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澤追出酒店,麵前翠綠如玉的河流擋住了去路。
扶著護欄左右看看,右邊是日本皇居,一座不過一河之隔身處綠蔭叢中的古城。左邊是一望無際的摩天大樓,成片的鋼筋混凝土森林。
何澤不覺得克拉倫非要跑出來的目的是參觀皇居,身後所居住的就是以靠近皇宮為賣點的豪華酒店。這樣想著何澤拐向了左邊,順著沿河道路追了過去。
不多時何澤就看到了那個身影。
拉克倫頹然地靠著護欄,順手帶出的背包牢牢抱在懷中。
拉克倫見到路過的行人就不由分說地走上前尋求幫助的行為是他如今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路人們對皇居旁出現的外國人倒是見怪不怪,即便樂於提供幫助,但掌握第二門語言的終歸是少數,他們並不像負責同行的日本政府官員一樣佩戴了同聲傳譯設備。
行人們露出為難的表情,克拉倫再一次回到路邊搗鼓著手機。
現在畢竟算是聯合國的同事,即便與調查情報無關自己也該提供幫助——不過幫助有限便是了。
“您好克拉倫先生。”何澤率先上前搭話。
同聲傳譯耳機在檢測到對話者佩戴有相同設備時會通過藍牙連接,以求提高對話效率和同傳質量。
克拉倫抬起頭看到了亞洲男性的麵龐,加上對方知道自己的名字,下意識的認為是來帶回自己的日本政府官員。抱緊背包克拉倫就欲逃走,可身後的護欄擋住了去路,不作思考他就抬起了腿打算跨過去。
看來是被認錯了。對何澤來說被認成是日本人多少有點冒犯了。
不過稍有不忿的何澤再次確認了克拉倫此行另有所圖。畢竟是調查小組的同事,在飛機上時不說記得名字,至少大家還是相互混了個臉熟,心事重重的拉克倫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拉克倫的體能並不能支持他越過護欄,可這樣的行為還是引得一些人圍觀,這樣可不太好。何澤按住克拉倫的肩膀擠出笑容說道:“克拉倫先生,我們換個地方談談吧。”
……
兩人尋得近處的公園長椅坐下,麵前巨大的水池噴出十幾道各樣的水柱,交相呼應。潺潺流水不間斷地落入水池滴滴答答,輕柔而悅耳,也在這紛繁的都市中帶來了一絲絲愜意。
此情此景拉克倫也放下了戒備,何澤趁機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這麽說你也逃出來了?”
拉克倫的表情和語調完全沒有年長者的感覺,並非不莊重,而是更具活潑。
“哪有什麽逃不逃的,我姑且算是獨自參觀參觀。”何澤輕笑著撒了一個小謊,“倒是教授您,看起來心思也不在工作上啊?方便告訴我嗎?”
“其實……”說到這,拉克倫的情緒仿佛再次回歸了剛剛的低沉,他無言地打開了懷中的背包,取出了一台終端。
終端肉眼可見的時間久遠,表麵的電鍍痕跡磨損嚴重,打開後鍵盤上的字符也都模糊不清。
“這是我的機會,如果錯過了恐怕會後悔一輩子的機會。”
十二年前,當時的世界還不是現在的樣子,大海再神秘再危險也不會有海鬼突然跑出來把船隻撞沉,這樣的海對一些人而言是美麗、令人向往的。
拉克倫·古德爾,一個在墨爾本大學搗鼓傳感器的無名學者,本來打算這輩子就靠著研究資助和偶爾幫海事安全局修理聲呐的外快過活。直到那一天,研究海洋生物領域的奧利維亞教授找上了自己,請求自己開發一款針對海洋生物行為的探測器。
海洋生物?無所謂,對現在的拉克倫來說隻要有經費什麽都好說。但是,對方所能提供的報酬比起需求而言過於微不足道了。
一款能夠在海底采集超大範圍內海洋生物行動信息,並且排除諸如洋流等一切環境幹擾,再經由水下成像技術和信號分析形成可以直接觀測的海洋生物群係圖譜……
這些詞拉克倫每個都認識,但加在一起、不,這些需求就不可能隻由一款探測器實現!莫說經費是否充足,自認為有自知之明的克拉倫不覺得這樣的探測器可能由自己開發出來。
“您請回吧,這點經費還不足以和我合作。我對海洋生物的事情不感興趣!”
