與本相暗裏作對,本相實難忍矣。”
“然袁紹家族四世三公,加之袁紹已滿四公,今本相無所由,不可敵之。故他日遇著袁紹之屬,可暗殺之,可暗召之。切記,不可使我方處於無義之勢!”
“是!”眾位武將齊聲應道。
“好,諸位行軍多日必定累了,各自下去休息吧。子龍、元皓先生、奉孝、文和,你等四人暫且留下。”國仕淡淡道。
待所有人皆散去之後,國仕下得殿,將四人引入後堂帳幕之內。四人見了桌上的“中原地形全圖”不免大吃一驚:上麵有紅、白、黑、黃四種旗子,有起伏的山,有細色的每條河流,還有許多重要城池……
國仕先開口道:“此乃本相命墨洪於十日之內所造之圖,乃當今最詳地形,隻恐不入諸位之眼,望勿不滿才是。”
四人聞此均歎而道:“丞相所作之物盡別出心裁,如此詳盡之地圖,可便於交鋒作戰,實乃極品之物啊,某等焉能小覷?”
國仕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文和先生可否詳細講一下,我軍下一步的動向乎?”
賈詡深作一揖,繼而侃侃道:“丞相之兵馬多屯於豫、並、雍三州附近,然此地連橫一線,雖極易為人所現,但卻占著五山四關的地利;而南方孫堅與袁術分別占著這、這和這一大片荊州江東土地,此實力為其所增者,不會與我軍起什麽衝突,故今不易與之為敵,應聯而盟之。”
“中原之崤函以東之地,袁紹與曹操表麵上實為和睦,但暗地裏也是成敵對態度的,估計隻要我軍倒向一邊,這對峙之勢便會瓦解,如此中原便可大亂。”
“劉備、劉表為後漢子孫,可今時已久也,可見獻帝並未認之,但其占了巴蜀之地,有天險以據,兼後有張魯、西有劉璋,量其等亦可互衡,最後隻剩下馬騰、趙範兩軍,卻空占一城,實力極弱,對我軍不會有損。”
“故今丞相當率一上將,將先鋒軍調以中原四麵,憑借丞相往日對民所留下的反抗印象,和協和收編四方有誌從軍之百姓,如此以強我勢。如此可使袁紹恐慌,覺其天下第一大諸侯的地位不保,定會采取行動,則吾等可於此做文章告之。”
國仕聞罷一思道:“誠如文和所言,今奉孝認為此法可行否?”
郭嘉道:“主公,計到用時方恨少,良策未使何可知?”
國仕笑了一下道:“好,那便依文和所言。子龍,你去將徐晃、典韋、文鴦、張遼、周倉、廖化等將,帶入大廳等候本相!”遂趙雲領了命便下去了。
大堂之上,國仕做鬮六個以待抓,待六將均入大廳後,國仕方才出來示道:“諸位愛將,今本相欲與一人重任,不知誰可擔當。為權人意,做鬮六個以抓之。請吧!”
遂六人上殿各抓了一個。周倉、廖化打開看時,卻空無一字;文鴦並未打開,隻是用力地拈在手裏;張遼打開半角之後,立即張口硬吞了下去;徐晃本無意此事,但為防責罰,還是悄悄打開了鬮,看見紙上無字後,徐晃深深吸了一口氣繼而安定了下來。
最後典韋打開了手中之鬮時,卻見一“先鋒”於上,眾將看後,皆上前對典韋道:“兄長又要立功了,為丞相之事轟轟烈烈,恭喜恭喜呀!”
典韋並未歡喜,而是上前跪下道:“主公,俺依老仙之命,隻為隨身保護您左右而已,並非為您辦遠程之事。此件任務艱難必甚,還是交予其他武將吧。不然交予子龍也可啊。”
眾將聞罷亦齊聲跪道:“主公,子龍將軍才德武兼備,確長於洪飛。為丞相之事順利,請以子龍將軍為先鋒吧!”
“放肆!本相命誰便是,怎可更改,又何須汝等為本相使!”
國仕氣憤地走入了內堂,連頭也未回看眾將一眼,步入後堂為郭嘉所見。郭嘉上前道:“丞相為何事傷神,可否是遣將一事乎?”
國仕聞此忿忿道:“本相對其等愛護有加、又視其為心腹,從未疑之,故使其官爵扶搖直上,怎奈此等卻為一小令而互相推辭,實乃不願從令之象,讓本相怎能不生氣乎?”
郭嘉見國仕不識實情,莞爾一笑道:“丞相實在誤會諸將了,此六將皆為丞相出生入死過,何懼之有,又怎會不願從軍令。其乃丞相表裏對子龍將軍太過偏愛,故而引起了眾武將的嫉妒。”
“其實他們是想使子龍將軍為令在外後,多隨丞相您出巡、視察、出政、務農而已,想要讓您看見他們的作為,以此希望能使您更加重視他們。誠然,或許當初丞相之將忠誠不足,未有此意可諒。然今同軍一年有餘,作戰上百餘場。丞相與眾將之誼早已化為同等之屬,可否?”
