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太末長賀齊,二下南洋的大漢商艦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作者:不吃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江郡淪陷。
其速度之快,超過所有人的預料。
甚至,李肅急行曆陽渡口之時,還捕獲了一批運輸輜重的揚州軍卒,抓住護送輜重的小將賀齊。
“所以。”
“你還不知發生了什麽?”
軍帳中,李肅眼中帶著冷意問道。
“不知啊。”
賀齊帶著驚悚,難以置信道:“某是太末長,去年會稽各宗盡皆共舉虞翻為太守,並整飭兵馬進入丹陽郡,說是有叛逆顛覆朝綱,組建義軍討伐!”
“會稽是誰領軍?”
李肅摸了摸下巴,疑惑問道。
“周昕。”
“原丹陽太守。”
賀齊連忙解釋道:“他是郡中名士,師從已故太尉陳蕃,還有東部都尉全柔,侯官長商升,賊曹董襲,全部來了丹陽!”
“啪。”
李肅拍案起身,冷笑道:“叛逆之徒,會稽是要死光一郡,才能知曉天子大治,討伐天下不臣嗎?”
“將軍。”
“某等不知內情。”
賀齊身心俱寒,解釋道:“會稽多大宗,兵卒主力都是宗兵,隻有如某這些縣長,才會帶一些鄉勇軍卒參戰。”
“好了。”
“你不必多言。”
李肅行至帳中,俯身道:“你若不受重用,焉會被遣派運輸輜重。”
“還請將軍明鑒。”
賀齊滿是怨憤的委屈道。
“帶下去。”
李肅擺了擺手,沉聲道:“某會派人查你生平,若是真的沒有欺瞞,再言其他事情。”
“諾。”
賀齊苦澀的作揖躬拜。
當啷一聲,一枚青銅符令從他的懷中跌落出來。
“此令何處而來?”
李肅瞳孔陡然一縮。
從地上拾起符令,摩挲著篆刻字符。
上麵隻有‘武吏’二字,極為常見的大漢符令,可是雕刻的獸形卻是獬豸銜刀,監州尉中極為特殊的符令。
“河南尹,陳吏。”
“他是某的摯友,於昨日渡江時贈予。”
賀齊不假思索道:“他言自己是洛陽逃難而來的北部尉武吏出身,但劍術卻極為不凡,某渡江運輸輜重,他南下去了豫章。”
“陳吏?”
李肅握著符令,笑著擺了擺手。
“他與某無關。”
賀齊掙紮著祈求道:“還望將軍明鑒,陳吏並未參與附逆叛亂之事。”
“有意思。”
“陳吏,陳國之吏嗎?”
李肅收起符令,對賀齊的辯解又相信了幾分。
他不知陳吏是誰,更不知道為何贈予賀齊符令,但至少應該真的不知道孫堅等人謀逆犯上。
若不然,便是監州尉內部出了問題,可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九江的兵事。
使曹操,忠義之師,名揚南地。
而劉牧已經行至徐州境內。
偌大的泊港,容納無數大型艦船,且每一艘艦船都裝備了八牛弩。
“臣鄧當,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負責隨商入海的領軍之將鄧當躬身大拜。
“免禮。”
劉牧登上徐州艦,眺望遠處之地。
左側是造船工坊,內部工匠超過萬人,且還有負責勞作的尋常百姓。
右側有數千徐州百姓,頂著烈日挑著木桶,朝灘塗構建的鹽田慢行。
鹽田不遠處。
設有石頭,貝殼夯實堆砌的結晶池。
這些結晶池,用來形成飽和濃鹽水。
旁處還置放半丈高的巨型木桶,用來過濾鹽水雜質。
有造鹽工坊的大匠,在沙地上架起大鍋,摻入清水岩鹽,對過濾後的鹽水進行二次提純,減少其中的雜質。
“孟玉。”
劉牧沉聲道:“造鹽工坊一年可以產出多少石精鹽。”
徐璆不假思索道:“陛下,東海郡,下邳郡,琅琊郡,共計產出三百四十六萬石,除卻供給各州之外,今年還準備壓倉商艦,南下販賣。”
“伯覦。”
劉牧走下甲板,沉聲道:“此次南下行商的貨物名單抄錄一份!”
“諾。”
衛覬恭敬道。
劉牧目光落在旁處,看著躍躍欲試的徐嶽,無奈道:“公河,朕讓天工府之人入海,試驗航行定位之術,你為何會出現在此地。”
“陛下。”
“此次臣領人南下。”
徐嶽雙手奉上一個比司南更精致的青銅盤,恭拜道:“臣與老師,天工府的大匠,打造了對照帝星的器物,並推演以諸星定位的海航之術,大漢境內測驗絕無問題,所以需要入海測驗,並著手修改。”
“羅盤?”