送客前拉克倫為自己進行了找補,沒錯,不是我能力不夠,是你經費沒到位。說出這話的拉克倫殊不知這是自己改變的契機。
從那天起,奧利維亞總是出現在拉克倫的身旁,辦公室外、教室的角落、身後的草叢等。每次出現都會伴隨著小禮物,豔麗的貝殼、畸形的海星標本……甚至還有關於海洋生物的兒童讀物。
自己又不是小孩子,還沒到這樣就會妥協的程度!往往這些禮物會被作為扔向奧利維亞的彈藥。
一段時間裏,觀看遠比年輕學生更有活力地兩位教授你追我趕倒也成了大學裏的一件樂事。
……
辦公室裏。
“古德爾教授,您竟然會在辦公桌上裝飾貝殼呀!”
“我早就想扔了!你順手幫我扔垃圾桶裏!”
學生笑著沒接,它最終也沒有被丟掉。
……
餐廳中。
“今天那條馬林魚可真大啊,得五米了吧。”
“那個速度絕對是旗魚!”
“不不不,光憑借速度是不能區分兩者的,有沒有背鰭才是主要判斷依據。”
“誰看得清楚有沒有背鰭啊?!”
“所以才需要拉克倫教授您幫我開發輕而易舉區分魚類的探測器呀。”
“這次怎麽又多了個需求?!”
……
墨爾本水族館裏。
麵前一牆之隔的玻璃後是五顏六色的世界,珊瑚組成的七彩城邦中形狀各異的居民們攢動在一起。
自己被奧利維亞強行帶了過來,最近妥協的次數好像變多了。
“你看,珊瑚礁可是‘能夠生長的大地’呢,雖然一整年才幾厘米,但日複一日下去一個不小心就會長到難以忽視的程度哦。”
昏暗的燈光下,奧利維亞和往常一樣輕聲細語地科普著這些小孩子都知道的東西,雖然自己也是在看了兒童讀物後才知道的……
拉克倫沒有回話,雙眼被一條閃過的海鱔吸引,他是那麽的普通,身上的花紋在這個如夢似幻的水中世界裏顯得格格不入。瞪大圓溜的眼睛仿佛顯露出驚世智慧,隔著玻璃與自己對視一番後一溜煙,扭動著身體激起點點海沙消失在了珊瑚群中。
它去哪了?
書裏不會介紹海鱔的每一步行動。
奧利維亞也不了解這個,一個是人一個是魚,同屬生物界的另一個物種的想法她怎會知道。
想要了解海魚的行為,除非……
“我說,你所需要的探測器太異想天開了,我不認為能夠實現。”拉克倫撐著玻璃一邊搜尋另一條讓自己在意的魚一邊說。
“我知道。”奧利維亞微笑著點頭,“但是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做不到?我相信你。”
拉克倫轉過身,身後映襯著珊瑚的燈光透過玻璃打向外麵,將整個場館覆上一層的琉璃般的光暈,流光異彩,仿佛重新燃起的異色火焰。
“相信我?我的技術可……”
“不。”奧利維亞打斷了拉克倫,輕聲上前一步,“我相信的是你,一直都隻是你。”
奧利維亞低頭在包裏翻找,這是她進入水族館後第一次拿出手機——她沒有必要像其他來到水族館的遊客那樣拍攝,因為水族館中的一沙一鱗都印在自己的腦海裏,自己更想看的是未曾見識過的景色。
靈巧的手指在手機上輕車熟路地點擊,又將屏幕轉向了拉克倫。
《一種基於聲呐成像的海洋生物探測方法》,這是拉克倫還在學習時興趣使然寫的文章,沒好意思丟那個人便隻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過,後來還刪除了,非常久遠的事。文章寫得一般,錯漏百出,現在看來甚至是異想天開。
但這是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奧利維亞拿回手機,看著上麵的文字,眼神宛如流動的春水,仿佛屏幕另一邊就是日夜思念的某人。
“我在想對大海有著如此熱情寫出這篇文章的會是怎麽樣的人。”奧利維亞轉向拉克倫,嫣然一笑,“現在看來,是個充滿顧慮而且脾氣很壞的老家夥!”
