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鈞宣布,所有的夥計都必須學會用電報機收發,每個學會的人,經過考核通過的話,獎百兩紋銀,
有能力做師傅的,每教會一個徒弟再獎二十兩紋銀,獎勵由魏德鹹負責考核發放。
臨行前汪鈞囑咐魏德鹹,軟錳礦收貨後務必迅速轉運到楊家村。
安排好一切,汪鈞和禿鷹一起包了條小快船,離開洛陽奔楊家村而去。
回楊家村途中又要在船上無聊的漫長等待5天,真讓人難以忍受。汪鈞暗暗發誓,回去一定要做個電動馬達,從此以後走水路坐快艇。
一路上,二人都無聊的呆在船艙裏,禿鷹便乘此機會拿出手機不停的問這問那,汪鈞也一如既往的耐心解答。
知識了解得越多,禿鷹就越確信汪鈞是大神,在他意識裏,隻有真正的神才有能力和辦法,改造甚至改變這個世界。
這手機裏麵就滿是改變世界的新辦法,很多辦法新奇到讓禿鷹覺得隻有萬能的上帝才能創造出來。
終於回到楊家村了,汪鈞要求禿鷹去村裏挑選一百名身體強壯的男性村民,隨時準備聽候調遣。
而後便一如既往地一頭撲進名為“實驗室”的那所大房子,他決定實施這四天裏想好的大計劃——修建更隱蔽更先進的基地。
首先要解決的是能源問題,汪鈞打算用藍鑽太陽能電池板為基地提供基礎電力。
藍鑽石本身就是p型半導體,材料是碳和硼;n型半導體汪鈞打算用石墨烯摻雜磷(5價元素)做成。
在分子噴頭出現以前,石墨烯的完美雜化一直是難題,直到微觀結構打印技術的成熟,石墨烯雜化技術才隨之大成。
恰恰就是憑借微觀結構打印技術才實現了石墨烯之類的一維材料的3d打印。
事實上為“火種”子係統研製配套的藍鑽電腦已經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碳電腦了。
當時業界有這麽一句比喻:如果說碳電腦才是真正的電氣時代,那麽矽電腦隻能算是在蒸汽機時代。
通過提煉獲取的硼和磷,分別按一比一百萬的比例和碳粉進行配比。
打印過程中以p型藍鑽石為電池背麵襯底,以雜化的n型石墨烯半導體為太陽能電池正麵光照層,
同時將石墨烯納米管封裝進去作為pn結之間的通路,
當受光照激活的電子在納米管裏移動時,受到激勵並釋放出過剩的能量,這樣又會導致更多的電子流過納米管。
納米管受到的光照越多,產生的電能也越多。
這一點和矽太陽能電池大相徑庭,
——在矽電池中,剩餘能量會以熱能的形式損失掉,而不是像碳納米管那樣利用熱能產生更多的電能,
如此一來這種能回收熱量的碳結構的太陽能電池板的轉化率高的驚人。
最後打印連接上晶體管接線盒,高壓倉內,一塊0.3平米一次成型工藝製造的淺藍色(雜化後的石墨烯仍然透明)太陽能電池板就完工了。
按計劃汪鈞準備先打印個300塊。
大肚成最近又搞來了不少好東西,比如說橡膠。
這下終於有像樣的絕緣材料替代防水油布用來包裹銅電線了。
小型電動螺旋槳是汪鈞在回來的小船上打定主意要做出來的,而且是一口氣做了五台。
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已經是十五日後了。
汪鈞召見了禿鷹挑選的一百村民,宣布未來幾天的訓練項目是——開快艇。
帶著一群摸不著頭腦的村民,抬著5台電動螺旋槳,來到瀑布上遊的河邊。
事先已經找來五條一般大小的木船,。
先在一條船上安裝好一台螺旋槳。
接上微型核電池。
然後汪鈞帶十個人上船讓組員盡量往前坐,
以便壓住船頭以免因加速度而翻船,
試航開始後逐漸加速,
因為是電動船所以噪音並不大,
但逐漸提升的速度還是讓船上的乘員難以適應地緊張起來,
汪鈞估計了下,最高時速大概有十節的樣子。
