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看著投影儀裏的照片,年邁的他依舊蹲守在稻田間,再多的皺紋也抹不去他慈善的笑容。


    上午有兩節語文課,今天的教學內容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除了第一單元的《沁園春?雪》,陳默最期待的就是這篇課文。


    中國是禮儀之邦,飯桌上的禮儀極其顯著。從飯局的地點選擇,飯菜籌備到邀約聚餐,門口迎客,再到就餐流程,歡送賓客,都有著要求,而這些全都是幾千年的文化沉澱。


    父愛是嚴厲的,自古以來父親應該都是在家庭中扮演壞人的角色,小孩子最怕的也是父親。


    陳默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年到頭也沒有一次像樣的聚餐,有的無非就是親戚朋友節日碰麵,聚在一起吃飯熱鬧一下。


    陳默的父親是獨生子,陳默也是,可兩人並未被集萬千恩寵於一身,農忙時割稻,夏日傍晚時澆菜,連做飯也是兩人的必備技能。


    調皮愛玩是每個孩童的天性,遙記小時候,奶奶跟在陳默身後喂飯,從東村跑到西村,再從西村跑到後村。奶奶是萬般疼愛陳默的,陳默也最喜歡奶奶。父親得知此事,免不了對陳默一頓批評教育。以後每逢晚飯,都會監督陳默自己盛飯,自己進餐。用餐時挑三揀四碗裏的菜要罵,站起身去夠遠處的菜要罵,小勺子盛湯沒用碗接好要罵,連吃完飯隨手一放碗筷也要被罵。小陳默真的不知道,就吃個飯而已怎麽有這麽多規矩。對於這些小問題,父親大抵不會真的生氣,唯獨小陳默有次沒吃完碗裏的米飯,挨揍了。


    “你哪去?飯吃完了?”父親隻是瞥了一眼,頭都沒抬。


    “嗯,我吃完了,要緊出去玩了”小陳默沒覺得哪裏不對,下了長凳。


    “等下,碗裏還有兩口飯,不要浪費”父親左手放下飯碗,右手同時也放下了筷子。


    “我吃的很飽啦,反正爺爺會幫我的”小陳默說完還想出門找小夥伴玩耍。


    父親一個轉身就從背後把小陳默拎了起來,“吃完它”。


    看著父親陰沉的臉色,小陳默勉強吃完了兩口。


    “吃完了?”


    “嗯,真的吃完了”小陳默一動不敢動。


    “碗裏的幾粒米你準備留著夜宵吃嗎?”


    “才幾粒米,有什麽關係啊”小陳默倔強的頂嘴。


    “那你背一下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陳默背的很熟練。


    “家裏的田是你去種的?”“不是”


    “是你去插秧,施肥,割稻子的?”“不是”


    “晚飯是你燒的?”“不是”


    “需要你洗碗”“不要”


    “那你哪來的大言不慚,還就幾粒米?”父親一下子站了起來。


    小陳默立馬眼淚汪汪,哭了出來,母親連忙起身護住了他,“他還小,你凶什麽”,母親抱起小陳默。


    “聲音小點,默默都哭了”爺爺也選擇來援場。


    “哭什麽?哭有用?我數一二三,再哭我就要上手了!”父親不依不饒。


    小陳默心裏哪還有半點主見,埋頭在母親懷裏哭泣。


    父親一把從母親手裏拉過小陳默,隨即坐下來把他放在自己腿上,對著小陳默的屁股就是一頓猛拍。


    得虧是冬天,也得虧父親不是真打,小陳默還是保住了自己的屁股。


    哭哭啼啼中,小陳默很認真的吃完了最後幾粒米。


    “去玩吧”父親並沒有多看他一眼。


    食堂的飯菜永遠都很難吃,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連工作後的單位食堂也無一例外,陳默習以為常,無喜無悲,打多少飯就吃完多少飯。


    四中的食堂在教學樓的東邊,相距幾百米,有三層樓高,按照年級高低安排就餐層數,高三是在一樓的。


    上午最後一節課倘若不是體育課,都是要上到十一點四十五分的。每逢鈴聲響起,過道裏,小路上都有人用著百米賽跑的速度飛奔去食堂,陳默和他同桌就是這些少數人之一。他倆有著共同的理念,“吃飯不積極思,腦子有問題”,也有些相似的習慣,會把碗裏的米飯吃幹淨。


    食堂裏貼滿了各種標語,放在角落的泔水桶也永遠每天都要換兩次。


    傳道授業,教書育人,都是每個老師的初心和追求。陳默高一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女老師,個子不高,塊頭也不大。也許光聽“丁竹炎”名字,可能下意識覺得這老師會很嚴苛。丁老師戴著一副素雅的眼鏡,細細的邊框,近看還有一點泛藍。


    丁老師操作著鼠標,ppt文案翻轉了一頁。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隻是專注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投影屏幕上放的是袁隆平院士2004年榮獲“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的介紹。雖然今天學的是一篇人物通訊體裁的課文,但丁老師鄭重地介紹著他的事跡,神情中滿是敬佩之意。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事關民族複興,國家安穩。袁老是經曆過三年自然災害的,他對糧食的重要性有著刻骨銘心的體會。孤獨和失敗也常與他為伴,但偉人之所以是偉大,關鍵在於,當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理智,他則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無數次挫折後的堅持,花甲年紀卻依舊躬耕於田,袁老成功了。哪怕解決了超級雜交水稻的問題,他仍有著自己的夢想——禾下乘涼夢,覆蓋全球夢。


    陳默真想親口對他說一句“袁爺爺您辛苦了!謝謝您所有的一切努力!”


    “希望大家通過兩節課學習,不僅僅學會如何寫作這類體裁,把握關鍵要點,更要牢記現在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糧食,愛惜糧食。哪有那麽多的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丁老師按時下課,同學們似有所得,三三兩兩去了食堂。


    有些人走了,他還永遠活在我們心裏。


    袁老,您一路走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憶夢難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似省非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似省非醒並收藏憶夢難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