“嗬,可是你離不開這個老家夥的技術。”
重燃的拉克倫入夥了。
……
“後來我們還真開發出了滿足需求的探測器,裏麵的不少技術也是現在edc探測聲呐的原型,那天我高興壞了,奧利維亞也高興壞了。”拉克倫說著輕撫無名指上的戒指,“我也在那天向奧利維亞求婚了。”
何澤安靜地聽著這個故事,他明白此時此刻拉克倫需要一個聽眾,或者說傾訴的對象。
“我們的蜜月旅行也是投放探測器的日子,地點選在了大堡礁,全世界再找不到比那更合適的地方了。”說著拉克倫陷入回憶的笑顏逐漸凝固,眼淚無聲地滑落下來,“可是我們不該選在2020年的11月1日……”
何澤記得這個日子,全地球人也記得這個日子,八年前的11月1日,“塔斯馬尼亞島事件”發生,海鬼第一次出現在人類麵前。
自此,世界天翻地覆。
與此同時,海鬼在當天內就以驚人的速度推進,橫掃了整個澳大利亞東部和南太平洋,也包括大堡礁。
“那天我永遠失去了我的奧利維亞。”
……
等拉克倫情緒平複花了不少時間,不過何澤不會抱怨這個,他希望每一個因為海鬼而陷入陰影的人都能走出來。
“抱歉讓你見笑了。”拉克倫整理好儀態重新換上活潑的表情,這一刻他又變成了會想盡辦法逃出酒店的老頑童。“總之我得抓緊時間了,雖然進入了待機模式,但八年過去探測器也該到極限了,我得找回主探測器然後回收它的數據硬盤。”
如果探測器關機,僅僅依靠漫無目的地打撈拉克倫這輩子都沒辦法取回裏麵的數據。
“等等,那為什麽要來日本呢?”何澤提出了疑問。
“哦哦哦!忘記告訴你了。”恍然大悟的拉克倫將懷中終端的屏幕展示給何澤,簡潔的界麵上說明著包括主探測器在內還有60個探測器未回收。探測器們在待機狀態下隻能發出微弱的信號不停地標定著自己的位置。
此時此刻,它們都在日本!
位於本州島與北海道島之間的津輕海峽。
扶著護欄左右看看,右邊是日本皇居,一座不過一河之隔身處綠蔭叢中的古城。左邊是一望無際的摩天大樓,成片的鋼筋混凝土森林。
何澤不覺得克拉倫非要跑出來的目的是參觀皇居,身後所居住的就是以靠近皇宮為賣點的豪華酒店。這樣想著何澤拐向了左邊,順著沿河道路追了過去。
不多時何澤就看到了那個身影。
拉克倫頹然地靠著護欄,順手帶出的背包牢牢抱在懷中。
拉克倫見到路過的行人就不由分說地走上前尋求幫助的行為是他如今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路人們對皇居旁出現的外國人倒是見怪不怪,即便樂於提供幫助,但掌握第二門語言的終歸是少數,他們並不像負責同行的日本政府官員一樣佩戴了同聲傳譯設備。
行人們露出為難的表情,克拉倫再一次回到路邊搗鼓著手機。
現在畢竟算是聯合國的同事,即便與調查情報無關自己也該提供幫助——不過幫助有限便是了。
“您好克拉倫先生。”何澤率先上前搭話。
同聲傳譯耳機在檢測到對話者佩戴有相同設備時會通過藍牙連接,以求提高對話效率和同傳質量。
克拉倫抬起頭看到了亞洲男性的麵龐,加上對方知道自己的名字,下意識的認為是來帶回自己的日本政府官員。抱緊背包克拉倫就欲逃走,可身後的護欄擋住了去路,不作思考他就抬起了腿打算跨過去。
看來是被認錯了。對何澤來說被認成是日本人多少有點冒犯了。
不過稍有不忿的何澤再次確認了克拉倫此行另有所圖。畢竟是調查小組的同事,在飛機上時不說記得名字,至少大家還是相互混了個臉熟,心事重重的拉克倫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拉克倫的體能並不能支持他越過護欄,可這樣的行為還是引得一些人圍觀,這樣可不太好。何澤按住克拉倫的肩膀擠出笑容說道:“克拉倫先生,我們換個地方談談吧。”
……
兩人尋得近處的公園長椅坐下,麵前巨大的水池噴出十幾道各樣的水柱,交相呼應。潺潺流水不間斷地落入水池滴滴答答,輕柔而悅耳,也在這紛繁的都市中帶來了一絲絲愜意。
此情此景拉克倫也放下了戒備,何澤趁機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這麽說你也逃出來了?”
