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調查此案的吏部侍郎鍾懷山處事嚴謹剛直不阿,在核查時茹娘到庭列舉了曾仕林幾人在醉春樓隻是吟詩作賦彈詞作曲的人證物證。茹娘自小生在官宦之家,知道朝廷官員各有門派互相傾軋,稍有不慎就會前程盡失,必須時刻清醒自保。她知自己罪臣之女身份,而曾仕林幾人剛剛踏上仕途。為保障幾人政治清白,他們每次來醉春樓,茹娘都穿戴整齊,樂器傍身,並找來其他歌姬下女陪伴左右。所以人證物證據充分。這一有力證據佐證了曾仕林等幾人在醉春樓隻行風雅之事,並無不檢行為。從而幫助曾仕林解除了牢獄之災。


    不過最後曾仕林還是因茹娘罪臣之女身份痛失要職,隻落了個從六品大理寺評事。後又補做了校驗工部員外郎一職至今。


    不過曾仕林從不後悔娶了茹娘。在茹娘生下曾凝後,他擔心府中勢利之人欺她歌姬出身,還抬她做了側夫人。平日對茹娘也禮遇有加。而茹娘不管是做外室妾室,還是做府中側夫人,都恬淡恭順,溫婉內斂,每日隻在房中彈琴畫畫,給女兒曾凝做啟蒙老師,教她詩詞音律,從不插手府中事物。對正妻樊氏也禮貌周全,兩人也算相安無事。可是慢慢竟發現茹娘經常兩頰潮紅,咳嗽不止。最後竟成了不治之症,最終撒手人寰!


    曾仕林述說完往事,在院內躺椅上坐下,閉上了眼睛。眼角邊輕輕落了一滴淚。


    6歲女孩兒顯赫之家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學士府嫡女一夜之間賣入青樓,孤身一人品嚐爭風吃醋世態炎涼,她是經曆了多少痛徹心扉的不眠之夜啊!


    他在腦海中閃現出逝去歲月中的一個個畫麵:在醉春樓初識茹娘,她手撫琴弦,一曲“胡笳十八拍”如泣如訴,眼中墨色如煙;離開醉春樓,來到尚東城小院。茹娘摘下頭上、手上所有釵環,隻在頭上別了一根珍珠發簪,身影雀躍到處走走看看,對他安心而笑感激一拜;在得知懷孕後,她撫著自己肚子看向曾仕林時眼中的驚喜;回曾府的前夜她望向遠方無語的神情……


    樊氏見曾仕林低頭不語,不敢打擾,也默默回想起到茹娘自從入府後性格恬淡,從不囂張,自己一直以為她自認歌姬身份低賤,所以言行謹慎做低伏小。原來是她有膽有識潔身自好不屑於爭寵邀功。想到自己作為正妻當家主母卻心胸狹窄走入歧途,如今致使她唯一血脈十五歲女兒下落不明生命堪憂,樊氏對自己行為深深懊悔不已。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自己一定不會如此選擇。


    曾凝若真能嫁給薛大人,那薛大人為正四品京官。對曾府上下也是多大的驚喜啊!自己女兒曾湉怎麽說也是嫡出,尋個家世品貌相當的世家公子也不是什麽難事,自己當初怎麽就迷了心竅容不下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呢?


    她起身對曾仕林說:


    事已至此,如今如何補救?


    曾仕林閉著眼搖了搖頭。


    這些年號稱最美女子落入魔女手中無一存活。曾凝孤身一人手無縛雞之力凶多吉少。目前還不知薛大人解救方案是什麽,自己隻能等待。


    樊氏想了想。


    我回母家那裏一趟吧!看看父親是否有辦法相救。


    曾仕林仍舊閉目沒有回答。樊氏俯身施了一禮就轉身出了曾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讓你無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蘭那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蘭那朵並收藏誰讓你無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