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義小聲嘀咕一句:“女人就是麻煩。”


    絮兒問他:“你說什麽?”


    孟長義歎了口氣,帶她走回村裏人住的棚屋。


    “天寒地凍非要這時候說事?”


    絮兒心想,你以為我願意呢?還不是你們人多勢眾?


    張大嘴和慶七聽到孟長義的聲音,笑著邀請他去裏麵烤火。


    孟長義婉拒:


    “忙活一整日,大家都累了,讓他們歇著吧,拿幾根柴在這也是一樣。”


    暖意從掌心傳到全身,絮兒提起剛才未說完的事。


    “開荒和找吃的,在眼下來看同等要緊。想必孟大哥那邊餘糧也沒多少了吧?”


    “嗯。”


    絮兒心裏想要罵人,他到底會不會好好說話?


    “操心你們自己就行了,別忘了進山之前你是怎麽說的,活著就行。”


    絮兒心裏又涼一截,人家好歹有點底子,他們比不起。抿唇沉思一會兒,早說早得益。


    “既然孟大哥無後顧之憂,那接下來一段日子我們隻能以探山找糧為主,總要先活過這個冬天,才能在開荒上幫忙。”


    張大嘴和慶七旁聽大氣不敢喘,關乎全村老少的大事,他們自認沒有絮兒機靈,還是別給她添亂的好。


    石羅鍋就站在窗前聽著,他雖然總說對絮兒放心,但隻要還沒咽氣,估計是免不了要為她擔心。


    孟長義向後一仰,雙手撐地。


    “聽你的意思,是要跟哨所明算賬?”


    好個沒良心的野丫頭,我辛苦把你們十幾口帶進來,難道會看著你們餓死在我地盤上?


    絮兒攤手:“我也知道算不清,要不然這樣,你要是信得過我們,幹脆合灶!


    當初在上河莊時我就說過,過日子那些瑣事交給我們完全無礙,你是軍頭,應該比我更懂得排兵布陣。


    讓有力的去出力,讓會做飯的留下做飯才是最優之策。”


    張大嘴讚同地點頭。


    孟長義低聲重複:


    “各司其職,團結協作?”


    慶七拍巴掌,想說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是絮兒在與軍頭談,他訕訕放下手認真烤火。


    絮兒與他分析:


    “你們那裏有足足百人,抽調十人打獵應該不難,再十人留守後方以防有變,二十人分兩隊背向而走,由我們村的人各出一個辨認能吃的食物即可。


    打水、飲馬、炊煮、浣衣、割草、砍柴、燒炭這些完全可以交給我們。


    將來績麻、縫補、挖野菜、處理皮毛這些更不在話下。


    軍頭那邊尚可自由調動六十人,燒荒、撿石、翻土、漚肥都是力氣活,即便偶爾需要出山采買,也不會影響進程。”


    孟長義顧不上欣賞侃侃而談的小姑娘,全副心思都在她所說安排上。


    種地這種事,隻靠他們自然不大行,這些兵確實有一部分農戶子,卻也有匠人、牧戶、販、流、閑等,沒有石羅鍋他們這樣的當地農人相助,他們不見得能折騰明白。


    即便絮兒不來找他,等他出山采買之前也是要找石羅鍋說一說的。


    簡單思慮過後,孟長義問她:


    “主意還過得去,我想知道,這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石老伯你們共同商議後的結果?”


    石羅鍋在窗口咳嗽幾聲,蒼老的嗓音給了絮兒最大的支持。


    “長義,以後大事上,絮兒丫頭就能代替大家做主。我們老少十幾口,沒有怨言。”


    張大嘴點著大腦袋道:


    “對!我們信絮兒。”


    慶七看著身側的小姑娘道:


    “我們之間,說是同生共死也不為過,她如何說,我們如何做。”


    絮兒並不知此時石羅鍋身後站著其餘村中之人,隻笑望孟長義,等待他一個明確答複。


    孟長義坐正了身姿,朗聲道出一句:


    “既如此,合作順遂。”


    火堆旁的另外三人,還有棚屋中含笑等待的餘眾齊聲道:


    “合作順遂。”


    裏麵衝出來三個姑娘,與絮兒抱作一團放聲而笑。石羅鍋默默爬回簡陋的床上,一陣壓抑咳嗽之後,把掌心抹在床角的木頭上。


    孟長義要回去時,張大嘴和慶七非要去送,絮兒看著三個人的背影明明都是差不多的身長,自己村的兩個站在人家身邊活像是陪襯。


    天光破曉,莫蒼滿身風塵匆匆而回。


    “軍頭兒,出事了!”


    孟長義讓其餘人該做什麽就去做什麽,至於莫蒼帶回來的消息,等晚上回來時自然會知曉。


    唐越冬已經帶著人等在一邊,並未出言催促。絮兒著急喝下一碗米湯,拎起地上的背簍便走。


    陳巧織追在她後邊喊:


    “絮兒,背簍裏我放了薯蕷豆,你在路上吃!”


    絮兒衝她擺擺手:“知道啦。”


    昨夜張大嘴二人回來後,絮兒給大家做了分工。


    燒荒過後會需要很多扁擔和挑筐,除了石爺爺也就是胡伯還能手藝最好。


    出門探山的話,慶七腿腳不便,張大嘴原也不是農戶,隻能是毛雀和陳忘山帶路。


    女子這邊的活計看似小事,實際又雜又囉嗦,巧織不認路,細細膽小,這兩個留下負責做飯。


    孟長義那邊也有日常煮飯的人,各出兩人怕是還不一定夠。


    小棗和林三娘砍柴,陳嬸和胡伯娘割草挑水。


    丁叔是個田蟲,一門心思都在耕作上,讓他帶著人開荒再合適不過。


    哨所那邊,揣了別樣心思的錢有正要轉性子勤快一下,卻被軍頭攆去打獵。


    錢有能在哨所中如此偷懶還沒被揍,也是因他弓術無人能及。無戰事麽,他願意懶散就睜一眼閉一眼,實在過分,大家就閉著眼不看他。


    嘿嘿,現在好了,有他忙的嘍~


    唐越冬一邊帶路一邊偷笑,不知道那小子會不會把滿山野物給射殺絕種。


    既然去開荒地的路上發現草珠子,幾人自然先走這條路。


    秋天成熟的草珠子會自行落地,等待下一年條件合適發芽生長。


    唐越冬對附近的山還算熟悉,直接抄小路帶絮兒到了那片草珠子地。


    放眼望去一片枯黃,細窄的葉子又比穀子寬一些果然如絮兒料想的那樣,枝頭所剩不多。


    “絮兒姑娘,直接動手嗎?”


    唐越冬等人習慣聽令行事,眼前的小女子雖然不配命令他們,但軍頭說了,得尊重。


    絮兒笑著道:


    “諸位叫我絮兒就行,我、們以後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氣。摘的時候小心些,地上能撿的也別放過,都是糧食。”


    她本想說,自己年紀小,突然記起孟長義那個小心眼,話到嘴邊打個轉,換了個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多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多嘴並收藏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