拉克倫的表情和語調完全沒有年長者的感覺,並非不莊重,而是更具活潑。
“哪有什麽逃不逃的,我姑且算是獨自參觀參觀。”何澤輕笑著撒了一個小謊,“倒是教授您,看起來心思也不在工作上啊?方便告訴我嗎?”
“其實……”說到這,拉克倫的情緒仿佛再次回歸了剛剛的低沉,他無言地打開了懷中的背包,取出了一台終端。
終端肉眼可見的時間久遠,表麵的電鍍痕跡磨損嚴重,打開後鍵盤上的字符也都模糊不清。
“這是我的機會,如果錯過了恐怕會後悔一輩子的機會。”
十二年前,當時的世界還不是現在的樣子,大海再神秘再危險也不會有海鬼突然跑出來把船隻撞沉,這樣的海對一些人而言是美麗、令人向往的。
拉克倫·古德爾,一個在墨爾本大學搗鼓傳感器的無名學者,本來打算這輩子就靠著研究資助和偶爾幫海事安全局修理聲呐的外快過活。直到那一天,研究海洋生物領域的奧利維亞教授找上了自己,請求自己開發一款針對海洋生物行為的探測器。
海洋生物?無所謂,對現在的拉克倫來說隻要有經費什麽都好說。但是,對方所能提供的報酬比起需求而言過於微不足道了。
一款能夠在海底采集超大範圍內海洋生物行動信息,並且排除諸如洋流等一切環境幹擾,再經由水下成像技術和信號分析形成可以直接觀測的海洋生物群係圖譜……
這些詞拉克倫每個都認識,但加在一起、不,這些需求就不可能隻由一款探測器實現!莫說經費是否充足,自認為有自知之明的克拉倫不覺得這樣的探測器可能由自己開發出來。
“您請回吧,這點經費還不足以和我合作。我對海洋生物的事情不感興趣!”
送客前拉克倫為自己進行了找補,沒錯,不是我能力不夠,是你經費沒到位。說出這話的拉克倫殊不知這是自己改變的契機。
從那天起,奧利維亞總是出現在拉克倫的身旁,辦公室外、教室的角落、身後的草叢等。每次出現都會伴隨著小禮物,豔麗的貝殼、畸形的海星標本……甚至還有關於海洋生物的兒童讀物。
自己又不是小孩子,還沒到這樣就會妥協的程度!往往這些禮物會被作為扔向奧利維亞的彈藥。
一段時間裏,觀看遠比年輕學生更有活力地兩位教授你追我趕倒也成了大學裏的一件樂事。
……
辦公室裏。
“古德爾教授,您竟然會在辦公桌上裝飾貝殼呀!”
“我早就想扔了!你順手幫我扔垃圾桶裏!”
學生笑著沒接,它最終也沒有被丟掉。
……
餐廳中。
“今天那條馬林魚可真大啊,得五米了吧。”
“那個速度絕對是旗魚!”
“不不不,光憑借速度是不能區分兩者的,有沒有背鰭才是主要判斷依據。”
“誰看得清楚有沒有背鰭啊?!”
“所以才需要拉克倫教授您幫我開發輕而易舉區分魚類的探測器呀。”
“這次怎麽又多了個需求?!”
……
墨爾本水族館裏。
麵前一牆之隔的玻璃後是五顏六色的世界,珊瑚組成的七彩城邦中形狀各異的居民們攢動在一起。
自己被奧利維亞強行帶了過來,最近妥協的次數好像變多了。
“你看,珊瑚礁可是‘能夠生長的大地’呢,雖然一整年才幾厘米,但日複一日下去一個不小心就會長到難以忽視的程度哦。”
昏暗的燈光下,奧利維亞和往常一樣輕聲細語地科普著這些小孩子都知道的東西,雖然自己也是在看了兒童讀物後才知道的……
拉克倫沒有回話,雙眼被一條閃過的海鱔吸引,他是那麽的普通,身上的花紋在這個如夢似幻的水中世界裏顯得格格不入。瞪大圓溜的眼睛仿佛顯露出驚世智慧,隔著玻璃與自己對視一番後一溜煙,扭動著身體激起點點海沙消失在了珊瑚群中。
它去哪了?