汪鈞暫時把速度降下來,開始手把手教學員們操控,
並規定練習期間速度最高隻許到五節。
等教會一個學員以後,汪鈞就下船讓其他人繼續輪流訓練,
頭三天,隻用到了一條船,讓這一百人每個都熟悉了下簡單操控。
每天都有大批的村民在岸邊看熱鬧,
汪鈞也不阻止,
既然他打算沿水路逆流而上在深山老林裏麵建新基地,
那麽遲早也要讓大多數人會使用這種水上交通工具。
第四天,汪鈞在河麵上加開了五條船,讓五組人同時一起編隊訓練。
第十天,汪鈞讓五條船編隊,所有人穿上了最新製造的橡膠救生衣。
又訓練了三天,等所有隊員都能熟練操控快艇後,
汪鈞決定出發入山。
淩晨時分將太陽能電池板、電線和那個大號拖箱逐一裝船,
第一批三十人登船,帶上口糧和已經裝上微型核電池的電鋸,逆流而上,
汪鈞攜帶著打印機,坐鎮在第一條船帶路。
船隊以十節速度在河麵上穿行,河裏不時有魚兒被飛濺的浪花激得躍出水麵,
隊伍裏所有人都很興奮,竊竊私語地猜測著此行的目的。
楊家三人組是過來人,似乎早已預感到了什麽,望向汪鈞的眼神裏帶著異彩。
汪鈞感覺到了氣氛的異樣,回頭看向楊家三人,眨眼一笑。
楊村三人組齊齊心領神會、心頭狂跳,似乎真讓他們猜對了!
三人不約而同手心都攥出汗來。事實上汪鈞來到楊家村後的所作所為,早已讓他們三人對當初相遇的情形浮想聯翩了。
二十多分鍾後,此行的目的地:‘閃’型軍用運輸機迫降地的穀口到了。
離開這裏有大半年了,希望一切如舊吧——汪鈞懷著有點忐忑又有點激動的心情,下令卸下物資。
然後這五條船每船由兩人負責駕駛,立刻返航回楊家村去載第二批人和物資進來。
剩下的二十人按早已安排好的組隊,每組拿著一台電鋸和幾把砍刀開始先行開路,沿途砍伐攔路樹木。
兩小時後其餘人也全到齊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原材料和生活物資。
汪鈞帶領眾人抬著太陽能電池板,一馬當先,繼續向飛機所在地進發。
有能力做師傅的,每教會一個徒弟再獎二十兩紋銀,獎勵由魏德鹹負責考核發放。
臨行前汪鈞囑咐魏德鹹,軟錳礦收貨後務必迅速轉運到楊家村。
安排好一切,汪鈞和禿鷹一起包了條小快船,離開洛陽奔楊家村而去。
回楊家村途中又要在船上無聊的漫長等待5天,真讓人難以忍受。汪鈞暗暗發誓,回去一定要做個電動馬達,從此以後走水路坐快艇。
一路上,二人都無聊的呆在船艙裏,禿鷹便乘此機會拿出手機不停的問這問那,汪鈞也一如既往的耐心解答。
知識了解得越多,禿鷹就越確信汪鈞是大神,在他意識裏,隻有真正的神才有能力和辦法,改造甚至改變這個世界。
這手機裏麵就滿是改變世界的新辦法,很多辦法新奇到讓禿鷹覺得隻有萬能的上帝才能創造出來。
終於回到楊家村了,汪鈞要求禿鷹去村裏挑選一百名身體強壯的男性村民,隨時準備聽候調遣。
而後便一如既往地一頭撲進名為“實驗室”的那所大房子,他決定實施這四天裏想好的大計劃——修建更隱蔽更先進的基地。
首先要解決的是能源問題,汪鈞打算用藍鑽太陽能電池板為基地提供基礎電力。
藍鑽石本身就是p型半導體,材料是碳和硼;n型半導體汪鈞打算用石墨烯摻雜磷(5價元素)做成。
在分子噴頭出現以前,石墨烯的完美雜化一直是難題,直到微觀結構打印技術的成熟,石墨烯雜化技術才隨之大成。
恰恰就是憑借微觀結構打印技術才實現了石墨烯之類的一維材料的3d打印。
事實上為“火種”子係統研製配套的藍鑽電腦已經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碳電腦了。
當時業界有這麽一句比喻:如果說碳電腦才是真正的電氣時代,那麽矽電腦隻能算是在蒸汽機時代。