遂國仕攜了郭嘉前往易京,準備迎接袁紹的到來,三城經過治安之後,又穩定繁榮了起來。而國仕的治世之法,便播種在了東北三郡了……
話說至初平二年春,國仕一行人在易京待得袁紹的部下至得之後,便班師回鄴城去了。袁紹的謀士審配及至易京後,便命了高幹為易京太守,陳震為北平刺史,王粲為襄平太守。
如此一來,實際上是國仕替袁紹平了公孫瓚之患,這打下的功勞就這樣為袁紹所取。
國仕心中自然不滿,回到鄴城之後,便向袁紹提出以呂布作為交出易、幽、襄三郡的交換。可袁紹卻未得答複,不知是或否,隻道自己忙於政務,連呂布被命去了哪一城也給忘記了。
初平二年二月初,國仕攜下屬入洛陽見獻帝。獻帝見袁紹以一將換三城而不允,心中亦十分不滿。因此其便又將濮陽城從袁紹處分出以給國仕之賞。
國仕轉念一思後,便謝恩回長安去了。
長安城初春之際,百姓一片繁忙的景象,由於長久未受戰亂之故,長安已成為天下第二大城市、天下第一大手工商農業城市。
國仕欣然地看了主簿徐敬所呈遞上來的內政務法,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將眾位文武召於殿堂之上而道:“今袁本初與我官級等平,卻無視本相之存在,一意欲與本相暗裏作對,本相實難忍矣。”
“然袁紹家族四世三公,加之袁紹已滿四公,今本相無所由,不可敵之。故他日遇著袁紹之屬,可暗殺之,可暗召之。切記,不可使我方處於無義之勢!”
“是!”眾位武將齊聲應道。
“好,諸位行軍多日必定累了,各自下去休息吧。子龍、元皓先生、奉孝、文和,你等四人暫且留下。”國仕淡淡道。
待所有人皆散去之後,國仕下得殿,將四人引入後堂帳幕之內。四人見了桌上的“中原地形全圖”不免大吃一驚:上麵有紅、白、黑、黃四種旗子,有起伏的山,有細色的每條河流,還有許多重要城池……
國仕先開口道:“此乃本相命墨洪於十日之內所造之圖,乃當今最詳地形,隻恐不入諸位之眼,望勿不滿才是。”
四人聞此均歎而道:“丞相所作之物盡別出心裁,如此詳盡之地圖,可便於交鋒作戰,實乃極品之物啊,某等焉能小覷?”
國仕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文和先生可否詳細講一下,我軍下一步的動向乎?”
賈詡深作一揖,繼而侃侃道:“丞相之兵馬多屯於豫、並、雍三州附近,然此地連橫一線,雖極易為人所現,但卻占著五山四關的地利;而南方孫堅與袁術分別占著這、這和這一大片荊州江東土地,此實力為其所增者,不會與我軍起什麽衝突,故今不易與之為敵,應聯而盟之。”
“中原之崤函以東之地,袁紹與曹操表麵上實為和睦,但暗地裏也是成敵對態度的,估計隻要我軍倒向一邊,這對峙之勢便會瓦解,如此中原便可大亂。”
“劉備、劉表為後漢子孫,可今時已久也,可見獻帝並未認之,但其占了巴蜀之地,有天險以據,兼後有張魯、西有劉璋,量其等亦可互衡,最後隻剩下馬騰、趙範兩軍,卻空占一城,實力極弱,對我軍不會有損。”
“故今丞相當率一上將,將先鋒軍調以中原四麵,憑借丞相往日對民所留下的反抗印象,和協和收編四方有誌從軍之百姓,如此以強我勢。如此可使袁紹恐慌,覺其天下第一大諸侯的地位不保,定會采取行動,則吾等可於此做文章告之。”
國仕聞罷一思道:“誠如文和所言,今奉孝認為此法可行否?”
郭嘉道:“主公,計到用時方恨少,良策未使何可知?”
國仕笑了一下道:“好,那便依文和所言。子龍,你去將徐晃、典韋、文鴦、張遼、周倉、廖化等將,帶入大廳等候本相!”遂趙雲領了命便下去了。
大堂之上,國仕做鬮六個以待抓,待六將均入大廳後,國仕方才出來示道:“諸位愛將,今本相欲與一人重任,不知誰可擔當。為權人意,做鬮六個以抓之。請吧!”
遂六人上殿各抓了一個。周倉、廖化打開看時,卻空無一字;文鴦並未打開,隻是用力地拈在手裏;張遼打開半角之後,立即張口硬吞了下去;徐晃本無意此事,但為防責罰,還是悄悄打開了鬮,看見紙上無字後,徐晃深深吸了一口氣繼而安定了下來。
最後典韋打開了手中之鬮時,卻見一“先鋒”於上,眾將看後,皆上前對典韋道:“兄長又要立功了,為丞相之事轟轟烈烈,恭喜恭喜呀!”
典韋並未歡喜,而是上前跪下道:“主公,俺依老仙之命,隻為隨身保護您左右而已,並非為您辦遠程之事。此件任務艱難必甚,還是交予其他武將吧。不然交予子龍也可啊。”
眾將聞罷亦齊聲跪道:“主公,子龍將軍才德武兼備,確長於洪飛。為丞相之事順利,請以子龍將軍為先鋒吧!”
“放肆!本相命誰便是,怎可更改,又何須汝等為本相使!”
國仕氣憤地走入了內堂,連頭也未回看眾將一眼,步入後堂為郭嘉所見。郭嘉上前道:“丞相為何事傷神,可否是遣將一事乎?”
國仕聞此忿忿道:“本相對其等愛護有加、又視其為心腹,從未疑之,故使其官爵扶搖直上,怎奈此等卻為一小令而互相推辭,實乃不願從令之象,讓本相怎能不生氣乎?”
郭嘉見國仕不識實情,莞爾一笑道:“丞相實在誤會諸將了,此六將皆為丞相出生入死過,何懼之有,又怎會不願從軍令。其乃丞相表裏對子龍將軍太過偏愛,故而引起了眾武將的嫉妒。”
“其實他們是想使子龍將軍為令在外後,多隨丞相您出巡、視察、出政、務農而已,想要讓您看見他們的作為,以此希望能使您更加重視他們。誠然,或許當初丞相之將忠誠不足,未有此意可諒。然今同軍一年有餘,作戰上百餘場。丞相與眾將之誼早已化為同等之屬,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