書裏不會介紹海鱔的每一步行動。
奧利維亞也不了解這個,一個是人一個是魚,同屬生物界的另一個物種的想法她怎會知道。
想要了解海魚的行為,除非……
“我說,你所需要的探測器太異想天開了,我不認為能夠實現。”拉克倫撐著玻璃一邊搜尋另一條讓自己在意的魚一邊說。
“我知道。”奧利維亞微笑著點頭,“但是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做不到?我相信你。”
拉克倫轉過身,身後映襯著珊瑚的燈光透過玻璃打向外麵,將整個場館覆上一層的琉璃般的光暈,流光異彩,仿佛重新燃起的異色火焰。
“相信我?我的技術可……”
“不。”奧利維亞打斷了拉克倫,輕聲上前一步,“我相信的是你,一直都隻是你。”
奧利維亞低頭在包裏翻找,這是她進入水族館後第一次拿出手機——她沒有必要像其他來到水族館的遊客那樣拍攝,因為水族館中的一沙一鱗都印在自己的腦海裏,自己更想看的是未曾見識過的景色。
靈巧的手指在手機上輕車熟路地點擊,又將屏幕轉向了拉克倫。
《一種基於聲呐成像的海洋生物探測方法》,這是拉克倫還在學習時興趣使然寫的文章,沒好意思丟那個人便隻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過,後來還刪除了,非常久遠的事。文章寫得一般,錯漏百出,現在看來甚至是異想天開。
但這是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奧利維亞拿回手機,看著上麵的文字,眼神宛如流動的春水,仿佛屏幕另一邊就是日夜思念的某人。
“我在想對大海有著如此熱情寫出這篇文章的會是怎麽樣的人。”奧利維亞轉向拉克倫,嫣然一笑,“現在看來,是個充滿顧慮而且脾氣很壞的老家夥!”
“嗬,可是你離不開這個老家夥的技術。”
重燃的拉克倫入夥了。
……
“後來我們還真開發出了滿足需求的探測器,裏麵的不少技術也是現在edc探測聲呐的原型,那天我高興壞了,奧利維亞也高興壞了。”拉克倫說著輕撫無名指上的戒指,“我也在那天向奧利維亞求婚了。”
何澤安靜地聽著這個故事,他明白此時此刻拉克倫需要一個聽眾,或者說傾訴的對象。
“我們的蜜月旅行也是投放探測器的日子,地點選在了大堡礁,全世界再找不到比那更合適的地方了。”說著拉克倫陷入回憶的笑顏逐漸凝固,眼淚無聲地滑落下來,“可是我們不該選在2020年的11月1日……”
何澤記得這個日子,全地球人也記得這個日子,八年前的11月1日,“塔斯馬尼亞島事件”發生,海鬼第一次出現在人類麵前。
自此,世界天翻地覆。
與此同時,海鬼在當天內就以驚人的速度推進,橫掃了整個澳大利亞東部和南太平洋,也包括大堡礁。
“那天我永遠失去了我的奧利維亞。”
……
等拉克倫情緒平複花了不少時間,不過何澤不會抱怨這個,他希望每一個因為海鬼而陷入陰影的人都能走出來。
“抱歉讓你見笑了。”拉克倫整理好儀態重新換上活潑的表情,這一刻他又變成了會想盡辦法逃出酒店的老頑童。“總之我得抓緊時間了,雖然進入了待機模式,但八年過去探測器也該到極限了,我得找回主探測器然後回收它的數據硬盤。”
如果探測器關機,僅僅依靠漫無目的地打撈拉克倫這輩子都沒辦法取回裏麵的數據。
“等等,那為什麽要來日本呢?”何澤提出了疑問。
“哦哦哦!忘記告訴你了。”恍然大悟的拉克倫將懷中終端的屏幕展示給何澤,簡潔的界麵上說明著包括主探測器在內還有60個探測器未回收。探測器們在待機狀態下隻能發出微弱的信號不停地標定著自己的位置。
此時此刻,它們都在日本!
位於本州島與北海道島之間的津輕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