劉牧啞然出聲道。
“是。”
徐嶽恭敬道:“老師言,此物包羅萬象,經緯天地,又言星羅萬象,故而予名羅盤,然而擔憂場域擾動而失去效用,另以木板,粗麻來丈量經緯星辰,辨明方向,二者配合海圖,可無憂航行。”
“可以。”
劉牧朝著徐嶽招了招手,走向前方。
“陛下。”
“臣真的想要出使邦外。”
徐嶽滿是忐忑的祈求道。
“去吧。”
“朕準你帶一百殿中尉南下。”
劉牧垂袖而行,淡淡道:“麋芳,鄧當他們不懂,但你應該明白,行商不隻是為了行商,你要搜集他們的文字,記事,國力等等!”
徐嶽鏗鏘有力道:“臣必不負君命。”
“嗯。”
劉牧微微頷首。
徐嶽篤定道:“陛下放心,臣定然讓外邦蠻夷感受王化,隻是此去經年,不知何時能回來!”
“很快!”
“用不了多久。”
劉牧抬眸南望,嘴角揚起一抹笑意。
“陛下。”
“九江急報。”
恰時,許褚從遠處匆匆而來,奉上監州尉密報。
劉牧展開密信,沉聲道:“中府軍渡河收複九江,已經開始分兵廬江,且張繡,閻行,向廣陵內部抵進!”
“哦?”
隨行的衛覬,徐璆等人眼眸一亮。
這個時候收複九江,三月底之前便可以收複廬江,廣陵,使得徐州完整,並割裂揚州,令孫堅隻能倚仗長江龜縮。
“陛下。”
衛覬進言道:“臣已經下令擴建造船工坊,按照徐州艦打造水師艦船,隻是能渡海的軍卒還不足,隻有南下隨行的數千軍!”
徐璆恭敬道:“陛下,徐州沿海有不少擅水青壯可征為軍卒。”
“朕知。”
劉牧沉聲道:“此次來徐州,一是為南下行商送行,第二件事便是建設東府軍,尤其是水師,更是重中之重!”
“諾。”
衛覬,徐璆恭敬道。
其速度之快,超過所有人的預料。
甚至,李肅急行曆陽渡口之時,還捕獲了一批運輸輜重的揚州軍卒,抓住護送輜重的小將賀齊。
“所以。”
“你還不知發生了什麽?”
軍帳中,李肅眼中帶著冷意問道。
“不知啊。”
賀齊帶著驚悚,難以置信道:“某是太末長,去年會稽各宗盡皆共舉虞翻為太守,並整飭兵馬進入丹陽郡,說是有叛逆顛覆朝綱,組建義軍討伐!”
“會稽是誰領軍?”
李肅摸了摸下巴,疑惑問道。
“周昕。”
“原丹陽太守。”
賀齊連忙解釋道:“他是郡中名士,師從已故太尉陳蕃,還有東部都尉全柔,侯官長商升,賊曹董襲,全部來了丹陽!”
“啪。”
李肅拍案起身,冷笑道:“叛逆之徒,會稽是要死光一郡,才能知曉天子大治,討伐天下不臣嗎?”
“將軍。”
“某等不知內情。”
賀齊身心俱寒,解釋道:“會稽多大宗,兵卒主力都是宗兵,隻有如某這些縣長,才會帶一些鄉勇軍卒參戰。”
“好了。”
“你不必多言。”
李肅行至帳中,俯身道:“你若不受重用,焉會被遣派運輸輜重。”
“還請將軍明鑒。”
賀齊滿是怨憤的委屈道。
“帶下去。”
李肅擺了擺手,沉聲道:“某會派人查你生平,若是真的沒有欺瞞,再言其他事情。”
“諾。”
賀齊苦澀的作揖躬拜。
當啷一聲,一枚青銅符令從他的懷中跌落出來。
“此令何處而來?”
李肅瞳孔陡然一縮。
從地上拾起符令,摩挲著篆刻字符。
上麵隻有‘武吏’二字,極為常見的大漢符令,可是雕刻的獸形卻是獬豸銜刀,監州尉中極為特殊的符令。
“河南尹,陳吏。”
“他是某的摯友,於昨日渡江時贈予。”
賀齊不假思索道:“他言自己是洛陽逃難而來的北部尉武吏出身,但劍術卻極為不凡,某渡江運輸輜重,他南下去了豫章。”
“陳吏?”