通過提煉獲取的硼和磷,分別按一比一百萬的比例和碳粉進行配比。
打印過程中以p型藍鑽石為電池背麵襯底,以雜化的n型石墨烯半導體為太陽能電池正麵光照層,
同時將石墨烯納米管封裝進去作為pn結之間的通路,
當受光照激活的電子在納米管裏移動時,受到激勵並釋放出過剩的能量,這樣又會導致更多的電子流過納米管。
納米管受到的光照越多,產生的電能也越多。
這一點和矽太陽能電池大相徑庭,
——在矽電池中,剩餘能量會以熱能的形式損失掉,而不是像碳納米管那樣利用熱能產生更多的電能,
如此一來這種能回收熱量的碳結構的太陽能電池板的轉化率高的驚人。
最後打印連接上晶體管接線盒,高壓倉內,一塊0.3平米一次成型工藝製造的淺藍色(雜化後的石墨烯仍然透明)太陽能電池板就完工了。
按計劃汪鈞準備先打印個300塊。
大肚成最近又搞來了不少好東西,比如說橡膠。
這下終於有像樣的絕緣材料替代防水油布用來包裹銅電線了。
小型電動螺旋槳是汪鈞在回來的小船上打定主意要做出來的,而且是一口氣做了五台。
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已經是十五日後了。
汪鈞召見了禿鷹挑選的一百村民,宣布未來幾天的訓練項目是——開快艇。
帶著一群摸不著頭腦的村民,抬著5台電動螺旋槳,來到瀑布上遊的河邊。
事先已經找來五條一般大小的木船,。
先在一條船上安裝好一台螺旋槳。
接上微型核電池。
然後汪鈞帶十個人上船讓組員盡量往前坐,
以便壓住船頭以免因加速度而翻船,
試航開始後逐漸加速,
因為是電動船所以噪音並不大,
但逐漸提升的速度還是讓船上的乘員難以適應地緊張起來,
汪鈞估計了下,最高時速大概有十節的樣子。
汪鈞暫時把速度降下來,開始手把手教學員們操控,
並規定練習期間速度最高隻許到五節。
等教會一個學員以後,汪鈞就下船讓其他人繼續輪流訓練,
頭三天,隻用到了一條船,讓這一百人每個都熟悉了下簡單操控。
每天都有大批的村民在岸邊看熱鬧,
汪鈞也不阻止,
既然他打算沿水路逆流而上在深山老林裏麵建新基地,
那麽遲早也要讓大多數人會使用這種水上交通工具。
第四天,汪鈞在河麵上加開了五條船,讓五組人同時一起編隊訓練。
第十天,汪鈞讓五條船編隊,所有人穿上了最新製造的橡膠救生衣。
又訓練了三天,等所有隊員都能熟練操控快艇後,
汪鈞決定出發入山。
淩晨時分將太陽能電池板、電線和那個大號拖箱逐一裝船,
第一批三十人登船,帶上口糧和已經裝上微型核電池的電鋸,逆流而上,
汪鈞攜帶著打印機,坐鎮在第一條船帶路。
船隊以十節速度在河麵上穿行,河裏不時有魚兒被飛濺的浪花激得躍出水麵,
隊伍裏所有人都很興奮,竊竊私語地猜測著此行的目的。
楊家三人組是過來人,似乎早已預感到了什麽,望向汪鈞的眼神裏帶著異彩。
汪鈞感覺到了氣氛的異樣,回頭看向楊家三人,眨眼一笑。
楊村三人組齊齊心領神會、心頭狂跳,似乎真讓他們猜對了!
三人不約而同手心都攥出汗來。事實上汪鈞來到楊家村後的所作所為,早已讓他們三人對當初相遇的情形浮想聯翩了。
二十多分鍾後,此行的目的地:‘閃’型軍用運輸機迫降地的穀口到了。
離開這裏有大半年了,希望一切如舊吧——汪鈞懷著有點忐忑又有點激動的心情,下令卸下物資。
然後這五條船每船由兩人負責駕駛,立刻返航回楊家村去載第二批人和物資進來。
剩下的二十人按早已安排好的組隊,每組拿著一台電鋸和幾把砍刀開始先行開路,沿途砍伐攔路樹木。
兩小時後其餘人也全到齊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原材料和生活物資。
汪鈞帶領眾人抬著太陽能電池板,一馬當先,繼續向飛機所在地進發。