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原主父母死在了那場截殺之下,原主好不容易死裏逃生走到了府城,卻被踩著父母屍體活下來的大舅夫妻倆,以五斤小米的價格賣給了人伢子。


    原主一家,無論死去的還是活下來的,都沒落個好下場。


    這一世,在悅然的努力下,總算是保住了一家人的性命,還順手給原主一家報了個仇。


    初戰告捷,著實令悅然鬆了一口氣,無形中也給她增添了不少信心,不管接下來的逃荒路上還有什麽等著他們,相信她都能護住一家人。


    分了糧,吃了一頓飽飯後,劉家村的隊伍又重新上路了。


    隊伍中還收留了尋過來的小王莊的村民,故此整支隊伍在人數上不減反增,依舊顯得浩浩蕩蕩,不好招惹。


    就這樣又走了兩個多月,一路上經曆了土匪、瘟疫、缺水、缺糧等諸多磨難,終於來到了南邊一個願意安置流民的縣城——安縣。


    大家都顯得很激動,可算是有地方肯收留他們了,太不容易了!


    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中旬,馬上就要入冬,再不安定下來,這個冬天還不知要怎麽熬過去呢。


    要知道南方的冬天也是能凍死人的。


    能安置是好事,卻是要把流民打散安置到各個村子裏。


    對於其他三三兩兩結伴逃過來的流民無所謂,隻要肯接受他們就行,但對於劉家村這樣的舉村逃荒的,就有些難以接受了。


    打散之後,一是要跟原來的鄉親分開舍不得,二是他們初來乍到,很可能會被村裏的人欺負,抱團才能取暖。


    整個隊伍雖然減員了三分之一,但兩個村子還有兩百多口人,哪個村子也不會接受人數如此眾多的外來戶。


    打聽清楚安置流民的措施後,周裏正與王村長可就犯難了。


    “鵬程,你給咱們拿個主意吧?”安縣城門外,一臉為難的周裏正把皮球踢給了趙秀才。


    王村長點頭,“對對,趙秀才快給咱拿個主意,這都快入冬了,得讓大家夥趕緊安頓下來才行。”


    “裏正叔,那日後咱們還準備回鄉嗎?”趙秀才想了想,拋出了一個問題。


    要是將來還回去,分不分散倒無所謂,要是打算就此落戶,那肯定是大家落在一個地方的好。


    確定了這一點,才能決定下一步該怎麽辦?


    “這……”周裏正噎住了,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不如先問問村裏人?”趙鵬程提議。


    “行,那就問問吧。”


    這一問,也沒能問出個結果,有人說要回去,也有人說不回去的,莫衷一是。


    周裏正一看這樣不行,於是幹脆舉手表決,然後少數服從多數,這才有了結果,一多半人都想就此落戶。


    “行,那我去問問主管安置的官員,有沒有其他辦法。”趙鵬程拿著裏正給的幾粒碎銀子就去探探口風了。


    悅然後腳就跟了過去。


    兩刻鍾後,父女倆就回來了,隻是神情都有些古怪。


    “咋樣,官爺同意咱們落在一處了嗎?”周裏正老遠就迎上來問道,其他人也都把趙秀才父女圍在了中間。


    趙鵬程如實地道:“裏正叔,主管安置的那主官說,像咱們這種情況,要想落在一起就隻能單獨成立一個村子,正巧山腳下有片三百畝地荒地,要是咱們願意,可以在那裏自成一個村子。不但可以免除三年賦稅,還會給每家十兩安置銀與一些粗糧。”


    成立新村,就意味著增加賦稅,對於那些官員來說是樂見其成的好事。


    但開荒談何容易,且還要在一片空地上蓋房建屋,花費可不小,即便縣衙給補貼,自家也要花一大筆銀錢。


    甘蔗沒有兩頭甜的,就看大家怎麽取舍了。


    聽到這個結果,周裏正一時也難以抉擇,於是又把幾個話事人聚在一起商議。


    經過一路的消耗,各家手裏的那點銀子早都花光了,白手起家可不容易,尤其馬上就要進入寒冷的冬季了,形勢比較嚴峻。


    然而,開完小會,又由周裏正主持開了一個大會,經過舉手表決,多數人還是選擇在荒地上建村,至少一路上同甘共苦的鄉親們還在一起,不用被當地人排外、欺負。


    決議已定,周裏正就帶著村裏人去辦理手續。


    被衙役領著在縣門口設立的集市上買了些生活用品,劉家村一眾人當日就離開縣城,去了那片山腳下的荒地。


    差不多走了兩個時辰,才抵達了山腳,天色已經發暗了,領路的官差簡單交代了裏正明日記得帶人去縣裏領救濟糧,就腳步匆促地離開了。


    悅然四下看了一下,這一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要多清淨有多清淨,土地也不算平坦,起起伏伏,長滿了低矮的灌木。


    沒有時間惆悵,大家稍微愣了一下神,就開始燒火做飯,清理出一塊睡覺的地方。


    幾個月來,這些事大家也都做習慣了,好歹總算有了個落腳的地方,夜裏睡覺也不必擔心被流民搶劫了。


    次日一早,周裏正安排大兒子與二兒子帶人給村裏人搭草棚子,然後就帶著三兒子與趙鵬程到縣城領東西去了。


    路上,周裏正說起了自己規劃,“先給每家搭個草棚子住著,然後趕在入冬前蓋幾間屋子,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等明年春天開完荒後,才能抽出工夫給每家蓋房子。”


    還問趙鵬程,“你覺得這樣行不?”


    “裏正叔安排的很合理,先讓大家有個住的地方,其他的就隻能等明天開春再說了。”周鵬程點頭。


    領回糧食後,周裏正就按人頭分給了每家每戶,仍舊讓各家自己開火,主要是大鍋不夠,沒法吃大鍋飯。


    三日後,清理掉雜草的荒地上,立起了一頂頂草棚,各家都搬進了棚子裏睡覺,終於不用睡在露天了。


    悅然一家也擁有了一頂草棚,但夜裏依舊睡在帳篷裏,草棚可沒有帳篷隔風。


    其實悅然更想勸她爹去縣城租個小院先住著,等房子建好了再搬回來。


    誰知,她剛露出來一點意思,趙秀才就笑道:“過幾日,天氣冷了,咱們就先搬去縣城裏住,房子也不急著蓋,既然戶籍已經落在了這邊,爹就打算參加明年秋帷,冬日正好定下心來溫書。”


    “太好了!”悅然馬上喜笑顏開,她倒沒什麽,主要是擔心小石頭在這樣的環境下吃不消。


    劉惠娘有些擔憂地道:“這樣行嗎?村裏人會不會說閑話啊?”


    他們一家撇開大家離開,貌似有些不地道,周裏正心裏估計也不高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從建國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蘊並收藏快穿:從建國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