李肅握著符令,笑著擺了擺手。
“他與某無關。”
賀齊掙紮著祈求道:“還望將軍明鑒,陳吏並未參與附逆叛亂之事。”
“有意思。”
“陳吏,陳國之吏嗎?”
李肅收起符令,對賀齊的辯解又相信了幾分。
他不知陳吏是誰,更不知道為何贈予賀齊符令,但至少應該真的不知道孫堅等人謀逆犯上。
若不然,便是監州尉內部出了問題,可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九江的兵事。
使曹操,忠義之師,名揚南地。
而劉牧已經行至徐州境內。
偌大的泊港,容納無數大型艦船,且每一艘艦船都裝備了八牛弩。
“臣鄧當,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負責隨商入海的領軍之將鄧當躬身大拜。
“免禮。”
劉牧登上徐州艦,眺望遠處之地。
左側是造船工坊,內部工匠超過萬人,且還有負責勞作的尋常百姓。
右側有數千徐州百姓,頂著烈日挑著木桶,朝灘塗構建的鹽田慢行。
鹽田不遠處。
設有石頭,貝殼夯實堆砌的結晶池。
這些結晶池,用來形成飽和濃鹽水。
旁處還置放半丈高的巨型木桶,用來過濾鹽水雜質。
有造鹽工坊的大匠,在沙地上架起大鍋,摻入清水岩鹽,對過濾後的鹽水進行二次提純,減少其中的雜質。
“孟玉。”
劉牧沉聲道:“造鹽工坊一年可以產出多少石精鹽。”
徐璆不假思索道:“陛下,東海郡,下邳郡,琅琊郡,共計產出三百四十六萬石,除卻供給各州之外,今年還準備壓倉商艦,南下販賣。”
“伯覦。”
劉牧走下甲板,沉聲道:“此次南下行商的貨物名單抄錄一份!”
“諾。”
衛覬恭敬道。
劉牧目光落在旁處,看著躍躍欲試的徐嶽,無奈道:“公河,朕讓天工府之人入海,試驗航行定位之術,你為何會出現在此地。”
“陛下。”
“此次臣領人南下。”
徐嶽雙手奉上一個比司南更精致的青銅盤,恭拜道:“臣與老師,天工府的大匠,打造了對照帝星的器物,並推演以諸星定位的海航之術,大漢境內測驗絕無問題,所以需要入海測驗,並著手修改。”
“羅盤?”
劉牧啞然出聲道。
“是。”
徐嶽恭敬道:“老師言,此物包羅萬象,經緯天地,又言星羅萬象,故而予名羅盤,然而擔憂場域擾動而失去效用,另以木板,粗麻來丈量經緯星辰,辨明方向,二者配合海圖,可無憂航行。”
“可以。”
劉牧朝著徐嶽招了招手,走向前方。
“陛下。”
“臣真的想要出使邦外。”
徐嶽滿是忐忑的祈求道。
“去吧。”
“朕準你帶一百殿中尉南下。”
劉牧垂袖而行,淡淡道:“麋芳,鄧當他們不懂,但你應該明白,行商不隻是為了行商,你要搜集他們的文字,記事,國力等等!”
徐嶽鏗鏘有力道:“臣必不負君命。”
“嗯。”
劉牧微微頷首。
徐嶽篤定道:“陛下放心,臣定然讓外邦蠻夷感受王化,隻是此去經年,不知何時能回來!”
“很快!”
“用不了多久。”
劉牧抬眸南望,嘴角揚起一抹笑意。
“陛下。”
“九江急報。”
恰時,許褚從遠處匆匆而來,奉上監州尉密報。
劉牧展開密信,沉聲道:“中府軍渡河收複九江,已經開始分兵廬江,且張繡,閻行,向廣陵內部抵進!”
“哦?”
隨行的衛覬,徐璆等人眼眸一亮。
這個時候收複九江,三月底之前便可以收複廬江,廣陵,使得徐州完整,並割裂揚州,令孫堅隻能倚仗長江龜縮。
“陛下。”
衛覬進言道:“臣已經下令擴建造船工坊,按照徐州艦打造水師艦船,隻是能渡海的軍卒還不足,隻有南下隨行的數千軍!”
徐璆恭敬道:“陛下,徐州沿海有不少擅水青壯可征為軍卒。”
“朕知。”
劉牧沉聲道:“此次來徐州,一是為南下行商送行,第二件事便是建設東府軍,尤其是水師,更是重中之重!”
“諾。”
衛覬,徐璆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